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山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司令有些不悦地说:“怎么回事?”
  电讯员慌忙报告道:“司令,这是驻莎木佳镇的第303团一营发来的,说对面出现大量日军坦克,而且敌人使用了烟幕弹。具体数量无法判明……”
  “莎木佳?”屋内的军官们都忍不住惊呼起来。莎木佳镇在萨拉齐以西30里。也就是说从前线预警到现在。日军已经击穿了长达15公里的防御纵深。而且从莎木佳镇到包头也不过40多公里,照日军这个速度,转眼间就能杀到包头城下。
  董司令一把夺过电报稿。果真是一封求援急电。董司令钧鉴:日军以大量坦克突袭,且施以烟幕弹,具体数量无判明,但确定数量极多,仅凭职部以及303团无法支撑,请求立即增援!
  呼呼……包头东面的大草原上,一队队装甲怪兽正疯狂地扑了过来。这就是日军在归绥秘密组建的战车部队,名义上还是骑兵第1旅团,实际上已经开始装甲化了,目前编成了第13、14两个战车联队,拥有各种型号的装甲车、坦克近百辆。
  “开炮!”
  “开炮!”
  ……
  轰轰轰……一条条火龙突然迎着日军战车扑了上去。莎木佳镇跟西面的沙尔沁,北面的石拐镇一起构成了包头东面的屏障。所以这里不仅有一个步兵营,还有一个战防炮连,一共有十二门日制94式平射炮。这些平射炮还是前次包头战役中缴获的,用日本人造的炮打日本人真是再好不过。
  冲在前面的几辆94式豆战车猝不及防,先后被炮火命中。特别是最前面那辆,一下子被五门火炮同时击中,被打得当场瘫痪。不过日军的反击也很快,车载机枪和火炮先后发威,打得**阵地上飞砂走石,尘土四起。
  “营座,咱们是坚守,还是突围?”看日军攻得凶狠,新来的参谋不禁有些惊慌地问道。
  一营长没好气地说:“突围?你让老子往哪儿突?突得了吗?”
  副营长焦虑地说:“可是以我们的兵力坚守恐怕也不行!”
  一营长拿起望远镜看了看,日军正面攻势虽然受挫,但大量的装甲部队却从两翼绕过了莎木佳镇。看着那一队队钢铁洪流,一营长不禁暗叹了一声,心想今天怕是要为国尽忠了。其余将士也是面露惊惧之色,不过第35军将士的战斗意志还算顽强,并没有人临阵退缩。相反,这种绝境反而激发出一阵悍勇之气来,将士们抱着拼一个算一个的念头,打得相当坚决。
  见莎木佳镇有平射炮,工事也很坚固,日军的战车联队没有选择继续强攻,而是留下一支小部队就地监视,其余几十辆战车则继续向西,朝沙尔沁扑去了。
  大伙儿一看,不禁又惊又喜,惊的是日军竟然这般不管不顾、横冲直闯,沙尔沁那边只怕也危险了;喜的是,日军主力一走,剩下十几辆坦克的威胁就要小得多,只要指挥得当,说不定有机会冲出去。
  副营长忙道:“营座,要不要趁机杀出去!”
  一营长观察了一阵,摇头说:“别指望了,咱们两条腿怎么跑得过战车?告诉弟兄们,想活命的就死死地守在这里,要是能坚持到天黑还有一线生机。”
  大伙儿朝天上看了看,日头正高着呢,虽然初春天黑得早,但起码也要五六个小时。日军只怕不会给他们这么长的时间。
  果然,战车部队离开后不久。又有大量的卡车部队蜂拥而来,怕不有两三百辆之多。事后查明,紧随战车部队的是日军第26师团。这个师团经过大量补充,已经基本实现了摩托化了。一营将士们看到的不过是其中一个机动联队而已,其师团主力还在后面。
  五原,傅作义正在跟董其武通电话,问道:“前线局势怎么样?”
  董其武忙道:“报告副总司令,日军以装甲部队为先导,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目前敌先头部队已经迫近沙尔沁。”
  傅作义吃了一惊,忙问道:“那莎木佳呢?”
  董其武道:“第303团一营还在坚守。准备拖到天黑再突围。”
  傅作义想了一下。说:“不能让敌人太猖狂,你想办法一定要要把日军拦在沙尔沁以东。这样我们才有时间调整部署。我已经派新32师赶来增援了,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也在准备渡河,你一定要坚持住!”
  董其武忙道:“光靠手上的部队恐怕撑不了几天。副总司令得给我加派援军。”
  傅作义点头道:“行!你要多少部队。我就给你派多少。告诉弟兄们不用节省子弹。给我敞开了打,一定要把小鬼子的势头压下去!”
  董其武闻言,感到大为振奋。忙道:“是,副总司令!”
  敢说这样的硬气话,是因为第35军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随着包头的光复,附近大量的青壮年前来投军,总兵力已经突破了四万人。八路军方面又组织敌占区的群众向绥西转移,使得五原地区的人口大大增加,缓解了绥西缺乏壮劳力的困境。
  与此同时,由于守住物资通道这个便利,第35军已经彻底摆脱了缺枪少弹的困境,仅大小火炮就有近两百门。刚才傅长官跟郑卫国紧急联系,又取得了动用重加农炮团的授权。
  这个重加农炮团组建不久,清一色的德制1909年135毫米加农炮,一共有十八门之多。这种火炮使用35倍口径炮管,最大射程可达16500m,超过了日军绝大多数火炮。而且威力也很大,超过了日本陆军现役的任何一款150毫米火炮。当然,份量也不轻,足有6吨多,接近7吨的样子,需要专门的牵引车。
  由于德国单方面中止了交易,这些火炮恐怕是最后一批重炮了。郑卫国本来打算把这个重加农炮团拖到冀中来作为战略威慑部队的,但是现在包头的情形非常严峻,只得忍痛割爱。
  “开炮!”
