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子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武的一句话,惊吓得母亲毛骨悚然,小小年纪,竟敢亵渎先贤圣哲,这还了得,真乃“初生犊儿不怕虎”也

    母亲的神态把儿子弄愣了,他莫名其妙地问道:“娘,孩儿说错了什么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不是娘对孩儿亲口所言吗?”

    范玉兰严肃地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就常人而言,圣人则又当别论。”

    田武理直气壮地反驳说:“尧有臣子相柳、孔壬、三苗,均系祸国殃民之辈,死有余辜之徒,尧对他们可谓大仁大德,一而再,再而三地宽恕他们的滔天罪孽。鲧奉帝命,治水九年,抛妻别子,吃尽了千辛万苦。虽说他有孤傲自负,刚愎自用的致命弱点,但他毕竟是一心为公,全意为民,为救灾难深重的黎民百姓出苦海,赴汤蹈火而不辞。后来主要由于暴雨、淫水和地震等缘故,鲧所筑之堤防一朝坍塌,给人民造成了更为怵目惊心的灾难,尧便将他处死于羽渊。尧对相柳等恶人何其宽容,对犯有错误的鲧何其残酷,两相对比,这难道是公平的吗?尧之处事,难道是完美无缺的吗?故孩儿认为,‘人无完人’,包括圣人在内。”

    年轻的母亲再次语塞,满脸霞飞。她望着眼前的儿子,觉得他突然高大起来了,泰山北斗一般,需仰目,方见之。她面前出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其深莫测,其宽无垠,似乎这便是儿子的脑际,儿子的思想。她这样看着,想着,仿佛胸中正有一团蜜在慢慢融化,是那样的甘甜,那样的美。突然,她扑上前去,将儿子揽入怀中,搂抱得是那样紧,仿佛正有人欲给她夺去似的。她的热泪簌簌滚落,滴在儿子那红扑扑的脸蛋上——这是激动的热泪,希望的热泪,甜蜜的热泪,幸福的热泪

第10章 田府双喜 将门虎子(5)() 
田书、田凭归家,玉兰向公爹和丈夫汇报了武儿的成长状况,征得他们的同意,在府上设立了私塾,为儿子请了家庭教师。然而,田武的教师十分难为,不到三年,更换了四名。

    例如有一位张凤歧先生,饱读诗书,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每当外出,他常触景生情,与田武吟诗作对。他情有所触,感有所动,吟出上句,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要求田武给他对上下句,而且要对得工整、规范。他用这种办法来试田武的才气,培养他的灵感,提高他的反应速度与应变能力。

    仲春一日,师生乘船沿时水北上,河床曲曲弯弯,河水滚滚滔滔,春风送爽,绿柳拂堤,燕在穿云,鸟在唱和,诗情画意,陶冶人的性情。前边不远处架着一座石拱桥,小舟循着蜿蜒的河堤前行,来到桥下,笔直穿过,张凤歧吟道:“车到山前必有路。”田武仿佛早已料到,此时此刻,老师非吟这句不可,脱口而出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张老师乐得将小田武拉到怀里,摇呀,晃呀,吟诗呀,说笑呀,甚至用粗硬的胡子茬去刺他那胖胖的脸蛋,疼得小田武蜷曲在老师的怀里像一只小花猫。在这里,只有情和爱,师道尊严荡然无存。时水汇入淄水,河床宽阔,河水平稳,人仰卧于船上,像婴儿躺在摇篮里一般,天上的云在飘,岸边的树在移,船下的水在哗哗啦啦地流,于是张老师吟道:“浪推船移岸不移。”小孙武对曰:“风吹云动天不动。”河面上再次荡起阵阵笑声

