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鬼哪里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道士无奈,只能随他。

    第二天,道录司送来了文书。当天下午,一行三人便离开了临安,策马向绍兴府驰去。

    绍兴府是大宋的行都,自是繁华之地,也是文萃之所。快马不过两日,三人便进了越州。

    此次淫祀所在,便在萧山。

    萧山的这场大变,早已在绍兴府传开。

    小道士等人只是往茶肆一坐,各种各样或真或假的消息,便不绝于耳。

    “娘希匹,他们说,供奉白衣大仙是淫祀。我去,银祀,我还金祀嘞,我还铜祀嘞。”

    “那些当官的都是外地的,他们懂个屁。我们那十里八乡,谁不知道,白衣大仙最是灵验。”

    “是啊是啊,当年某那侄女生了怪病,一到夜里就哭个不停。请了良医抓了方,没用。去佛寺礼了佛,也没用。去道观敬了神,还是没用。最后没办法,去白衣大仙庙里供奉了三次。三次后,白衣大仙便有了回应。结果怎么着,怎么着,当天晚上,就当天晚上,某那小侄女就睡了个安稳觉。七年来,她可是第一次睡了个好觉。到现在,当年枯瘦枯瘦的黄毛丫头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大美人,嫁到临安去了。这嫁得远了,每半年还必回来一次。回去后可以不去娘家,但必得去白衣大仙庙里上柱千金香。”

    “对啊,我等老百姓,管他什么淫祀正祀,管他什么邪神正神,只要有求则灵就行。绍兴府里有那么多的佛寺、道观,可有哪一座,能比白衣大仙庙更灵?我等日子过得苦哈哈,从手指缝中扣出的一点钱,自然是谁灵便给谁。不灵的谁情愿给啊,自己都吃不饱。大伙儿说是不是?”

    茶肆里一片叫是。

    小道士和许若雪面面相觑,这白衣大仙真成了气候,在绍兴府里是深得人心啊!

    终于有不同的声音。

    一个文士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淫祀无福。朝廷三令五申,严禁民间私下祭祀妖淫精鬼,必得祭祀正祀之神。不说久远,就庆元三年,诏令说‘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嘉泰二年,诏令说‘郡国山川不在祀典者,勿祠’。”

    “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本是国之大事,是民之大事,岂能这般任性妄为?”

    他这引经据典的话一说,茶肆中的百姓听都听不太懂,哪里敢反驳。

    却是与他同桌的一书生说道:“清文兄言重了。什么是正祀之神,朝廷需要而载于祀典中,即为正祀之神。不在祀典中的,那定就是邪神吗?这个某不敢苟同。”

    “六朝之前,佛教在中土被认为是外国之神,所以被指为淫祀。而六朝时佛教大兴,佛教还是淫祀吗?再说秦末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后被尊为神,汉时也视为淫祀,后来陈武帝封其为‘帝’,是重要的武神。至本朝,那武神之位才被关羽取代。包括历代道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等神,严格来说,也不符合祀典标准。所以清文兄,此事实在不可过于苛求,顺从民意即可。”

    清文兄摇头:“子玉兄,此言差矣!民可使由之。这百姓若是不善加引导,必会贪图眼前蝇头小利,而亏了大节。比如祭祀一事,有佛教诸佛,有道教诸神,有自家祖宗,有天地正神,可祭祀的何其多也,何必非得拜倒在那白衣大仙脚下。那白衣大仙即便有灵验,也不过是地方小神。出了绍兴府,谁还知道他?”

