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子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管仲遂即去寻宁戚,二人互通姓名之后,谈得十分投机,最后管仲问宁戚是否愿意留在齐国为官。宁戚听了,只微笑着说了一句“浩浩乎白水”,再也不肯言语。管仲一时弄不明白宁戚话的含义,但不好意思再问,只得告辞而去。

    讲到这里,田书问孙子道:“你明白宁戚话的意思吗?他是否愿留在齐国为官呢?”

    “宁戚明明表示愿在齐国为官,辅佐桓公称霸诸侯,管仲怎么会不明其意呢?”小田武不假思索地回答。回答得是那么果断,那么不容置疑。

    “孺子何以知之?”田书惊异地问。

    田武解释说:“难道爷爷忘记了吗?古时有一首白水诗写道:‘浩浩白水,倏倏之鱼,君来招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这不是情愿留下,辅佐齐国治天下吗?”

    田书闻听,紧紧将孙子搂于怀中,亲呀,吻呀,用络腮胡子扎他那胖胖的脸蛋呀,心中浇着油,灌着蜜,燃着火,是那么香,那么甜,那么热

    一日田书得闲,携田武去登愚公山。愚公山原名杜山,在临淄城西二十余里。这是一座孤山,拔地而起,崛然而立,上刺青天,方圆数里,古木参天,荆棘丛生,怪石林立,兽窜鸟鸣。田书肩背干粮,腰挂水壶,左手牵孙,右手持剑,披荆斩棘,挑蛇杀狼,弯弯转转,坎坎坷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攀上了峰顶。登高远望,长河、大海、旷野、城镇、丘岭,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田书指点江山,向求知若渴的孙子讲解着渤海、黄河、淄水、济水、时水、汝水、临淄、干乘、乐安、博山、牛山、铁山讲者滔滔不绝,津津有昧;听者聚精会神,如呆似痴。田武借爷爷捧壶喝水的喘息之机问道:“爷爷,这杜山为何又改名愚公山呢?”这是田武的特点,凡事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第23章 峄山观景 泰山览胜(3)() 
应孙子之求,田书讲述了这杜山改名的故事。

    齐桓公即位不久,也是在这样一个晴朗的秋天,为了练兵,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出临淄城西门,到杜山行围射猎。桓公一马当先,指挥着兵士轰、围堵、截,箭射枪刺,不消半日时间,便猎获了许多獐、狍、狐、兔等。正欲收围回城时,忽然一只小花鹿慌不择路地跑到齐桓公近前,兵士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就要开弓放箭,桓公见小鹿样子挺可爱,不忍心兵士们将它射死,想要捉个活的,便大喝一声:“不要放箭!”说着一提缰绳,两腿用力一夹马肚,回手朝马屁股狠狠甩了一鞭,战马会意,撒开四蹄,飞也似的朝小花鹿追去。小花鹿个儿虽小,却异常敏捷灵活,见有人来,撒腿便跑。兵士们不敢放箭,拦挡不住,任凭小花鹿冲出了重围。桓公一时兴起,催马紧紧追赶,那小花鹿在前,拼命地跑,桓公在后,叫劲地追,小花鹿虽离马头不远,可桓公就是捉不到,就这么一前一后,眼看着小花鹿朝山沟里跑去。

    齐桓公骑的是宝马良驹,又加上催的急,就像插翅飞行一般,兵士们的马哪里跟得上,只一眨眼的工夫,便被落得不见踪影了。

    齐桓公单人独骑,追着小花鹿,一口气跑进山谷深处,小花鹿在山石间左拐右拐,它身子小巧灵活,无处不可通行。桓公的马则不然,休看它在平地四蹄如飞,但到了这山沟沟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左躲右闪,急得团团乱转。桓公翻身下马,只身一人向山谷里寻去。他东寻西觅,转了几个圈,拐了个弯,小花鹿不见了踪影,自己也迷失了路径,连方向也辨不清了。

