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仗剑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要效法汉人制度,将蒙古国改造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专心对内而将与大宋议和,于是宋蒙两国之间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相对太平。
    在明确了世事的大致走向后,禹天来又为自己这一世的人生做了一番规划,其中首先要做的一件事自然是恢复实力。如今他逆溯时光来到南宋时期,这个世界的天地元气却要浓厚许多,应该足以供他先天罡气的突破。而他此次前来少林,却是打算借这一方武林圣地作为自己的修行之所。
    据禹天来所知,少林派很早便分设了“达摩堂”与“般若堂”。
    其中“达摩堂”中的僧人专心精研少林本门武学。当年达摩祖师在少林留下的武学只有一十八种,经过历代“达摩堂”僧人的推演,逐渐将数量增加到七十二种之多。而且这七十二种绝技并非一成不变。每隔一两代,总会有一些少林僧人将少林武学推陈出新,研创出新的绝技,取代七十二种武学之中排名最后者。如此代代更陈,少林武学之博大精深,可想而知。
    而“般若堂”中的僧人则在修习本门武学之余,还要兼通其他门派的武学。所有少林弟子出山行道江湖之后,返回寺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到“般若堂”中,将自己见识到的各家各派武学记录在案,即使是一鳞半爪的残招也从不遗漏。之后再由“般若堂”中的僧人对这些武学进行整理修订。
    即使在拥有后世眼界见识的禹天来看来,少林派的这一套武学传承体系也算得上极为先进,因此在天下各大武林门派之中,少林派或许不是历史最悠久的,却绝对算得上底蕴最为深厚的。他选择少林作为此世修行之地,正是看中了少林派的这一份深厚底蕴。
    在禹天来敲打了门环之后,少林寺紧闭的山门向内开了一道缝隙,一名二十多岁的执事僧人走了出来,看到门前孤零零站着一个年龄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先是稍稍愣了一下,而后极有涵养的合十施了一礼,问道:“不知这位小施主来敝寺有何贵干?”
    禹天来拱手还礼,很是淡定从容地道:“小师傅有礼,在下禹天来,来自蜀中,有要事求见贵寺主持无尘方丈,烦请小师傅代为通禀。”
    那僧人有些迟疑,眼前的少年虽说气度不凡,但仅凭对方一句话便要求见方丈,未免有些儿戏,便又问道:“不知小施主有何要事,是否能够先行说明。”
    禹天来早有准备,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函递上前去,微笑道:“在下确是冒昧了,便请小师傅将此信转呈无尘大师,见与不见,便由无尘大师自己决定好了。”
    那僧人接过书信,说了一句:“请小施主稍等。”然后便快步往寺内走去。
    禹天来脸上始终带着成竹在胸的微笑,安心地在山门外等候。不到片刻之间,那僧人已急匆匆地跑出门来,带着些惊疑神色向禹天来重新施礼道:“方丈有请小施主入寺相见。”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小扫地僧
    禹天来跟随那僧人入了山门,穿过几重殿宇院落,到了一间偏僻的禅房门前。
    那僧人停下脚步道:“小施主,方丈大师便在禅房内相候,请你自行入内相见。”
    禹天来道了一声“多谢”,便信步走到禅房门前,稍稍提高些音量道:“在下禹天来,求见无尘大师。”
    “阿弥陀佛,小施主请进。”一个柔和浑厚的声音从门后传来,随即那两扇房门自动向内敞开。
    禹天来举步入内,见禅房正面的一张蒲团上,有一个须眉皆白、面孔却红润光洁有如少年的老僧盘膝而坐。他心中当时便是一凛,穿越之后他修为尽失,目前刚刚从头开始修炼,但先天之境巅峰的境界并未失去,再加上身体数次进化之后五感灵通无比,方才竟丝毫未生出室内有人的感应。由此可见,面前这老和尚的修为实在到了目前的他尚未能臻达的境界。