  轰轰轰……驻守沙尔沁的第303团也与日军装甲部队展开了激战。战车第十三联队的指挥官粟栖英之助中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里的守军也有大量的平射炮,而且比莎木佳守军的更加先进。
  粟栖英之助中佐不知道的是,由于绥远的位置至关紧要,郑卫国也是不遗余力地支援,光是百禄式战防炮就支援了36门,原计划是第35军每个师都配一个战防炮连。不过因为包头的位置重要,傅长官就把全部的战防炮都拨给了第101师。除了那36门百禄式战防炮以外,还有十余门日制94式平射炮。所以第101师的反坦克火力还是很强的,只是日军出动的坦克实在太多。
  “停止攻击!”
  看着一辆接一辆的战车被击毁,粟栖英之助心里痛得直流血。虽然双方是有来有往,你击毁一辆坦克,我端掉你一门火炮,可是战防炮比战车可便宜多了,十个换一个也是大赚!日军本质上还是一个资源小国,就眼下这些坦克,还是在1925年缩减了陆军四个师团,利用这节省下来的军费好不容易才凑齐的。怎么肯在这样的战斗中消耗掉?所以粟栖英之助中佐绝定再次绕路,直接打包头去!
  在前线指挥的副团长宋海潮一看,不得了,于是赶紧去找王赞臣团长。王团长问道:“前线怎么回事,为什么炮声小了?”
  宋副团长忙报告道:“团座,小鬼子停止进攻了。”
  王团长大喜,兴奋地说:“小鬼子这就撤了?哈哈,还是战防炮好使啊!”
  宋副团长苦笑道:“不是撤了。他们只留下十几辆战车,主力又朝包头去了!”
  “什么!”王团长怒道:“小鬼子也太猖狂了吧,我这可是一个团!老宋,走,我们去前线看看,惹急了老子直接攻出去,干掉那十几辆战车,切断小鬼子的后路。”
  轰轰轰……王赞臣团长也是第35军赫赫有名的战将,作战向来较为主动。这回也不例外,他见有机可趁。立即组织部队反击。在炮火的掩护下。第303团敢死队背着集束手榴弹冲了出去,并成功地炸掉了一辆坦克。可是日军也很狡猾,居然调头就跑。
  宋副团长欢喜地一拍大腿,忙请战道:“团座。小鬼子怂了。我们追击吧!”
  王团长眉头微皱。疑惑道:“小鬼子自杀的我见得多了,像这样不顾脸面的逃跑还是头一回。”
  宋副团长也警醒过来,问道:“您怀疑小鬼子在使诈?”
  王团长点头说:“嗯。让弟兄们小心一点,不要追得太远!骑兵要四处警戒,别着了小鬼子的道。”
  果然,不出王团长所料,日军战车刚逃走没多久,东面再度尘烟四起,大量的汽车排成一条长龙开了过来——日军第26师团的援兵到了。由于敌我实力太过悬殊,第303团稍做抗击便不得不重新撤回了沙尔沁镇。日军随后将其团团围困,双方开始激烈交火。
  “什么?小鬼子已经奔包头来了!”董其武司令接到报告后又惊又怒,忙问道:“那沙尔沁呢?王赞臣干什么吃的,这么快就给老子把阵地丢了?”
  参谋回答道:“报告司令,沙尔沁还在我军手中。小鬼子装甲部队绕过了沙尔沁,没有强攻!”
  董其武司令对日军这种长途奔袭的打法感到很不适应,不禁怒道:“他奶奶的,今天小鬼子真是邪门了!”
  第301团团长王建业忙道:“师座,您快想想办法吧!照这样下去,小鬼子再过两个小时就能杀到包头城下了!”
  “唉,想办法,想办法!”董其武拍打着脑袋,懊恼地说:“他娘的,这种时候叫老子怎么办?”
  也不能怪董其武,这种闪电战的打法在当时还是很先进的战术,放在后世也不过时。历史上,最先使用这种装甲集群奔袭战术的是冈村宁次。他在南昌战役中将手头上的装甲部队集中使用,仅用一天时间便奔袭八十多公里,直接抄了第九战区的后路。名将薛岳猝不及防,遭遇了平生第一次惨败,其机动炮兵团38门火炮(包括105毫米口径加农炮4门、120毫米口径榴炮3门,另外75毫米口径山、野炮31门)尽数落入敌手。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名将张灵甫也是在此次战役中被日军机枪打伤了腿。
  第二次使用这种战术的还是日本人,不过吃亏的却变成了苏联人。1939年7月3日夜,第1战车团(有些资料中翻译成第一战车师团,不对!第一战车师团要到42年才组建。日军的战车团介于师团和旅团之间)第4联队在指挥官玉田大佐利率领下,利用大雨成功夜袭苏军第36摩托化步兵师的炮兵阵地,击毁苏军122mm 榴弹炮18门,152mm榴弹炮6门,玉田部只损失了一辆坦克(第2中队指挥官藤喜久中佐阵亡),此战后来成为偷袭战的典范,收入各**校教材。
  第三次使用这种战术的才是德国人。在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这场战役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是灭国之战。
  薛岳和朱可夫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董其武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吗?答案是能!当然,并不是说董其武比薛岳和朱可夫还厉害,而是早在38年底第四十一集团军装甲骑兵师在胜芳镇突袭日军之后,郑卫国下令部队认真研讨反战车战术。作为冀中的重要盟友,绥远方面也得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看来,只能动用这一招了!”董其武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拿起电话,命令道:“给我转接副总司令,马上!”
  电话很快接通了,傅作义有些恼火地说:“怎么搞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