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无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不能再以旁观者身份冷眼旁观,租借法案让工厂恢复元气,但赤字雪球越变越大,除非美国参战,发行战时债券,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战时的军需供应,可充分吸收美国过剩的生产力,大量美军出征,又可以安置更多闲置劳动力。总之,参战是挽救美国的良药。

一年前,罗斯福就下定参战决心,但国内盛行的孤立主义是最大的阻碍。租借法案足足争论了两个月才通过,租借法案标志美国孤立主义的终结。中国的态度让美国如芒刺在背。一战中,中国不顾国际信义秘密向德国出口物资,这一次,亲德倾向更加明显,而且在亚洲表现的咄咄逼人。

“要么让中国彻底站在我们一方,要么面对一个阳光下的敌人。”“我们最好拟定联合宣言,确定自由国家的原则,明确指导政策,你觉得呢?温斯顿。”罗斯福脸上露出标志性的笑容。“当然,我愿意遵从这项极为有益的建议。”

第二天清晨。8月10日礼拜日,罗斯福总统乘坐快艇来到“威尔士亲王号”,丘吉尔首相站在甲板上恭候,罗斯福自己攀登舷梯,面容镇定坚毅,仿佛将恶龙踩在脚下的圣乔治。清晨阳光沐浴下的威尔士亲王号甲板上,正在举行礼拜。拥挤的后甲板上,挂美英两国国旗,美国和英国牧师共同祈祷。

“海上遇险记”和“基督徒进军歌”先后在“威尔士亲王号”上响起,这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选择的赞美诗,当两国官员和军人齐声高唱十字军东征战歌《前进,基督教的战士们》时,丘吉尔相信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声音完全融合在一起,每一个字都触动人心。

“总统先生,这是我昨夜拟定的宣言大纲。”丘吉尔将连夜起草的英美宣言大纲递给罗斯福,随同人员向罗斯福的幕僚分发了副本。双方对宣言进行详细讨论,分歧当然不可避免。

“关于第四点的不加歧视这几个词,可能用作非难渥太华协定的依据,所以我很难接受,宣言文本,一定会提交本国政府,如果维持现在措辞,自治领政府很难接受。”“这是问题的核心,并且,这一节正体现了美国力求实现的理想。”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提醒丘吉尔,这是美国需要的。

“我不得不指出,过去80年英国面对不断增长的美国关税坚持自由贸易原则,我们曾允许一切殖民地输入外国商品,甚至英国本土也对全世界商业开放,但回报就是美国日益严格的保护政策。”对丘吉尔的抱怨,韦尔斯面不改色,只是再次提醒丘吉尔,宣言需要国会批准,换句话说,宣言应该优先考虑美国利益,这是美国接受宣言的前提。

“英国想要获得胜利,就必须依赖美国。”看到丘吉尔据理力争,罗斯福想起白宫军事参谋人员的分析报告,美国不参战,英国永远也别想赢得战争。即便美国同样需要战争,美国也必须尽可能多的争取回报,而不能像上次战争,美国付出巨大,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的能够插入“适当顾及两国现有义务的条件下”,删除“不加歧视”并以“贸易”代替“市场”,我可以把宣言文本提交英王陛下,相信会获得议会批准,你觉得呢?总统先生。”见韦尔斯固执己见。丘吉尔圆熟的把皮球踢给罗斯福;正像威尔基所说同,罗斯福是伪善的杂种,他比自己更渴望美国卷入战争,否则不会毫不犹豫的同意自己的建议,伪善的杂种,总试图压榨完大英帝国的最后一滴血。

见无法获得更多的东西,罗斯福打破沉默,点点头,“当然,韦尔斯,我想这一点我们可以接受。”

“关于第七点的概念,虽然我本人倾向于接受宣言文本,但英国舆论将为宣言中没有提到建立国际组织维持战后和平而感到失望。应该在第二句加上:建立更广泛、更持久的普遍安全制度。你觉得的呢?总统先生。”相比于职业幕僚,丘吉尔觉得罗斯福更容易说动,自己曾用一封信说服罗斯福向英国提供援助。

