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仗剑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禹天来低声道:“你再去一趟‘奇珍苑’,在刚刚来的那批海客中找一个应该是姓‘文’、被人唤作‘倒运汉’的人,便说我要与他谈一桩买卖,请他到前面不远处那座酒楼‘云来居’相见。只是要注意一点,必须悄悄做事,不要惊动旁人。”
    王小山会意,也做贼似地低声道:“公子放心,小人必定做好这件事。”说罢一溜烟地又跑回“奇珍苑”的门前,跟门上之人胡诌了几句,很容易便被放了进去
    禹天来点头微笑,牵了马先去了那座“云来居”,要了一间楼上的清净雅座,先点了一壶酒和几样时鲜菜肴要厨下备着,只等着客人到来。
    过不多时,王小山果然来了,身后还引着一位二十余岁、衣衫朴素的青年。
    进门之后,他笑嘻嘻地为禹天来引见道:“公子,这位便是你要找的文若虚文公子了。”

第八十九章 鼍龙遗蜕灵珠光
    禹天来起身相迎,拱手见礼道:“有劳文兄移玉,在下禹天来。”
    “禹兄有礼。”那文若虚也还了一礼,有些疑惑地问道,“这位王小哥辗转找到在下,说禹兄又要事与在下相商,但在下与禹兄素不相识,却不知是什么事情?”
    禹天来请文若虚就坐,然后又取出一锭大银赏给王小山,说到此间已经用不着他。
    王小山也知道两人怕是要说些机密之事,便也知情识趣地拜谢之后告辞。
    禹天来唤酒楼的伙计将备好的酒菜送上来,向文若虚连敬了三杯酒,这才说到正题:“不瞒文兄,今日小弟到‘奇珍苑’买了点东西,凑巧听到文兄的两位同伴提到文兄在海外偶然捡得一个巨大的龟壳。小弟有些猜疑这龟壳是小弟正在寻找的一样宝物,因此派人请文兄前来,欲劳烦文兄带小弟前往一观。文兄尽可放心,若那龟壳果是小弟所需之物,小弟当以重金相购;即便不是,小弟也有一份谢仪奉上。”
    文若虚摆手道:“那龟壳不过是小弟无聊之下捡回来的一件玩物,禹兄若是需要,尽管拿去便是。”
    禹天来见此人衣着甚是简朴,家境可想而知亦不宽裕,但听自己说到重金求购龟壳时,居然并未现出丝毫贪婪之色,颇有些文人的风骨,心中也是大为欣赏。当下也不再提那龟壳,只是与对方推杯换盏,同时随意闲谈。禹天来的学问见识是三世积累下来,其渊源广博自是不用再提,而文若虚与他酬答应对竟是丝毫不落下风。两人越谈越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一顿酒宴过后,待禹天来付账之后,文若虚主动提出请他随自己回船上看那龟壳。
    禹天来在外面牵了马,与文若虚一道步行来到月港码头。这时船上的众海商仍在“奇珍苑”交易未归,水手们在海上苦熬了数月,此刻也已经成群结队地到城里取乐消遣,只留了寥寥数人看守空船。
    文若虚引着禹天来登船到了货仓,指着角落处的一大坨事物苦笑道:“禹兄,这边是那榔槺家伙,你若瞧得上眼,尽管拿去便是。”
    禹天来上前仔细观察,见这龟壳足有两丈余方圆,背上纹理纵横交错,除了周围的一遭细碎板块外,正中天然形成了九个不规则的方形,恰好排列成九宫之象。他伸出手去,微微用力将这虽然庞大却并不沉重的龟壳翻了过来,又见较为平整的另一面龟壳上有一条条对称排列,形如肋骨的凸起。
    “果然是它了,此天助我也!”到此时禹天来再无怀疑,少有地露出兴奋之色鼓掌大笑。
    他退后一步,从怀中取出那个锦囊,转身送到文若虚的面前,认真地道:“文兄,这正是小弟急需之物,而且是一件真正的无价之宝。但小弟身边只有这些财物,实在远远不抵龟壳价值。请文兄先收下权作定金,小弟再给文兄立一份文契,稍后当奉上十倍于此的数额。”
    不等文若虚说话,他便将锦囊在旁边的一张桌子上一倒,将里面的上百件明珠、翡翠、美玉、宝石等物全部倒在桌面上堆成一座小小的山峰。
    看着这些散发五色奇光、价值难以估量的珍宝,文若虚终究是看得愣了片刻。随后他看了禹天来一眼,问道:“禹兄是认真的?”
