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一万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太平也很为难:“小贾,不是国家不扶持。你们这个条件太强人所难了,九州党上上下下连实物都没有见过。甚至你们都没有展开实验,只是理论能成功。你就要让我一纸批文,政府大力扶持?这件事不小啊。”
  贾立平是个聪明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搬出‘这是李师的意思’这句话。
  而杜太平也是聪明人,只字不提李真。两人保持着相同的默契,都尽量回避那两个敏感字。
  贾立平说:“可是时间紧迫。现在已经五月中旬了,六月底全国就要开始插秧了。杂交水稻只需要四个月就成熟,如果要等各种实验都具备,那么黄花菜都凉了。”
  “我也知道你们赶时间,国家也赶时间。但是这么大的风险是不能冒的。”
  贾立平思虑良久,说:“这样。收割机等到十月,十一月才能用得上。收割机我们可以先进行实际操作,会将实况的数据告诉您。但是犁地机,必须要立刻赶上日程。要在六月底之前全部就位。”
  杜太平犹豫很久,最终还是摇摇头:“犁地机我能想到,原理其实也不难。但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天子请讲。”
  “从古至今一来,全部都是牛犁地,穷的地方人犁地。那都是传承,是千古经验传承下来的,这样做,肯定能把庄稼种的活。但是,现在猛然出来了犁地机,那是要让车下地啊。”
  “对,犁地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机车下地。机车产生动力,后边街上犁耙。机车在前边走,犁耙在后边犁地。”
  杜太平满脸为难:“你们也没有进行过实验对不对?”
  “犁地机需要进行什么实验啊?原理相同就是对的。”贾立平满脸愕然。
  杜太平说:“西州的这一次全州杂交水稻播种,事关重大。你又如何能够保证,被犁地机犁过的地,能长得出水稻呢?我换个说法,你犁地机肯定是轮子带动吧?那么重的车在田里开,会不会把田弄坏了?而牛呢?牛是四个蹄子在地上踩啊,和轮子是不一样的。”
  杜太平也是左右为难,喝了口水继续说:
  “你听我说。这个风险真的太大了,西州的播种事关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万一犁地机把田弄坏了怎么办?水稻长不出来怎么办?机器总还是没有人来的精巧。你们要先行用两个机器进行试验,试验成功了,大不了推到明年去使用啊。多耽误一年的时间,确保今年的没有风险,稳稳的秋收。”
  贾立平是真的心累啊:“天子啊。四个蹄子在地上踩,和轮子在地上跑。有啥不一样的啊?无论前边是通过什么方法从田里碾过去,后边它总是有犁耙把地再翻起来吧?你在担心什么?”
  杜太平满脸严肃道:“你不要忘记,种植,是很娇贵的。有些水稻它就认土地。不同的深度,种不同的植物。你把地犁的深了,庄稼长不出来呢?犁的浅了,又吸收不到养分呢?我不是不批,主要是你们总得给个实验吧?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实验,你们就只需要实验一次,用犁地机犁过的地确定能长出庄稼,我就批准。收割机确实能够收割一片天的水稻,我也批。但是现在空口白话的,一切都是理论上,这我要怎么批准啊?”
  杜太平此人生性谨慎无比。
  在所有人看来,西州全面种植杂交水稻,这事关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要是失败了,杜太平恐怕要脱一层皮。
  而这个紧张的关头,就算贾立平说的天花乱坠。只要没有实验打底,杜太平都不敢去冒风险。
  就算冒百分之一的风险,能够收获百分之二百的利益,他也不愿意去冒这百分之一的风险。他只求一个稳,只求西州能够稳住就可以了。在这个稳住的环节里,尽量的不要节外生枝。
  贾立平也知道杜太平的这种心态,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现在杜太平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他宁愿到时候专门抽调西州的所有军队,去帮老百姓种地。也不敢冒险用还没经过试验的机器去种地。
  谨慎。
  太谨慎了!
  贾立平心道,李师曾经说的还真是挺对的。杜太平成也谨慎,败也谨慎。谨慎能让他一切都稳,谨慎却又让他注定没有荀释飞的闯劲,不敢去尝试新东西,所以寻不到突破性的发展。
  只是让贾立平感到无力的是,这谨慎的也太过分了吧!


