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子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子听了风胡子的报告,脸上浮现着会心的微笑,再付给他更多的赏金,风胡子不禁一怔,说道:“赴楚前我已拿过很多旅费,元帅今日为何又多作破费?”

    孙子微笑着说:“不多,不多,如此菲薄之赏,实难酬阁下之大功。倘与楚一战,欲收此效,不知要耗费多少财物,要有多少将士血染疆场,因此,阁下之恩,吴当传与子孙,永世不忘!”

    孙子率直之言,令风胡子感动不已。

    楚昭王自从得了湛卢宝剑之后,日益心高气傲,全不把吴国放在眼里。既然楚兴吴亡是天意,不必再苦苦争斗,只待天赐机宜,一举灭之。于是他一方面隐于后宫,不问国政,与甄梅妃淫乐无穷;一方面颁旨全国,修史、建庙、筑祠、树碑、立传,以征其圣德,举国上下,弥漫着静谧、安详、和乐的气氛,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子西、囊瓦、沈尹戌与众多臣僚们的心情却并不像昭王那样轻松自在,堂堂强楚,与不屑一顾的弱吴交战,却屡战屡败,这是莫大的耻辱,这耻辱使他们不服,不安,无颜见世人。他们连连举行会议,请昭王参加,昭王十分冷漠,不肯出席,他们便自己争议。大家都知道,吴之元帅兼军师孙武是个兵法大家,他著有兵法十三篇,闻名于世。但孙武究竟是怎样的兵法家,他的十三篇兵法到底都写了些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大家都在捉摸孙武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似乎神秘莫测。他虽说出身将门,是军事世家之后,但他本人却从未领兵打过仗,无叱咤风云之历史,无令敌丧胆之赫赫战功,何以会著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兵法理论呢?倘说他并无真才实学,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那么,阖闾为何要舍弃夫概和伍子胥不用,而将举国之兵交他统领呢?将整个兵权交与异国之将,这在历史上尚属罕见。须知,阖闾非昏庸之君,七年前的鸡父之胜,全赖他的策划与指挥,继而刺王僚,除庆忌,请孙武出山。孙武任吴之三军统帅之后,便又惩治腐败,整顿吏治,富国强兵。由此看来,孙武乃星宿下凡,异人天授,亦未可知。单看孙武所指挥的讨伐叛臣和吴楚边境上的这次战斗,也让人捉摸不透。他以极少的代价灭了钟吾与徐,拿下了养邑城,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克了灊邑城,烧毁了楚国囤积于边境上的数千石粮食。这就足以证明,孙武确非等闲之辈,孙子兵法确是非同寻常。然而他却似乎十分胆小,总是东躲西避,不敢与楚军主力交锋,不敢与沈司马相敌,可见孙武毫无大将气度。有人说,踩死一只蚂蚁,宰一只鸡,算不得英雄,孙武讨伐钟吾与徐那样的小国,犹鹤立鸡群,自然战无不胜。掩余与烛庸二吴叛臣本来就是楚设在边境上的挡箭牌,为吴将斩杀,亦属必然。至于灊邑失陷,军粮被焚,似乎亦在意料之中,其守将阎怀远,本就肩不能担,手不能提,何能披挂上阵以迎敌!用他守城,无异于以肉投馁虎。孙武对楚之名将则又当别论,回避周旋,不敢交锋,这正反映了他的真正本领与真实水平。小小吴国,断然无条件与强楚相敌,若敌,则必如以卵击石,碰得粉碎。沈尹戌本人则认为,吴军之所以不肯与楚军交锋,并非怯敌,而是战略需要,这是袭晋荀罂(ying)三分四军疲楚之故智,乃长期消耗疲敌之战略,楚当总结教训,不可再堕孙武圈套。

    意见相左,谁也说服不了对方,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然而,楚连年受吴侵扰,在北方又失去牵制吴国之徐国与扶植中之养邑,却是有目共睹的现实;不甘为吴之下,更不能坐以待毙,也是大家的共同心愿。经过反复协商,决定南联越国,共同伐吴。对此,昭王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天意既定,吴国必亡,何必兴师动众!伐伐也好,一则给吴点眼色看看,二则久无战事,将领们尽惹是生非,养成怠惰腐化的习性。他对子西与囊瓦说:“区区小事,何必问我,汝辈自可专决。”这自然是两位令尹所求之不得的,于是形成了一个联越伐吴的实施方案。

