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贞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一笑,倒是淡化了一些离别的气氛,赵云泽等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走了劳烦诸位照顾好家里。”程咬金对着院子里来为他送行的那些仆从丫鬟们一拱手,便大步流星出了门。

众人跟随程咬金在门外上马,往长安城外而去。程咬金带的行李也不多,只是打了两个包袱。也没用马车随行,程处默和程处亮一人一个背着包袱。

一行人来到长安城北渭河码头时,却见码头边已经设好了彩棚,长孙无忌、高士廉、杜如晦、秦琼、尉迟恭等二三十个朝中高官,正在彩棚内喝茶聊天。一艘大船,停泊在码头,船舷上列着一队卫兵。

见程咬金来了,众人忙出了彩棚,上前与程咬金寒暄。

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侍中检校吏部尚书高士廉、兵部尚书杜如晦三人,是奉旨代表李世民来为程咬金送行的,其余官员,却是自发前来。为程咬金送行的人,可是比上次赵云泽离京时多了去了。注:检校:古代官职前加检校二字,代表兼领或代理之意。

众人寒暄一番后,又与程咬金饮了送行酒,程咬金便登船。在众人的目送下,大船,离开了长安,往渭河上游而去。

第297章免租

程咬金既已离去,送行的众人,也便回城。;

秦琼和尉迟恭没有急着回城,留在原地与赵云泽聊了起来。

“鹏羽,茉儿的身子还好吧”秦琼问赵云泽。

“岳父大人请放心,茉儿一切无碍,吃得下睡的香。”赵云泽回答道。

“呵呵,那老夫就放心了。”秦琼笑了笑,又不好意思的对赵云泽说道:“茉儿送给老夫的药酒,又快饮完了,不知泰康堂可还有存货”

“有有有就是先不卖,也得尽着岳父大人用啊”赵云泽连忙说道。

“呵呵,那老夫就厚颜再讨几坛了。”秦琼笑道。

“您老人家喝了药酒后,可有效果”赵云泽又问秦琼。

秦琼道:“虽然不像老夫安排人传出去的话那般神效,可老夫自打饮了那药酒后,阴天下雨的身子却也不那么难受了。”

“那就好。岳父大人要坚持喝。药酒这东西,药效来的慢。”

听秦琼说药酒有效果,赵云泽也感到欣慰。若真能用药酒压制住秦琼身上的旧伤,那这位大唐的战神也能多活几年。说不定,将来还有功劳可立。凌烟阁上的排名,也能往前一些。像秦琼这样的武将,要是真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带兵,恐怕比杀了他还难受。

尉迟恭这时也问赵云泽:“鹏羽啊,老程说他那三儿子,是因为喝了你家的药酒才造出来的,这话属实吗”

“尉迟叔叔,您千万别听程叔叔瞎扯。处弼出生时,我家的泰康堂还没开业呢,他到哪里寻药酒喝”赵云泽一脸黑线道。

“某也觉着老程在瞎扯”尉迟恭点了点头,却有些失望之色。

赵云泽一见尉迟恭那脸色,便将他的想法猜出了大概。“尉迟叔叔,莫非您又想着给宝林兄再添个兄弟了”赵云泽玩味的问尉迟恭。

“哈哈,儿子不怕多”尉迟恭笑道。

“我家那药酒,虽然不能让人生儿子,不过某回长安后又指导泰康堂的使员泡了一种药酒,却有强壮元阳的功效,男人饮了呀,自己好,婆娘也好”赵云泽脸上现出了男人都懂的那种表情。

“那某可要试试。”尉迟恭一点都不害臊,当场就问赵云泽讨要起来。

“没问题,某过几天就送给尉迟叔叔几坛。”赵云泽满口应承道。

“哈哈,那某先谢过了。”尉迟恭笑了笑,又望向秦琼:“叔宝兄,要不要也试下鹏羽说的那种你好嫂夫人也好的药酒”