    “禹天来见过无尘大师。”他双手抱拳,向着对方认真施了一礼。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尽管有外在环境的决定因素,但人家境界高他一层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再者说即便是生在这个天地元气更加浓厚的世界,能够在先天之境上更进一步,踏足练气成罡之境的也必然只有立于芸芸众生之上的寥寥数人。
    在禹天来心中凛然的同时,对面的无尘方丈同样暗自震惊。作为当世练气成罡的宗师级数高手,他在看到禹天来的第一眼便发现了这少年的不凡。
    在他的感应下,这少年竟是八脉俱通、玄关已开,头顶百会、足底涌泉正无时无刻吸纳天地元气,与体内窍穴中滋生的真气相融化合为精纯无比的先天真气。而如此异象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这少年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先天之体”。
    故老相传,上古之时天地元气充沛无比,常年受元气滋养的先民中有许多人一出世便是八脉俱通、玄关开启,只要踏足修炼之途,一入门便是天然的先天之境。但后世天地元气不断流失损耗,一代比一代稀薄,这等“先天之体”越来越少,到如今已经成为传说一般的存在。
    除了特异的体质,无尘更发现这少年体内真气运行的路线熟悉无比,赫然与他修行了数十年的“易筋经”心法有七八成相似。
    “小施主不必多礼,请坐!”虽然心中震惊并生出许多疑惑,但无尘的心性修养终究深湛,神色间并未显露分毫。
    禹天来看到在无尘的对面数尺外放着另一张蒲团,称谢后便走上前去,同样盘膝坐好。
    无尘见这十二三岁的少年在自己面前竟是如此的从容洒脱,心中愈发纳罕。要知他既是当世武学宗师,也不用做作便自然而然拥有一份超然于众生之上的气度;兼且执掌少林这等传承悠久、势力庞大的宗门,在超然之外便又多了一份慑人威仪。这些年来,便是早年同窗学艺的师兄弟们到了他的面前,也总是不自觉地规行矩步而稍显拘谨。相较之下,这少年的修为虽然尚显浅薄,但心性已经胜过许多修习数十年的成名人物。
    他按下心中的惊奇,和颜悦色地问道:“不知小施主是哪里人氏?你小小年纪,为何会孤身前来敝寺?”
    禹天来轻叹道:“不瞒大师,在下原是蜀中人氏,因蒙古大汗蒙哥陨落于钓鱼城下,那些蒙古人在暴怒之下连屠了数座城池,寒家所在便是其中之一。历此大劫之后,如今举家上下已经只剩下在下一人。”
    “阿弥陀佛,罪过!”无尘双掌合十念诵一声佛号。稍顿了一顿,他从袖中取出方才那僧人呈上的信函问道,“小施主在此信中道是有一件少林早年遗失之物要物归原主,却不知说的是什么物事?”
    禹天来道:“寒家早年曾得到一物,经考证该属少林所有。在下此次登门拜访方丈有两件事,其中之一便是完璧归赵。”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部尚散发着新鲜墨香的书籍,双手捧着向前一递。
    无尘衣袖轻轻一拂,那部颇为厚重的书籍便从禹天来的手中飞起,平移数尺落在他的掌中。
    他看那书的封面,题的是《易筋经补遗暨达摩剑法图解》,旁边另有一行小字写的是“蜀中禹天来恭录”。
    “达摩剑法!”饶是无尘心境已如古井,此刻也不由得荡起阵阵波涛。少林寺中古籍确实记载了达摩祖师在熊耳山坐化前曾留下一路绝世剑法。只是随着祖师坐化,这剑法的下落便已成谜。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这剑法竟会自动上门出现在他的面前。
    他好生定了定激荡的心神,快速将手中这部书籍翻阅一遍。此书图文并茂,前半部分正是他熟悉无比的“易筋经”心法,却又比他所知的心法多处两成左右。以他的修为境界,只是匆匆一瞥也已看出多出的部分与原来的心法一脉相承又颇具相辅相成之妙。后半部分则是一百零八副舞剑的人形,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他也可以确定这一路剑法之妙绝不会逊色于当世任何一家以剑术著称门派的镇派剑术。
    不等对方询问,禹天来在一旁主动解释了这秘籍的来历。说法也是现成的,只是将当初陈近南得到秘籍的经过移花接木换到自己身上。至于秘籍的原本,当然是已经毁于战火,此刻无尘手中的是自己根据记忆默写出来的。
    无尘沉吟半晌,却并未向禹天来说半个“谢”字,先将秘籍收入袖中,然后问道:“小施主说此来敝寺有两件事,却不知另外一件是什么?”