    就在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范玉兰准备了一份厚礼,打发儿子给张老师送去,祝老师节日愉快。师生相处,如鱼得水,视若掌上明珠的得意弟子首次登门,张老师自然要格外亲热,师母做出最好的饭菜招待田府少爷,一天的时光,不觉转瞬即逝,霎时,月出东山,大如伞盖,融融如水之光,照得大地亮如白昼。清风徐徐,送来了月宫桂花的清香,田武徘徊于张老师左右,虽佣人及御者再三催促,仍流连不肯离去。张凤歧夫妻苦留他在寒舍住一夜再走,但事先未经母亲批准,田武不敢自专,于是随口吟道:“清风有意难留我。”按以往的惯例,老师应以“明月无心却照人”对之。但立于对面的张老师却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木呆呆地望着田武一行离去,面部连一丝表情也没有。

    这一夜,张凤歧老师心火上攻,疽发于背而死,享年六十五岁。惊闻噩耗,小田武哭得死去活来,重重地病了一场。

    田武的第三位教师姓方,名博古,这是一位老学究,脸终日拉得老长,不苟言笑,好板起铁青的面孔训人。他推崇周公,严守周礼,盛赞仁义,反对暴力与战争。老实说,到这武将世家来为师,并非他心甘情愿,只是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委屈“乞食”。出于封建的师道尊严,他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不得有丝毫违拗,这就势必要与思想活跃的田武产生矛盾与对抗,师生关系极不协调。一次,博古先生从制定和执行周礼的前提入手,大谈仁义,强调这是天下的美德。田武不同意老师的这一观点,他说:仁义只是一种完美的理想境界,周公是一个无视现实的梦想家,欲望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譬如那雉鸡和鸭子,同属鸟类,雉鸡从蛋里孵化出来便飞往山林,而鸭子的雏幼则回到河边。面对天下纷争的列国现实,有国者必须用法制来约束人民,用军队来保卫国家,即以法治治国,以武装御侮。田武的一席辩驳,致使博古先生雷霆震怒。田武竟敢于光天化日之下诋毁周礼,亵渎周公,顶撞尊长,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怒之下,先生不仅与学生争吵了起来,还动手打了田武。

    家塾里发生的这场风波,田武自然不敢回家告诉母亲或祖母,只是一向活泼开朗的田武,这天回到母亲身边,变得沉默寡言,晚餐很少饮食,玉兰还以为他身体不舒服呢,当夜陪他早些上床休息。

    第二天午饭后,素来湿衣不乱步的方博古先生风风火火地跑来田府辞职,因为,早晨田武纵猎犬咬死了他家的五只羔羊。学生对老师恩将仇报,实在让他不能容忍!

    闻听这一消息,田府上下,无不惊诧:小田武怎么能干出这样的事呢?

第11章 满腹智谋 一腔正气(1)() 
第三章满腹智谋一腔正气

    这天午饭后,范玉兰正与婆母议事,一向湿衣不乱步的方博古先生风风火火地闯进来辞职,因为学生田武恩将仇报,纵猎狗咬死了他家的五只羔羊。闻言满庭皆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不是事实,绝对不可能是事实”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田武出现在众人面前,他那稚嫩的童声显得特别清脆,特别响亮。他敢做敢当,毫不吞吐支吾,简直是在咬钢嚼铁。

    这天是清明节,田府家塾放假,师生游玩一日。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时候,田武一手牵着猎狗赛虎,一手持着短枪,径直向方老师家的羊栏走去。猎狗闻到浓烈的羊腥昧,长舌耷拉,双耳竖直,垂涎三尺,狂吠着,奔窜着直冲而前。田武松开右手,赛虎拖着哗哗啦啦的铁索闯进了羊栏,见羊便咬。几只大羊躲闪过去,赛虎奔向一只雪白的羊羔,张口衔住了它的喉咙,可怜的小羊羔连叫也未来得及叫一声,便一命呜呼了。赛虎按照训练的习惯,咬死一只,衔着放到一边,又扑向另一只。清晨,方博古正在羊栏里挤奶,见闯进来的猎犬如此穷凶极恶,简直气炸了肺,定睛一看,竟是田府的赛虎,更加莫名其妙。正当这时,田武气喘吁吁地追进了羊栏,向方博古致歉说:“真对不起,方老师,这畜生挣脱了锁链,跑到这里来闯祸。”接着他又转向赛虎,义正辞严地申斥道:“赛虎,你这个不仁之徒,无义之辈,无端跑来侵犯‘羊权’,致使无辜的羔羊丧生。你这种野蛮行径为周礼所不容,倘周公在世,定要对你口诛笔伐。尔需牢记,犬与羊皆家畜,系兄弟之亲也,理当和睦相处,仁爱共之,礼义待之,怎可这等蛮横无理,难道你就不怕天下之仁人君子贬责挞伐吗?”

