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峨眉祖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想而知,对方经历了多么可怕的大战,这让陈道生了解了,而他了解的越是清晰,那心中居然便不免对那位素不曾谋面的天帝,生出一种敬佩的感情来。
  对方曾经和什么样的存在激战过?是天仙五重的真君,还是已经长生的大圣?
  对帝山发起战争,这只是一种想法和路而已,事实上,天碑的告诫从不曾被陈道生遗忘,而对于那位天帝,或许钦佩的情感大过了对利益的追寻,他本能的认为,不应当在这种时候趁人之危。
  大庭氏没有力量把帝山攻下吗?这自然是有的,身为六圣部之一的大庭氏,尊奉穹昊的火与光,当中的大巫足有数十位,这里面,依照陈道生的眼光来看,能与天桥境第九步媲美的,也足有三位。
  这种实力极其强大,帝山之中只有一位巅峰的地仙,自然是不可能挡得住自己这些人的。
  陈道生是想要见一见那位天帝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当然,还有就是想要询问出引动天威的办法。
  孩子们散去了,大人们对着陈道生行礼,而这位玉皇缓缓走回了属于自己的皮帐,外面山崖中的烟火升了起来,穹昊氏的光芒自高天洒落,把这里变的如同一片金色的汪洋。
  “刑天与天帝争天位,刑天败,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山。”
  陈道生取出了天碑,念诵了一遍天火部的荒诞传说,随后望向天碑上显化的东西。
  “帝者,天之别名,能察道者为帝,天帝落在人间,法归血肉之体。”
  陈道生:“天帝者,制定天规地矩,上下天条,然太上诸圣,唯玉皇之位,可不尊此天条。”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七色的蝴蝶,九色的鹿
  朦胧的云雾,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
  三两片丘,七八条水,远方矗立着几座朦胧的山。
  老农扛着锄头,坐在丘的边缘,他的身边,有一个满头白发的年轻人同样坐着。
  这一片丘上有着田,老农忙碌了大半天,此时才有空闲坐下来,而边上那个年轻人则是一直坐着,就这么坐了六十年。
  六十年前,这个白发的年轻人出现在这里,双眼黯淡无光,似乎失去了神。
  六十年后,这个白发的年轻人依旧在这里,只不过那双眼睛已经恢复了灵动,似乎失去的神已经归来。
  当然,老农指的,是真界中的六十年。
  在这里,年轻人的出现,仅仅只有六天。
  能够出现在这一片天地中的人,不是死者便是超脱之辈,亦或者是那种被久久困住,难以解脱的人。
  在老农看来,这个人就属于第三者,被久久的困住,难以从浑浊的世间解脱,因为这种情感与状态,或者还要再加上某种巧合,故而出现在了这里,那一呆就是六十年。
  这里是不需要肉身的,但又可以说,神与灵,都成为了新的肉体。
  肉体,这个词汇的指代,要看处于哪一片乾坤之中,譬如刚刚毁灭却又新生的青青世界,里面的存在都是灵,但他们又可以来到真界,而在青青世界之内,真界中的灵身在青世界之中,就是他们的肉身。
  啊,有一点绕,但是没有关系,理解了就好。
  老农的锄头上沾染着泥土块,发出特有的……那种泥土味的清香。
  好山好水,好丘好人,自然也会有好土。
  那田地里面种了很多东西,而靠近水的部分,则有一些稻禾零零散散,其中有一株长得特别好看,晶莹剔透,宛如玉山琉璃。
  清风吹过去,摇摇晃晃,那些稻禾也是如此,而波纹泛起,水中似乎有鱼儿的影子出现,那跃跃欲试,想要向着那些稻禾发起攻击。
  老农的锄头落了下去,把水搅的一片浑浊,于是那些鱼儿逃也似的跑开了,再不敢靠近这里半点。
  白发的年轻人看着老农的动作,直至那些鱼儿都离开,突然发出了声音。
  这是六十年来,他第一次主动出声,以往都是老农开口,他才会被动的应答。
  “那是什么?”
  白发的年轻人指的是那株玉禾,老农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道:“这东西是玉山禾,是了不得的宝物,那些小鱼也知道这是好东西,一旦吃了,哪怕吃了一点点,那也立刻就会化成天龙,飞舞在天穹之上。”
  “我当然是不能把这东西给它们吃的,这玉山禾可难种呢,要八百天才成熟,你知道,这里的八百天,相当于人间的八千年啊。”
  白发的年轻人发出询问:“那我在这里呆了多少年?”
  老农咦了一声:“你恢复了真灵?怪不得,怪不得今天你主动和我说话了。”
  白发的年轻人摇摇头:“还有些记不清晰,这是哪里?”
  老农抬起头,这里的天上是有太阳的,但却是极其模糊的,被云与雾遮蔽了,而这里没有夜幕,只有昼,无尽的光辉从遥远东方升起,渐渐落在西方,但转而,又会从西方升起,向东方落下。
  无尽的循环,没有夜幕的世界。
  听着白发年轻人的询问,老农道:“很久以前,这里是无人可言的地方,但后来,从这里走出去了一个人,于是世间万物,很多盖世的人物都知道了这里是什么地方。”
  白发的年轻人:“不过是走出去一个人而已,对这个世界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老农伸出一根手指,于是忽然有彩色的光芒汇聚起来,白发的年轻人看见了,在他的指尖出现了一只七彩的蝴蝶。
  何等绚烂,何等美丽?
