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的,这些孤儿需要人去专门管理、教育。
  这次考举中的落选者,就成为了干这个事情的最佳人选。
  只是,还需要进行甄别。
  刘彻可不希望,有什么反动派(如吴楚余孽)或者鲁儒一类奇奇怪怪的家伙混了进去。
  ……
  翌日,不是朝会日。
  所以刘彻睡到差不多辰时才起来,刚刚做完晨练,王道就来禀报:“陛下,丞相求见……”
  刘彻顿时嘴巴张的跟鸡蛋一般。
  周亚夫这头犟驴,居然会主动来找他服软?
  嗯,对周亚夫来说,主动求见,其实就是服软。
  刘彻瞬间就有些感觉时空错乱了。
  周亚夫这头犟驴,在前世给他的感觉就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
  就连向来以隐忍闻名的皇帝老爹都曾被他气得不顾形象的吼出了:吾不用也!
  在没当皇帝前,刘彻一直觉得,皇帝老爹对周亚夫太过刻薄。
  可做了皇帝后,刘彻明白了,不是皇帝老爹太刻薄,而是周亚夫太过咄咄逼人了。
  周亚夫的性格太强势,总认识自己是对的,皇帝是错的。
  这怎么行?
  老刘家从刘邦开始,就是吃软不吃硬!
  你硬他更硬!
  况且,皇帝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皇帝必然是极端自私和多疑的一类人。
  以刘彻自己的亲身体会,他有时候都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把某几个唧唧歪歪的家伙给咔嚓了。
  刘彻微微愣了一下,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吩咐左右:“请丞相去偏殿,朕随后就来……”
  周亚夫现在,对刘彻来说,还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强力辅助。
  本来,倘若周亚夫真顶着不服软,刘彻都想着是不是找个台阶去跟周亚夫和好?
  现在周亚夫主动上门,刘彻自然高兴。
  一刻钟后,刘彻穿戴整齐,在宣室殿的偏殿,接见周亚夫。
  “陛下……”周亚夫看到刘彻微微躬身致敬(丞相有特权,一般见面无需跪拜),脸上多少有些不自然,毕竟,前几天才刚刚闹翻,周亚夫脸皮薄,自然有些尴尬。
  但刘彻却是出了名的没节操,他立刻起身,极为亲热的对周亚夫道:“丞相来啦,快快赐座……”
  然后就眯着眼睛,仿佛与周亚夫从未争执过一般,一如往常,亲密的道:“丞相此来,可是有要事?”
  周亚夫闻言,微微一愣,来之前,他设想过种种说辞,但,现在这些腹稿在天子如沐春风般的笑容面前,全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陛下竟完全没有把前些时日与吾的争执放在心上……”周亚夫呆呆的想着。
  那他这些日子的纠结和烦恼以及倔强又是为了什么呢?
  此时此刻,周亚夫的脑海中,甚至出现了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或者,吾只是想证明,吾比天子更有远见……一直以来,吾都是以为天子必然与吾一样……”
  老刘家花了五十年时间,将天子永远正确这个概念深深植根在贵族大臣的脑海中。
  效果大抵跟后世的金三胖的太阳帝国一样,主体思想永远正确,白头山血统光芒万丈。
  贵族大臣们信不信是一回事,言谈举止,必然是遵照着这一套来的。
  而且,刘氏出了名的睚眦必报。
  打刘邦起,就讲究报仇不隔夜,谁敢得罪,必然报复回来。
  公羊派的大复仇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断的为人接受。
  而周亚夫深受这些思想影响,自然是一直认为刘彻肯定也在跟他怄气。
  根据过去刘氏天子的性格,恐怕,生气程度还要严重一些。
  周亚夫哪里知道,这个世界,当皇帝的,就没有一个会要脸皮的。
  况且,在刘彻心中,跟周亚夫的争执,大抵属于真理大讨论的类型,他本就没放在心上,甚至还打算在将来让人改编成类似唐太宗与魏征一样的故事……


第455章 土化肥
  刘彻送走周亚夫以后,拍了拍胸膛。
  周亚夫来见刘彻,只是聊了聊朝鲜战事的安排以及岁首例行的上计工作。
  对于濊人跟儒家的事情,周亚夫一字也未提。
  但刘彻却知道,周亚夫实际上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不谈濊人,是因为周亚夫谈了估计也没用,自己持保留意见就好,不谈儒家,是因为周亚夫知道刘彻是倾向拉儒家一把。
  周亚夫刚走没多久,王道就一脸喜色的过来禀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方才墨苑杨毅来报,陛下嘱咐的化肥一事,墨苑诸贤已经试制成功!”
  刘彻闻言,立刻就道:“摆驾墨苑,朕要亲自去看……”
  刘彻不是崇祯,相信的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墨家的人虽然节操满满,干不出类似后世天朝的科研机构那样谎报成果,骗经费骗职称骗政策的事情。
  但难保下面的宦官还有官僚们不起这个心思。
  凡事,还是防微杜渐比较好。
  半个时辰后,刘彻御驾就来到了位于上林苑西南的墨苑之前。
  因为考虑到墨家的人跟诸子百家都不怎么合得来,而且墨家研发技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如噪音、污染以及大量的其他产物。
  刘彻在选址的时候,就特地选了这么一个清静,远离长安喧哗的地方。
  目前来看,这个选址还是很成功的。
  不仅墨家很满意(终于能心无旁骛,全身心的投入到追求真理大道的事业中),朝野也很满意(眼不见为净),上林苑的百姓更满意(墨苑中的墨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散财一次,有时候他们甚至会住到农户家中,帮着干农活,整修农具,分文不取不说,甚至还自带干粮……)。
  “陛下……”墨者虽然不信鬼神,不敬天命,但对于统治者,他们还是足够尊重的。
  更何况,秦末战乱之后的这几十年的事实充分教育了墨家——离开了统治者的支持和扶持,墨家什么也不是!
