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丑女悍妻:山里汉猛如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壁卖衣服那家店的老板也刚好开铺,那老板一见南风便一脸羡慕地说:“南老板啊,你这回来得真是时候啊,昨天你不在的时候,县衙的主薄来了呢。”

    “主薄来了?干什么呀?”

    “说是从北面来的难民越来越多,现在官府资助的粮食不够用,号召我们商铺捐款呢,我才不给呢,咱们这些做小生意的也是起早贪黑忙碌的主儿,每月交了店税也是所剩无几,现在呀,官府看我们手里头赚点蝇头小利就想让我们捐钱,”衣服店老板愤愤的:“我只捐二两,多的一分钱都没有了。”

    南风伸了个懒腰再打了哈欠,再跟衣店老板娘说:“我觉得这事吧,都是看个人心意,你一家也不容易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二两也不算少,够买两千个包子了,所以你的贡献挺大的。”

    看南风体谅自己,那老板娘挺开心的,她又问南风:“昨天那主薄来的时候你不在,凤姑说你没有回来她作不了主,但是我猜那主薄兴许还会来,要是他真的来你打算捐多少啊?”

    南风考虑了一下:“这个嘛,我说不准,我现在不是还没有成亲吗?爹又回乡下种田去了,每月交点房租铺租就行了,如果真的是难民需要,这笔钱又落实到实处的话,那我肯定会支持的。”

    换成别人那老板娘可能心里要说“切,装什么圣母呢”,但两家店是挨着的,那老板娘对南风的为人多少有些了解,也知道她卖的东西比较赚钱,那老板娘便说:“对对,只要落实到实处就行了,就怕那些县衙里的人拿去吃吃喝喝,最后难民还要挨冻受饿。”

    南风便笑着说:“那我先去买些包子填填肚子去。”

    ……

    南风心想那主薄会来,但没想到才开店不久就来了,当时店门口外面挤满了来买面膜的女顾客,所以南风一眼就看到了身为男人的主薄。

    印象中她见过那主薄,那时野哥才进城不久,她从一个人在县衙门口看里面审案,记得当时负责登记的便是这个主薄,四十岁左右,身材不高,瘦瘦小小的,下巴有点尖,手里拿着一个本子和一支笔,旁边还跟着一个守卫。

    幸得凤姑现在已经能独挡一面了,南风让这里交给她,然后她出去招呼主薄。

第324章 难民宅(三更)() 
主薄上下打量了南风一眼,然后再客气地说:“在下是宋丞宋大人身边的主薄,姓尤,名明江,你就是香蔻坊的老板?”

    南风同样客气地问:“尤先生好,我是香蔻坊的老板南风,您叫我名字南风就行了,尤先生这次是不是为了难民捐款的事情?”

    “南姑娘真是冰雪聪明,没错,我便是为了捐款的事情而来,是这样的,朝、廷允许北方的难民逃难到我们县里,但是有名额限制,每月不得多于两百人,然而我们宋大人仁慈宽厚,本月接纳的难民已经三百余人,难民统一安置在城西的营里,由我们府里负责每月吃食以及分配到各家各户打短工或者长工,或者发配到府里干些修路挖地等事,但是最近这几个月我们县里人员务工人数已经饱和了,加上粮食供应不上,所以我们才向各个商户们募资,希望大家能多行善举,好帮助这些难民们。”

    南风点头道:“宋大人和尤先生宅心仁厚,实在是HP县每个老百姓的荣幸,我们这些享受官府庇护的商户应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是小女子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不知尤先生答不答应?”

    尤先生显得极为有修养和客气:“那南姑娘请讲。”

    南风说;“能否请尤先生带我到你们的难民营见上一见?”