  “一只蝴蝶,从这里飞起,遥遥向着太阳而去,它是七色的,但是人间之中却没有这般绚烂的蝴蝶,七色蝶带着不属于人间的炁息,最后死在了人间之中,这自然就被很多人发现,从而推导出了这里的存在。”
  “传说变成了真实,自然会让无数人趋之若鹜,你也是一样,不过你从这里离开,还会记得这里吗?还是说,仅仅当成是一梦黄粱呢?”
  七色的蝴蝶飞起来了,在远方的第二片丘上,出现了一头九色的神鹿。
  如此简单的山水中,居然会存在着这般绚烂的生命,这反差有些过于巨大了。
  “浮黎境中,归藏言天;轩辕台上,万古如烟。”
  白发的年轻人看着那只九色的鹿,后者亦在遥远的山水中看着他。
  老农在开口,不曾停下话。
  “这里正是浮黎之境,当初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叫做归藏。”
  “他不甘于在这里呆着,自称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但在我们看来,他却是迷失了自己,故而从浮黎之境中走出,带着那些本不该出现的法。”
  “你知道太上八十一化吗?归藏曾经是八十一化其中一人。”
  白发的年轻人点头:“我知道,因为我也是。”
  老农有些诧异:“你也是?哈,真界六十年,这里六天,我还真没想到,你居然和归藏是同样的来历。”
  “啊,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能来到这里,这是契机,但你并非归藏的传人,所以有些话,我能对你没有遮掩的讲。”
  “归藏是最古老的‘太元’,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但归藏是你的前辈。”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龙师开辟了劫,他是无量,托名龙汉;火帝击碎了黑暗,他是火与光,更称连山;鸟官自浮黎中走出,把不可言化为了可言,他是归藏;最后的人皇,是唯一的来世之人,亦是终结了一切的人,踏入了无何有境,留下了不可知的东西,背出了本不应该出现在世上的人。”
  “无何有之乡中,有人做出了交换,得到的东西,也各不相同。”
  白发的年轻人望向四周,忽然问了一句话。
  “这里也是无何有之乡的一片吗?”
  老农看着他:“算是吧,但另外一种意义上,也可以不是。”
  白发的年轻人不解:“为什么?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何来也可以不是之说?”
  老农看向他:“我问你啊,什么是无何有之乡?”
  白发的年轻人摇头:“不知道。”
  老农一笑:“那不就对了,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没有人见证的东西,说出来也不被旁人尽信,纵然从中走出又不能阐述在当中的见闻,这种地方,和浮黎境,又有多少相似呢?”
  “浮黎境已经被人所知,归藏从这里离开,从那一刻起,这处不可言之处,便已经‘可言’了。”


第九百九十九章 浮黎无相,六尺轩辕踏雷音
  白发的年轻人陷入沉思,老农对着远方吹了声口哨,就如同在呼唤苍鹰,云海之中,有黑色的大禽飞过,浩大无比,不可以词汇形容,而那九色的鹿抬起脑袋,昂着头,发出照亮一切的火与光。
  七色的蝴蝶飞舞着,打开了一道幻境,白发的年轻人看向那只蝴蝶,忽然见到一片空白的水,当中亦有一只蝴蝶飞舞,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个穿白袍戴金裘的童儿。
  一样的白发,一样的白眉,黑色的鱼儿载着他,而童子似乎在酣睡,七色的蝴蝶震动起翅膀,于是那只白色的蝶不见了,包括这造化出的幻境也不见了。
  白发的年轻人十分的讶异,看向老农,后者望向山水中,有鱼鸢扑腾着飞起,落在他的肩膀上。
  “我认识那个蝴蝶,认得那个童儿,他是我的徒弟,当初点化的人世生灵。”
  白发的年轻人一下子想起了很多事情,于是蓦然站起来,老农略有诧异:“你记得清晰了吗?如果真正清晰了,明白了,那你就不能再待在这里了。”
  “当然,对于你来说是这样的,因为你是太上之一,又是从真界进入这里的,你是被困住了,并不是超脱亦不是死去,所以你的清晰,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蒙昧。”
  白发的年轻人看向他:“何解?何意?”
  老农:“死者与超脱者,在浮黎境中是清醒的,但你是被困被扰者,无意从真界来到了这里,你不会死,故而在这里不得清晰,你的真灵恢复了,依旧能待在此地,但现在,你说你完全记起来了,那你就应该离开了。”
  “你叫什么名字?”
  老农问了一句,白发的年轻人回应:“李辟尘。”
  “嗯……李辟尘,这李,是木加上子,木是东方,为阳,东方乃天光之起所,故而是天之子,辟,是君王,亦是辟易,尘,是小加上土,人间众生,熙熙攘攘,天上诸圣,来去去来,然而脚下踏着的,纵然再是广袤无边,真正属于自己的,也不过只有六尺三寸。”
  “真的是‘小土’,故而青尘为尘,黄尘为尘,红尘亦是尘。”
  老农:“有情人,无情人,半情人,非人,不论是谁,都是站在这六尺三寸的黄土台上,不管是大圣还是凡人,而这座土台叫什么名字?正是……”
  “轩辕台。”
  李辟尘听着老农的话,后者似乎来了点兴致:“人人都有一座轩辕台,这是脚步落下的地方,凡落下去了,尘土中就升起了这座台。”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不过是站在六尺三寸的尘埃中,但却少有人明白,这座台叫做什么名字,更没有人能具体的看见。”
  “大家站在这座台上,一步一步,台也一步一步的升起,故而众生从岁月的长河中走向彼岸,大圣们把轩辕台搬上了岸边,而众生没有,故而或是踩着,或是带着,带着这座土台在河流中艰难前行。”
  “把轩辕台搬上了岸,这就不被岁月的刀锋所伤,但光阴的剑依旧会落下,故而要从台上跳下去,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