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197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蛟吃饱了饭左右看了看,跑过来把大脑袋架到张兴明脖子上也跟着看花,结果太沉了,把张兴明压的一屁股坐到地上,索性把腿一盘就这么坐稳了,紧接着那几个也过来往他身上爬。

    张兴明抱着狗头问那小二:“听说过养黑蚂蚁赚钱吗?”

    那小二伸手慢慢帮小蛟理毛,想了想摇摇头说:“没听过,什么黑蚂蚁?”

    张兴明说:“就是和养这个君子兰一样,说养了就能挣钱的,有人送货有人收货,喂的东西都是人家帮着准备好的。”

    那小二说:“没听过,等开学了我问问我同学吧。”

    张兴明摇了摇头,等开学都什么时候了,再说,现在那小二接触的环境和人群都被自己改变了,估计也接触不到原来的那些东西了。90年代末以前,国人的阶级是体现在思想上的,物资上其实都差不多,到了95年以后,物资上的距离才渐渐拉开,从而人和人之间从思想到物资立体的区分了开来。

    君子兰和黑蚂蚁,鳖精,藏獒,美国土地证,万亩大造林,这是80年到05年之间这二十年最轰动的几件事情,在民间的影响非常大,说实话和他们相比,后世的这些骗子实在是抬不上桌面,看人家这气势,这口号,这力度,这影响力。

    藏獒就不说了,当初马教练疯狂摧残运动员身体成名以后就做了三件事,一件是生命核能口服液,一件是中华鳖精,一件就是藏獒,确实搂了不少钱,但是说实话这几样普通百姓都玩不了,所以只是听个热闹,什么三十辆奔驰换一只藏獒,什么一只鳖养了一个鳖精厂三年这种。权当一乐。

    美国土地证事件是92年,其实这本来是一个美国人搞出来的一次纪念活动,当时是美国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五百年。

    虽然事实上郑和比他早了近一百年,后来欧洲这些所谓航海家冒险家出海的时候都是拿着咱们老郑的海图去的,算个毛的探险,只不过老郑只留下了海图,而这些欧洲人是人留下了。

    占领和屠杀。

    现在国际上一致认为咱们老郑是世界航海环行第一人,留下了无数海图,这才有了后来其他人的成功。不过可笑的是,这个观点也是人家欧洲人提出来并论证的。

    92年这个美国哥们突然灵机一动,跑遍了美国五十个洲,在每个洲买了一英亩土地,然后以一英寸大小为一份,制做出了一批美国土地证,每份土地证拥有美国五十个洲每个洲一平方英寸的土地。

    美国人其实本意也并不是骗人,这些土地的所有权是真实有效的,西方的法律确保了这一点。

    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玩艺儿有什么用?纪念哥伦布吗?当时中国人吃饭都是刚能见到饱。

    这个司各特摩格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把这份纪念性质的土地所有权证往中国发了十万份,因为他对中国不熟,最后被深镇一个商人拿到了“代理权”。这位深镇商人带着土地证来到沪海,在南京西路上开始了他的销售:“热爱祖国,买一块美国土地,做美国的主人”。

    然后针对国人的出国梦,雇人宣扬土地证代表着你在美国有了土地,就成为了美国的土地主,可以随时签证去美国轻易拿到绿卡什么什么的,于是标价二千一百八十八一份的土地证很快就被炒到了上万。

    当时正值君子兰热度未消,认购证价格腾云直上,东西只要被炒起来就不再受任何人控制了。

    美国人赚了,深镇人赚了,等参与的人清醒过来万事俱矣,他们终身也没能登上自己的土地。当时的二千一百八十八,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

    然后就是万亩大造林,04年,陈相贵和几个人组建了万亩大造林公司,在电视上打广告:“万亩大造林,利国又利民”,当时请了国内相当火的高秀敏两口子做代言人,承诺只要一次投入二万六千六,八年以后可以收回十八万。

    到07年公司被端掉,共卖了四十五万亩集资十三亿。这是国内商业史上唯一的一个在电视上打广告的传销组织,在十二省开设九十九家分公司,还获得了一大堆国家级荣誉头衔,全是花钱买的。这个划重点。

    以上所有项目搂钱的方式其实都如出一辙,就是炒作。中国人的炒作意识是骨子里自带的基本技能,不用点亮就可以操作。

    而国内炒作赚钱的鼻祖就是君子兰事件了,78年,始于吉北省省城黄龙府。

    君子兰成为名花起始于30年代,它原本只是南非的一种野花。

    小日本政府当时送了伪皇溥仪几盆,被做为珍贵花卉饲养起来,然后就真成为了珍贵花卉。

    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有了民间君子兰买卖,那个时候养君子兰买卖君子兰是犯法的,是“资本主义毒草”,68年,一盆君子兰在黄龙价值一百八十元,当时能买一辆自行车再加一块正宗的瑞士手表。

    78年,经济自由了,黄龙马上就出现了君子兰市场,然后价格节节攀升。

    82年,黄龙府市不得不下了限价令,规定一盆君子兰最高不得超过二百元。那会儿一个全民工人的工资刚刚到二十块钱左右。

    面对限价令,“花农”们组织了一场“抢救国宝大熊猫君子兰义展”,门票收入一万七千多,被“花农”们直接送到了农业部,见到了部长。那年头的一万七……

    于是限价令不了了之,随后君子兰被黄龙府市任命为市花,鼓励市民家家养君子,人人做君子,于是价格一下子就飞天了。

第728章 黑蚂蚁() 
    当时在黄龙红旗街,端盆君子兰走不到街尾就能涨三次价,人们都疯了,最高交易价达到了一盆花十四万。那个年代十四万可以买四十两黄金,按重量算一盆花的价值至少是黄金的一千二百倍。