“这个嘛嘿嘿嘿嘿”秦琼尴尬了,只是一个劲的干笑。

赵云泽也满头黑线了,尉迟老黑真能搞,当着我这女婿的面,你让我老丈人情何以堪啊

“哈哈,鹏羽,懂了不”尉迟恭见到秦琼那神态,忙玩味的问赵云泽。

“呃,懂了”赵云泽还有什么不懂的呢,没说的,让老丈人和丈母娘都好吧。唉,亏了呀药酒现在可是老贵的呢,又少赚银子了。

“时候不早了,咱们也回城吧”秦琼忙掩饰尴尬道。

“岳父大人,某还要去赵家庄看看某的庄稼。就不陪您和尉迟叔叔回城了。”赵云泽道。

“那鹏羽自便吧。”秦琼点了点头,又对尉迟恭道:“敬德,随某回城,至某家中饮几杯如何”

“好啊”尉迟恭欣然答应。

秦琼和尉迟恭走后,赵云泽又打发程处亮回城,他则和程处默一起,骑马往北而去。

赵云泽被封子爵后,永业田又多了四百亩。那些田地,他一并托付赵家庄的村正赵守义租给了赵家庄的农民耕种。从得田到现在,他还一直没去瞅过呢。

今年,关中地区大涝,整个六月和七月,大雨小雨不断,几乎就没几个晴天。赵云泽也忧心他那些地里庄稼的长势。

如今已经进八月了,最多还有半个月,庄稼也该收割了。正好今日没要紧之事,赵云泽便想去看看自家的地。

他和程处默来到赵家庄后,在赵守义的陪伴下去看庄稼。

来到村北那一百二十亩地边,赵守义指着地里的快要成熟的大豆对赵云泽说道:“老朽听从了郎君年后所说的话,劝庄里的乡亲们今年多种稷子和菽子。今年咱这儿果然如郎君所说,遭遇了几十年未有的大涝。这块地地势高一些,又种了菽子,倒也没怎么受涝灾影响。这菽子的长势还可以,最多再过六七天,就该收割了。”

“那乡亲们其他的庄稼可受了灾情影响”赵云泽问道。

“唉,今年的庄稼,收成肯定比往年还要低。尤其是不听老朽劝告,任着性子种了谷子的人家,怕是颗粒无收了,谷子全烂根死掉了。郎君庄南那四百地种的是稷子,地势又平整,却是受涝灾影响重一些,收成也指定不怎么好。”赵守义叹气道。

“泾阳县也设了义仓吧”赵云泽又问赵守义。

赵守义点点头,道:“设了。也幸亏皇帝陛下英明,早早设好了义仓。今年虽然遭了灾,可有了义仓,好歹不会饿死人了。”

“赵老,麻烦您跟乡亲们说一声,今年的租子,还是免了吧。”赵云泽思考了一会儿,狠了狠心说道。

“使不得使不得”赵守义连忙说道,“郎君本来定的租子,就比别的东家低了一成。乡亲们已经不好意思了,郎君又要免去今年的租子,那不是让大家白种您的地庄户人虽然不晓事,可真要白种您的地,那让别的庄的乡亲们怎么看我们赵家庄”

“朝廷都免了受灾地区今年的赋税了,我这点地,收不收租子又有什么打紧”赵云泽笑道,“就这么说定了。赵老也不用过意不去,大不了,等丰年时把租子定的高一些便是了。”

“那郎君今年可就收不到粮食了。”赵守义为难道。

“不打紧,我家里人口少,如今又做着生意,也不指望地里的租子糊口。”赵云泽说道。

“唉,既然郎君有心,那老朽也只好随郎君的意了。”赵守义感激的道。稍顿,他又问赵云泽:“郎君还要不要去看下庄南那片地”

赵云泽摆摆手道:“来时的路上,我已经去看过了。”

稍稍一犹豫,赵云泽又叮嘱赵守义:“赵老,待收完了庄稼,麻烦您告诉乡亲们一声,把地深耕一遍。”

“这是为何”赵守义不解了,“老朽种了大半辈子庄稼,都是春天耕地,秋收后却从未耕过地。”

赵云泽笑了笑,解释道:“赵老,某以前也是种过地的,这秋后深翻土地,好处可是大的很。一来,可以让冬天的雪水润透土地;二来,也能冻死藏在地底下的虫子和虫卵。”

