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昊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猝不及防的京师顿时陷入无尽的恐慌之中。

更可怕的是,大顺军已先派出大量的人员扮作往来客商,在京城内外四处传扬说大顺军不杀人,不爱财,不奸淫,不抢掠,平买平卖,蠲免钱粮,且将富家银钱,分赈穷民,颇爱斯文,秀才迎者先赏银子,嗣即考校,一等可作知府,二等可作知县;

大家听说选来的府县伪官多是山陕秀才,更信以为真,于是不通秀才,皆望做官,无知穷民,皆望得钱,拖欠朝廷钱粮者,皆望蠲免;

民间到处在传播“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等语。人们把迎接李自成称为“迎真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穷苦百姓急切地盼望着大顺军的到来。

三月十三日,大顺军放火焚烧大明位于昌平的皇陵之后,迅速兵逼京城,兵部匆忙派出探马前往昌平打探敌情,结果这些探马直接投降大顺军去了,没有一个人回报。

大顺军前锋游骑已经到达京城的平则门,城内的君臣对敌情还一无所知。

三月十七日,大顺军对京师完成合围,开始围攻九门。重点攻打彰义门,门外原先设立的三大营,全部向大顺军缴械投降了。

京师长其缺少粮饷,士兵逃跑的非常多,到此时还在城墙上防守的少得可怜,无奈之下,崇祯只能用宦官补充;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这最后的时刻,太监竟成了守卫京城的主力,对于那些整天慷慨激昂。大骂阉党的文人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

而金銮殿上,崇祯召集群臣问对策,结果没有一个人出声,包括在二月份刚刚接替陈演出任内阁首辅、一向口若悬河的魏藻德也是一声不吭。

崇祯强忍着愤怒扫视着耷拉着脑袋的群臣,城外炮声隆隆,大殿里一片死寂,崇祯再三催问,仍是无人作答。心中不禁极度悲凉,一言不发,离开那张金龙盘绕的龙椅,也不说散朝。径直走入龙椅后面的屏风去。

这时大殿中终于有大臣开始蹭鼻涕抹眼泪,低声呜咽,弄得整个金銮殿里愁去惨淡,仿佛个个死了爹娘似的。那种末日的凄怆让人不忍多看。

与城内金銮殿上的死寂绝然相反的是,城外的李自成大帐之中,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这次大帐内只有李自成、丞相牛金星、大国师宋献策三人在场。

只听牛金星说道:“大国师可曾想过辽东的明军劲旅以及满清鞑子?大因师可知欲得天下者,大义不可失?”

宋献策立即驳道:“大王顺天而行,顺应民意,何曾有失大义?”

“大王在太原刚刚颁布诏书,言明君非甚暗,此时破城弑君,岂不失之大义?”

宋献策被驳得哑口无言,牛金星趁热打铁,转头对李自成说道:“大王,我军在山西损失不少精锐,此时破城虽是不难,但破城弑君,先失大义,紧接着又成众矢之的。如今窃居湖广江西的秦牧已成劲敌,四川的张献忠也成割据之势,更可虑的是关外的鞑子;

鞑子这些年来年年扣关而入,大王一但入主燕京,第一个要面对的恐怕就是鞑子的铁骑,真到哪时,攻守易位,大王立即便陷入崇祯现在的困局,全力应付鞑子恐怕尚且力有不第,更如何去扫平南方?

咱们不得不全力和鞑子拼消耗的时候,秦牧、张献忠却在安然发展,一天天坐大。明廷集天下之力,尚且难以应付关外鞑子。如今大王只占据江北之地,且中原残破,赤地千里,关中刚刚收复,未及治理,试问大王拿什么来与关外的鞑子消耗?”

牛金星的话,让李自成脊背暗暗生凉,诚如牛金星所言,一但打下北京城,崇祯这个烂摊子就得由自己来接手,关外的鞑子岂是易予?

自己凭着残破的江北之地与鞑子死磕,秦牧与张献忠却在南边坐收渔翁之利,不断壮大自己,将来还要以弑君之罪讨伐自己,连大义之名也占去了。

人家既得了里子又得了面子,自己却顶着弑君的大罪去与关外的鞑子拼命,这算个什么事?

宋献策冷笑道:“丞相不必危言耸听,大王,臣听说吴三桂家人皆在京中,城破之后,咱们先挟持其家人,再先派人去招降吴三桂,不怕吴三桂不归降大王,到时有他的关宁铁骑在山海关顶着,咱们一样可以抽调兵力扫平天下。”

“大国师敢保证一定能招降吴三桂?万一吴三桂不降,大国师打算怎么办?”牛金星寸步不让地反驳道。

宋献策也不含糊,立即讥讽道:“丞相明见万里,出征之前为何不劝阻?如今劳师动众,耗费无数,好不容易兵临城下,眼看燕京一击可破,丞相却要放弃了,请问牛丞相是何居心?再问牛丞相,我几十万大顺军将士会不会答应?大王,京师一下,吴三桂龟缩山海关,供给已断,别无选择,只能归附大王,对此大王不必担心。”

李自成听了宋献策的话,也不禁向牛金星投来了怀疑的目光,当初出征时,作为丞相的牛金星不但没有反对,还表示过支持来着,如今到了这骨节眼上,你却要大军灰溜溜地放弃攻城,这确实不合常理。

牛金星连忙解释道:“大王,当初发兵东征,与如今适可而止,并不矛盾。大王,起大军东征,扫荡三边,尽平山西,可以拔除明廷所能威胁到我大顺朝的力量,而且占据了山西河南,在战略上可对京城形成合围之势,此局一成,大王便占尽主动。

再者,如今大王兵临城下,引而不发,逼崇祯签下城下之盟,大王既可保全大义之名,又可以让明廷继续顶着辽东,大王即可抽身,挟天子以令诸侯,发兵南下,从容扫荡天下各股势力,待天下平定,再让崇祯禅位,如此一来,与立即破城弑君相比,高下立判,请大王三思。”

牛金星的话让李自成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宋献策却立即驳道:“大王,关中初定,中原残破,我百万雄师粮草供给已极为困难。放眼大江以北,如今唯有京城内有钱粮;

大王,京城之内高官遍地,权贵如云,囤积的钱粮无数,如今眼看可一举攻下,若就此作罢,军中将士必定会心生不满,再者,没有京中的钱粮,我大军粮饷不济,军心必乱,还谈何扫荡天下?”