  “朕听说墨家诸贤已经研制出了‘化肥’?”刘彻一下銮车,立刻就问道:“带朕去看看!”
  墨苑如今的话事人是杨毅的授业恩师,广陵人张季。
  此人大概六十出头,但身材高大壮实,几乎与中年人无二,唯独头发雪白,脸上布满老人斑,看上去有种类似电影里的疯狂博士的味道。
  但实际上,张季是个极富同情心的人。
  因为他的弟子杨毅的缘故,现在,张季被墨苑中的墨者公推为钜子。
  算是重新将墨家这个已经分裂了五十余年的学派,重新统一了起来。
  自然,如今负责迎接刘彻的,也是张季。
  “陛下,请随臣来!”张季跪在地上拜道。
  然后,他就带着刘彻,穿过墨苑的走廊,一路向前,来到了一处宅院的地窖之前。
  刘彻到的时候,这个宅院已经是被负责墨苑安全保护的南军士兵团团保护了起来。
  “陛下请捎带片刻……”张季来到那地窖前,趴下身子,带着墨者们,扒开地窖上方掩埋着的土壤,露出了埋在地下的好几个搪瓷罐子。
  只见张季将其中一个罐子挖出来,然后,毕恭毕敬的捧着它,呈递到刘彻跟前,拜道:“陛下,此乃臣与河东墨者阳弋,结合河东当地老农的一个方子,改良而出的‘化肥’”
  他将那被密封的搪瓷罐子打开,顿时,一股浓重的刺鼻味道弥漫开来,刺激的刘彻下意识掩住了鼻子。
  只能说,这些科学家,果然都是政治上的白痴啊!
  刘彻心里想着,但脸上却是乐开了花:这味道,他太熟悉了。
  穿越前的尿素,貌似也是这么个味道。
  嗯,久未清洗的茅房里大概也有这样的味道。
  张季却似乎根本没看见刘彻的模样,他只顾着汇报:“陛下,此物,臣以人尿、熟石膏、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窖藏深埋十日而成……”
  另外一边,杨毅也捧了个罐子,献宝一样的跪下来拜道:“陛下,还有此物,以牛粪、石膏粉混合后,深埋窖藏三日而得!”
  说着他也打开了那个罐子,顿时,一股类似氨水一样得味道,呛入刘彻的鼻腔中。
  刘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这些味道确实不怎么好闻。
  但是,刘彻却知道,这些看似肮脏难闻的东西,将给汉室的农业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刘彻穿越前,化学成绩并不好,也早都全部还给老师了。
  但,只听张季与杨毅的报告,刘彻也差不多知道,这两者“化肥”应当是现在情况下最容易也最方便获取的化肥了。
  虽然比之现代的化肥工厂,这种土法制造的化肥,不管是效果还是产量,肯定拍马都不赶不上。
  但,有跟没有,那是两个概念。
  有了化肥后,盐碱地也好,地力耗尽的土地也罢,都能重换新生。
  更重要的是,化肥的增产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已经试验过了没有?”刘彻耐着性子问道,他现在能肯定,这两种“化肥”肯定能对汉室农业贡献巨大的力量。
  但,还是要做做试验,摸索出最佳的施肥方式。
  “回禀陛下,臣等正是试验过后,确认这两物能对粟米增产有帮助,方敢向陛下汇报!”杨毅立刻答道:“还有,陛下前些时日与臣等提及的以矿物或者动物骨骼为肥料,臣等也在抓紧试验、研制,一有成果,立刻报于御前!”
  “善!”刘彻终于抚掌大笑:“快带朕去看看,施过肥的庄稼,到底长势如何?”实际上却是,这两种“化肥”的味道都不怎么好闻,刘彻虽然不嫌弃,但也有些受不了,毕竟,他锦衣玉食惯了。
  “诺!”张季闻言纳头就拜。
  墨家在经过了五十多年蛰伏后,终于得到了现在的这样的机会,能再次参与到天下大势之中。
  这个机会,墨家上下,人人都想把握。
  不求重现战国时期,儒法墨并称显学的辉煌,起码,也要成为一股能影响天下的政治势力,然后,再将墨家思想发扬光大,广收门徒。
  而这一切,全都取决于眼前的这位大汉天子的态度。
  因而,墨家上下,对于天子吩咐的事情,都是尽心竭力,用尽一切方法,以求天子更加看重。
  现在看来,这个选择非常正确。
  刘彻兴致勃勃的在张季一行的引领下,来到了墨苑附近专门划给墨家试验的几百亩地旁边。
  这些土地并非只归墨家所有,同时,它们还是农家的试验田之一。
  刘彻到的时候,几个少府的农稷官员,正在指挥着佃农除草和翻土。
  现在,粟米已经接近收获时节了,农田里满是沉甸甸的粟苗。
  刘彻一路视察过去,发现,粟苗长势都很喜人,而且颗粒饱满,基本上没有病虫害和杂草。
  “陛下,这十亩地,是用过‘化肥’的……”张季领着刘彻来到一块不大的田边介绍起来。
  汉室的田亩制度比较奇怪。
  以纵一步横二百四十步或者一百二十步为标准。(二百四十步的是大田,一百二十步为小田,关中主要以一百二十步的小田为标准)
  换句话说,汉室的田地,一般都是长而窄的模样。
  所以,所谓的十亩地,其实宽度也就十步。
  刘彻亲自下地,摸了一下据说施过化肥的粟米,然后,他再与旁边那些没有施过化肥的田地比较了一下,虽然施肥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没有在粟米种植开始就施肥,但两者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