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龙城居民的路牌是一个长方形的小木牌,上面刻着拥有者在青龙城的住址、出生年月以及种族、身高,实际上就是他们在青龙城的身份证。

包括进入青龙城的难民,每一个在青龙城居住的十五岁以上的人都拥有属于其的路牌,这样一来就对进入青龙城的居民有效地进行管理。

而且,青龙城实行的是甲长负责制,甲长是青龙城最基本的行政人员,负责管理一个街区的事务,由官府在城里的居民中进行招募,通过考核的人将被任命为一个街区的甲长,被授予八品的官衔。

说白了,青龙城的甲长实际上就是后世的居委会主任,李云天为了避免地方家族势力扩张特意采用了考核招募的方式,这样一来就杜绝了地方势力利用手里的权势欺下瞒上,为所欲为。

正是有了这些甲长,使得官府可以非常顺利地了解到各街区的情况,有个风吹草动就能知晓。

至于路引,本来是开给那些远行的人,由于处于战时故而李云天定下了一个规矩,只要离开青龙城的人就必须要先拿到官府的出城路引,否则根本就出不了城。

并不是那几个米铺伙计的出城路引伪造得不逼真,而是出城路引实际上有着一项不为人知的防伪技术,看上去很普通但实际上有印记可以分辨出它的真伪,这一项防伪技术出自讲武堂,外界还没有人能够仿制。

由于那几个米铺的伙计根本不知道出城路引上的秘密,因此一头栽进了李云天布下的陷阱里。

不过,如果搁给外人看的话,还以为那几名米铺伙计是被守在城门口处的街坊邻居给认了出来。

“看来北元在青龙城下了不少工夫。”等禀告的护卫离开后,李云天抬头望向了坐在对面进餐的林馨,微笑着说道,“既然他们想要跟本王玩,那么本王就陪他们玩玩。”

“王爷已经有了对付他们的法子?”林馨闻言顿时放下了碗筷,饶有兴致地望向了李云天,关西算得上北元的半个主场,因此在青龙城安插的探子隐藏得很深,很难将他们从普通的居民中分辨出来。

而且,北元的奸细在青龙城非常谨慎,采用的是单线联络的方式,彼此间都不知道其他人的存在,虽然鲁民恩曾经破坏了几起北元的奸细案,但却没有多少收获,拷问不出更多的有价值情报。

“一旦城里戒严,街区间将互不来往,他们届时一定会想办法传递情报。”李云天笑了笑,夹起一块排骨放进嘴里慢条斯理地嚼着,好像在细细品尝着其中的味道一般。

“王爷,你的意思是北元会在那些能在各街区间走动的人中安插奸细?”林馨眼前不由得一亮,娇声问道,经过李云天的提醒后她回过神来,意识到看似无懈可击的北元奸细其实还有着难以隐藏的破绽。

例如,由于明军在全程的戒严使得各个街区间的联系中断,北元的奸细肯定要想办法来传递消息。

“自从青龙城开建之日起,想必北元就在打它的主意,肯定已经在城里形成了一个情报网络,使得情报可以在城里流通。”

李云天闻言微微点了一下头,嘴角闪过一丝冷笑,“设下了这道情报网络的人自以为安排得天衣无缝,不过他能想到的事情本王又岂会察觉不到?”

“王爷,卑职这就前去安排,让关西大营督察部的人加强对那些能在各街区走动的人监控。”林馨不由得莞尔一笑,如果是她的话肯定无法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寻找到抓获北元奸细的突破口,于是放下碗筷准备前去安排。

“吃完饭再去,咱们有很长时间陪着他们玩,不必急于一时。”李云天见状喊住了林馨,笑着说道。

很显然,当青龙城被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联军围困后,隐藏在青龙城的北元情报网络必将活跃起来,绝对会拉拢关西军,以及在城里制造流言和事端,这样一来他们的行踪就会暴露出来,给了明军抓获他们的机会。

骁武军有三大机构,即参谋部、后勤部和督察部,其中参谋部掌军情刺探、作战部署,后勤部掌粮草医药,督察部掌反间肃叛、整顿军纪。

对于内地的骁武军来说,督察部的作用主要是整顿军纪,清查违法乱纪之事,而关西骁武军督察部的主要作用就是反间肃叛,掌控北元以及西域诸国派往青龙城的奸细。

林馨闻言笑了笑后重新坐回到了餐桌,她觉得自己有些紧张了,米铺的大火使得她的神经紧紧地绷了起来,天知道北元还在哪里安插了奸细。

第二天中午,青龙城厚重的城门缓缓关上,城墙上立满了全副武装的骁武军士兵。

不久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的身影出现在了远方,浩浩荡荡地向青龙城行进,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可以发现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的队形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摆出了防御的姿态。

自从李云天在落日谷出人意料地击败了率领三万帖木儿帝国精锐骑兵的温都后,帖木儿帝国的将领们就收起了对大明的轻视之心,毕竟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向李云天那样驰骋千里赶去别失八里城救人,然后又能全身而退的。

北元更不用说,不仅被李云天给打怕了,而且脱欢制订了坐山观虎斗的策略,自然要避免与明军进行交战。

由于李云天在青龙城坐镇,再加上青龙城里有二十多万军队,这使得此次前来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联军不得不小心应,提防被李云天打了伏击。

或许是对于青龙城里明军的忌惮,这批前来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联军远远地就安营扎寨,似乎并没有围城的意思。