    尤先生先是一愣,随后随爽朗地笑了起来:“南姑娘是担心我们宋大人把你们捐来的银子贪…污了去吧?那南姑娘现在是否方便,如果方便的话可以随在下一同前往。”

    “方便,方便的,”南风笑道。

    店里忙碌的凤姑眼看着南风跟主薄走了,她想喊已经来不及了,凤姑听整条街商户都在抱怨,说平时的税本来就够多了,现在还要捐款,所以凤姑觉得南风平时这么聪明,应该有办法把主薄甩掉不捐钱才对。

    南风跟着主薄的马车到了一处很大的宅子处,那宅子一看就是富贵之人才能住的,她疑惑地问:“难民住这里?”

    主薄仍是客气地说:“南姑娘有所不知,这是我们宋大人一个朋友的旧宅子,前段时间宋大人去探访难民的时候,看到他们居住的帐篷大多年漏风渗雨,正好宋大人那个朋友搬迁到省城住了,他把这宅子送给宋大人,宋大人却嫌这房子又大又远一直没有过来居住,现在正好用来安置难民。”

    难怪野哥说这个宋大人是好官,放着这么好的房子不在住,却要住在衙门里。

    南风又随尤明江走进宅子里面,到了里面才发现里面的情况真的很糟糕,本是极好的一幢宅子,里面却住满了人,房间里,走廊上,院子里,凡是能挤人的全挤了,床位是不够一人一张的,床都留给了奄奄一息的人,其他人就或坐或躺在地面的席子上。

    跟一些家里有钱的逃难者不同,这些普通百姓拖家带口一路逃难到HP县已经花光积蓄了,他们显得极为狼狈,从外到内的狼狈,尤其一些几岁大的小孩子,本该在温暖的房子里跟父母撒娇撒娇的年龄,可他们却是满脸污垢,手指黑脏,眼神中带着警惕与卑怜,他们极需要人帮助,又害怕别人嘲笑他们。

第325章 捐款(四更)() 
还有一些像她这么大的女孩,可能她们的父母担心他们逃难过程中会发生意外,所以便把她们打扮成男孩子的样子,还在脸上抹了泥,但女孩跟男孩总是有区别的,从眼神中就能看出来。

    或许平时主薄也带一些人过来,因此他们看到南风时目光便有了一些期待。

    南风却觉得这种场面太沉重,于是她干脆退出宅子。

    到了宅子外面,她依然觉得心情沉重,心里仿佛有一颗石头在压着一样,有一点透不过气来。

    要知道她是那种在街上遇到乞丐从来不捐款的人,因为她不想助长不劳而获的风气,但是这批难民确实是需要帮助的,若是世态安好,谁会背井离乡到这里来?

    “南姑娘,我尤某人可曾骗你?”尤明江微笑着问。

    “倒是没有,”南风依然觉得沉重,她考虑了许久这才说:“这样吧,钱我捐一百两,现在天气也渐渐寒冷了,我再捐赠两百床棉被吧。”

    尤明江听到“一百两”从这小丫头的嘴里说出来时,他略微惊讶:“南姑娘,尤某知道你是个好心人,但是一百两确实太多了,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毕竟隔壁商铺捐二两都嫌多的。

    南风却是肯定地说:“尤先生,我这个人不喜欢信口开河,说了一百两就是一百两,再加两百床棉被,不过我的钱放在衙门了,还要劳烦尤先生跟我回去取一下。”

    尤明江又是惊讶了一下:“噢?南姑娘的钱在衙门?”

    “恩,在衙门后院。”

    ……

    那一晚,尤明江给宋丞汇报当天的募捐情况:“城中街一和烧饼铺捐银子一两,仁和甜品店捐银子三两……永安街香蔻坊捐银子一百两,棉被两百床……”

    说到这里,宋丞便喊了停:“尤先生,这香蔻坊是什么来头?怎生捐这么多?”

    尤明江道:“大人,说起这香蔻坊的老板娘,其实她跟我衙门还有一些渊源呢,原来她便是我们夏护卫未过门的妻子。”

    “噢?夏护卫未过门的妻子?”宋丞黝黑的黑上露出一丝惊讶:“怎么从未听夏护卫说过此事?”