赵守义听了赵云泽的话,想了想,猛的一拍大腿道:“可不是这个理儿嘛亏得老朽是个老庄户了,却还要郎君这年轻人教我种地。”

赵云泽微笑不语。他之所以让赵守义带领赵家庄的人秋后翻耕土地,是因为他还记挂着明年大唐的蝗灾。不管能不能冻死蝗虫的虫卵,反正秋后翻耕土地,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第298章迁居

八月初四,赵云泽喜迁新居。;

搬家的这个日子,又是李淳风给选的。李淳风告诉赵云泽八月初四适合搬迁时,赵云泽还有些顾虑。

初四初四,怎么跟“去死”谐音啊

“新和,你确定这个日子没问题”赵云泽问李淳风。他对于去年自己大婚时李淳风挑的那个黄道吉日,至今耿耿于怀。当然,那天风和日丽,一切也都顺顺利利,日子本身绝对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秦茉儿的“大姨妈”,这位“好亲戚”早不来看秦茉儿晚不来看,偏偏秦茉儿大婚之日来了。大姨妈嘛,来给外甥女贺喜也是应当应分的。

李淳风抱着黄历,向赵云泽解释道:“八月初四是除日,正适合除旧迎新、搬迁新居。而且,这日的刑煞、冲煞与赵大人和尊夫人都不相冲。好日子呀”

“八月难道就没有别的适合搬迁的日子了吗”赵云泽终究不喜欢“初四”这个日子。

“别的日子倒是不少,可要么日建不好,要么干支、值宿、刑冲与赵大人或尊夫人的八字想犯。也只有初四是唯一的百无禁忌之日了。”李淳风说道。

对于李淳风说的那些什么“日建”、“干支”、“值宿”、“刑冲”之类的东西,赵云泽完全不懂。后世的人做事查日子,就算是那些所谓的大师,也多半是看下黄历上注明的宜忌就完事了,哪里有那么多讲究。既然人家李淳风都这么说了,那赵云泽也只好接受初四这个搬迁吉日了。

不过临别时,赵云泽还是对李淳风说道:“新和,要是某搬迁之日出什么意外的话,你可要负责。”

李淳风:“”

怀德坊那边的新宅,早就布置好了一切。从家具到锅碗瓢盆,全是新置的。延康坊老宅这边,倒也不用搬走太多东西。要搬走的,也就是衣服铺盖等私人用品。

老宅大多数东西,赵云泽都留给了马周使用。

马周如今也是官身了。上个月二十八,赵云泽与魏征联名上书李世民,力荐马周之才。李世民召马周进宫奏对。赵云泽陪马周进宫见驾,马周从容应对李世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对于大唐今下时政进行了一针见血的点评。

李世民果然欣赏马周的才华,当即许他正八品上给事郎文官散衔。赵云泽又向李世民建议,让马周担任讲武堂的主簿。李世民思考一番后,接受了赵云泽的建议。就这样,马周成为了赵云泽在讲武堂的副手,这对马周来说属于低职高配了。

赵云泽既然要搬往新宅了,老宅便留给了马周居住。刘善宝也被赵云泽安排在老宅继续居住。名义上,是说让刘善宝看顾宅院,时时修葺一下什么的。可赵云泽真实的用意刘善宝和马周都知道,他分明是让刘善宝留在老宅给马周当仆从。

对于赵云泽对自己的照顾,马周自然感激不已。

言归正传,古人搬家,讲究财不外露。所以,天还未亮,延康坊赵云泽家老宅便驶出了几辆马车,出了延康坊往怀德坊而去。天亮前搬家,也有个讲究,叫做“越搬越亮”。

等赵云泽一家在怀德坊安顿好一应搬来的东西后,天刚大亮。

这时,秦琼老两口带着秦怀玉和一众仆从就上门了。秦琼他们之所以来的这么早,是奔着为赵云泽的新宅开灶来的。

搬迁新宅,第一次生灶,必须由娘家人完成。所以,赵云泽家炉灶的第一把火,就由秦夫人亲自点燃了。

秦夫人也只是做个样子走走过场而已。升起炉灶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明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