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昊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控两广军政大权的丁魁楚趁机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日以享乐为事。他派水军到肇庆附近的羚羊峡,放干河水,在斧柯山下的老坑取砚石。行政用人方面,也是看谁贿赂的银子多就用谁。

这些年在他大肆搜刮之下,竟聚起让人瞠目结舌的巨额才富,可谓是富可敌国。

如今广西形势逼人,作为内阁首辅。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挽救危局,而是急于转移自己的巨额财富。

中军苏聘是他一手提拔的心腹之将,他早就安排苏聘的岳父钟鸣远为岑溪令。感觉梧州难保之后,他立即让苏聘负责转运家财,以三百余艘舳舻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余万两入岑溪,另有娇妻美妾三四百人同行。真个是浩浩荡荡。

安排好了这一切。他才匆匆赶回来参加朝会。

吴炳、吴贞毓、李如月等主战派,已经在对他大肆声讨。

丁魁楚对此早有所料,一进殿立即奏道:“皇上啊,老臣所言不差啊!一丝不差啊!”

丁魁楚一副痛心疾首,呼天抢地的样子,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你什么所言不差了?

只听他一边叩拜,一边疾声大呼道:“皇上啊!事到如今。广西危矣!皇上危矣!瞿式耜、吴炳、吴贞毓、张同敞、李如月这些人,狂妄自大。一味鼓吹北伐,不管皇上安危,不知卧薪尝胆,息战以图自强;

皇上息将兵马付于其手,如今事实证明,这些人除了耍嘴皮瞎叫嚣之外,简直是草包不如,北边惨遭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南边毫无防备,让敌军如入无人之境,这是要断送我大明江山社稷啊!

皇上,事到如今,国势危若累卵,若不严惩这些祸国殃民之徒,启用能臣良将,大明江山可真的要断送了呀!皇上!皇上!皇上啊。。。。。。。。”

丁魁楚拜一拜,大呼一声,涕泪俱零,仿佛朱由榔不答应惩奸,他就叩死朝堂之上。

吴炳、吴贞毓、李如月等人气得肺都炸了。

李如月冲上去大骂道:“丁魁楚你这个奸贼,除了搜刮民脂民膏,买官卖官,陷害忠良,你还会什么?皇上召集大臣议事,你身为首辅,却只顾着转移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对皇上的旨意置若罔闻,你这是藐视君上,目无纲常,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住口!通通住口!”朱由榔眼看双方又要打起来了,如今他心急如焚,哪里还有闲功夫看大臣们打架斗殴。

总的来说,现在的情况对主战派极为不利,正如丁魁楚所言,主将开战的是他们,皇帝也把兵马交给了他们,现在却遭遇大败,广西眼看不保,这个责任主战派是推卸不掉的。

他们除了从丁魁楚个人品德上加以攻击,别的也无话可说了,但朱由榔现在最关心的是前方的胜负,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小命能不能保住,至于丁魁楚贪污了多少钱,现在鬼才有心机去理会这个。

“丁阁老,你快说,眼下可如何是好?”

“皇上,如今唯有先惩办朝堂上那些祸国殃民之徒,才能众志成城,共御外敌,才能提拔前方将士的士气,才能保住大明江山啊!皇上啊,若是朝堂上的奸佞不得到惩戒,余者皆无从谈起啊!”

“丁魁楚,你。。。。。。。。”

“来人啊,将都察院御史李如月押进刑部大牢,等候发落!”

“皇上!不可!”

“皇上,李如月不过奸佞之一,若是只惩其一,余者不问,何以服众?”

“皇上。。。。。。。”

朝堂上,两派人马纷纷抢出来大呼,把朱由榔叫得头脑发晕,他站了起来,摇摇欲坠,好在旁边的太监眼疾手快扶住他,站稳后的朱由榔一脸酱紫,竟然大哭道:“这皇帝朕不做了!”说完他拂袖而去,很快消失在大屏风之后。

“皇上!”

“皇上!”