第391章:资本迂回路线

  贾立平叹口气:“天子,西州都是老人,劳力是有限的。没有机器去代替,这次种地会有波折的。”
  杜太平也叹口气:“我也知道。所以我都已经准备好动用西部三军,去帮老百姓种地了。明年就开始实行公务人员下乡政策了,所以这是能够缓解的。”
  “可是明明不用耗费太多人力就能办到的事情,您为什么偏偏就不愿意尝试一下呢?”
  杜太平急了:“这样吧。我组织一个特派队,先去九州科学院进行一次考察。然后同时,这个国家又不是我的,我只是个管理者,你要是能说通其他的党员,肱骨大臣都同意的话,我……我也没意见。”
  贾立平眉头一皱:“那,我先告辞了,明天再来谈。”
  杜太平知道他要回去跟李真商量,也没有挽留,当即送贾立平离开。
  贾立平离开后,杜太平也是满脸为难之色。
  这会儿他有点醒悟了,自己不该说最后一句话啊。就算肱骨大臣都同意了,看起来是开会讨论出来的结果。但是西州那边出现意外的话,到最后找的还是自己啊。谁让自己是天子呢。
  为难。
  想了很久,杜太平又派人去找贾立平了。
  传达了这样一番话:‘我觉得事情太过草率了,特派队还是需要进行考察,进行亲子实验效果。等实验效果出来之后,方可批准。’
  贾立平气的两眼蒙圈,这怎么还要考察啊?
  不是说了只要说通其他大臣就可以么?怎么还是需要考察啊?
  转瞬间,贾立平明白了。杜太平这厮还是太谨慎了,他害怕担责任啊。
  现在的国家可不是几年前的朝廷,现在的天子就是国家的管理者,而不是拥有者。
  以前天子做错了事情,老百姓也最多是背后议论罢了,只要下达一个罪己诏,事情也能轻描淡写的过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要是他犯了什么错误,舆论一起,下边的人就要把他推下去。反正皇帝轮流做,你不行,换行的人来。
  贾立平发电报,将今天的经过告诉李真之后。
  九州科学院,李真眉头大皱,听着发报员读的信,心里烦闷无比。
  “这杜太平怎么回事啊……以前只是为人谨慎,现在怎么越来胆子越小?以前还敢单枪匹马来崂山冒险,求那一个天子的机会。现在坐稳了位置,连尝试新东西都不敢了?”
  齐愣子也是直撇嘴:“李真,杜太平是不是老了啊?江湖越来,胆子越小。”
  李真摇摇头,眼里有一些思索之色,喃喃道:“他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
  “什么意思?”
  “以前心里百姓第一。现在在他心里,大概位置才是第一,只要能稳,就算明知前边有好处,能为百姓谋取更大的福利,他也不敢去冒险了。他的位置做到了极限,现在只想保住位置。心里排在第一的是他自己,第二是稳,第三才是百姓。”
  齐愣子若有所思,但是也想不太明白,口直心快的说:“那干脆把他赶下去,换个能行的上来算了。”
  李真脸色一变,正色道:“以后这种话不要乱说了。九州科学院和政府没关系,不要说任何跟政治有关的话,尤其是谁做不做天子的事情。这跟你没有一点关系,跟九州科学院也没有任何关系。”
  齐愣子见李真严肃起来了,也连忙闭嘴,知道自己说的多了。
  李真沉思片刻:“看来是得不到国家的支持了,到时候就算生产出来了,政府方面也肯定不推广这些农机机械。”
  齐愣子叹口气:“照我说,咱就别管了吧。杜太平他愿意去调兵遣将帮老百姓种地,让他去忙活就得了。咱不要惹一身骚。东西咱们发明出来了,他们不愿意用就算了,没必要上杆子非要让他们用。”
  李真摇摇头:“话不是这么说的。科学就是为人服务的,新九州政府和我们没有关系,但是西州百姓和我们却有很大的关系……”
  说着,李真想起来自己去视察的时候,亲眼看见的西州百姓的贫穷与困苦。他是真心的想要帮西州百姓。
  那么在心里要划清楚界限。新九州是新九州,百姓是百姓。自己不是上杆子去贴杜太平的冷屁股,而是去主动让那些困难的老百姓脱离贫穷。
  “再一个。科学的产物发明出来,就是要使用的。你留在这里用都不能用。那发明它干啥?老百姓根本得不到好处,而……也会寒了发明者的心,会让忙活了这么久的机动院的科学家热情熄灭。”
  李真叹口气:“必须要用。想办法让这些东西派上用场。”
  齐愣子为难道:“但是新九州政府不支持啊,他们不支持,生产……咱们倒是也能做,但是怎么让百姓用啊?”
  李真心中说了声,政府不支持,那就九州科学院自己去推广吧。
  “给立平发一份电报,让他留在泉城郡去找大工厂商量,可以开始投入生产了。尽快的先造一批犁地机出来吧。费用……九州科学院掏腰包吧。”
  “是。”
  电报员又问:“李师,那需要给杜天子发报,或者给政府说一声么?”
  “不需要。”
  李真摆摆手,看着电报员离开,问:“九州科学院有多少钱?”
  齐愣子算了算,说:“账本在贾立平那里,但是我估计大概咱们能拿出两亿金券。”
  “你帮我算一下初步能生产出多少台犁地机?”
  齐愣子娶了侯蔷之后,数学突飞猛进,心里一盘算就有答案了:“根据现有条件来看,两千台犁地机就够用了。生产出来,运送到西州去,造价和运输成本,大概在五十万金券。”
  李真心里寻摸一阵,那确实是九牛一毛。
  “初步先生产三千台犁地机把。”
  “嗯?用不到三千台啊。”
  “两千台在西州用。一千台分配在东洲用。东洲兴,九州便兴。只要在东洲推广开来,犁地机明年就在全国推广了。国家不支持,那就走资本路线吧。”
  说着,李真起身又道:“收割机也提上日程。五百台就够用了。依然如此,一百台留在东洲用。”


第392章:发报机

  遵循李真的指令。
  贾立平很快就联系上了一些大型的工厂。这些工厂都是工业化开始时,最先进入机械时代的工厂。
  经验非常老道。
  而听说是要帮九州科学院加工生产新型的农业机械,这些工厂都非常的热情激动。毕竟能够帮九州科学院生产机械,这简直就是一层镀金的荣誉。
  就算是半价,或者直接不收钱,那些工厂都是争先恐后的乐意效劳。
  要生产的东西其实并没有多少,主要就是一个柴油机配件、各种机械配件。
  擅长生产发动机的工厂就接下了生产柴油机的单子。而擅长打造零部件的工厂,就接下了打造机械配件的工作。
  其中,犁地机、收割机的所有配件,零部件,几乎全部都被包了下来。
  而后,又有专门的工厂会对配件进行组装,成品发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