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作死?
  有人小声道:“万景到底写了什么?”
  旁边有人道:“奏折抄本我看过了,万景折中有几句话特别警醒,也是其致祸之因,我背给你听:忠贤尽窃大权,生杀予夺,在其掌握。致内廷外朝,止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岂可一日尚留左右!”
  “唉,”先问的那人叹道:“这真是取死之由了。”
  尽管围拢了不少人,甚至很多人面露愤色,但也有很多旧日三党的官员感觉心中畅快,这几年来就是东林党一手遮天,内阁是东林,吏部是东林,察院也是东林,御史和给事中还是东林!
  魏忠贤因为王心一之事开始有与东林决裂的迹象,在此之前,阉党只是一个三党投靠强势太监,抱团取暖的小组织,而到了此时,如果魏忠贤真能顶住东林压力,阉党就算是正式成为一个能与东林抗衡的政治势力了。


第534章 杖杀
  万景早就被从工部衙门里揪了出来,押他的是几个穿着白皮靴的小宦官,各各都是一脸凶相,身强力壮,而且腰间都是佩刀,人们似乎还看到这几个宦官的衬里穿着锁甲,这时所有人都恍然大悟,真正派出来做这事的是魏忠贤主持的内操兵!
  从去年开始,魏忠贤就在景山练兵,操练几千内操兵马,都是在几万宦官里挑的身强力壮的宦官,发给甲胄兵器,还在景山操炮,时不时的能听到深宫之后传来轰隆隆的炮声。这个时候的景山和中南海等处都属于皇宫的范围之内,没有旨意外臣是进不去的,人们就知道有内操这回事,也知道内操是完全在瞎胡闹,大明历史上有过好几次内操,下场都是一样,文官势弱时太监弄内操,文官势力一强,马上就把内操给停了,皇帝也没有办法。
  从现在看来,内操宦官公然出来拿捕四品文官,太监的权力当然大到叫人心寒的地步了。
  东林党提起这此事来就是痛骂,倒是完全没有反思过自己!
  他们搞党争搞的太厉害,把原本的浙党齐党楚党都逼的无路可退,最后三党的人都投靠了魏忠贤,魏忠贤的权力远大过大明以前所有的太监,比冯保都厉害的多,这里头东林党的功劳也很不小!
  万景的官袍已经被撕破好多处,脸上也有好几处青肿,看来他下意识的反抗了,下场当然十分凄惨。
  到了衙门外头,就在天街之上,高起潜便瞪起眼珠子,大声喝道:“打,一百杖!”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廷杖是特别大的木杖,木料原本就沉重,前端还包着铁皮,寻常人打三五杖就得卧床多日,打十几二十杖就得去半条命,三五十杖,几乎就很难幸存,一百杖,恐怕要把人打成肉泥了。
  张瀚骑马在一旁远远看着,几个引路的宦官这时也不急了,也在马上津津有味的观看着眼前的情形。
  李国宾脸上满不是滋味,他这样的老京城人已经好几十年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万历圣君被文官骂酒色财气,多次被人指着鼻子骂,结果在申时行和方从哲沈一贯等首辅的维持下,到底没出现过廷杖之事,现在这样的事发生在眼前,必定惹怒全城百姓怒骂,百姓可不知道什么三党东林,就知道太监又当街打人!
  架着万景的宦官们立刻把万景按在地上,然后执杖的锦衣卫立刻上来打!
