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山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卫国摇了摇头,说:“光造迫击炮也不行,炮弹供应也得提上来。不然有炮没弹,只会造成产能浪费。等下你们列出一个统筹方案来,看需要扩大那些方面,需要什么样的物资和人员,我们集中解决。”
  叶企孙忙点头称是。
  除了机枪和迫击炮以后,枪炮厂的产品还有枪榴弹。以及处于试制中的无后坐力炮、火箭筒和山炮等。郑卫国看了下产品设计和实验,感觉有些过于追求性能,就建议他们搞得简单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先拿出几样能用的产品来,然后在生产和使用中逐步改进。
  叶企孙毕竟不是专门搞军工的,有些迷惑不解,忙道:“请总司令明示!”
  郑卫国解释说:“像无后坐力炮,能够打土炮楼子就行。对威力、射程。还有精度的要求都不高,我看搞滑膛炮就可以了。具体的性能指标,你们可以让兵工厂的卫戍部队实验一下,看多少才能满足实战要求。”
  叶企孙忙一一记下。郑卫国根据后世兵工的发展。又提出了几点意见。参观完毕之后。大家又朝子弹厂走去。
  为了隐蔽和安全。几个厂区都隔得比较远。子弹厂现在主要生产七九子弹、迫击炮弹、各型75口径山炮炮弹、各型枪榴弹、手榴弹、地雷,另外其它口径的炮弹也在试制当中。其中让郑卫国最感兴趣的还是底凹榴弹。
  底凹榴弹大体上和普通榴弹没有区别,只是在炮弹底部有一凹槽装置。炮弹发射后弹头激波运动至弹底部位。强烈的紊乱气流将汇聚在弹底的空气涡流冲散,使其受力更加均匀平稳。同样外形的炮弹,底凹弹的射程可以超过普通弹20%以上。如果能将所有炮弹都换成底凹的话,冀中各炮兵将在射程上对日军产生极大的优势。
  更难得的是,底凹榴弹制造简单,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而且由于反冲气流稳定,炮弹的精度也大有提高。
  叶企孙介绍说:“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底凹榴弹的制造技术,量产也不成问题,不过这种炮弹的弹道数据跟平底炮弹显然是不同的。要是全换成底凹炮弹,那各炮兵部队的射表也要调整……”
  所谓射表,就是为枪、炮、火箭等特定的发射装置连同配用的弹种及其装药号专门编制的,载有射角与射程以及其他弹道诸元对应关系的表册。实施准确而有效的射击和制作瞄准装置的依据,也可作为设计指挥仪的基础弹道数据。
  换句话说,没有这个东西,炮兵就没法准确测算射击目标诸元。历史上解放军精精乐道的“大炮上刺刀”,实际上就是迫于无奈的产物。隔远了不知道怎么瞄,就只能抵近轰击了。
  郑卫国眉头微皱,问道:“那射表多长时间能搞出来?”
  叶企孙解释说:“目前只能通过实验,急不得。如果只有一种火炮也好办,问题是我们现在的火炮足有数十种之多,想要在短时间内制定新的射表,谈何容易?”
  郑卫国想了一下,也感到有些棘手,就建议说:“那就一个一个来,日军眼下最重要、最常见的武器还是38式野炮,同时也是我们最主要的压制火力。你们就从这个方面入手,争取让其尽快形成战斗力。以后也照这个思路发展,压制火炮偏重射程,支援火炮偏重威力。”
  来到下一个车间,叶企孙介绍说:“这是生产47毫米战防炮炮弹的!”
  郑卫国观察了一下,说:“好像产能不高?”
  叶企孙点头说:“确实不足,而且我们目前只能造普通榴弹,自制穿甲弹的性能太落后,没有实战价值。”
  郑卫国心里一惊,他还指着这种武器对付日军的战车呢!要是炮弹不能自给,一旦用完了怎么办?于是忙问道:“那问题主要出在哪儿呢?”
  叶企孙无奈地说:“穿甲弹最重要的就是弹芯,我们造不出碳化钨,只能用钢芯代替,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郑卫国想了一下,后世大概有三类反装甲炮弹,即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穿甲弹就是利用高动能和坚硬的弹头强力击破装甲;破甲弹是通过空心装药的方式,利用化学能形成高温高速的金属射流;碎甲弹最有趣,它是像稀泥巴一样拍在装甲表面,然后像隔山打牛一样震碎装甲内部的零部件,并对人员造成杀伤。
  这三种炮弹中,穿甲弹是最好造也是最难造的。说它好造,是因为门槛底。会造子弹就能造;说它难造,是因为想造好很难,光一个碳化钨就能难倒一大批人。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郑卫国决定让专家们试着摸索一下破甲弹和碎甲弹,特别是碎甲弹,制造起来相对简单,只需要较软的弹壳和塑性炸药就行。较软的金属相信冶金组能够搞定,塑性炸药也难不到郑胡子,特种兵几乎都能自己配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c4。当然。对付小鬼子的薄皮坦克用不着c4这么凶残。
  叶企孙本来是抱怨一下。没想到郑胡子还真拿出了解决办法,不禁又惊又喜,忙拿笔一下记好。不明白的地方还反复追问,直到弄明白为止。
  子弹厂最后一个车间是复装子弹车间。目前复装子弹的工作已经开始向冀中和冀南等地转移。这里的工人大多调到别的车间里去了。
  郑卫国看了看。问道:“算上复装的,我们现在每天能造多少粒子弹?”
  叶企孙介绍说:“我们本来有一台子弹机,后来八路又送了一台过来。再加上从德国引进的两台,日产最高可达四万发。当然,有时候原料匮乏,达不到这个产能。复装就多了,只要人手充足,至少也在十万发以上。等冀中的复装厂搞好,每天复装百万发也不成问题。”
  郑卫国惊讶地说:“这么快?”