    子玉兄笑道:“清文兄出身富贵,看来少知民间疾苦啊!比如佛教讲因果,道家说功德,信徒向来极多。可萧山一地,信佛信道者极少。但有虔诚的佛教徒、道教徒,也万不敢对白衣大仙不敬。何也?西方诸佛,天上众神,离百姓终究太远了啊!百姓心中的诉求,怎能传达到佛前和神前?而白衣大仙虽是地方小神,却能实实在在地解百姓心中所忧。试问,若一人伤重垂死,你是要他去向佛前跪拜,还是要他寻良医救治?在百姓心中,那白衣大仙便是能冶伤的良医。”

    清文兄冷笑道:“正便是正,邪便是邪。佛教、道教都引人从善,可那白衣大仙,呵呵。某知之,若是有人敢对白衣大仙不敬,被他知道后,必降下灾祸,使那家困苦不堪,非得求到他身上,才得以解脱。若有人诚心相求,求得是恶事,那白衣大仙也会遵从,施邪法,做恶行。”

    “据某所知,萧山百姓,敬白衣大仙的少,畏白衣大仙的更多。白衣大仙的这般行径,在某看来,不过是强盗恶行。”

    子玉兄摇头:“诋佛者,必入三恶道,这话当何解?直白地说,就是你骂他,他便咒你进三恶道。这等行径,怕也算不得光明吧。”

    “说白衣大仙行恶行,此事极少流传,且,你我眼中的恶行,在求的人眼中,真就是恶行吗?”

    “他佛家说因果,说地狱,说潜心修佛者,死后可去西方极乐世界。他道家说功德,说黄泉,说潜心修炼者,可白日飞升,长生不老。佛家和道家说到底,也不过是先来恐吓,再来诱惑。这种手段,和白衣大仙又有多大区别?不过是,一个重于说,一个重于做。”

    “呵呵,在某看来,这说得未免过于虚伪了些,这做的倒更可爱一些。”

    清文兄怒了:“巩家子弟,借白衣大仙之名,行不法之事。其恶行,某这书生听了,都恨不得提三尺青锋,将他刺个透心凉!这些罪孽,难道不该归于白衣大仙身上?”

    子玉兄笑道:“借善之名,行恶之事,此事古往今来还少吗?若真要论起,区区一个巩家,跟千年来无数佛家子弟所行的恶事相比,那不过是沧海一粟,何足道哉!清文兄饱读诗书,难道不知,前人为何数次灭佛?”

    “你。”清文兄怒极,手指着子玉兄,却说不出话来。

    茶肆中人,见这同情白衣大仙的书生,将那贬毁白衣大仙的书生,说的哑口无言,立时大喜,一时叫好声不断。

    小道士和许若雪对视了一眼,心中更觉不安:岂止是在普通百姓中,便是在士子中,支持白衣大仙的人怕也不在少数啊!

    听着这满耳的喝采声,子玉兄得意洋洋。

    可他的得意很快便消失了。因为清文兄说道:“那白衣大仙便是真个灵验,可那又如何?”

    他一指府衙方向:“如今我绍兴府风云动荡,一个不好便有倾覆之危,甚至会直接动摇社稷!到那时,我绍兴府内定会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他手一指茶肆中众人:“试问,当你的妻子儿女倒在血泊中,尔等还会说那白衣大仙如何灵验,如何好吗?”

    他长叹:“诸位,这白衣大仙已成了我绍兴府的祸乱之源。哪怕他无辜,也已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他来祸害苍生。更何况,这白衣大仙真的无辜吗?”

    “诸位,为将来计,我等绍兴百姓必得配合朝廷,将此祸害斩除。他在一天,我绍兴府便危险一天。动乱若真的生起,得益的,是那心怀不轨之人。可遭不幸的,却是我绍兴百姓啊!”

    他痛心疾首地说道:“都已到了此时,诸位还在为那白衣大仙说好话,这真是。愚不可及,愚不可及啊!”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正文 473 白衣起,血光升

    他这话,说得声泪俱下,一时茶肆中寂然无声!

