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让朱聿键高兴的还不是这些钟表匠让他有了制造怀表的能力,而是其中一个钟表匠告诉他,在欧洲的四轮马车已经抛弃了皮带悬挂减震方式,改用弹簧了。一问之下朱聿键才知道,原来因为欧洲的钟表现在都是用弹簧上弦动力,所以钟表匠们制造弹簧并不困难。

第二百二十一章旱情严重() 
朱聿键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又派了两个钟表匠去冶炼厂指导弹簧的炼制,并对所有制造的四轮马车进行改造,将来四轮马车的减震系统使用寿命将会大大提升了。

    磨镜工在欧洲也是稀缺的工匠种类,这不光是因为磨制镜片对技艺的要求很高,主要还是需求问题。在这个时代对镜头需求最大的照相机尚未发明出来,磨制的镜片只能用于制造单筒望远镜,这样的需求量就少了许多。朱聿键现在就需要单筒望远镜装备水师,这些磨镜工解了燃眉之急。

    朱聿键将他们送到玻璃厂,专门设置一家镜片磨制车间,让他们专门制作望远镜同时带徒弟。朱聿键不仅仅要将望远镜装备水师,陆军也要大量装备,以华夏陆军的数量规模,只要装备到营级,就是个恐怖的天文数字。因为有着庞大的装备缺口,朱聿键专门派人当学徒学习磨制镜片,以备扩大生产。

    有了这一批工匠补充之后,朱聿键终于让自己的工业体系完备了起来,至少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所有能制造的产品,他都可以制造了。就在朱聿键为自己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欣喜的时候,一件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崇祯二年的春季,从一开始似乎就预示着什么,开始春耕以后就没下过雨。大地因为缺水而龟裂,就连江南的各条河流的水量也在急剧减少。负责农业部的孙鉁非常着急,他刚刚担任农业部的部长,没想到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为了能让百姓们多收粮食,他与农业部的官员们四处查看灾情,指导百姓们引水浇灌,同时要求所有不靠近河流的水稻田停止耕种,全部改为抗旱的土豆和红薯作物。有孙鉁提前预见到了的大干旱,加上冬天的时候各地水利工程已经修建完善,虽然没能赶得及让各个水库蓄水,但凭借河流自身水量,为各处农田引水还是没有问题的。

    朱聿键也知道干旱的情况有多么严重,在得到了孙鉁的报告之后,他也亲自前往农田视察,查看各地灾情。这一次朱聿键虽然没有穿便服,却也没有摆唐王的仪仗,而是骑马带着木兰卫去宁波附近的农村勘察情况。

    城市里并无农作物种植,也没有多少绿色,所以还看不出旱情有多么严重。但是出了城门之后,朱聿键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水泥路两旁原本茵郁的草地没有一点绿色,除了去年的荒草胡乱的堆积着,竟然看不到新的草芽冒出来。

    越往前走情况就越严重,就连本该异常茂盛的树林此刻也是满目萧条,虽然这些树还都活着,却一个个蔫头耷脑,叶子也是有气无力的垂着,大多数都因为极度缺水而卷曲。幸好浙南五府经过一年多的治理,家家都有余粮,还不至于到把人饿的吃树皮草根的情况,所以这些树木还都比较完整。

    沿着官道走出十几里路,两旁开始出现了阡陌齐整的农田,本应该整齐排列的农作物此时稀稀拉拉的,仿佛刚刚被人铲掉了一般。朱聿键翻身下马,走到农田之中看了看,他发现被刨去的都是水稻苗,很显然这是有人故意为之。他随手抓起一把土来轻轻捻动,那些土立刻变得细碎从他手心里滑落,感觉不到一丝湿气,很显然这些土早已干透了。

    旱灾的情况非常严重,甚至比朱聿键幼时在家乡看到过了任何旱灾都要严重,在后世的那个年代,至少还有生产队的抽水机从远处的河道里日夜不停的抽着水,这些不算丰富的水量通过灌溉渠被引入田地,至少不会让农作物渴死。可是在这里,宁波城外的土地上,却看不到河流的踪迹,农民只能靠天吃饭。

    朱聿键站起身来向四周眺望,看到了一个老汉和一个青年正在工作,老汉在前面拉着耕牛,青年则在后面扶着犁艰难的耕作着土地。见到有人朱聿键大步走了过去:“老丈请问一下,你们为什么将水稻苗都铲掉了?”