  打几杖,就是换人,沉重的大杖不停的落在万景的屁股上,万景在开始忍着不出声,打到五六杖以后就开始惨叫,十几杖后就叫不出声来,只是哼哼,三十杖后连哼也哼不出来了,在场的人就看到大杖不停的抬起又落下,用杖的锦衣卫换了一轮又一轮,用杖的锦衣卫都是家传的手艺,抡的杖又高又狠,打到五十杖之后,每杖下去,万景的官袍上就是洇出血来,到七十杖后,衣袍打烂,每杖下去,血水和身上的碎肉沫打的飞溅而起,整个后背都已经打烂,万景开始呕血,整个人早就失去知觉。
  高起潜在下令的时候就是两脚靴尖向内,锦衣卫们看的很清楚,知道这一百杖就是和字面的意思一样,就是要这个万景的性命,他们的杖打的又急又狠,没有丝毫留力。
  张瀚沉着脸在不远处观看着,四周聚拢的人很多,包括很多戴乌纱帽的官员,没有人出声说话,也没有人敢于阻挡,在嘉靖年间廷杖用的很多,但越打人越多,大礼议打死几十号官员,到底文官们也没有真正屈服,后来首倡大礼议的几个文官败类都被清除出文官团体,下场都十分凄惨,嘉靖看似获得了胜利,逼走了首辅杨廷和,最终把自己的老爹弄成了皇考本生父,然而他的一生不得不得文官争斗,最终还是被严嵩和徐阶等文官中的人尖子把住了皇帝的脉,玩弄于股掌之上。
  眼前这廷杖就是皇权的明确外延,是一种对文官提倡和尊守的秩序赤裸裸的践踏,然而却并没有文官激愤,更没有人敢出来做杖马之鸣……
  夏希平的面色十分苍白,他感觉眼前这一幕和自己有关,虽然万景又上了奏折,不过魏忠贤的愤怒也可能来自他书写的那封告密信。
  一百杖终于打完,万景已经成了一摊肉泥,下半身已经看不出来形状,高起潜亲自上前试试鼻息,发觉万景竟然还有气息,当下脸色就是十分难看,不过一百杖打完,当着这么多围观的人也没有办法再打,当下高起潜悻悻起身,上马离开。
  旗校和番役们一走,四周围看的人们就立刻上前!
  有一些官员则是转身入内,他们的神色也很复杂。
  打东林党的人或是心向东林的人,他们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甚至感觉内心很痛快,不过身为文官的一份子,眼见同僚被打成这般模样,内心又不可能不别扭。
  一群工部的人把万景抬了起来,有人赶来一辆骡车,众人七手八脚的把万景抬到车里,就象是抬一摊烂泥,地上是打下来的碎肉和鲜血,还有破烂的官袍布料。
  张瀚还是第一次看到人被打成这样,怪不得“杖杀”算是一种非正常的杀人办法,确实是太过酷厉了。
  他并没有后悔叫夏希平写的那封信,万景这人他不知道,叫李国宾打听了一下也不算是东林党人,但这人既然找到他,说明决心已定,只要正式上书就肯定会被魏忠贤这样处置。正经的东林党人还没有出手,万景自己就先跳出来,他的下场已经是注定了的。
  带队的宦官回头对张瀚道:“张大人看着有些不适罢?”
  张瀚不动声色的道:“这也不算什么,公公莫忘了下官是武官,杀的人头滚滚的时候也多的是。”
  “这到是,咱家小觑了张大人了。”
  带队的奉御不再说什么,策马在前继续带路,各人都骑马跟着,到了天安门外众人下马,一路步行,穿过端门到午门,从右掖门进宫城,奉御和守备的禁军对看了腰牌,众人一起步入宫禁之中。
  到了会极门附近,有个宦官迎上来道:“皇爷被几个翰林官缠住了,说是把下午引见的人带到文华门外等候。”
  “咱家知道了。”
  奉御回头对张瀚道:“张大人,看来要等一会儿了。”
  张瀚笑道:“皇上叫臣子等,也是臣子的莫大荣光。”
  奉御挑了一下手指,夸道:“张大人晓事,会说话。”
  众人又往文华门方向去,在那里宦官们找了一个房间叫张瀚等人在这里等候,夏希平和李国宾也是因为张瀚的关系被带进来,两人都是一脸紧张,毕恭毕敬的在椅子上坐着,坐姿也是无比端正。
  张瀚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四周的景色……文华门这里他当然来过,文华殿也进去过,他记得里头似乎摆放着一些钟表古董,也可能是记错了,有一个宫殿是从九龙壁进去,里头有相当多的明清座钟,都很华丽,张瀚当时在里头看了很久时间。
  整个故宫,他逛过三五回,景山去过一次,也去过北海,眼前的景色,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整个格局当然没变,从午门进来,往左中去就是三大殿,奉天殿十分巍峨壮观,隔很远也能看的到,这座大殿其实是嘉靖年间重修过的,比原本的规模还小了很多,可想而知在太宗皇帝时刚修筑完成时是何等的宏伟!