朝堂上,主战派和主和派争相疾呼,却还是挽留不住朱由榔,丹墀上只留下一个空空的御座。两派人呆了一会儿,立即又把气都撒在了对方身上,这下没人管了,两派又开始对骂,最终避免不了又大打出手,整个朝堂上拳掌相交,乱成一团。

事情再没有这么荒谬的了!

朱由榔回到后宫之后,他的嫡母王氏,也就是皇太后得知朝堂上的事情之后,匆匆把朱由榔叫到自己的寝宫,大骂道:“荒谬!你当做皇帝是过家家吗?当初本宫让你别做,你偏不听,如今哪里还由得你,你若是还想活命,就赶紧回到朝堂上去,阻止大臣们,让大家平心静气,好好商量对策,还不快去!”

在皇太后大声斥责之下,朱由榔如遭棒喝,连忙返回朝堂,此时朝堂上,两派也打累了,不少人被打得鼻青脸肿,有的更惨,被抓得满脸是血,活脱脱象一群街头小混混打完群架的场景。

朱由榔命太监找来御医,替受伤的大臣包扎,完了他流着泪说道:“朕知道,你们都能降,只有朕不能降,所以你们根本不怕,大明完了,死的只有朕一个人,朝局恶劣如斯,你们还内斗不休,这是要把朕送上死路啊。。。。。。”

“皇上!”

“皇上,臣等万死!”

“不,你们不会死的,你们摇身一变,又可以继续去做秦牧的官,万死的只有朕!只有朕!”

听了朱由榔这番诛心之语,不少大臣伏在地上,失声痛哭,不断请罪。

朱由榔这才抹着泪说道:“你们不必请罪了,也不必争了,要是想辞官的,就请自便吧,如果不想朕死的,就停止内讧,商议应对之策吧。”

丁魁楚又抢先出班道:“陛下,正所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相信广东的唐王是知道的,老臣建议,赶紧派使前往广东,向唐王求援,请其出兵一起抗击秦军。”

闹了半天,朱由榔终于听到一句有用的话,他想也没有多想,立即照办。

丁魁楚接着说道:“皇上,为了争取时间,臣斗胆请皇上派使去和秦国议和,只要能保住广西,就算先向秦牧称臣也无妨。”

“皇上,不可!当年思宗皇帝,何曾向逆贼妥协?皇上乃大明正统,岂能辱没大明列祖列宗,向逆贼称臣?丁贼,你该死!”

ps:说好的第二更送上,晚上还会照常有一更,兄弟们,急求月票啊!这月底的竞争是如此激烈,让人纠心呐,跪求月票,跪求护菊!求月票。。。。。。。。。啊!



第692章一个条件(求月票)

梧州还在争吵不休,马六两已北出昆仑关,直取宾州;

而南路军主帅艾能奇,则分兵取隆安、横州、贵县等地,各路军高歌猛进,其势如火如荼。

消息传到全州,永历朝兵部兼吏部尚书瞿式耜如遭雷击,突然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岁。

焦琏勒马峰之败,已经损失了近六千人马,士气遭遇严重打击;秦军数万大军又突然浮海而来,自防备空虚的南面杀入,连破数州,与北面之秦佐明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这对广西来说,几乎是一个死局。

现在终于明白了,北面的秦佐明根本不是主力,难怪只有一万多兵马。他们的任务大概只是负责把广西的兵力引到北部来而已。

真正的主力竟是浮海而来!

措手不及的瞿式耜慌忙把焦琏、白贵、白玉、顾宪成这些将领召集到全州衙门来,对众人说道:“如今大明遭遇两面夹击,形势虽然危急,但事情尚有可为;

秦军远来,后勤补给不足,咱们只要依险而守,坚壁清野,时日一久,秦军就会被拖得师老兵疲,到那时,便是我军大举反击之时。”

瞿式耜生怕顾宪成等人因局势不利而起二心,所以一见面,就先安抚起来。

见众人不语,显然这番话效果不甚理想,他又接着说道:“诸位将军,岭南雨季来得早,一进入二月,便是终日细雨蒙蒙,到时连行军都困难,秦军多为北人,不习惯岭南气候,只要能拖到雨季,秦军必败无疑。”