    齐桓公筋疲力尽,看看天色将晚,再也无心找小花鹿了,一心欲往回走,却怎么也找不到归途。他心中着慌,见有一条窄窄的小路,只管循路走去,可是,越走谷越深,越走林越密,越走天光越暗,虎啸猿啼,狮吼狼嚎之声震撼山谷,树木,山石,怪物似的向他扑来,令他毛骨悚然。恰在这里,忽听得不远处有脚步声,循声望去,只见山谷深处走出一位老者,年纪在八旬开外,手持拐杖,须发如银,身体却还健壮。齐桓公见了,好生欢喜,急忙上前迎住老者,深施一礼,问道:“请问老丈,此处是何地方?”老者闻声抬头,上下打量了齐桓公一番。沉思片刻,手拈银须,微微一笑说:“此乃愚公之谷也。”齐桓公不由得一愣。自己常在这山下行围狩猎,从未听人提起有什么愚公之谷。便好奇地问:“好蹊跷的名字,莫非有什么来历不成?”老者立时冷下脸来,长叹一声说:“实不相瞒,所谓愚公者,系指老朽而言也。”齐桓公哈哈一笑说:“看老丈言谈敏捷,举止大度,何能以愚公称之”“此话一言难尽!”老汉再叹一声,向齐桓公讲述了自己的一段不幸遭遇。

    老汉祖居此谷,日子倒也过得安闲。近年家中养了一头母牛,年下生了一头牛犊,老汉精心饲养,牛犊长得很是健壮。一日,老汉去市上卖了牛犊,买了一匹小马驹,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个壮年汉子拦住了,他气势汹汹地问老汉,这母牛与马驹是从哪里来的,老汉说:“母牛和马驹都是我的。”汉子把眼一瞪说:“胡说,母牛岂能生马驹!这马驹分明是你偷我家的。”汉子不容老人开口,抢过马驹便走。事情传扬开去,邻里都笑老汉愚,传来传去,众人便将这老汉称做愚公了;又因老汉久居此谷,人们便将这谷称做愚公谷,这山称做愚公山了。

    老汉说完,凄然泪下。齐桓公见老汉说得可怜,不便再说什么,便向老汉请教出山的路径。老者向一旁的小路指了指,便自顾自地顺山路走了。

    齐桓公按老者指的路走出不远,就听见一阵人喊马嘶,原来是兵士们寻来了,再看战马就在不远处拴着。齐桓公见夜幕降临,飞身上马,带了猎物,赶回都城临淄。

    第二天早朝,齐桓公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把在杜山迷路,逢上愚公的事,当笑话说给大臣们听,大臣们笑得前合后仰,七嘴八舌地议论,说这老头也实在是太愚了。唯有相国管仲听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主公,臣罪该万死。”

    田书不再继续讲故事,转而问田武道:“田武,你能说出管仲何罪之有吗?”

    田武眨眨眼,皱皱眉,略作思考后说:“尧舜之时,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是因为有皋繇(gāoyáo)为大理(司法官),国家有严格的政令,故无人敢以强凌弱。如今,竟有强者于光天化日之下夺老者之马,身为相国的管仲,自然应承担罪责”

    这哪里是孩子的话,简直是政治家的头脑和见解。

    祖孙二人在愚公山直游玩到红日西沉,小田武仍不肯离去,直到爷爷答应不久将带他去游峄山,登泰山,他这才恋恋不舍地随爷爷下山。

第24章 峄山观景 泰山览胜(4)() 
峄山雄峙于邾国都城的身后,亦即邾都依偎于峄山的怀抱之中,因山中怪石万垒,络绎如丝,峄绎同音,故名峄山,亦称东山。相传远古时候,女娲炼石为丸,神工补天,天合而去,留下乱石滚滚,危及人间。玉皇大帝闻讯后,派了六位神仙,将亿万块石丸移置一处,堆积成峄山。它丸石绎边,重垒叠嶂,向有“岱南奇观”的美誉。

    峄山,海拔555米,周围十几里许。田书祖孙沿山路石级盘旋直上,共四十三盛,约八驻。由子孙石处登山,有荞麦石、虎皮石、左龟石、簸箕石耸立桐迎。过回马岭,经聚仙桥达南灭,旁有大型摩崖,高数丈,上书“灵通泰岱”、“衍岱钟灵”八个大字,字体浑厚,笔力道劲。石坊、石殿、石碑依山而建,鸟瞰万里。南天门东有船石,西有栈道,下临深渊,上依绝壁。

