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昏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旨!”
  军器监规模非常大,都作院掌造兵器、旗帜、戎帐、什物,依规定制作程式;作坊物料库掌收铁锡、羽箭、油漆等物;皮角库掌收皮革、筋角,以供作坊之用。
  军器监监使姜帆慌忙出来迎接,赵桓来到弩坊署,这是他最关心的。
  “姜监使,弓弩是我大宋护国利器。尤其是这神臂弩,战场杀敌对战,万不可泄与敌手。”
  神臂弩,可谓大宋冷兵器登峰造极之作。长不过三尺二寸,威力却恐怖如斯,可三百步外贯铁甲。
  此弩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
  赵桓惊讶的是此弩上面居然有了滑轮等装置。
  “陛下,神臂弩制作乃是军器监重中之重,其图纸制作更是绝密。按大宋律,士兵败不能携,则宁碎之,防敌得其机轮仿制也。”
  赵桓点了点头:“这就对了,在战场之上若是战败,宁可毁了此弩也不能让敌人窃获。”


第一百六十四章 造船美洲偷玉米
  神臂弩确实是个好东西,主要是威力强劲,可惜其制作方法后世失传了。
  赵桓在弩坊署亲眼所见这种弓弩的制作方法,不由得被古人技术所惊叹。
  因为用了滑轮,这种弓弩拉起来事半功倍。还有一种类似于扳机的触发装置,标准后再射击。更厉害的是这种弓弩可以同时放两支甚至多支箭,威力丝毫不减。
  姜帆介绍着:“陛下,这神臂弩乃我大宋绝密利器,强劲无比。任它再厚的甲胄,三百步内皆可洞穿。”
  “姜监事,给朕速造十万支,朕要成立一支强弩军。”
  姜帆一惊:“陛下,十万支不是小数目。弩坊暑不眠不休也需三年时间方可制成啊。”
  “三个月,朕给你三个月时间。造不出三万支弩,朕要了你脑袋。”
  姜帆大惊失色,战战兢兢的道:“陛,陛下……”
  赵桓微微一笑:“户部钱粮库、制造监、殿前司、步军司马军司,通通听你调遣。三个月内务需给朕造出三万支神臂弩!”
  姜帆愁眉苦脸:“遵,遵旨。”
  “带朕去甲坊署。”
  这个军器监监丞姜帆还算称职,将军器监打理的井井有条。甲坊署督办处的杂役正在制作甲胄,原来这甲胄制作起来工序这么复杂。
  披膊、肩吞、身甲、腹吞,共计有1825枚甲叶拼成。
  “陛下,这是咱们甲坊署制作的甲胄,陛下要不要誓死?”姜帆指着旁边一处样品问道。
  赵桓颇有兴趣:“曹东升,给朕更衣,朕要试试这个重家伙。”
  曹东升慌忙命两名太监给赵桓着衣,这甲胄甚是沉重,重达58宋斤,赵桓穿上以后有些行动迟缓。
  “姜监使,此甲为何如此沉重?”
  “陛下,骑兵厉害,我大宋又缺马,这甲胄是我们对付骑兵的利器。别看它沉重,在战场上可是保命的家伙。”
  赵桓被震撼了:“朕不亲身示范,不知将士辛苦。这甲胄是我们阻挡刀箭最后一道屏障,朕要成立一支重装装甲部队。就叫步人甲!”
  姜帆躬身:“陛下圣明,这铁甲箭矢不进,刀枪不伤。咱将士有起利器防身,当胜尔!”
  赵桓脱下头盔:“你刚说这神臂弩强劲无比,再厚甲胄皆可穿透。你又说这步人甲箭矢不进,刀枪不伤。若用这神臂弩射这步人甲,当若何?”