    禹天来神色郑重无比:“小弟绝无虚言!”
    文若虚略一思忖,忽地洒然一笑,走到桌子前面,竖起右掌向着那座珍宝小山切了下去而后左右一拨,将这些珍宝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他指着其中一份道:“如今小弟家中一贫如洗,确实需要些钱财来安身立命,所以也不再与禹兄矫情,便取了其中半数为酬,也算没有白白地出海一次,另一半还请禹兄收回,至于十倍之数则休要再提!”
    禹天来闻言一怔,待看到文若虚早已恢复清澈的双目,脸上渐渐现出微笑,只是向着对方拱手施了一礼,却不再多说什么客气话,很是痛快地将另一半珍宝收回。
    文若虚也将另一半珍宝收好,带着点好奇之色问道:“现在禹兄该告知小弟,这只龟壳中究竟有何玄虚了罢?说来惭愧,小弟自负也算博览群书,却从未见过对此物的记载。”
    了解了对方的为人,禹天来便也不再隐瞒,实言相告道:“此物太过罕见,小弟也是偶然在一部残旧古籍上见过只言片语,文兄不知也不足为奇。这其实并非龟壳,而是一种异兽鼍龙的遗蜕。传说鼍龙寿至万岁,渡过一切灾劫之后,便可以退下此壳化龙飞去。鼍龙遗蜕之上按二十四气之数,生有二十四肋,每肋中空,蕴养有灵珠一颗。这二十四颗灵珠皆有夜光,实乃无价之宝。”
    说到此处,他忽地拔出腰间“青冥剑”在那翻放的龟壳上一刺一挑,登时有一道皎洁光华飞出,被他伸手捉住。
    “文兄请看。”
    禹天来摊开手掌,掌心有一颗直径寸许的明珠,在幽暗的船舱中闪闪烁烁,放出尺余的一团白蒙蒙光华。
    “小弟看重此物的还是它的另一种奇效。这些明珠之内蕴含了鼍龙万载以来汲取的一丝天地元气的精华,似小弟这般武道修行已至后天绝顶的武者若能善加利用,将有极大的机会突破瓶颈晋升先天之境。”
    文若虚从容地拱手笑道:“如此说来,小弟便提前恭祝禹兄神功大成了。”
    禹天来剑尖接连一刺一挑,将龟壳内暗藏的灵珠尽数取出,另用一个锦囊装好后小心地贴身收藏。寻找了一年之久的机缘终于遇到,以他的修养,此刻也有些迫不及待了,当时便向文若虚告了辞,打算寻一处隐秘所在尝试借助灵珠来突破瓶颈。
    文若虚在船上目送禹天来骑马远去,正要回转船舱时,忽见码头上一阵喧闹,一行人急匆匆地跨步走上船来。当先一人离着老远便向文若虚笑道:“文兄大喜了,‘奇珍苑’的玛东主听说你从海外捡回一个大龟壳,情愿出重金将它买下来。”

第九十章 霸海之寇,拜火之徒
    文若虚听了此言,面色微微一变,正要开口说话,却听得船下又有一人道:“且慢,在下也素雅好稀罕物事,听说文公子手中有此奇物,亦愿以重金求购。”
    原本笑呵呵正要与文若虚打招呼的玛宝哈脸色一变,双目中陡然闪过一丝冷电,转头向着说话之人望去。
    从码头走上船来的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汉子,他身上穿着一套麻布短衣,衣袖高高挽起,露出两条闪映着古铜光泽的粗壮手臂。
    见此人的这副装扮却不似一个能出得起大价钱之人,旁观的众人未免露出鄙夷之色,心中都已经将他当做来捣乱的。
    玛宝哈在看清此人时,脸上却露出凝重之色,沉声道:“这位朋友,做事应该有个先来后到。既然是老夫先到一步,便该由老夫先与文公子商谈,若谈不拢时,朋友再开口不迟。”
