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雷的结构简单没有多少高科技含量,只需要将引线的燃烧时间固定下来,就能轻松制成。俄国人没有那么高深的物理学家,也从未计算过爆炸威力和杀伤面积,这个还处于古老的经验科技时期的国家,对这种武器没有任何理论研究,直接要求工匠仿制并试验。

    结果与唐军的试验相同,四公斤的装药量以俄国人的身高体力也难以扔得太远。这样的距离很容易让投掷者遭受损失,在不考虑使用效果的情况下,俄国工匠们擅自将手雷的重量降低,这包括将手雷外部容易造成破片的生铁雷壳换成薄皮熟铁,将装药量从四公斤降低到一公斤。

    这样设计的手雷从破片杀伤完全变成了爆炸杀伤,威力与唐军手雷不可同日而语,但因为这些减重的措施,让俄军手雷只有一公斤半左右的重量,人高马大的俄军士兵很容易将其扔出三十米外,这样手雷变成了步兵的实用武器。

    这样的手雷1713团也有装备,只不过满桂骑兵团来得太急,让俄军没有时间动用手雷,对方已经冲入军阵之中。而1711团先是遭受炮击,后来赵率教的骑兵又在外圈游弋的几分钟才发起进攻,这才让他们有时间准备手雷,点燃引火的火绳。

    俄军手雷对骑兵造成的损失并不算大,但也有至少三百人伤亡,其中大部分都是被黑火药烧伤的。这些伤员多数还能忍着疼痛加入到战斗中,不会影响骑兵的战斗力。

    骑兵迅速的冲入了俄军阵地内,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这一次唐军骑兵是俄军的三倍多,对方根本无法抵挡。依靠着更加先进的武器和骑兵优势,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叶戈尔所部的1711团就死伤殆尽了。

    唐军骑兵迅速打扫战场,然后拉开一个半圆形的阵势,向着东面疾驰而去。半小时之后,唐军骑兵迎面撞上了增援而来的俄军1719团。尽管没有炮兵火力掩护,唐军还是对其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俄军再次陷入了苦战。

    1719团结阵抵抗了十分钟,另外一个俄军步兵团就到了,很显然对方的增援正在源源不断而来。赵率教可以将这些俄军步兵全部歼灭,但摄于对方的新式武器,他不想造成己方太大的伤亡。更何况如今练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没必要再与对方耗下去,因此他很快命令撤退,全军向南而去。

    赵率教和满桂的联手作战,让俄军疲于奔命,结果一个团被歼灭,两个团遭受重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尼古拉伯爵吓得赶快命令部队返回城市死守,同时向伊里奇侯爵告急。

    接到尼古拉伯爵的告急文书,伊里奇侯爵感到心头无名火起。尼古拉伯爵实在太无能了,见到敌人就要增援,他在南方苦战数个月,将对方的主力军都吸引了过来,尼古拉伯爵却还在北方喊着要增援,这让他难以忍受。

    可是冷静下来之后,伊里奇侯爵有感到这种情况不寻常。虽然他们在作战中,不断将农奴投入军队,致使原本二十万的军队除了阵亡者以外,已经扩建到了五十万人以上。

    如今伊里奇侯爵利用绝对优势的兵力,对乌法、彼尔姆等几个主要城市发动猛攻,为得就是牵制对方主力,在攻防战中消耗对方的兵力。可是从尼古拉伯爵的信件来看,对方在北方的兵力显然不少。一个能够打垮俄军三个团的骑兵部队,应该不会少于两个师了。这可是根据俄军侦察中,唐军在欧洲前线的全部骑兵力量,他们竟然敢在三万多哥萨克处于南线的情况下,将其全部抽调出来前往北线,这说明对方尚有余力。