“当然,我们同意。”几个小时后,罗斯福离去时,一位美国官员例行公事的感谢丘吉尔,丘吉尔看着罗斯福的快艇远去,“这是大家的荣幸,我们今天都见到一位伟人。”丘吉尔无论对罗斯福如何奉承都不过份,毕竟英国需要美国支持。英国最需要美国参战。至于中国,制裁会迫使中国作出表态,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是最大的灾难。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愿

8月15日,星期五。参加阿金夏海湾大西洋会谈的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携带英美国两国首脑在大西洋会谈上一致同意的对华声明,先行回到华盛顿,交由国务卿赫尔及远东问题专家讨论。

“措辞是不是太严厉了?我觉得有必要用委婉缓和的措词,以免引起中国的误解。以至中国会误会是挑战书,并利用其煽动民族情绪,挑起战端。”看到韦尔斯带回的总统批准的对华声明,赫尔国务聊几乎不敢相信眼睛,这不是对华声明,而是最后通牒,真正意义上的最后通牒。

美国政府在月前曾向中国发出过措辞严厉的警告,警告引起中国的不满和反感,中国舆论对中美和平彻底失望,认为中美协商,在美国日趋强硬的态度下变成懦弱的哀求。如果再递出包括警告、最后通牒、冻结资产以及贸易禁运的声明,等同于逼迫中国向美国宣战,面对最后通牒,中国人妥协的可能性有多少?

“我返回华盛顿时,总统特意交待,我们可以充分研究、讨论这份对华外交照会。”萨姆纳。韦尔斯转达总统的意思。总统和丘吉尔希望借助经济制裁表达美英两国的态度,一方面迫使中国从东南亚撤军,维护东南亚现状,另一方面则迫使中国做出选择。

上次战争结束不久,中德秘密交易就被暴光,中国的外交信誉荡然无存。这次,欧战刚爆发,中国的投机本色再次显露无余,先是向英国出售大量阵旧装备,英国无力支付时,立即撕下伪装,以自由贸易为借口支持德国人。中国人翻脸比翻书还快。而其建立自由亚洲的扩张政策,令美国担心不已。

总统想卷入欧洲战争,而不是与中国的战争。总统之所以一再逼迫中国人,是逼迫中国人站队。一个毫无信义,拥有庞大战争潜力的国家对谁都是定时炸弹。一旦美国卷入战争,战局对美、英稍有不利,以中国的投机心理,不从太平向美国发起进攻,就不是中国。何况中国还把自由亚洲天天挂在嘴边。

“总统决定了?”萨姆纳。韦尔斯的回答让赫尔意识到自己问了一句废话,既然总统已经和丘吉尔达成协议,显然下定决心要使出杀手铜迫使中国做出实质性让步。“韦尔斯,一旦中国人拒绝最后通牒,我们就必须和一个拥有五亿五千万人的国家打仗,加上侨民,中国人口超过六亿,而且中国的工业力量不逊于美国。”

萨姆纳。韦尔斯耸耸肩膀,“至少我们掌握石油,不是吗?而且我们清楚,在太平洋上,中国和美国,想击败对方都异常困难。我们赌的就是,中国人会妥协,接受和平建议,同时做出最终表态。假如是日本,问题会很容易解决,但中国,在我们卷入战争之前,必须要确定中国的态度是明朗的。”

“亨利有什么看法?”想起跟随总统参加会谈的亨利,赫尔连忙询问。难道亨利也赞同对中国宣战?亨利可是亚洲问题专家。“他不赞同,但无能为力。总统下定决心,任何人不可能说服。知道亨利最后说什么吗?只说了一句:总统先生,现在有必要起草一份停战条约。对未来他很悲观,他坚信中国人绝不会接受最后通牒,而且会向美国宣战。”