  叶企孙点头笑道:“不错,自从改成博克赛型子弹以后,产量确实有惊人的变化。当然,主要体现在复装上,新造子弹因为都是一体成形,差别其实不大。”
  郑卫国点了点头,心想还得多搞些子弹机来,争取每天新造子弹能达到百万以上,这样就有底气跟日军打大规模的会战了。
  参观完子弹厂各车间,叶企孙一伸手,说:“总司令,那我们再去冶金厂看看吧!”
  郑卫国想起一事,疑惑道:“子弹炮弹不都是在一起么,我怎么没看到云爆弹的生产车间呢?”
  叶企孙解释说:“这种炮弹威力太大,生产过程也很危险,我们就没下放到各车间,而是放在化工组的实验车间做的!”
  郑卫国笑道:“哦,原来如此。不知现在能日产多少发?”
  叶企孙想了一下,说:“这个不一定,得看原料,原料多的话,每天能造十发以上。主要是云爆剂只能用实验室法制造,没法大规模生产。全靠化工专家自己造,一天累死也造不出多少。”
  郑卫国疑惑道:“不能培养一批工人吗?”
  叶企孙无奈地笑了笑,解释说:“化工不比其它,没有基础是学不来的。而且这个东西太危险,让缺乏化学知识的人去操作,万一出什么纰漏,只怕整个化学组都被炸没了。”
  这个时代偏科的现象极为严重,很多大学生的化学水平还不如后世的初中生。何况大学生也很紧俏,需要的地方很多,不可能全部送来学造云爆弹。
  郑卫国点头说:“看来得从后方再要一批化学系的毕业生了。”
  冶金厂主要是铜铁两大类,周仁教授他们正在想办法冶炼炮管钢。只是根据地条件实在太落后,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历史上,周仁和他的学生们在云南办起了一所电炉制钢厂,能大量生产枪管钢和迫击炮钢,但高膛压的炮管钢一直没搞出来。
  对于冶金郑胡子也不太懂,他冥思苦想一阵,突然想起后世的冶炼技术中有一种叫“电渣重熔”的东东来,就是利用是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时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进行熔炼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提纯金属并获得洁净组织均匀致密的钢锭。经电渣重熔的钢,纯度高、含硫低、非金属夹杂物少、钢锭表面光滑、洁净均匀致密、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均匀。
  简单点说,就是这么炼过的钢性能杠杠的!别说造山炮,野炮,就连后世才出现的超高膛压的坦克炮也造得出来。
  本来“电渣重熔”这门技术跟郑胡子这个特种兵指挥官完全不搭界,不太可能有接触。但是郑卫国穿越前,恰好碰到上海某地建造450吨的“电渣重熔”炉,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为了防止敌特破坏,郑卫国作为安全顾问曾去检查过。
  周仁当时最拿手的就是电炉炼钢,一听“电渣重熔”几个字顿时眼睛一亮,立马揪住郑卫国,非要问个明白不可。可怜郑胡子哪懂这个,只好捡自己听说过的和看到过的讲给他们听。这些家伙都是技术狂,好不容易碰上新科技,哪肯放过?足足扯了一整天,到撒黑的时候才心满意足地把郑卫国“放回去”。


 第四百二十九章 治安肃正

  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特务机关长小松源太郎从公文包内取出一张照片,然后上前两步走到桌前,身体微向前倾,双手将照片递上,恭敬地说:“这是我们特高课近期最重要的发现,请司令官阁下过目!”
  多田骏随手接过照片,放在桌子上端详起来。照片上是由近及远的一排火炮,足有十数门之多。这些火炮从外型上看应该出自于一战时期。不过保养得不错,看起来还很新。特别是炮身上铭刻着一只怪模怪样的大鸟,栩栩如生,非常引人注目。如果贺老总他们在场的话,就会发现这门炮正是八路军正在接收的武器之一,他们甚至还为炮身上画的是什么鸟而争论过。
  “索嘎,这就是支那军的新式武器吗?”多田骏幽默地说:“为什么看起来有着浓浓的克虏伯风格,唔,这个鸟也很眼熟啊,好像在哪儿见过!”
  小松源太郎忙道:“司令官阁下说得对,这就是克虏伯1908年式17倍径75毫米火炮,性能跟帝国的四一式山炮差不多。”又上前一步,指着照片上的鸟形图案说:“您看,这个图案就是著名的普鲁士鹰,是德意志的标志。”
  多田骏笑道:“索多斯内,怪不得看着眼熟,原来还是我们的盟友。”说完仰起头靠在椅背上,右手放在桌前,几根手指不时敲打着桌面。过了半晌,他突然睁开眼睛。开口问道:“小松君,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小松源太郎犹豫了一下,说:“虽然没有很充分的证据,但我们怀疑德国人在向中国卖武器,而且数量惊人!这已经严重威胁了帝国的利益。”
  多田骏眼睛里精光一闪,追问道:“理由呢?”
  小松源太郎回答说:“从去年冬季开始,支那人就不断地接到大量的军火,第106师团的覆灭就是遭遇了敌人的优势火力。虽然德国货不多,但是能够同时搞定那么多北欧和东欧国家,没有德国人在里面牵线搭桥显然是不可能的。”
  多田骏想一下。点头说:“哟西。小松君,你的判断很有道理。” 又问道:“你们是在哪里发现这些火炮的?”
  小松源太郎忙道:“报告阁下,是在晋西北的非治安区,当时一队支那军正护送着这些火炮南下。为此我们不得不主动暴露一名间谍。”
  非治安区就是指根据地。另外。日军将巩固的敌占区称为确保区。游击区称为非确保区。
  多田骏赞许道:“嗯。为了这个情报完全是值得的。你们还有其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