    此时他已经不敢再将禹天来当做少年来看,对方主动将如此重宝交还少林,自然是有所为而来,而所为者多半便落在第二件事上。
    禹天来暗赞一声这这老和尚当真上路,当即起身向着对方深施一礼,然后说出一番话来。
    听了这番话后,无尘登时怔在当场。
    便在这一天,少林寺的藏经阁中多了一个少年僧人,平日里主要负责打扫藏经阁内外。他的身份极为特殊,虽然拜入少林门下,却并未拜师,也不入少林弟子班辈,法号则便用了他的本名,唤作“天来”。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宝,君宝
    剃了光头、穿着一件小号青布僧衣的禹天来手拿一柄扫帚,极有韵律地一下一下清扫着藏经阁外院落中的落叶。
    他的动作甚为缓慢,每一次挥动那柄轻飘飘的扫帚,都如挽着千钧重物般沉滞。但他每一帚挥出,地面上方圆丈余之内的落叶都会自动以扫帚为中心聚集,随着他挥出的扫帚向前推移。所以尽管他动作缓慢,仍是很快便将整个颇为宽广的院落清扫干净。
    在禹天来履行自己“扫地僧”职责的同时,又两个比他如今的皮相还小了两三岁的少年,也各自拿了一块潮抹布,正在卖力的擦抹藏经阁的门户窗棂。
    这两个少年中,有一个是剃了光头的小沙弥,他虽然只有十来岁年纪,身量却比同龄人要高出一截,肩背也宽厚许多,双眉浓重,眉梢如刀尖向上扬起,一双皂白分明的大眼灵动有神,鼻梁高挺,嘴角常常上翘,小小年纪却是既又几分威猛之势,又透出一点玩世不恭的浪荡意味。
    另一个虽也穿了一件僧衣,头上却蓄着发,身量只比同伴稍矮半寸,骨架也是不小,只是显得瘦削了一些。他额头宽广,双耳招风,面相虽稍显平凡,不若那小沙弥棱角分明,但漆黑如墨的双眸深邃灵慧,常常抿着的嘴唇又显出内心的坚毅,气度并不比同伴差了半分。
    此刻两个小家伙一面卖力干活,一面不时偷眼看下面扫地的禹天来,然后挤眉弄眼地小声说话。
    那小沙弥道:“君宝,你说这位师兄是什么来路?为何方丈会亲自传下法旨,将初来乍到的他安置在藏经阁这么重要的地方,而且任由他在闲暇时随意翻阅阁中藏经,连三楼那些武功秘籍也不例外?”
    说到此处时,他眉宇间颇有艳羡之意,显然是对于收藏了无数奇功绝艺的藏经阁三楼向往不已。
    那少年哂道:“我整天和天宝你在一起,你不知道的事情,我又怎会知道?不要只羡慕人家了,师傅教我们的功夫都还没入门呢!”
    小沙弥苦恼道:“师傅教的那些也算功夫吗?我们练了已近五年,除了力气比常人大一点,平时百病不生,也没见有甚好处。你看人家,连扫地都可以如此潇洒神气,这才是真功夫呢!”
    少年笑道:“身强体健,百病不生还不够吗?师傅不是说了吗,他传我们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