    越与吴皆为“断发文身”之族。越离中原较远,所以其文化更为落后。自与吴寿梦接触以后,间接接受到中原文化,最主要的标志是使用铁铸的生产工具和武器,发展航运事业,因之交通贸易逐渐发达,人口亦日渐繁衍;加以越君允常干练有为,故遂能形成一个大国。越国因其势力日渐膨胀,便与吴国频繁发生冲突。吴越间的冲突,早在吴王寿梦时代就已经开始,如吴王夷末为越俘所刺。可见在夷末时代,吴越已有战争。又自楚国势力东进达于淮河流域,晋景公联结吴国以制楚。楚为牵制吴国,便南联越国,因之吴越间的矛盾冲突与日俱增。由此可见,楚越相连,已有其历史渊源。其实,无此历史渊源,亦有联合的基础,这便是世上的猫都吃腥,天下的国君都想扩张领土,争雄称霸。因而,楚派使赴越,一谈就成,一拍即合。楚自西来,越从南攻,楚越对吴形成夹攻之势,构成极大的威胁。

    公元前510年,阖闾五年夏,楚派子必为主将,越辅之,大军东进,浩浩荡荡,直抵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越派胥抒为主将,郭如臬辅之,率部北上,雄赳赳,气昂昂,直达御儿(今浙江省桐乡西南),他们欲分兵取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与槜(zui)李(今浙江省嘉兴市西南),水陆并进,会师于姑苏。

第101章 楚越联兵 吴师抵敌(2)() 
大敌当前,腹背为患,阖闾与夫概等人颇有些惊慌失措,乱了方寸,孙子却静如山岳,谈笑风生,从容部署迎敌。他以假击楚、真惩越之战略迎接这两位不速之客,但却将主要兵力部署于吴楚边境之上,作出欲与楚军决一死战的架势,因为楚是大国,强国,不敢等闲视之。派有限的兵力去应付入侵之越,因为越是小国,弱国,其兵将不堪一击。只有这样,吴军为楚军所败,才能与“风胡说剑”密切配合。

    在楚国的诸多将领中,子必堪称是智勇双全的佼佼者,论聪明才智与用兵谋略,他在沈尹戌之上,论勇猛与武功,他出武城黑之右,然而这也就注定了他在楚国的地位与命运。一方面,社会上的人嫉贤妒能者居多,他的智勇必遭指责、挑剔与非难,磨道里挑驴蹄印,自然毫不困难;另一方而,他因此而清高、自负、刚愎自用。这两者加起来,就使他跟楚国的其他将领皆有嫌隙,有的甚至激烈到相互倾轧,不共戴天的程度。子西、囊瓦等人,既不甘心受吴侵凌,又无伐吴必胜的信心,这才派子必为伐吴之主将。胜利了,是他们决策的功劳,可以挽回屡屡败北的脸面,既可炫耀于百官臣僚,又可作威于万民百姓;失败了,是子必的过错,他们可趁此排斥异己。凭着子必的聪明,早已把子西和囊瓦的阴谋看得一清二楚,但他还是接受了将印。第一,令尹颁的是圣旨,君命不可违抗。第二,他有必胜的信心,在他看来,前几次失败,正是将兵者的无能,他正想借此大显身手,与失败者作一鲜明对比,回敬那些徒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只靠玩弄权术和摇唇鼓舌的跋扈者。

