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寇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很多很多……
    狄烈就带着这无限感慨,缓缓开口:“我知道,你们当中大多数人,并不想当兵。当兵,在大宋n个贱役。除了朝廷禁军中招募的‘使臣’、‘效用’。其余军兵,都要在脸上或臂上刺字。而且,把各种罪犯、盗匪都往军队里塞。把保家卫国的军队。当成藏污纳垢的集中营,所以,当兵的又被称为‘贼配军’♀种毫无半点荣誉感,甚至带着耻辱标记的兵,换成是我,也不想当!但是……”
    狄烈陡然提高音量,近乎是吼出声来:“但是我要告诉你们,那根本就不是军人!充其量是一窝子兵痞。军人是什么?军人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没有这个脊梁支撑住,这个国家就要软蛋;军人是一群最值得敬重的人。没有他们豁出命来在前线浴血奋战,焉有你们在后方恬然安逸的生活?军人是一种至高的荣耀,是任何一个热血男儿,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没有当过兵。你的人生永远不算完整……”
    狄烈说得激动处,热血上涌,几乎声嘶力竭:“我狄烈在此宣布,所有天平寨的士兵,不管是训练合格的战兵,还是未能完成训练而被刷下来的辅兵、辎重兵。都能优先分配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标准是五亩。此为军田,不纳税。五亩以上,只纳平民一半赋税。军人眷属,供给优先。今后凡有战事,所获战利品,七成上缴,三成自留。我天平寨之军人,见官不拜、见将不跪、娶妇优先、伤残退养……自古有士、农、工、商】,不仅仅指士子,更是士兵,从我天平寨始,士兵,与士子同列!”
    这一翻惊世骇俗的言论,彻底将在场近两万人给雷住了。不仅仅是狄烈大幅度提升军士的待遇,给田、减税、允许瓜分战利品,更给了军士以极高的荣誉,不用跪拜将官,优先嫁娶,伤残退伍还可以得到赡养……最最雷人的是还将士兵的社会地位,提高到了与士子相并列的地步。
    士子是什么,就是读书人。在大宋这个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同时以文制武,极端鄙视武人的时代,把士兵与士子并列,这真叫一个吓人。
    校场内外,回过神来的几万人顿时炸开了锅。场面一下就乱了——当然,主要是场外乱,场内的士兵虽然也所sāo动,却被各级头头们死命压制住了。
    即便是点将台上,也是吵成了一团,那些文吏们不敢直接诘问狄烈这个“强盗头子”,只得将矛头对准了陈规,谁让他是文吏之首,天平寨的右都监呢。
    陈规能说什么?唯有苦笑。
    就在昨夜,狄烈召集了他的文武班底,开了个碰头会,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军心问题。在会上,狄烈大致了解了宋朝的军制、编成及军队的组成‖时也了解到了,虽然十营骑兵军基本扩编完成,但是有相当部分被征召的士兵并不乐意从军♀里面涉及到了这个时代从军者的社会评价、军饷及平民的畏战心理等等问题。
    对于下属提出的种种困难,狄烈只问了一句话:“我只想知道——士兵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做为一个普通的平民,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

第八十八章 大练兵开始
    站在狄烈面前的五百零六人,就是他兼任指挥使的教导营全班人马。积威之下,不少士兵心下发毛,隐隐觉得接下来的特训。恐怕非同小可。蓦闻狄烈大吼:“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的总教官;你们,就是我的学员。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一点,只要你们能熬得过这为期两个月的特训,我将会根据你们的综合成绩,分配到各营中担任什长(指挥十人)、队正(指挥五十人)、都头等初、中级军官。这是一个鲤鱼跃龙门的绝好机会。熬过去了,你们就会成为一条军中之龙,无敌可制;熬不过去,就还是一尾给人摆上砧板的鱼——我要知道——你们想成龙还是甘当鱼!”
    “成龙!成龙!成龙!”豪迈壮勇的声音越来越响亮,最后汇成一阵巨大的轰鸣。回荡于山谷。
    正在忙碌的陈规停下手中正在书令之笔,抬头望向远处的校场,神情若有所思。而属下一干文吏则相顾骇然失sè。几名本是宋国官员,如今却只能充当书吏的旧官悻悻道:“这些贼配……哼哼,得了些许好处。便胆气粗壮起来。但那又如何?想当初我大宋禁军,校场演武之时,还不是一样气冲斗牛,号声震天……但一碰上金人……哼哼,土鸡瓦狗耳。”
    众文吏连连做噤声状,暗示不要多言。谨防言多有失。只有陈规暗暗点头,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将军心士气提升到这个程度,这位寨主倒也是有不凡之处。却不知其亲自训练出的军队表现如何,倒还真有几分期待啊!