顾宪成不以为然地说道:“论天时地利。云南贵州可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比两广更甚。尚书大人别忘了,马六两所率兵马,可是征讨过云贵,对这边的气候他们相当适应,尚书大人说的这些,根本不足以为恃。

再说了,本将听说马六两身边还带着几千土司狼兵,这可都是翻山钻林的能手。尚书大人若是有什么办法,不妨直说,若是没有对策,不必拿这些废话来蒙我们。”

顾宪成的话,已经非常不客气,这种不客气,无非是因为他对永历朝已经失去了信心。

焦琏是瞿式耜手下爱将,他岔开话头道:“如今形势对我军确实不利。瞿尚书请看,我军主力现在主要集中在全州、桂林。秦军自南宁府北上东进,一但占领贵县,很容易就能把我们与梧州的联系截断。”

焦琏的话,正是瞿式耜最为担心的。他忍不住问道:“焦总兵有何对策?”

焦琏说道:“瞿尚书,我朝兵马本就不多,如果分散两地,一但被截断联系。后果不堪设想,唯今之计,只在促请皇上亲征。方为上策。

瞿尚书,梧州处于下游,缺少地利以及回旋的空间。再者秦佐明大军明日便到全州,咱们这个时候撤往梧州已来不及,否则新败之下,又被秦佐明一路追击,大军只怕未撤到梧州,便已崩溃。

两相对比,只有让陛下亲征,如此不但能鼓舞士气,而已还能集中优势兵力于一处,若能一举击败北面之秦佐明,则大事尚有可为。既然不能,退守桂林,或退往西面之崇山峻岭,也不失为权宜之计。”

从梧州撤往桂林的话,可走桂北之贺州、平乐、至桂林府。

但如果秦军占领了贵县,便有可能挥军自武宣县北上攻打荔浦县、平乐府。到那时,桂林与梧州将被斩成两段,首尾难顾,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

瞿式耜觉得焦琏的话非常有理,现在除了梧州一万兵马,以及桂林、全州两万多人马,其他各州各县分布的兵力极为稀少,秦军要攻破贵县、武宣这些县城不是什么难事。

以瞿式耜对朱由榔的了解,一但与桂林的主力失去联系,凭他在梧州的一万兵马,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瞿式耜不及多想,立即上表奏请永历帝“亲征”,为了保险起见,同时又给吴毓等人写了一封私信,请他们依计行事,尽快保护永历帝前来桂林府。

当然,在此之前,无论如何得先扛住秦佐明即将到来的进攻,保住全州这个北面门户,同时还得分兵增援宾州,阻击马六两北上之大军,否则桂林也很快被两面夹击。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瞿式耜命白贵带三千人马,紧急南下驰援宾州,若是来不及,无论如何也要守住柳州。

一方面,瞿方式把全州交给焦琏,自己紧急赶回桂林,希望能再招募些兵马。可怜的瞿式耜,真可谓是疲于奔命,焦头烂额。

梧州到广州,快马急奔两三日可到,永历朝礼部主事吴惠跑得口吐白沫,终于赶到广州,带着永历帝的旨意,来求见绍武帝朱聿鐭,大谈唇亡齿寒的道理,请求绍武帝放弃往日成见,派兵增援广西。

朱聿鐭年过不惑,自然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他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增援梧州之事,却遭到了内阁首辅苏观生强烈反对。

苏观生是广东莞城人,曾是拥立隆武帝朱聿健的主要功臣,隆武帝崩之后,奔广东,与大学士何吾驺、广东布政使顾元镜,侍郎王应华、曾道唯等拥立朱聿鐭为帝。

苏观生因拥立有功,封首辅大学士,建明伯,而且兼掌兵部。而且绍武朝任用的官员多为广东本地人,皆以苏观生马首是瞻,就连朱聿鐭也得看他脸色。

他一出面反对,朱聿鐭就意识地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