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枭(方白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天翔还想再劝,高仙芝已抬手阻止道:“冲你今日冒死前来示警,不管真假我都领你的情,你我恩怨从此一笔勾销。你走吧,高某想要一个人静一静。”话音刚落,就听见门外将领禀报:“监军边令诚有紧急军情请高将军道封将军那里议事,请将军速速前行。”

高仙芝整整衣甲正要出门,任天翔忙道:“将军,请让我和两个兄弟与你同去,如果事实真如我所言,还请将军奋起还击!就算不能杀了钦差和监军,也不要束手待擒。”高仙芝迟疑片刻,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半柱香后,换上普通亲兵衣衫的任天翔和任侠、杜刚三人,混在高仙芝几名随从中坚,纵马来到封常清所在的营地。一行人一来到封常清帐中,就见到边令诚居中而坐,见到高仙芝到来,突然长身而起,厉声喝道:“高仙芝接旨!”高仙芝急忙伏地听宣,就听边令诚喝道,“高仙芝,圣上让你率十万大军迎击范阳叛军,你屡战屡败,龟缩潼关,畏战不出,这也罢了,为何还要在败退途中掳掠太原库藏,烧毁库房以毁灭罪证?如今你与封常清数罪并罚,圣上赐你们自尽,以留全尸。”

高仙芝愤然抬起头来,厉声质问:“请问这赐死的圣旨在哪里?”

“圣旨在此,你自己看吧。”就听身后响起一个阴恻恻的声音,高仙芝回头一看,认得是大内侍卫总管严禄,他的手中正捧着一道明黄色圣旨。在他身后,数十名大内侍卫手执利刃肃然而立。高仙芝抖着手接过圣旨,看完后不禁一声长叹,恨声道:“说我作战不力,屡战屡败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诬我掳掠太原库藏?你问问帐外将士,高某冤不冤枉?”话音刚落,就听帐外传来无数将士的高呼:“枉!枉……”

原来就在高仙芝赶来的途中,任天翔悄悄让王宝去通知了高仙芝的亲兵,众人闻讯赶来,已将行营包围。严禄所率的大内侍卫虽然已控制帐中局势,但外面的兵卒如此之众,边令诚与严禄也不能不有所顾虑。

“高仙芝,莫非你要造反不成?”边令诚色厉内荏地喝道。话音刚落,任天翔应声高呼:“将军,再不下决心,必为所害啊!”话音刚落,杜刚、任侠应声而起,一左一右护在高仙芝身旁。严禄见状急忙扑将上前,想要将高仙芝控制在手作为人质,谁知身形方动,一股暴烈的拳风已扑面而来。他急忙改抓为掌,挡住了对方一拳。就听拳掌相碰,空中如同响起一声闷雷,将大帐震得微微一颤,严禄身不由己后退了半步,心中大惊,没想到高仙芝身边一名随从,功力竟不在自己之下。

众侍卫见严禄吃亏,不约而同扑将上前,将高仙芝等人围在了中央。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就在这时,突听高仙芝喝道:“都给我退下!”

几名随从悻悻退后两步,就见高仙芝坦然走向严禄,平静问道:“封常清将军在哪里?”严禄一挥手,一名侍卫立刻撩起大帐一角,露出了藏在其后的封常清尸体。高仙芝一见之下不由垂泪道:“封兄弟随我征战多年,没想到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场。”

“将军,下决心吧!”任天翔喝道。谁知高仙芝却还是摇头,对严禄平静道:“圣上赐死重臣,应用鹤顶红,把它给我!”

严禄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有些心虚地递到高仙芝面前。高仙芝接过鹤顶红,转向边令诚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请监军禀明圣上,就说高某遥谢圣上所赐了!”说着他环顾众人:“高某一生戎马,大小数百战,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过无数汗马功劳,堪称杀人盈野、斩将无算,今日为自己效忠的皇帝赐死,也算是个报应。不过高某身为将军,就算是死也须死得有点尊严,所以除了我这位随从留下替我料理后事,其余人还请退出大帐。”说着一指任天翔。

严禄与边令诚交换了一个眼神,默默率众侍卫退出帐外,高仙芝几名随从还在犹豫,却听他冷冷喝道:“再不退下,军法从事!”