    随后多次出现了持枪抢劫君子兰的杀人事情。整个吉北进入疯狂花市,许多企业厂矿投巨资兴建花窖,连实际上的君子兰成名始作俑者小日本都被吸引过来投资了。太热了。

    85年六月,人民日报发表,黄龙府市面对已经疯狂的君子兰市场再出狠招,直接以行政手段压制花价,税收达到六成,一下令花价贬值百分之九十九,绿色金条遭遇了黑色之夏,无数投身进来的人倾家荡产。

    花市败了,却也因此让君子兰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线,成为闻名全国的名花。

    88年,经过三年的沉寂之后,正是君子兰再次抬头的开始,许多原来在花市里折戟沉沙的“花农”们卷土重来,因为他们手里还握着大量的资源,种子,花苗。

    与此同时,在东北广大的城镇农村,出现了几家“行善积德”立志于帮助百姓致富的公司,就是黑蚂蚁养殖,他给你提供蚂蚁,然后配送蚁食,定期回收,你只要签下合同交上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到期取回蚂蚁的时候将返给你百分之一百三十二点五。

    这就是后来的蚁力神发家致富模式,蚁力神凭此技艺成为盘距在东北大地上十几年的巨能造钱公司。现在一说起养蚂蚁都是从98年开始算起,也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在80年代末,类似新源蚂蚁养殖公司这样的不少机构就已经开始运作了,

    刚开始只是在辽东的农村乡镇,后来才蔓延到整个东北。只不过蚁力神做的最大,因为他舍得投资。先有马教练,后有赵本三和范伟,央视黄金时段广告。

    还记得赵本三那个广告吗?“谁用,谁知道。”

    最高峰的时候,蚁力神手握八十万份“认养”合同,保证金二百二十八亿,超过了同期中国a股的平均市值。

    在80年代末的时候,养蚂蚁还是真有蚂蚁的,几个带窟窿的纸壳箱,里面密密麻麻的蚂蚁,如果蚂蚁“养死了”是不退钱的,但没人能养得活,因为箱里没有蚁后。

    蚁力神刚开始走的也是这个路子。

    再后来就是只有合同没有蚂蚁了,“公司觉得运输费用太大,影响所有认养者的直接收入,于是投资数亿打造了饲养基地。”

    04年,一份由公安厅提供的报告,其中指出了包括蚁力神在内的十余宗具有集资诈骗倾向的活动,报告中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形容当时的景况,很快,领导批示了,下级传达了,这份报告也就此成为了档案尘封至今。

    一直到07年,蚁力神资金链断裂,近八十万份认养合同,蚁力神负债百分之一千五百,二百多亿资金不知所踪。然后王某被抓,钱的事不了了之了,连罪名都没用集资和诈骗。

    所有在那个年代的类似事件,都是缘于老百姓久旱的致富心理,以及地方政府发展经济致富一方的急迫心态。

    而且那个时代的东北百姓好哄啊,说啥信啥,从君子兰的政府到万亩造林和蚁力神的明星,都让老百姓深信不移。万亩造林计划的陈相贵为了成为明星投资本土电视剧参演,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可信度,然后成功了。这是最后的淳朴时代。

    从马教练一个广告救活了一家鳖精厂开始,打开了骗商的大门,一股保健风吹遍中华大地,各种口服液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壮大,只要买台灌装机,开水加糖精就可以赚大钱了,操作如此简单。他们抓住了中华百姓最后的一点淳朴,也把淳朴消耗得一干二净。

    从95年到05年,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完全就是骗商时代。各种骗局骗术层出不穷,驰骋在中华大地上屡战不衰,老百姓完全就是一群被动的羔羊。

    随着老百姓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不好哄,有人提出了“老年经济”,开始磨马霍霍向老人,一直到今天,这样的各种公司依然长盛不衰,繁荣的很。聪明人还是很多的,很快“儿童经济”“女人经济”“孕婴经济”纷纷出现,甚至有专门的“病患经济”,骗商细化。

    各种铺天盖地的软文硬广,误导诱导引导指导,反正就是快点进坑,为些不惜指鹿为马,各种专家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一个不要个碧莲,为了钱硬生生把好好的一个词汇“专家”从褒义砸成了贬义。

    民间淳朴消耗怠尽以后,就不要再去谈论什么礼仪善良,那是奢侈品。

    ……

    “喂。和你说话呢。”一记粉拳砸在张兴明肩膀上,把他从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中锤了出来。

    “说啥了?”张兴明一脸懵逼迷茫的看向那小二。

    小丫头有点生气了,小脸鼓成了包子,“气势汹汹”的瞪着张兴明,就是有点缺乏威慑力。

    张兴明讪笑了一下,把肩头怀里的狗头推开,从地上站起来,坐的久了脚有点麻,一蹦一蹦的跳到一边在椅子上坐下来,忍着脚上血流畅通后带来的酸麻刺胀问:“我刚才走神了,真没听清,你说啥了?”

    小丫头看着张兴明翘起来的脚有点小耽心,说:“我说我想出去玩一会儿。”

    张兴明试着活动脚腕问:“想去哪?咱们这大冬天的有玩的地方吗?”

    那小二点了点头说:“有,河上能滑冰,我想去看看,我同学说她们都是滑了。”

    张兴明点头说:“好,咱俩去滑冰,你用换衣服不?河上风可大呀,最好是戴个口罩。”

    小丫头说:“我包里有口罩,这衣服挡风不透的,不用换。”

    张兴明把脚放到地面上试着用了用力,还好,可以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