    那汉子哈哈一笑道:“做事自然要讲究先来后到,做生意却要讲究价高者得。如果只有玛东主一人出价,文公子怎知道那宝贝是卖得贵了还是贱了?总要有个比较,才便于文公子做出参考。”
    玛宝哈面上现出怒色,但似乎对这汉子有些忌惮,终究没有发作出来,只是冷哼一声道:“既然阁下欲与老夫竞价,老夫便奉陪到底。”
    他忽地举双掌用力互击三次,稍远一点的地方登时有二十名精壮大汉每四人合抬着一口大木箱向这边走来。他们上了甲板之后,在玛宝哈的指挥下将五口木箱排放成一列。
    玛宝哈亲自动手,将五口箱子的箱盖一一掀开。
    众人眼前顿觉一片银光灿然。定睛望去,便见每口箱子里都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银锭。以这些箱子的体积,所有的银子加起来,怕不有数万两之巨。
    玛宝哈陡然长笑,向着文若虚拱手道:“文公子,这里一共是足色官银五万两,老夫愿意全部拿出来与公子交换那龟壳!”
    旁观的众人齐声惊叹,望向文若虚的目光之中满是欣羡与嫉妒。
    文若虚却是满脸的苦笑,他向着玛宝哈拱了拱手,正要开口解说时,那汉子却再次抢在他前面道:“文公子且慢做决定,看一看某家出得价钱再说。”
    随即学着玛宝哈的样子,也是举掌互击三次。
    在这艘海船一侧不远处,停泊着一艘船体斑驳陆离小型船只。两个青衣劲装、腰间插着明晃晃无鞘分水刀的大汉从船舱里出来。他们分别捧着一大一小两个木箱,快步从自己的船上下来又上了这艘船的甲板。
    那汉子也去亲手掀开了两个木箱的箱盖,大箱子里是一根根密集堆砌的黄澄澄金条,小箱子里则是一颗颗晶莹圆润的明珠。
    “这是三千两黄金与二十颗上等海珠,可以折算纹银八万两,还请文公子笑纳!”
    这时那些曾与文若虚同船出海的商贾和水手无不又悔又痛,痛悔自己在海上泊船时不曾上那荒岛,以至于被文若虚捡了这天大的便宜。
    玛宝哈冷笑道:“老夫的‘奇珍苑’离此不远,文公子且稍等片刻,老夫命人立即回去搬运银两。老夫情愿出到十万两!”
    那汉子的脸色有些难看,他身后势力的财富之雄绝不在对方之下,但此次是身在客地,身边带的财物终是有限,无论如何也拼不过对方这地头蛇。
    他忽地冷笑一声,从怀中摸出一件东西,放在那箱黄金上面,语气中隐隐透出一丝冷厉之意:“在下便用此物作为添头,请文公子慎重考虑!”
    众人看向那件东西,却见是一面半个手掌大小相撞、上圆下方的青铜令牌,令牌表面铸刻了海浪波涛的暗纹,边缘有双条黑龙盘绕,正当中是一个篆体的“令”字。
    “海王令!”见到这面令牌,船上的众海商和水手同时脸色大变。他们走南闯北,虽然算不得真正的江湖人,但眼界见识都远非常人可比,即使没有亲眼见过,也都听说过这面令牌的存在。
    自古以来,东南沿海一带便是海寇聚集之地。他们以茫茫大海之上许多不为人知的小岛为巢穴,驾驶快船劫掠海上商船,最猖獗时甚至成群结伙侵入内陆攻城略地。如今大明实行禁海之策,固然有效制止了海寇之患向中土蔓延,却也使海上彻底成了这些海寇恣意横行的乐园。
    二十年前,年龄未足三旬的张子烈率领三艘海船及二百余从者崛起于东海,号称“黑龙军”。据传此人是当初与太祖洪武皇帝争夺天下的张士诚后裔,出道时修为已臻先天之境,凭一手“风刀九诀”横扫七海全无对手,最终将“黑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