    尤明江道:“大人,此事我也是在她领回来取银票时我才知道的,后来我又问了住隔壁的潘建安,潘建安说那姑娘平时没少来,还是同村的,许是青梅竹马,不过潘建安只知道这么多,他不知道南姑娘在县城开了店,以为南姑娘只是来县里打短工顺便陪夏护卫。”

    “呵呵,”宋丞摸着胡子:“看来我们对夏护卫关心不够,他以前告诉过我自己有一个未过门的娘子,我没有打听具体是哪一位,没想到竟是一位如此善良有心的姑娘,夏护卫真是有福气啊。”

    尤明江替宋丞说:“宋大人您又不是那些八卦之人,哪会冒昧地去问人家未过门的妻子是哪一位,不过现在当值的不是伍杨吗?伍杨跟夏护卫最为交好,不然我把他叫进来你来问问?”

    “好,好,”宋丞笑着道:“把伍杨叫进来问问。”

    伍杨一向是个热心肠的,加上现在又是宋丞问的,所以他一进来便一五一十地交待清楚了,南风是怎么进的城,给父亲医脚,开店,怎么做的促销活动,全都说了。

    宋丞一听,便对南风更感兴趣了:“看来是个很能干的女子,有孝心,有善心,喜欢动脑子,懂得取之于民用于之民的道理,改天我要亲自见见这位姑娘。”

    尤明江又补充了一句:“大人,南姑娘还长得很漂亮。”

    宋丞便笑道:“尤先生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女子的容貌来了?”

    尤明江便直接说了:“圣人都说相由心生,有孝心,有善心的姑娘是一眼看去就漂亮,而那些粗鄙之人,就算长得貌美,多看两眼也是恶俗。”

    “恩,那是,那是。”

    ……

第326章 宋夫人(一更)() 
其实县令大人说要见南风,但是毕竟公务缠身,因此也并没有时间召见,但为了对南风的善举表示感谢,便亲自题词了块“经世济民”的牌匾送到南风府上表示感激。

    这块牌匾一挂出去,南风店里的生意就更加火红了,市民们都说南风是个好商人,不但产品做得好,为人也是有善心,于是坊间一些大小姐就更喜欢去她店里买东西了。

    后来这事传着传着就传到了县令夫人那里了。

    县令夫人叫周贞,衙门里的人都称她为宋夫人。宋丞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他的夫人自然不能像别的一些官太太一样在家里享福了,宋夫人每日都得去难民宅那边给难民们分食物。

    宋夫人和宋县令是指腹为婚,两人打小就认识,感情自不必说,但是宋夫人只生了一个女儿后就再无所出,宋县令迫于母亲的压力不得不纳了一个妾。但那一房妾只不过是摆设,宋县令娶回来后就闲置着,好吃吃穿供着,平时不大喜欢去宋姨太房间。

    那日,宋夫人在分粥的时候听到有人议论,说香蔻坊的老板娘捐了一百两银子,还说现在新到的一批棉被也是那个老板娘给捐的,又听到有人说:“听说那老板娘跟衙门的人有关系,好像是衙门某个公差的媳妇。”

    宋夫人便好奇起来,她在衙门这么久,没听说过谁家的娘子是经商的啊。

    但那些人却是议论到这里便停止了,于是宋夫人就更好奇了,她在心里猜测了好几个人,衙门里面除了宋丞,下面还有分管各个部的官,难道是闸官汪建安?不可能,汪建安的媳妇是个家庭主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粮官家媳妇?也不大可能,粮官那熄妇在乡下住,很少进城啊。

    户曹?兵曹?金曹?似乎都不对啊,他们的媳妇她都认识,没听说谁是做生意的啊,再说了,官职人员的家属从商要报备审核,想经商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宋夫人就更猜不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