    六月初十,已时一刻(上午十点),全军大练兵,开始了。
    各营指挥使,都有自己的训练任务。杨奋、杨折冲、方洪、阿术(暂代杨再兴)主训骑兵;关忠勇、张立、释智和主训步兵;而左开本是辎重辅兵出身,所以由他主训后勤辎重兵。
    骑兵训练方面,既有便利之处,也有伤脑筋的地方。便利之处是,他们可以免去训马这个重要步骤。战马与普通挽马不同,那是需要训练的,不是随随便便拉一匹马就可以上战场的。*战马需经过火燎、烟熏、鼓惊、障碍物、强光刺激等等训练。拉上战场后,火矢不惊、擂鼓不惧、能跃过绊马绳、拒马等障碍物,在黑暗之中,骤见火光还不能太过于惊吓等等。如此训练数月,合格后方能成为一匹战马。这样一来,所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绝对不少。
    幸好,骑兵营共有七千多匹历经战火的绝对合格的战马。所以,这个步骤基本可以省略了——当然,也不能说完全省略,至少还有一项这个时代的战马都没有经历过的训练要做,那就是爆炸。当战争进入到冷热兵器共存的时代,战马的训练也得与时俱进。
    有了大批合格的战马,固然令杨奋、杨折冲、方洪与阿术心情舒畅,但兵源不理想,这一点很让他们郁闷。骑兵营两千骑兵中,真正懂点骑术与马战技能的,只有当初方洪那二百多汉签军骑兵,还有几十名被金军所俘的原宋军各州县厢军里的中、低级军官。其余一千多人,全是只见过猪跑,没吃过猪肉的普通平民,骑过马的十不足一。这些生手中的生手,菜鸟中的菜鸟,训练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尤其是大半的汉签军骑兵,全被调到教导营接受特训去了,压力之大,令四名骑兵教练叫苦不迭。很自然的,他们将这股怨气全发泄到了新兵身上。
    第一天下来,被摔折骨头、屁股颠烂、大腿磨破、下马后走不了路的,超过三成。
    狄烈对此的态度是:马照跑,人照练。
    相比较骑兵。步兵训练就好一些了。宋军本就是以步兵征战为主,百余年下来,与辽、西夏、金三个骑兵大国屡屡较量,虽然是败多胜少,但以步抗骑的经验还是有的。宋军军队的编成,以一个营为例,有六到七成为弓弩兵。两三成为身披重甲的大刀长斧手,至于骑兵则很少或者干脆就没有。强弓劲弩,就是宋军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对抗异族骑兵的杀手锏。
    可惜的是,弓弩手对骑兵的杀伤,必须要有极好的训练及与步兵恰当的配合。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宋军嘛……连禁军都成烂柿子了,其余州府的厢军乡勇就更甭提了。
    关忠勇曾经是西军的一名准备将,做为一名基层武官,他对于重甲刀斧手的训练是很有一手的。之前在天平寨做二当家时,训练也是由他来抓的。只不过那会手下全是衣衫褴褛、拿着生锈的破刀与削尖的木棍,比乡勇还次的贼兵。这样一些无兵甲、无体质、无战意的“三无”贼兵,再怎么训练,基本上也就是炮灰兵那一级。
    而现在却是大不同了,这两千新扩充的士兵。全都是从两万青壮中jīng挑细选出来的。虽然他们当了一段时间的俘虏,没少受折磨。但这样的苦难,从另一个方面说,对人的体质与jīng神,也是一种磨砺。经历了这样的磨难。再加上近一个月食物充足的调养,这些十选一的宋民jīng壮,无论是身高体格,还是jīng神面貌,都换然一新。
    经过初步筛选,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达到了宋军的“效用”一级的选兵标准。即身高体壮。能开硬弓,并能挥动二十多斤重的大刀长斧。其余士兵,也完全达了普通军兵的标准。
    有这样良好的兵源,兵甲装备又应有尽有,关忠勇有充足的信心,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就可以训练出一支通晓战阵的重甲jīng兵出来。
    释智和本是一名僧人,或者说是一名武僧,这样一个人在军队里绝对是个异类。尽管他对自己的过往经历晦莫如深,但从他的气度与训练手段上看,其人过去肯定当过军官,甚至有可能在禁军里混过。因为据关忠勇观察,他的训练方式与那些禁军教头很相似。
    狄烈并不在意释智和的过往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相比而言,狄烈自己的秘密才叫吓人。他所在意的只有两件事:这个人是否能胜任工作;这个人是否有异心。
    释智和是方外之人,他之所以愿意跟随狄烈上太行,除了内心对金军有一份深深的痛恨之外,更多的是被狄烈当初凭一己之力,救出无数宋人的义举所感动。在佛家而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那狄烈此举胜造多少级浮图了?所以释智和觉得,自己应该尽一点绵薄之力,尽可能帮助这个可以称得上是万家生佛的“真佛”。
    所以,释智和在忠诚方面没有问题,而他的工作。用关忠勇的话来说,此人在排兵布阵方面,绝对是个行家。
    张立是德安府的弓马子弟所(宋朝设置的教习骑shè的学校)出身,后任安陆县尉,同时也是安陆弓手、土军的都头,此人擅shè之名,甚至是上了《宋史》的。
    张立最好成绩是能开两石五斗的强弓(比岳飞、韩世忠、李成、韩常这种能开三石强弓的牛人稍差一点),正常时使用一张一石五斗的硬弓——需要明白一点,能拉开某种强弓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拿来做为常规兵器来使用。比如岳飞、韩世忠,他们能拉开三石强弓,但真上了战场,却不一定能使用这样强力的弓,很可能只是用两石弓,这样才能保证能连续shè击而不至于力竭。这就像一个举重选手,最大能举起两百五十公斤,但绝不可能真的使用这样一个重量的东西来当做兵器。
    在弓弩兵的训练与排阵这方面来说,科班出身的张立,在整个天平寨,不做第二人之想。
    比起那些骑兵、步兵、弓弩兵的训练,左开的辎重兵cāo练就容易多了。辎重兵是辅兵,管的是运输、打造攻城器具、渡河架桥、扎营立寨等等杂役。干这活只要有力气与技术就行了,cāo练的要诣就在一个快字。战场之上,有时辎重兵的速度,能左右一场战斗的胜负。关于这一点,左开还没有太多的认识,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cāo练而已。事实上,在这个时代,也还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意识到后勤辎重兵的重要xìng。这要等到狄烈完成了教导营的特训之后,才会顾及到这方面的改良与更新。
    但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貌似比左开的辎重兵cāo练还轻松的,居然是那军官的摇篮——教导营。
    教导营所有的士官只在做一个动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