    “唐王千岁。”见到朱聿键身上的坐蟒袍,这一老一少被吓坏了,他们也顾不上耕牛和犁,连忙在田里跪了下去。

    朱聿键上前扶起两人道:“两位不必多礼,赶快起来吧。”

    “殿下来小老儿的地头,实乃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老头说了半截却转头去看那青年。

    青年赶忙道:“是三生有幸。”他显然在上夜校,已经能够运用成语了。老头子嘿嘿笑道:“反正我记得有个三,你小子上了夜校那是王爷的恩典,不像我到老也是个睁眼瞎。”

    老头子絮叨着,忽然想起来王爷还在旁边,连忙又要下跪,却被朱聿键搀住了。“老丈不需要磕头,本王下达的民法不是规定了吗?人生而平等,谁也不用跪谁,今后在浙南五府见面只需要抱拳行礼即可。”

    “是,是,我听村东头的张秀才说过,王爷真是个好人啊,事事都为了我们小百姓着想。想当年啊可没有这样的好事,那时候我才二十多岁”老头子继续絮叨着。

    年轻人害怕朱聿键不耐烦,连忙阻止道:“爹,王爷在这里,别总说你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王爷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对,对,王爷您有何事?”老头子显然年纪太大了,脑子有些糊涂,不过朱聿键并没有丝毫不耐烦,而是笑着继续问道:“本王只是想要问问,你们为什么把这么好的水稻苗都铲掉了?”

    老头子点点头却不说话,似乎脑子还是有些转不过弯来,他儿子连忙代答道:“回禀王爷,这是民政司下得命令,让我们这些不靠河的土地铲掉水稻苗,全部改种红薯和土豆。今年看来是要大旱的,这样做免得颗粒无收。”

    “怎么?附近没有河吗?”朱聿键感觉长江以南似乎到处都是河,为什么这里却如此干旱。

第二百二十二章亲自扶犁() 
小伙子继续说道:“回禀王爷,这附近本来有一条后塘河的,只不过因为从春天开始就不下雨,已经干涸了。如今宁波周围除了奉化江这样的大河之外,小河十有八九都干涸了。”

    “这么严重。”朱聿键皱起了眉头:“去年冬天不是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吗?怎么还没水?”他感到有些气愤,农业部和基建部花去那么多银两,建了不少水库和灌溉渠,现在却依然缺水。

    这个时候老头子已经反应了过来,他连忙说道:“孙大人是好人,王爷可不要错怪了他。其实这也不能怪他,冬季虽然全都修好的水库,却要等夏天的雨季才能存够水,可是今年开春之后就不下雨,水库也没法存水。”

    朱聿键听闻恍然大悟,这才知道错怪了孙鉁和孙钤这里两个司长。看来自己的工作有些晚了,如果前年就修好水利工程,现在情况应该会好得多。“王爷,这节气已经晚了,我们还要翻耕。”老头子在一旁提醒道。

    “好的,本王不打扰你们了,快干活吧。”朱聿键询问道:“你们怎么不直接耕种,反而要再翻耕一遍。”