几名随从含泪默默退出了帐外。任天翔见高仙芝在封常清尸体旁坐了下来,眼神异常宁静,便知其抱定必死之志。他急忙劝道:“将军何必如此!”高仙芝遗憾叹道:“你的一番好意我心领了,可惜守卫潼关的不是我安西军,我于潼关部将的感情还没有打生死相托的地步。若我不遵圣旨杀了严禄和边令诚,不仅晚节不保,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这支临时拼凑而成的大军也必定分崩离析,潼关再不可守,长安必将沦陷。”他略顿了顿,叹道,“长安虽不是我的故乡,我却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有许多亲人朋友也都在这里,实不忍见它毁于战火。你能抛弃前嫌舍命来救我,想必也是出于同样的感情吧,应该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情。”

任天翔黯然道:“若将军被枉杀,必令众将士寒心,只怕潼关依旧不可守,将军的死将变得毫无意义。”高仙芝苦涩一笑:“难道我奋起争抗就能有所改变?不过是押上自己一世的清名,垂死挣扎罢了。与其如此,不如死得高贵一点。”说道这他淡淡问:“是谁将接替我守潼关?”

任天翔沉吟道:“皇帝召见了在家养病多年的哥舒翰,也许是要有他接替你。”高仙芝脸上闪过一丝宽慰之色,微微颔首道:“哥舒翰将军军功卓著,威望天下无双。由他接替我,必能重新凝聚军心,潼关可保无虞。我可以放心走了。我走之后,还望公子携我的佩剑昭告全军,高某认罪伏法,全军将士不得对圣命有任何怀疑。在哥舒将军到来之前,还望公子以我的佩剑约束全军,尤其是追随我多年的那些亲随,万不能让他们干出傻事。”

见任天翔含泪点了点头,高仙芝轻蔑地将鹤顶红抛到一旁,以骄傲的口吻淡淡道:“高某身为上将军,岂会用毒药结束自己的性命?圣上还是不了解我。”说着他缓缓拔出了自己的佩剑,仰天长叹,“没想到我高仙芝一生征战沙场。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却死在了自己的剑下!”

64、离间

就在高仙芝于潼关自刎之时,远在长安的玄宗皇帝已在问计抱病来朝的哥舒翰。范阳铁骑不到三个月就兵临潼关,攻陷了黄河以北绝大部分城池,其战斗力令满朝文武震惊,玄宗久疏战阵,自然也是忧心如焚。

面对玄宗皇帝的问计,哥舒翰沉声道:“圣上不必过于担忧,叛军虽然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短时间就占领了大片领土,但他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完全不得人心,再加上叛军不过是利益的结合。只要我们固守潼关,令其不能进犯长安,时间一长叛军必生内乱,届时我们再各个击破,天下可定!”

“为何要待叛军自乱,方能各个击破呢?”一旁的杨国忠问道,“这次圣上倾国库所有,募得十五万新军,加上潼关守卫的高仙芝和封常清旧部,老将军手中有二十多万人马,而范阳叛军总共也不到二十万,还分散在漫长的战线上,潼关正面之敌不过数万。老将军以众敌寡,还不能速战速决?”

哥舒翰沉声道:“相国有所不知,军队的战力不是兵卒数量的简单相加,就如狼与羊永远不能以数量来衡量它们的实力一样。范阳叛军与契丹作战多年,皆是身经百战的战士,而圣上新募的新军,大多是长安养尊处优、游手好闲的子弟,从来就没上过战场,怎能跟安禄山手下身经百战的战士相提并论?而且叛军一路杀来,锋芒正盛,我们只能依托潼关之险避其锋芒,静待各地勤王兵马陆续赶到,方能万无一失。”