“谁能乐观呢?如果中国人拒绝,美国将有三分之一青年人死在战场上。但众所周知,中国人是利用中立,等待彻底击败美国的时机,到那时一切都晚了,所以只能如此。”赫尔油然而生一种无力感。尽管赞同美国卷入战争,但从未想过同中国作战。中国太大,人口众多,而且远隔重洋,如果中美爆发战争,胜利的希望非常渺茫。

德国、日本、苏联、意大利,敢向美国宣战吗?至少目前还没这个胆量。而中国的摇摆,却使美国忧心忡忡,出现一个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不知道是敌是友,以及什么时候对你下手,中国正是如此,他们会在最合适的时机作出选择。

谁也不敢保证会一帆风顺,假如轴心国击败英国赢得欧洲,美国将会受到东西两个方向的全面进攻。美国绝不会坐视此类情况发生,正如总统所说:假如中国拒绝接受声明,无非是增加一个敌人,但若中国接受,我们将赢得未来。

“声明将在总统先生接受吴哲明大使递交国书后,由您递交给吴大使。”萨姆纳。韦尔斯最后补充。仔细翻阅由总统和英国首相商定的对华照会,赫尔可以想象,照会递交给吴哲明大使后,将发生什么,但愿总统回到白宫后,收回成命。

8月17日,结束大西洋会议,返回华盛顿的罗斯福,立即同赫尔国务卿进行了数小时谈话,尽管赫尔再次阐述自己的观点,仍然遭到罗斯福的拒绝。

接着便是同吴哲明大使的会谈。和对待任何一位大国大使一样,在接受新大使递交国书后,罗斯福便邀请吴哲明到椭圆型总统办公室谈话,态度一如既往的和蔼,带着标志性微笑,且主动提及大西洋会晤情况。毕竟随着《大西洋宪章 》在今早的发布,全世界都知道罗斯福与丘吉尔会面情况。

结束寒喧,罗斯福言归正传,“我、赫尔国务卿和贵大使,都念念不忘维护太平洋和平、亚洲和平,但有人不这样。”表面上罗斯福以主战者口吻说话,吴哲明明白对方意有所指。“对,某些国家渴望太平洋爆发战争,但中国从来致力维护太平洋的和平。”吴哲明的回答让罗斯福对这个海军军人出身的外交官刮目相看。

“美国、英国都希望太平洋保持和平,但有的国家却喜欢战争,就是在太平洋上没有军舰的国家。”所有人都知道是暗指德国,随后罗斯福继续说,“我本人以及赫尔国务卿及贵大使,都不是外交官出身,因此,我的言行也许不符合外交惯例,不过,现在要宣读的,不是外交文件,也不是备忘录,只是我的意愿表达。”罗斯福特别强调。

随后由赫尔国务卿照本宣读被赫尔视为“最后通牒”的对共和中国警告书,“如果中国政府奉行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对亚洲国家采取干涉或实施入侵,美国政府将不得不立即采取保护美国和美国人民正当权益、保障美国安全所必要的一切手段,即使引起美中战争,亦在所不惜。”

罗斯福总统的警告、最后通牒,及冻结资产、贸易禁运的威胁,让吴哲明怒不可遏,甚至忘记最基本的外交礼节,怒视罗斯福,自己曾想尽一切可能避免中美战争,但美国人尤其是罗斯福,正处心积虑引发冲突。美国口口声声指责中国破坏亚洲和太平洋和平,但却不断刺激中国,摧残中美之间脆弱不堪的信任。

“总统阁下,我代表我国政府接受贵国的声明,其实用最后通牒更为合适。”赫尔宣读完毕后,吴哲明强压怒火,接受最后通牒,同时扫视着罗斯福和赫尔,“罗斯福总统、赫尔国务卿,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吴哲明心情沉重,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当然,你们知道,这就是你们处心积虑要达到的目的,这意味着战争,罗斯福总统、赫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