    一人喊道:“这厮说大话吓唬人,大家别信他。那书生,你好好反驳他,驳得他再说不出话。”

    子玉兄呆呆地坐着不动,脸上青一块、白一块。待听到这声喊后,他霍地站起。人群中立时发出几声叫好声,众人等着看他,再次大发神威。

    却不料,子玉兄对清文兄郑重一揖,长揖至地。

    他正色说道:“某只顾逞一时口舌之利,赢了口舌,却输了大节。清文兄的话,却如当头棒喝,将某生生敲醒过来。”

    他朗声说道:“清文兄说得极是!近百年来,白衣大仙纵是给了世人一些恩惠,却不过是小恩小惠,与他能掀起的动乱相比,这点小恩小惠算得了什么?”

    “便如刚说的那位侄女,一到夜间便啼哭不停。这种怪病既便能困扰她一时,难道还能困扰住她一世?既便能困扰她一世,难道还能真要了她的命?可若是大乱一起,绍兴府里生灵涂炭,那她极可能会在动乱中丢了性命。只是丢了性命还好些,若不幸落入贼人之手,她定会受尽屈辱而死!两相比较,那个怪病算得了什么?”

    “诸位,现在绍兴府内流言不断,有好些心怀不轨之徒在暗中兴风作浪,只想借着这白衣大仙的名头,兴兵作乱,再兵指临安,妄图夺得这大好江山。试想,若他们的阴谋得逞,诸位便是侥幸逃得了一死,还有可能再如今日般,在茶肆中品着香茶,谈天说地吗?”

    子玉兄这话一说,茶肆中人人低头,静静深思。

    一会儿后,有人说道:“两位说的极是,这几天城里说什么的都有,就连那些,那些胆子大的没边的话,都有很多人说。”

    “那些白衣教徒,现在四处窜连,也不知在谋划些什么,神神秘秘的很。”

    “是啊,昨晚有人传出一句话,说什么,什么‘白衣起,血光升。苍天变,人成仙’”

    什么!

    小道士和许若雪大惊。

    子玉兄和清文兄大惊。

    白衣起,血光升。苍天变,人成仙!

    这话跟,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有多大区别?

    绍兴府中,竟真的,有人借那白衣大仙的名号,以“白衣教”之名,准备起兵谋反!

    自来邪教谋反,官府最是忌惮。一旦反起,平乱后,往往会将邪教盛行之地的所有百姓,一骨脑儿全杀光。因为朝廷无法分辩,这些人中,哪些人良善,哪些人已是邪教信徒!

    真到了那时,绍兴府这繁华之地,文萃之所,还能存活下多少人?

    子玉兄叫道:“那位兄台,请问这话是谁说的?”

    那人一时冲动,脱口而出后,立即后悔。听得子玉兄问起,他二话不说,蒙头蒙脑地冲了出去。

    众人大哗。

    子玉兄和清文兄急急追了出去。可街上人来人往,哪还找得到那人的身影?

    小道士也无心思品茶,对许若雪和醉道人说道:“走,事不宜迟,迟则生变,你我速去萧山!”

    萧山。

    这个小县,此时不太平,且,大大不平!

    县中随处可见,有神情激动的百姓聚在一块,神神秘秘地说着什么,眼中闪着或激动、或惊慌、或残忍的光芒。

    看到一身道袍,策马跑来的小道士,许多百姓眼中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敌意,看小道士的眼里,凶光四射。

    小道士纵马驰过长街时,街边一个汉子忽然毫无预兆地往地上一窜,竟是直接往马蹄下倒去。幸好小道士反应神速,一拉马缰,也幸好大黄马实在神骏,长嘶一声,人立而起,才堪堪没有将那人踩死。

    那汉子一愣之后,跳了起来,指着小道士骂道:“怎么骑的马,差点撞死老子。知道老子是谁吗?你敢撞死老子。”

    说着他嘶开嗓子喊道:“来人啊,来人啊,这道士在街上纵马,踩死人啦。”

    这一喊,四处立即冒出无数百姓,密密麻麻地向二人围来,个个眼中不怀好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