杨国忠被哥舒翰一番驳斥,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不过带兵打仗他是外行,只能悻悻地闭上了嘴。玄宗听得哥舒翰这番话,心神稍定,连连颔首道:“有老将军这话,朕就放心了。”说完他向高力士微一颔首,高力士连忙上前两步,高声宣读圣旨。不仅拜哥舒翰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大元帅,以太子李亨挂元帅之命,哥舒翰以副元帅身份行大元帅之权。同时任命哥舒翰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按唐制,皇帝之下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三省的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同为宰相。因太宗皇帝曾做过尚书令,因此尚书省自太宗之后不设尚书令,副职仆射即是尚书省的长官。中宗以后,仆射、中书、门下省平章政事者,不得为宰相,因此在哥舒翰的尚书左仆射的头衔下,又加上了“同中书、门下平章”,实际就是执行宰相的职权。自唐开国以来,从还未将如此重要的职位授予过一名异族武将,可见玄宗皇帝对哥舒翰之倚重。

哥舒翰急忙拜倒,含泪昂然道:“老臣定不负圣上重托,早日平乱。”

第二日一早,玄宗率百官亲送哥舒翰及十五万新军到长安郊外。杨国忠率百官也随玄宗遥送大军,望着渐渐远去的新军,随侍杨国忠左右的邱厚礼不禁小声问:“相国将举国之兵托付给哥舒翰,难道就没有一点担心?”杨国忠淡淡已一道:“新军中我已安插耳目,哥舒翰若有异心,我自会知晓。而且我已奏请圣上,在潼关与长安之间再驻扎一万人马,以防万一。”

就在玄宗在十里长亭遥送哥舒翰之时,离官道不远的一座小山之巅,一名白衣老者也在目送着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向东进发。在他身后,那名姓修的青衫文士有些遗憾地轻叹道:“原以为除掉高仙芝与封常清,潼关必不可守,没想到哥舒翰竟抱病出征。凭他在军中的威信,必能重新凝聚军心,潼关只怕依然见不可破。”

白衣老者微微一笑,手抚髯须胸有成竹地道:“皇帝将所有兵马托付哥舒翰,又前所未有地授予宰相之权,看似恩宠有加,实则是将心底之焦虑暴露无疑。现在天下安危皆系于哥舒翰一人之手,只要稍加挑拨,君臣必起猜疑。哥舒翰的下场未必会比高仙芝好多少。”

青衫文士皱眉问道:“哥舒翰与安禄山是死对头,说他暗中通敌与叛军做交易,只怕没人会相信吧?”白衣老者微微笑道:“同样的手段只可一,不可再。你什么时候见过老夫一步妙棋连走两次?”

青衫文士恍然醒悟,笑问:“主上已另有良策?”白衣老者颔首道:“这回我要你亲自去潼关一趟,老夫此计能不能成,就全看你的表现。”

青衫文士忙拱手道:“弟子修冥阳,敬请主上示下!”

巍巍潼关城,当哥舒翰率大军抵达关前,就见三人三骑远远便迎了上来。领头那人远远就在高呼:“哥舒将军别来无恙?可记得晚辈否?”哥舒翰定睛一看,顿时面露喜色,示意几名护卫的将佐退开,纵马迎上前呵呵笑道:“原来是小友天翔,你怎么会在这里?”

任天翔纵马上前,举起手中高仙芝留下的佩剑,轻叹道:“在下受高将军之托,在此等候哥舒将军的到来。如今使命完成,我这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任天翔答应高仙芝,在他死后凭他的佩剑约束其部下,以免他们做出蠢事。现如今哥舒翰走马上任,以哥舒翰的威望自可压服全军,不必担心军中再生变乱。

哥舒翰虽然一向与高仙芝不睦,但如今高仙芝被赐死,也令他有种兔死狐悲之感。他不禁问道:“高将军临终可有什么遗言?你仔细道来。”

任天翔随哥舒翰进得潼关,一路上将高仙芝自杀身死的经过仔细讲述了一遍。哥舒翰不胜唏嘘,心中也暗自警醒,心知这次出征若有半点差池,自己一世英明毁于一旦事小,只怕高仙芝就是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