    伊里奇侯爵结合这些情报最终得出结论,对方在增加兵力,似乎打算给自己一个致命的打击。伊里奇侯爵知道自己恐怕面临了一个巨大的危机,一旦谋划失误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然而这也是一个机遇,几个月来对方凭借坚固的堡垒死守,让他损失了大量兵力,如果对方愿意进攻,与俄军在野外作战,他就机会消灭对方的主力。

第七百九十二章主动决战() 
只要将唐军在欧洲的主力部队消灭,伊里奇侯爵就可以长驱直入,至少夺回鄂毕河以西的全部土地。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的功绩足以让他达到俄国陆军总司令的职位,他的家族也会因此而兴旺起来。

    想到此战的巨大利益,伊里奇侯爵立刻下达命令,要求南部各部队停止进攻,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他同时命令尼古拉伯爵谨守城市,不得外出作战。为了确保优势,伊里奇侯爵还给国内发出了求援信,他以唐军正在增兵为借口,要求国内给他再抽调三万哥萨克骑兵,同时将新一批到货的簧轮枪调拨过来使用。

    看到了伊里奇侯爵的信,国内几大掌权的贵族与沙皇米哈伊尔一世商量此事,大家都认为这是个机会。只要给伊里奇侯爵足够的兵力,说不定他们就能反败为胜,将唐军占据的土地全都夺回来。

    俄国人始终不明白,大明帝国距离乌拉尔山千里迢迢,唐军派出这么多军队,他们的后勤是如何解决的。不过在懂军事的贵族们商讨之后,他们一致认为唐军至少征调了五十万民夫参与到武器弹药的运送工作中来,这样的补给线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俄军一战消灭对方大部分有生力量,唐军将难以在短时间内补充兵力,这样俄国的胜局可期。

    为了达到伊里奇侯爵所说的战役目的,俄国政府几乎是倾其所有,不但给他从西部战线抽调了三万哥萨克骑兵增援,还将最新一批的六万支簧轮枪全都调拨给了他,同时国内甚至将最精锐的皇家近卫军团十万人调往东方,交给伊里奇侯爵统一指挥。

    俄军可谓是一场豪赌,将所有能用的机动兵力全都压了上去,希望能够一战定乾坤。在接收这些兵力和武器之后,伊里奇侯爵信心大增,他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决战的实力,遂决定主动出击。

    这一次伊里奇侯爵的进攻选在了乌拉尔山的中路,这里虽然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中间却有一片开阔的丘陵地带,这里地形的平均高度还不足一百米,地域宽阔没有河流阻隔,是大兵团作战的理想战场。

    更让伊里奇侯爵满意的,是此地处于整个战线的中间点。如今他们在南部几个城市遭遇了激烈抵抗,显然有大量唐军驻守,而在北部唐军骑兵又发动了几次大战,说明人数也不少。根据伊里奇侯爵的判断,对方在南北两线构筑重兵,中路必然是兵力空虚的。

    如果俄军能够从中路突破,甚至占领乌拉尔山脉中路一线,就能够拥有一块稳定的防线,挡住对方的反击。同时将唐军南北两路的重兵分隔开,到时候他再集中大军各个击破,唐军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

    为了达到这个作战目的,伊里奇侯爵将所有机动兵力都调动了起来。北方有尼古拉伯爵的十万人防守,只要他们谨守城市,唐军也无法攻破。

    南部俄军战线是沿着卡马河布防的,这里留下十万人,也足够抵挡唐军可能的渡河进攻了,这样他就能抽调出三十万步兵和三万哥萨克骑兵用于中路突破。如果再加上国内支援的皇家近卫军团和三万哥萨克骑兵,他就有了四十六万大军的兵力。

    拥有这么多的军队,伊里奇侯爵认为根本不用怕唐军,因为根据他的判断,以唐军如此绵长的补给线应付高强度作战,就算他们调动百万民夫,最多也就只能保障前线三十万大军的作战物资补给,再多恐怕就无法支撑了。