    过南天门而凌霄而上,则另是一番景致。悬崖、峭壁、飞岩比比皆是,林木深秀,景色宜人。试剑石拔地而起,高丈余,宽厚不过三尺,赫然有中缝通裂,形若剑劈,颇有妙趣。八卦石为八块巨石相抱而成,相传为伏羲氏曲演八卦处。丸石相挨相叠,相斗相错,颠连起伏。丸石之下,形成了无数的天然洞穴,洞洞相通,穴穴相连,浑然一体,称为“峄孔”。山中有名洞33处,时值东北风起,各洞的泉水同时涌涨,真乃天下奇观!

    沿石级盘路继续登山,便到了白云洞。祖孙立于洞前,宛若腾云驾雾,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洞里白云出,洞外白云漫,里外皆白云,云深不知处。洞内有泉,有井,有池,俗传与东海相通,称做“海眼”,故千人饮之不竭。钻出云洞,北望思亲石、朝天泉、飞升台、舍身台,令人肝胆俱碎。

    伫立白云洞口,举目仰望峄山极顶,五巨石并肩抱立。形若芙蓉,又像五位仙女刚刚自天池洗浴归来,故名五华峰,光风霁月,直插蓝天。

    五华峰怪石嶙峋,陡峭如削,而登攀之路则藏于丸石之下,千回百折,人在其下匍匐而进,忽明忽暗,如入迷宫。登上五华峰顶,脚踏“仙人棋迹”,头顶蓝天,手抚白云,顿觉心胸大开,如释重负。

    五华峰周围有居龙洞、车辋(wǎng)石、探海石等佳景胜迹。探海石上削下丰,如引颈探物状,下临深渊,与数十丈的锦屏岩遥相对峙,其势之险,令人魂飞魄散,天晴日朗之时,立于石上可以隐见东海。

    登山之路,胜迹佳景目不暇接,下山之路,名胜古迹亦比比皆是。由五华峰向东至炉丹峪,一路有一线天、长廊壁、挂线石、冠子石、仙人棚、石鼓洞、莲花池、金鱼池、隐仙洞等胜迹。

    田书带孙子攀登高峰,并非旨在游山玩水,主要的目的在于开阔其心胸,陶冶其性情,培养其志趣,考察其才智,锻炼其意志,增长其才干,提高其认识。人是大自然的骄子和宠儿,只有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融于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中,才能变得纯真、圣洁、不染世俗的尘埃,回复自然人的圣灵。田书祖孙登山,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一次教学活动,以崇山峻岭为课堂,以自然景观为教材,以胜迹佳景为教具,生动形象,意趣盎然。因为目的十分明确,观赏时便有所侧重,或指点,或讲解,或提问,力图对田武有所启迪。

    虎啸石像一群猛虎,雄踞于深涧密林之中,占山为王,称霸于世,仰天长啸,山摇地动,落叶飘飘。田书详细指点给孙子看,让他自幼树雄心,立壮志,将来像猛虎一样有威,有势,雄踞天下。

    一只洁白的羔羊长跪于地,昂首张目,以待母哺,这是乳羊石。山石尚且知孝,人间岂可不敬父母!

    脚下一深涧,寒凛凛,阴森森,令人望而生畏。相传伏羲、女娲在此涧沐浴,繁衍了人类,故唤爷娘涧。伏羲与女娲系同胞兄妹,兄妹婚配,原为人伦所不容,然而伏羲和女娲,却为万世所敬仰,因为没有他们的乱伦,便无今日之人类社会,他们是人类的始祖。由此可见,是非曲直,均以对人类有利为准则。

    白鹤泉泉水漪涟,千年万载愈甘甜,酷暑尤显泉水贵,拎水一桶浇烈炎。世上事,以为民谋福利为贵。

    悬崖之上迎客松,探身招手,郁郁葱葱,喜迎三江八河的游客,笑送五洲四海的宾朋,虽然身居深山,但却耳边永伴笑声。多一个朋友,少一份孤寂,多一份情意;少一份冷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