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那些老胳膊、老腿,跑都跑不动,已经是暮气沉沉的老预备役军官,他是压根就不敢指望了。

    硚口之战的教训,让他认为这些年纪一大把的预备役军官,还是老实的守住据点为好。至于这种战场上的事情,还是让建川幸次郎少佐这样的年轻人去为好。岁数太大的人,就不要去战场上搀和了。

    要说这位建川幸次郎少佐,也算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到任时间虽说不长,但将十四旅团原来被那些年纪不小的预备役军官,给搞得一团糟的旅团司令部,给捋顺的整整齐齐。派他出去,喜川芳吉少将阁下还是放心的。

    在接到命令之后,这个建川幸次郎少佐却并未感觉到欣喜。他并不看好这次抢粮行动,尽管旅团长给他的命令是捞一把就走,可问题是捞一把,究竟是去哪里去捞?八路征集来的粮食都储备在哪儿?现在是秋收的季节,难不成让自己的部队亲自去收割?

    一没有情报支援,二部队眼下的实力在哪儿摆着呢。主要依靠伪军,你少将阁下这不是开玩笑嘛?要是支那人能顶得住,那帝国还在支那战场驻这么多军队干嘛?就两个中队的日军,那不是羊入虎口吗?你喜川芳吉少将,真当现在是三七、三八年呢。

    在凝视了沙盘上敌我对峙态势良久之后,这位老兄明知道不可为的情况之下,还是尽全力制定了一个抢粮的计划。为了保密,他没有选择从距离长治最近的壶北县城出发,而是选择了于潞东县城集结出发。

    而且在从潞东县城出发之后,他带着部队先是笔直向东,摆出了一副向太行山区扫荡的架势。等到深入东部山区刚刚十公里,便迅速的改变方向转头向西南方向,杀奔壶北县西北平原地区,也是整个潞东地区最大的产粮区而去。

    他的整个作战计划,除了他自己之外,在行动全部曝光之前别人是谁也不知道的。别说伪军将领,就连参战的日军两个中队长都不清楚。这位老兄连自己人都瞒着,可谓是用心不是一般的良苦。

    因为他知道,下面的部队之前都被打怕了。都愿意保持现在用武器、弹药与交换物资,保持与八路现在和平共处的现状。谁也不愿意出来扫荡,都怕挨八路的揍。这帮老家伙今天命令下达,没准明天就把自己给卖了。现在,他可不敢信任这些同胞加上同袍。

    他煞费苦心,但其实并没有瞒住多少人。这个家伙一撅屁股,李子元就知道他要拉什么样的屎。自从开始主持分区工作开始,他就严密的控制流向日占区的粮食等生活必需物资。所有的粮食流通数量,都牢牢的控制在军分区手中。

    对于交换粮食的做法,李子元虽说表示了一定的支持。但他也要求,不允许日军存粮超过半个月。以眼下八路执行命令的效率来说,这道命令能不能得到落实,李子元还是心中有数的。

    眼下即将入冬,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出来搞些粮食,除非他们从晋中搞来粮食,否则整个独立步兵十四旅团整个冬天就得挨饿。可晋中的粮食除了满足晋中地区日军需要之外,还要满足粮食产量很低的晋北,以及绥远日军的消耗。

    即便是能调拨出来一批粮食,但数量也会是相当有限的。自己眼下掐住了日军的粮袋子,只靠几个县城周边巴掌大的地方,根本就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眼下秋粮下来了,这帮日伪军出来干什么了,傻子都能判断的清楚。

    所以在接到日伪军向潞东县城集中的情报之后,李子元将主力两个团加上一个独立支队,秘密调往潞东与壶北西部地区交界处待机。在整个潞东县境内,就放了潞东独立营以及从其他几个县独立营,抽调的一部分兵力。

    甚至他的司令部,也跟随独立二团秘密迂回到壶北与潞东交界处隐蔽待机。他在两县交界处的毕竟地带,给建川幸次郎设置了一个伏击圈。为此他连军分区所属轻重迫击炮连,都全部的调出来。

    这边李子元设置好了伏击圈张网已待,那边建川幸次郎的南下行动,也是相当的小心翼翼。他将所有的日伪军猬集在一起抱团行动,前边尖兵一律改为日军担任。在行进的时候,重点对两翼进行观察。

    虽说猬集在一起行动,但并不等于说他将全部的队伍收拢到了一起。他将所有的日伪军分成三队,每一队间隔在五华里左右。这样,即便遭受到伏击,也不至于全部都遭受到打击,而且各部无论那一部分受到袭击,相互之间也能起到支援的作用。

    这位老兄构思,可谓不是不巧妙。但他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这支从河北调来的伪治安军的战斗力,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内部也一直都没有捋顺,后调来的伪军官与本地出身的军官之间,相互几乎毫无信任。

    而且,该部伪军中本地军官,多次受到过八路的打击。硚口一战,更是几乎被连锅给端了。先天对李子元所部八路,就有严重的畏惧心理。打起来,这些人极有可能会一触即溃,根本就坚持不了他预计的时间。

    最关键的是,他的那两个中队如果是七七事变之初,意志顽强、作风凶悍,准备也相当精良的日军,也许这个战术还能起到一些作用。但眼下的这支日军,以两个中队别说两个团的八路,就是两个连的八路,也不见得一对一能够打赢。

    他更没有想到,李子元为了对付他这支抢粮部队,调动了几乎全部的两个主力团外加一部分地方武装,压根就打算将他这支送上门来的日伪军,全部都留在他们预定目标之内。他制定的这种战术,正好对了李子元下苦心练习的穿插、分割、包围的战术。