对帖木儿帝国和北元来说,他们更希望明军能出城作战,这样的话就能发挥出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士兵最大的优势。

可志在保存实力的李云天让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失望了,明军根本就没有出城作战的意思,即便是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在那里安营扎寨也没有趁机偷袭,令暗中准备迎战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将领白忙活了一场。

在随后的几天里,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军队源源不断地从玉门关方向开来,有的在青龙城外驻扎把青龙城四面团团围住,有的则越过青龙城继续东进,向嘉峪关方向进发。

值得一提的是,帖木儿帝国和北元的围城军队都把营地安置在了距离青龙城很远的地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城内明军的偷袭,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

面对青龙城这样的岩石堡垒,没有任何一名将领有攻取的意愿,很显然强行攻城的话完全就是让手下的士兵们送死,唯有围困才是上乘之选。

自从青龙城被围困后,李云天只登上城门楼查看了远处扎营的帖木儿帝国和北元军队一次,然后就把城外的那些敌军抛在了脑后,安心治理起城内的事务。

值得一提的是,青龙城里并非死水一片,而是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基建热潮,东城和西城的空地成为了两个大型工地,城里的青壮年纷纷加入到了基建大军中,按照图纸开始修建民房和军事建筑。

为了调动那些青壮年的积极性,李云天不仅给出了不错的工钱、负责伙食,还郑重承诺,等战后那些新修建的民房将通过抽签的方式分给参与基建的人,这极大地吸引了城里的男人们,谁都想在青龙城里得到一个安身的住所。

在李云天看来,青龙城里的那些青壮年男子如果整天无所事事的话,非常容易出现治安问题,这样一来就等于排除了城里潜在的不安稳因素。

与此同时,李云天也在城里推动了逍遥牌等娱乐活动,尽量丰富人们的娱乐生活,只要城里的人有事可做那么局势就非常容易控制。

第1060章不得已为之

青龙城,城南大营。

大校场上,身穿辽东军服的士兵们挥汗如雨地进行着训练,李云天在一干将领的陪同下在士兵们中间穿行着,检验着近来士兵们训练的成功。

这些穿着辽东军服的士兵是从嘉峪关调来的守军,基本上都是西北诸都司的士兵,稀里糊涂地就从嘉峪关来到了青龙城。

直到进了青龙城,这些士兵才知道他们代替了辽东军来协助李云天来守卫青龙城,不得向外界透漏他们的身份。

对于能跟着大名鼎鼎的忠武王作战,这些士兵心中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在他们眼中李云天不仅是大明的英雄,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能在李云天的指挥下与敌军作战既能建功立业,同时也是一份荣耀。

在嘉峪关的时候,周征已经开始训练这些从西北诸都司征调的士兵,到了青龙城后训练的强度增加了不少,毕竟要想以后在战场上少流血,现在就必须多流汗,全面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作战技能。

负责训练这些士兵是骁武军关西青龙大营的人,他们对关西作战已经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使得士兵们尽快适应关西的战斗。

李云天对士兵们的训练非常满意,按照他的预估明年才是与帖木儿帝国和北元联军决战的时候,届时这些士兵们已经脱胎换骨,足以在战场上与敌军进行正面硬撼。

结束了视察后李云天换上了便装,领着林馨等人在城里的巡视以体察民情,只有掌握了城里百姓的动向才能使得他更好地作出下一步的抉择。

虽然各个街区间被禁止互相来往,但街区里还是非常热闹,人们依旧在照常生活,并没有出现丝毫的慌乱。

当随行的护卫出示了通行令牌后,负责在街区连接处把守的骁武军士兵就纷纷放行,使得李云天畅行无阻地在各个街上溜达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经过一处房舍的时候,里面传来了一名女子的声音,听起来有着浓厚的北直隶口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随后,房舍里响起了一阵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接着,先前的那名女声再度响起,有条不紊地背诵着《三字经》。

李云天觉得很奇怪,竟然有人在青龙城用汉语在教学,由于地处西域之地故而青龙城的居民还是以西域话为主。

迟疑了一下后,李云天推门走进了路边的房舍,进入院子后可以看见有一些孩童在一个房间里上课,一名身着西域服饰的少女正在用汉语教授那些孩童《三字经》。

“这位公子,请问你找谁?”由于李云天等人闯入远离,那名西域少女很快就发现了他们,于是交待了孩童们几句让他们自由温习功课后抬步走出了房间,向被众人簇拥着李云天微微一躬身后彬彬有礼地问道。

“本公子是被孩子们的读书声吸引过来的,打扰了先生的授课,还望海涵。”李云天微微一笑,向那名西域少女拱手说道。

“公子言重了,小女子的父亲才是这里的先生,父亲去了药铺抓药,小女子于是代父亲给孩子们都《三字经》而已。”西域少女的脸颊流露出一丝绯红的神色,不好意思地向李云天解释着。

“传道授业解惑,三者满足其一即可谓人师,姑娘不必妄自菲薄,对于那些孩童而言你就是他们的先生。”李云天笑着摇了摇头,随后饶有兴致地问道,“姑娘的汉话说得不错,不知从何学来的?”

“小女子的父亲是大明人氏,永乐年间跟着商队来到了关西,后来就留在了关西,教小女子说了汉话。”西域少女微微一笑,向李云天讲明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如此。”李云天的脸上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然后微笑着问道,“不知在下能否进去看看孩子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