  陌生则是眼前的景致毕竟和后世不同,墙壁应该是每年都粉涮,红墙黄瓦,都崭新如初,各种廊檐上的画作也是维护的很好,没有一点灰尘,殿前的铜缸,铜鹤等摆设物也是如刚摆放的一样,宫中内外不停走动巡逻的禁军,来往出入宫禁的官吏,悠长的钟鼓声,还有到处都看的到的宦官们……这一切都叫张瀚有一种时空的错乱感。
  张瀚等人坐了不久,就看到文华殿里皇帝传膳,不仅是皇帝传膳,好象也给讲读的翰林赐膳,端着膳盒的队伍经过时传来一阵饭菜的香气,令人感觉食指大动,十分饥饿。
  在宫中当然不会给他们饭食,所有人都只能忍着饥饿继续等候。
  ……
  天启没有在文华殿用膳,他的膳食还是由太监们轮流包伙,费用也是太监们的贽敬,当然皇帝也不会蠢到以为太监的银子是自己赚的,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只是以万历皇帝的想法就是既然这些该死的奴才捞的盆满钵满,叫他们出一些血也是该当的,至于太监出血后会不会把银子再加倍捞回来,那万历就不管了。
  翰林们吃的是御膳房的温火灶,所有的菜都是凉了再热,热了又凉,再好吃的口感也成了软烂的一堆,皇帝的膳食是从小伙房里特制,爆炒蒸煮均是算准了时间再上菜,口感好,菜也新鲜,在皇帝坐下之后,菜式就是川流不息的奉上,不一会儿就摆满了一桌。


第535章 面君
  “对了,”天启问道:“那个张瀚进宫了没有?”
  一个御前牌子躬身答道:“已经进宫,就在文华门那边候见。”
  “赐他膳。”天启淡淡的道:“把杂烩菜给他一半,再给他半只鸭子,银丝卷送他些,他是武臣,饭量该大,不过又是书香世家,这份量应该也差不多了。”
  “是,皇爷。”
  御前牌子赶紧答应下来,等他把食盒装好后,天启才自己取了一个银丝卷,配着杂烩菜用起膳来,等御前牌子走到殿门口时,听到天启赞道:“皇后的手艺,倒是真的越来越好了。”
  御前牌子这才知道今日这杂烩菜是皇后亲手所制,等他赶到张瀚等人跟前时,在张瀚谢恩之后,特意将此事说了出来。
  张瀚故作动容道:“天恩浩荡,臣无比感激。”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张瀚早就吃完,天启仍然没有召见,陪伴的奉御等的焦燥,拉着一个出来的御前牌子问道:“今日怎么这么久时间?”
  那人冷笑道:“这帮书呆子,拉着皇爷讲什么东汉的党锢之货,越讲越起劲,皇爷此前还忍着,刚刚已经怒了。”
  “怎么说?”
  “皇爷说,本朝家法就是这样,二百多年祖宗之法,也未见宦官怎样,就如文官一样,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就用,也给荣宠,坏的就拿,或杀或放,如对文武官员一样,亦未曾过于骄纵。若说拿东汉来比,本朝有敢毒杀皇帝的太监么?有敢倡言废立的太监么?”
  陪伴张瀚的奉御听的眉飞色舞,大声赞道:“皇爷说的太好啦。”
  这时一群穿蓝色官袍的文官正好从文华殿里出来,众人都在低声说着什么,走的越近,就能发觉他们面色不愉,神情十分难看。
  没有人能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