    徒步行军的日伪军,在整整在潞东与壶北交界处的浅山区转悠了将近一天之后,见到前边的新集镇,这帮日伪军都松了一口气。位于浅山、丘陵地带的新集镇,是两县交界处一个比较大的集镇。

    虽说位于壶北,但与潞东西部地带就只隔着一道很低矮的岭,直线距离还不到十华里。向西南方向不到五十华里,就是可以随时提供支援的壶北县城。按照原来伪警备队军官提供的线索,八路在两县西部征集的公粮,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到这里,再向东部山区运送。

    眼下秋粮已经开始收获,这里肯定会堆满了粮食。再加上地理位置适中,所以建川幸次郎将新集镇,作为此次抢粮行动的主要目标。他这次出动,将独立步兵第十四旅团几乎所有的骡马都带了出来,还征集了不少的民夫和几个县的大车。

第七百一十四章 请战() 
建川辛次郎的整个企图很明显,摆明了就是准备抢一把之后。趁着东部山区的老八路反应过来之前,直接撤入壶北县城。只要能调开老八路,将他们给吸引走的话。剩下的什么区中队、小队,基干民兵一类杂七杂八的武装,建川幸太郎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潞东地区的八路,一直都没有出现踪影,让建川幸太郎以为自己声东击西的把戏,成功的瞒过了李子元。所以他尽管还是显得有些紧张,但脸上的神色明显却是多少带着有些自得的表现。

    眼下新集镇已经就在眼前,而且一路上八路都没有出现,这让他的信心更浓了。似乎堆山成岭的粮食,现在就已经摆在他面前了。他认为只要给他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可以搬光整个新集镇的粮食。只要这些粮食在手,整个旅团就可以平安的渡过冬季。

    至于这些粮食究竟是高粱米,还是日本人不吃的小米,或是上好麦子磨制的白面,对于建川辛太郎来说没有任何的差别。对于他来说,首先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是第一。再然后,既然现在十四旅团都已经混到吃糠咽菜的地步了,那也就别在挑挑拣拣的了。

    当向新集镇做最后侦察的尖兵回来报告,新集镇内几乎没有任何的防备。除了一些民兵维持次序之外,一个老八路的踪影都没有见到。从周边地区运送粮食的大车和独轮车,已经将新集镇内外给挤满之后。

    被即将达成目的刺激的眼睛都有些红了的他,此时已经将所有的危险,都抛弃到脑袋后边。只是就在他一挥手,刚要下达攻击命令的时候。一声枪响让刚刚还和他汇报的,担任尖兵的一个曹长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一股混杂着白色东西的鲜血,从他头上的钢盔下面,耳朵的位置上瞬间的流了出来。这个倒霉蛋连抽搐都没有来得及抽搐,甚至连*都没有来得及*,就直接去见了他们的天照大神。

    尽管建川幸次郎反应极快,在第一声枪声响起的时候,就一个鱼跃迅速的卧倒。但这声枪声,就像是一个信号一样。在新集镇的周边,不约而同的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一枚枚的*,准确的落到了日军第一梯队之中。

    从周边打过来的*,将已经做好出击准备的第一梯队的日伪军,给炸的血肉横飞、死伤一地。而伴随着落下来的*,同时打过来的还有密集的机枪火力。这些部署,不是只针对日伪军第一梯队,而是一直伴随着整个日伪军行军序列。

    伴随着嘹亮的冲锋号音,一股股的八路从两翼快速的丘陵地带快速的杀了出来。不过这些杀出来的八路,只是以火力压制住日伪军不敢轻举妄动。自己的攻击目标,重点则是三部日伪军之间的结合部。

    此时的建川幸次郎那个稳妥的战术,真的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三部日伪军相隔五里的间距,正好给了设伏八路穿插分割合围的机会。而他总体的兵力相加,两千多人的日伪军也不算少。

    可关键是被自己人为的分成了三块,在这种密集的火力封锁之下,想要短时间集中起来那有那么容易。尽管日伪军也按照建川幸次郎战前部署,迅速向中间部位靠拢。但周边的密集机枪火力,让试图靠拢的日伪军被打的人仰马翻。

    尤其是被重点打击的第一梯队,承受着更加巨大的压力。十余挺轻重机枪,再加上至少七门迫击炮,在向他们倾泻着弹雨。在加上不时投过来的密集*,日伪军的先头部队几乎是被打的连头都抬不起来。

    尽管跟随第一梯队的建川幸次郎几次组织向后突击,但却始终无法冲破八路的火力网。

    几次发起的攻击,几次都被打了回来。在付出一定的代价之后,建川幸次郎不敢在强行攻击。在打下去,他的第一梯队估计即便是与身后的两个梯队汇合,但也剩不下多少人了。

    尤其是其中兵力最少的日军,那里经受的住这样的消耗?最终束手无策的建川幸次郎,只能一边命令日军监督伪军顽强抵抗,第二、三两个梯队调头向自己靠拢。一边不断的呼叫壶北县城的二四三步兵大队,要求他们提前出城支援并接应自己突围。

    而此时就在新集镇内指挥作战的李子元,见到自己的老部队在刘海山的指挥之下,已经完成了对三部日伪军的分割。一团已经从正面兜住了日伪军第一梯队,从背后迂回穿插的潞北支队,也已经包抄到位之后。

    对着身边的王均道:“打信号弹,命令部队发起总攻击。告诉部队,加快进攻的速度,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股日伪军。该上刺刀的时候,就给我上刺刀。告诉刘海山,他的炮兵这个时候还不用,难道还等着那些炮弹下崽吗?”

    “命令阻援的潞图支队以及土城独立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