  “这……”刚才牛皮吹大了,现在姜帆脸上不由得极是尴尬。
  “哈!”的一声,赵桓笑道:“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也。”
  “陛下,前面就是都水监了,都水监不负责制造,是以没有督办处。”姜帆领着赵桓介绍道。
  “朕就是想来这里,走进去看看。”
  都水监的官员闻言皇上亲临,慌忙列两旁低头躬身迎接。
  想比弩坊暑与甲坊署,都水监便冷清了许多。作为掌管天下水利的部门,只有十几名官员。
  “姜监事,给朕介绍一下。”赵桓进去在主位上坐了下来,曹东升立在一旁,其余侍卫站在门口。
  “陛下,不用姜监丞介绍。臣邱明山,乃是都水使。”一名国字脸的官员站出来道。
  另一名四十来岁的官员站出躬身道:“陛下,臣左大胖,乃是都水监副使。”
  邱明山,这名字有意思,赵桓差点脱口而出你会不会飙车。
  “朕来这里没有别的目的,朕想造船!”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这皇帝造船作甚。
  邱明山躬身道:“陛下,长江流域船只甚多,龙船行舟所在多有。大型商货运船也都属私人,不知陛下造船所谓何用?”
  副使左大胖道:“各地运粮官船也都充盈,陛下无需费心。”
  “朕要造大船,海船。百丈之长,千尺之宽。”
  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军器监丞姜帆都有些吃惊:“陛,陛下造此巨船所为何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四海广域,九州辽阔,朕想造龙船去四海看看。”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反对。你造船就是为了出去浪?
  姜帆躬身道:“陛下,小人是军器监使,不应参与国事。然眼下虽四海升平,各诸国依旧虎视眈眈。这造如此巨船,国费甚巨。恐,恐有些不妥吧。”
  都水使邱明山也道:“陛下,我大宋无造此巨船经验。小船又不适合海上远行,陛下可否三思而行。”
  赵桓一拍椅子:“朕心意已决,无需再议。你们研究一下近海何处适合建督办处,一应材料朕令各地置办。至于钱粮,户部自会解决。朕要建立一支大宋舰队,远扬四海!”
  众人见皇上心意已决,也不敢再说,只好纷纷躬身行礼。
  邱明山道:“陛下,福建沿海适合建造督办处。那里木材广泛,运输方便,可节省大部分费用。”
  赵桓点了点头:“着,升邱明山为龙船转运使,负责督办制造宝船。”
  “臣遵旨!”
  其实赵桓知道,金蒙之事不解决,永远都是大宋心腹大患,然他还是决定举国之力造船。
  造船不是为了出去浪,更不是为了恩威四方,赵桓想解决大宋的粮食问题,他要造船去墨西哥偷玉米与地瓜。
  因为他知道,这些高产的玉米与番薯曾使明清人口爆炸。这些作物耐旱耐贫瘠,一旦引进,大宋粮食问题就会解决。
  只是能不能成功就是个未知数了,但总得一试。
  ……
  余不同作为大宋使者出使西夏,经邢州、汾州至夏州便进入西夏境界。
  宋夏联姻,赵桓在边境开放多个榷场,宋夏之间的贸易进行的如火如荼。
  余不同路过榷场,他发现大宋的粮棉布帛,脂粉丝绸大量出口到西夏。而西夏牛羊马匹更是大量流入宋境,双方真正实现双赢。
  在榷场最受欢迎的不是脂粉丝绸,反而是大宋的铁锅。
  北方生产力普遍地下,西夏人以拥有一口宋锅为傲。于是这各地榷场随处可见的都是这种铁锅。
  余不同长叹一声:这才是两国正常的交往,而不是刀戈相向。
  兵刃刀戈,只会使两国百姓惨遭屠戮。只有和平贸易,才能促进两国发展,可惜这一点金人不懂。
  作为宋使,余不同一到西夏便受到西夏各地官员隆重接待。西夏公主现是大宋皇贵妃,这对西夏人是莫大荣耀,皇帝李乾顺又极力巴结赵桓,是以西夏官员都对这大宋使者热情接待。
  其实赵桓也知道,李乾顺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之所以巴结大宋,是因为他想摆脱金人控制。宋夏没有翻脸,是因为他们有这共同的利益罢了。一旦宋夏交恶,最受伤害的应该是李思思,毕竟她与赵桓是一个政治联姻的产物。
  赵桓不想看到那一天,因为每个跟着他的女人,赵桓对她们都没有二心。


第一百六十五章 各显神通为争蒙
  自从李思思远嫁大宋,西夏国王李乾顺是无时无刻不挂念这个女儿。自小她就万般恩宠,不知道到了大宋会不会受委屈。作为最小的女儿,也是自己最疼爱的一个。
  李乾顺闻听宋朝使者来访,当即心下大喜过望:“快快有请。”
  余不同来到大殿,但观这李乾顺相貌堂堂,眉宇间依稀与李思思有几分想象。当下躬身行礼:“大宋使者余不同,拜见西夏国王陛下。”
  李乾顺大喜:“贵使远来辛苦,赐坐!”