    “王爷有所不知,这土豆和红薯都在地下生长,土壤越是松软就越长得大。在种下土豆和红薯苗之前,要先深耕一次才能长得好。”年轻人解释着,却又扶起了犁开始耕地了。

    见到他们耕作,朱聿键却没有离开,而是在旁边观察起他们翻耕的土地。这些红土地显然缺少肥力,看上去颇为贫瘠,如果要想高产还是要考虑一下施肥的问题。

    两人显然工作的时间已经不短,他们说话的时候都是满头大汗的,老头似乎是体力不支。如今重新开始工作,才走了不远老汉就晃了晃摔倒了。见到老汉摔倒,朱聿键大步跑了过去,将老汉扶了起来。

    “爹,你没事吧。”年轻人也吓了一跳,赶快凑过来查看。

    朱聿键看了看老头的额头,发觉那里滚烫而且没有汗水,他当即说道:“老人家是中暑了,咱们把他抬到树荫下去休息,一会儿就会好的。”

    “多谢王爷。”年轻人感激的点点头,他自然不敢让朱聿键扶着老父亲。年轻人一矮身,将父亲背起来,快步走到了低头的树荫下。

    “拿水来。”朱聿键挥挥手,一名木兰卫递上了一个军用水壶。晃了晃里面还有大半的水,朱聿键拧开盖子凑到老者嘴边:“喝吧,喝点水就好了。”半昏迷中的老者似乎听到的,他张开干裂的嘴巴饮了几口,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如今干旱少雨,天气实在太热了,你们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可不能太过劳累了。”朱聿键说道。

    年轻人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啊,可是我家有五十多亩地需要耕种,时间来不及啊。”他看了看躺倒的父亲,又看了看歪在地里的犁脸上满是黯然的神色,看来今天的工作进度又要拖延了。

    朱聿键看出了年轻人的想法,他站起来说道:“让老人家歇一歇,你来牵牛,我帮你扶犁。”

    “万万不可,王爷万金之躯。”年轻人被朱聿键的举动直接吓傻了,从古至今还从没有一个王爷会如此亲民,竟然打算直接上阵干农活。

    “王爷三思,这农活可不是容易做的。”郝玉兰幼时也做过农活,自然知道其中艰辛。她害怕朱聿键是一时冲动,根本就没有做过农活,不知道其中苦处。她哪里知道,朱聿键前世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的。

    “没关系,我试试好了。”朱聿键说着脱去坐蟒袍,露出里面的短衣。见到他执意要试,大家也实在拦不住,只要任由他走入了田地中。

    年轻人本来想要亲自扶犁的,却是又怕拉犁的水牛伤了朱聿键,只好自己去牵牛了。两人开始配合着耕地,年轻人不时的回头看去,观察朱聿键能否胜任。

    实际上扶犁虽然看似简单,其中门道也不少,这主要在扶犁那只手的力道上。手的力道掌控很重要,如果用力小了,犁头会浮出土面,结果造成没翻耕到足够深度。如果力道大了犁头会扎入深土层,让牛拉不动而停止。年轻人本来以为朱聿键不会做农活,必然很快就难以为继了。

    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贵为唐王的朱聿键,竟然能够轻松的扶着犁,跟在他后面亦步亦趋。他手上的力道不轻不重,让犁头得以平稳的前行,在他们的身后犁出的沟深浅如一而且笔直,绝对是行家里手的做派,看得所有人都暗暗佩服。

    “想不到王爷什么都会,连耕地都是如此在行。”肖甯感叹道。

    上官芸清也在点头称是:“的确如此,我真不知道王爷有什么是不会的。”

    听到两个弟子的赞叹,郝玉兰心中颇为甜蜜,这就是她看中的男人,他是如此的优秀,却又如此的心系百姓。想到朱聿键一次次为了妇女权益所作的事情,为了百姓所作的事情,郝玉兰心中就充斥着柔情。

    “歇一歇吧,别累坏了。”郝玉兰出声提醒道。朱聿键刚想回答忽然听到咔嚓一声,随后他的手一轻,犁顿时歪倒在旁边。

    “出问题了?”朱聿键低头去看,却发现犁头已经断裂了,此时半截犁头就插在土里。朱聿键将那半截断掉的犁头拽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