宋献策可谓是说到点子上去了,打仗是需要钱粮的,但无论是关中还是山西,更不论河南了,这些年来战火不断,灾荒连年,瘟疫不断,已经极为残破,能筹集到的钱粮极为有限。

他这一路东征虽是节节取胜,但打了胜仗一样是要封赏将士,抚恤战死者的。光是这些就要花费无数。

这一路过来抢到的那点钱粮都不够大军人吃马嚼,若是得不到京城内的钱粮,他的大军还真维持不下去了。

牛金星的话很有道理,宋献策提到的现实问题却又不能不对面,怎么办?

牛金星接着说道:“大王,逼崇祯签城下之盟时,可同时让其付我钱粮。”

ps:春雨绵绵,半个月不见阳光了。嗯,愿幸福象毛毛雨,原票票也象毛毛雨,下个不停。

第230章火箭溜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秦牧知道这一天意味着什么,但因为长沙离北京千里迢迢,那边的消息不可能即时传回来。

京城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局势还是不是按原来的历史发展,这一刻连秦牧都不敢确定。

因为现在局部的历史已经改变了,江西湖广变了,变成了自己的地盘。四川也变了,按原来的历史,张献忠好象要过几个月后才攻下成都的。

但根据刚刚传回的消息,张献忠这厮现在进展十分顺利,二月二十六日便攻克了成都。

蜀王朱至澍与妃嫔、宫女等投井自杀、太平王朱至渌自杀,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御史刘之渤、按察副使张继孟等四川的主要官员因拒不投降,均被张献忠处死。

攻下成都后,张献忠立即分兵四路,攻取四川各州各县。

年初李自成攻取汉中后,曾命部将马珂入川,攻克顺庆。张献忠将四川视为自己的地盘,成都一攻克,立即派艾能奇去攻打顺庆的马珂。派李定国去攻打保宁;派孙可望攻打龙安,派刘文秀攻打茂州。

照此看来,张献忠入主四川在时间上提前了,那么北京方面还会按原来的历史脉络走吗?

现在似乎一切都成了未知数。

因为一切已难以确定,秦牧觉得这个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抓紧练兵,静观其变。

从军营回来后,处理完一天的政务,他又抽时间上岳麓山给两百学童授课,因为他的课讲得生动,还不是会带孩子们做些有趣的小实验,孩子们对他十分期盼。

这天秦牧给孩子们讲的是力学的知识,首先讲的是地球引力。他拿着一本书比试道:“现在,我一松手,这本书就会落到地上是吗?”

“是。”两百学童有些疑惑地答道。

“大家都知道我一松手,书就会落到地上,但你们知不知道书为什么是向下落,而不是向上去呢?”

这下没人答了,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秦牧微笑着说道:“咱们生活的大地是一个圆形的球体,这一点佛朗机那边已经有人开船环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

秦牧说到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球体说道:“咱们生活在这个球体上,之所以不会飘向天空。是因为地球有一种引力,这种引力可以把地球表现的东西吸附住,包括咱们、还有这些书呀,房子呀,总之一切东西都是靠这种引力吸附着的。”

这下子学舍里就象炸开了锅一样,孩子们好奇地问个不停,秦牧耐心地给他们一一解答着。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什么千奇百怪的问题都有。

有许多秦牧也答不出来,便笑道:“恩师我也不是全部知晓。这就靠你们以后去研究,去探索其中的原理,但凡一种东西,你只有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后。才能利用他,同时避免它带来的害处。”

“比如,这引力,对咱们就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一方面他能让咱们吸附在地面上,不至于落到天空中,另一方面。打个比方,士兵发射弩箭,火箭时,地球的引力会将火箭向下吸,使得火箭的射程速短,导致无法在更远的距离打击到敌人。当然,除了引力外,导致射程缩短的还有空气的阻力。”

秦牧接着拿出一张纸片,轻轻扇动,纸片立即就向相反的方向弯去,他于是说道:“大家看到了,咱们扇动纸片时,纸片就是受到空气中的阻力才会弯向一边的,那么这中空气的阻力有没有用呢,有。大家请看,我用力推向墙壁时,会被墙壁反弹出来,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力是相互的;

火箭正是利用了空气中的这种阻力的原理,火箭尾部喷射出的火焰推动气流,而空气的阻力又反过来推动火箭,就象咱们用力推向墙壁时,墙壁会将咱们反弹出来一样,这样空气中的阻力就赋予了火箭一个向前的推力;

火箭的箭体本身在飞行时也会遇到空气的阻力,如何减小箭体所有的阻力呢,这就涉及到受力面积的问题,如果火箭的受力面积越大,它所受的到阻力也就越大,所以火箭前端做成尖形的,可以减少阻力。。。。。。。。。。。。。”

秦牧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们讲解,同时不时用实物演示,学生们很容易理解,旁听的宋应星若有所思,似乎有所感悟。

秦牧上完课离开时,宋应星叫住他说道:“大人刚才提到火箭,倒让下官想起一件事,研制迅雷铳的赵士桢在万历二十六年,曾制作过一种名为“火箭溜”的火箭发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