  西夏粗犷,规矩礼数也没有大宋那么多。他们上朝都是左右两排桌子,官员坐在两旁上朝。
  余不同躬身谢恩:“谢陛下。”随即坐在李乾顺右下侧。
  “余贵使,朕的女儿可好?”当真是父女情深,李乾顺上来就就先问自己女儿的情况。
  余不同一抱拳:“陛下,臣来之时,李娘娘就托付臣给陛下问好。娘娘在大宋很好,我主陛下对娘娘是万般恩宠。拒宫中传言,新婚之时娘娘派人持刀立殿门外,我主陛下就对这位李娘娘可谓俯首帖耳。”
  李乾顺嘴角微笑,知道自己这个女儿顽皮胡闹。又闻这大宋皇帝对她很是恩宠,当下喜悦不尽。
  “李娘娘言到她在大宋很好,不能在身边侍奉陛下,还请陛下保重龙体。”
  李乾顺两眼一红,知道这女儿平素便孝顺。这相隔万里,见面亦难,不由得长叹一声。
  马屁拍的差不多了,余不同言归正传:“国王陛下,我大宋近日获得一项情报,关乎西夏国运。我主陛下特命臣来告知陛下,好早做打算。”
  李乾顺听他说的严重,忙问端倪。
  于是余不同将金人阴谋联蒙攻夏的事告知了李乾顺。
  李乾顺闻言大惊:“金蒙联盟,这可如何是好!大宋皇帝可愿出兵助我西夏?”
  余不同抱拳道:“陛下稍安,西夏与大宋和同为一家。西夏危难,大宋岂能袖手。只是这蒙金一旦联盟,必是一场血战。我大宋陛下知道国王不喜刀兵,然金贼欺人太甚,咱们是非战不可!”
  李乾顺点了点头:“朕这就集结我国重兵,与大宋联手相抗!”
  余不同摇了摇头:“我大宋陛下有另一锦囊妙计献与国王,当可解去西夏之危。”
  李乾顺闻言大喜:“哦,还请贵快快讲来。”
  余不同道:“我大宋得到密报,那金人妄图与蒙古联姻,那金帝完颜晟收了一名义女作为公主下嫁蒙古首领合不勒,以图两家合力。国王若是趁着蒙金联盟之前,先下手为强,派西夏与蒙古互通。则宋、夏、蒙三国,一举合力拿下大金,此为上计也。”
  李乾顺闻言连称妙计:“蒙古彪悍,那合不勒又不傻。他知蒙金联手未必获胜,然宋夏蒙三国联手取金则如探囊取物,朕明日早朝这就商榷此事。”
  第二日早朝,李乾顺将余不同之意与群臣商议,众人一致认为余不同此计大妙,于是也准备派使者前往蒙古。
  ……
  蒙古各部连年征战,各部落间唯有合不勒部最为壮大。终于合不勒降服各部,各部推举合不勒为大汗,建立蒙兀国。
  合不勒汗也就是后世铁木真的曾祖父,此人骁勇善战,经常袭扰金边,就连号称骑兵天下无双的金人都数次败在此人之手。
  没办法,完颜晟只好在蒙金边境陈兵十万。派完颜泉释驻守,以防蒙古滋扰。
  此时的合不勒正在自己的蒙古包内喝着马奶酒,啃着一条羊腿。旁边两名身材健壮的妇女给他斟酒切肉。
  “大汗,外面金人求见。”一名部落随从闯了进来,右手放在胸前躬身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