    对方需要留下部分军队挡住南北两线的俄军,所以他们能够用于正面的至多不过二十万兵力,这样他就有了一倍以上的优势,胜利是没有问题的。

    伊里奇侯爵的判断没有什么大错误,因为处于前线的唐军的确只有三十万人,这还是算上刚刚编组完成的两个骑兵军。当然这些部队并非依靠什么百万民夫提供补给的,而是利用已经修到彼尔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依靠着复线铁路强大的运输能力,沿线各省生产的物资得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保证了唐军作战物资的充足。但是唐军的土地太过广大了,处处都需要防守,尤其是在南方还有一群来去如风的满蒙骑兵,这是现在唐军无力去管,但又不得不重兵防守的。

    在沿线被牵制了大量兵力之后,唐军能够投入欧洲战场的,也只有三十万部队了。这其中包括袁崇焕的第四军和刘体纯的第七军,这是两个战斗力很强的野战军,也是步兵的主要力量,另外是满桂的第二骑兵军和赵率教的第三骑兵军,还有负责防守城池的第三守备军和第二预备役军,就是唐军的全部兵力了。

    负责前线侦察的血狼团和负责情报的夜枭很快传来了侦察情报,这些情报全都汇总到作为临时前线总指挥的袁崇焕手中,他与副总指挥刘体纯研究了大半夜,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俄军准备用大军中央突破,一举撕裂唐军防线分而歼之。

    在得出这个情报之后,袁崇焕立刻发出紧急命令,抽调两个野战军和两个骑兵军在索利卡姆斯克做好战斗准备,迎击可能到来的俄军部队,至于南北两线的防守任务,则交给了第三守备军和第二预备役军执行。

    与此同时,血狼团全部以小队为单位渗透进入对方境内,随时监视俄军的动向。这支朱聿键手下最强大的特种部队,能够以单人携带武器弹药和口粮的情况下,不依靠任何后勤支援,在外执行两个月以上的任务,足以承担深入敌后的侦察。

    唐军已经和俄军都在积极准备着,一场东欧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作战即将展开。唐军首先在乌拉尔山一线布防,两个骑兵军分别派出一个师,以营为单位沿着两河中间的狭长地带前出。他们承担了试探俄军虚实,寻找敌人作战弱点的任务。

第七百九十三章正面阻击() 
首先出击的两个师是由何剑率领的第二骑兵军第五师,以及巴特率领的第三骑兵军第九师,全都是骑兵部队之中响当当的拳头部队,两个骑兵师一南一北,向着情报中俄军的集结地出发了。

    此时的斯捷潘子爵志得意满,以为他在东方作战日久,熟悉此地的地形与唐军实力,因此在没有派出更高级指挥官的情况下,新到的哥萨克第四骑兵军就归他暂时领导了。此时手中有了六万哥萨克骑兵,斯捷潘子爵感到自己已经无敌了。

    对哥萨克的信任让他感觉,只要凭借手中的六万哥萨克骑兵,就能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敌人,也包括那个可恶的,令他损失了上万部属的唐军骑兵部队。当初他曾经判断,这支骑兵部队深入死亡之海,应该再也出不来了。可是随着俄军多方面情报搜集之后他才发现,对方竟然奇迹般的突破了死亡之海返回乌法了。

    这个仇恨斯捷潘子爵始终深深的埋在心底,不过这次他感觉报仇的机会终于到了,有了六万哥萨克骑兵的帮助,他必然能够横扫一切挡在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敌人。

    伊里奇侯爵的兵力部署中规中矩,四个步兵军团平行推进,六万哥萨克骑兵夹杂在中间,掩护步兵的侧翼。这样的平推阵型没什么新意,根本就是让对方避无可避的硬碰方式,讲究以力胜敌。

    这并不能说是伊里奇侯爵的指挥艺术低能,其恰恰反应了指挥官的头脑非常清醒。在拥有兵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玩各种新颖战术反而可能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