    子必与越率军东进,浩浩荡荡直抵芜湖,其时吴师已陈兵于吴楚边界、长江南岸迎敌,主将伍子胥将大本营设于鸠兹(今安徽省芜湖市东),其他将领分别率部屯驻于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衡山(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东南)、江宁(今江苏省江宁镇)、朱方(今江苏省镇江市东南)等地,形成一个半月形的防线。孙子为何要派伍子胥为敌楚主将呢?原因有三:第一,在吴之诸多将领中,伍子胥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按智勇而论,子必远非他的敌手,倘伍子胥仍为楚将,论资历,子必不过是他麾下的一名校尉,如今伍子胥这位疆场宿将却要败于无名鼠辈子必的手下,这就成了风胡子“楚必兴,吴必亡,此乃天意”之论的有力佐证。倘孙子派一般吴将敌楚,吴败楚胜,则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至少是说明的力度不够。第二,楚平王杀伍子胥一家三百余口,伍子胥为避难和报仇才逃至吴国,十年来他的所作所为,目的全在报国恨家仇。在此之前,吴犯楚连连获胜,报仇刚刚有了一点眉目和希望;如今楚又犯吴,一旦吴国战败,伍子胥则将报仇无望,冤沉海底,因此,他必奋死力相敌,绝不会偷生与懈怠。第三,伍子胥与越是死对头,十年前伍子胥逃吴,越把守昭关,他是那样无情和认真,若不是东皋公与皇甫讷舍生相助,伍子胥与芈胜必死于他的手中;同时,越因放走了伍子胥,险些家破人亡,后因诸臣力谏,总算是保住了一条性命,但却被削职贬官,从此一蹶不振。冤家路窄,如今二人狭路相逢,自然要斗个鱼死网破!

    子必见吴军已作好了迎敌的充分准备,伍子胥为吴军之主将,沿大江南岸陈兵一弯新月,颇有些壁垒森严,众志成城的样子,不觉有些心惊胆寒,不敢轻举妄动,贸然出击。子必毕竟是个颇有心计的将领,他想,吴国兵力有限,既把如此众多的兵将陈于吴楚边境之上,用来敌楚,他在南疆敌越的兵力也就微乎其微了,越军可以乘虚而入。待越军威胁到吴都姑苏的安全时,吴必分兵东还,那时自己再乘机掩杀,直捣姑苏,与越军平分秋色,因此,他决定暂且按兵不动。为防吴军突然发起猛烈进攻,集中优势兵力聚而歼之,也防吴军过江,潜至身后,断其归路,他将兵力由集中而分散,命越等将领率军北上,于南怀(今安徽省全椒)与棠(今江苏省六合)布阵,与吴军形成隔江对峙之势。子必龟缩不出,固城不战,这很出伍子胥之意料,也很令其为难。欲打蛇,总得引蛇出洞,蛇不出洞,想饲喂都很难。伍子胥城下搦战,子必默然;伍子胥讨敌要阵,子必置之不理;伍子胥激将,骂阵,其声不堪入耳,子必处之泰然。伍子胥急得团团乱转,万般无奈,只好派人赴姑苏请示孙子。孙子授意他“以利诱之”,于是伍子胥不再讨阵,芜湖与鸠兹之间的江河原野上形成了太平的局势,洋溢着和乐的气氛。一队队牛羊在草地上放牧啃绿,这牛羊俱都膘肥体胖,牧童倒骑牛背,横吹短笛,如茵的草地上空笛声悠扬。江河上,湖荡中,白帆点点,渔船队队,渔歌阵阵,号子嘹嘹,每当夕阳西下,渔船靠岸,男男女女,老老小小,肩挑人担,络绎不绝,筐篓中尽是活鲜的鱼虾。小河旁,溪水畔,成群结队的姑娘在浣纱洗衣,她们衣着绚丽,细腰若柳,裤脚高高挽起,将白如凝脂的长腿伸于水中。时值盛夏,姑娘们上身多穿一件薄若蝉翼的单衫,两只丰腴的乳房高高隆起,随着洗衣时上身一起一俯,那极富弹性的双乳一耸一颤,甚是诱人。中午天气炎热难耐,她们有时索性脱去外衣,只穿紧身内衣。跳入水中沐浴嬉戏对于这些,开始,楚军官兵表现得十分冷漠,似乎无动于衷;渐渐的,他们经不起这精神的刺激与物质的诱惑,便跃跃欲试、蠢蠢欲动起来,继而发展为饿虎扑食般的抢劫与掠夺,致使子必难以左右和无力控制。当然,吴军要绝对保卫姑娘们的安全,决不使她们落于魔掌。

第102章 楚越联兵 吴师抵敌(3)() 
芜湖城内的楚军将士,虽说一日三餐可以撑饱肚皮,但军营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