    畜生哪里会懂什么道义,正当田武这样侃佩教诲的时候,又有两只羊羔在咩咩哀嚎中丧生。田武见状,哀求方老师道:“弟子所言,畜生全然不听,求恩师可怜这些羔羊,向赛虎晓以仁德大义,劝其改恶从善,切莫再向同类施行暴力!”

    方博古气得浑身颤抖,哆哆嗦嗦地指着田武:“你,你”

    田武忽然感到方老师十分可怜,急忙提短枪奔向正在追逐公羊的赛虎,朝着它的脑门子刺去,赛虎即刻翻身倒地,几经辗转嚎叫,便奄奄待毙了。田武嘲弄般地指着赛虎说:“好家伙,竟然这样不禁刺,一枪便结果了性命。”他伏下身去拍拍赛虎的脑袋说:“怎么样?我的老伙计,还敢再逞猖狂吗?”他颇为感慨地叹息着说:“唉!并非人皆可以为尧舜,单凭空口仁德说教无法改变人类贪欲的本性,还是手中的武器最管用。”他又走向一只血淋淋的羊羔,弯腰提起,抱于怀中,拍着,抚着,十分惋惜地说:“可怜的羊羔,你若手中也有一支锋利的短枪,就不会毙命了。接受教训吧,在凶恶的敌人面前,万不可过于善良”

    田武还想继续说下去,可是见方老师被气得癫痫发作,昏倒在地,全身痉挛,口吐泡沫,急忙喊人将他抬回家去,静卧休养。

    半个时辰过后,方博古的肌体在慢慢复苏,神志在渐渐清醒,他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虽偌大一把年纪,但却是一个顽童的手下败将。他并不责怪田武,他的恶作剧尽管弄得自己狼狈不堪,但他的思想,他的谋略,他的胆识却是惊人的,不用说,将来这定然是世之雄杰,国之栋梁。为师一世,能教出一个这样的弟子,足矣!他尽管这样想,但却不肯改变辞职的决定,因为田武的捉弄,太使他脸上无光了。

    这一富有喜剧情节的故事,春风似的吹到了齐都临淄,田书闻后,开怀大笑,他由此料定,未来的田武,将是世上第一流的军事谋略家,因为他有见地,有韬略,有胆识。

    方老师执意辞职,田府无奈,只好付给他数目惊人的酬金。名为酬金,实际上是在以金赔礼,以钱赎过。

    田班村有一个人叫刘义德,祖上留下几十亩田产,日子过得十分红火。他整日身着绫罗绸缎,口食鱼肉荤腥,出则乘车骑马,入则唤奴使婢。此人名唤“义德”,实则行为极不端正,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欺弱凌寡,鱼肉乡里。家中姬妾成群,但却四处寻花问柳。段河村有一忠厚农民,名唤段承顺,其妻柳扬花,貌美超群,性似流水,早与刘义德勾搭成奸。刘义德六十三岁那年,结发夫人栾氏病逝,他便设计害死了段承顺,将柳扬花娶回家中,势压群芳,做了刘义德的正夫人。段承顺有一遗孤,乳名来福,这一年十二岁,随母改嫁,来到刘家。无论嫡庶,来福总是刘家的一位少爷,但他却身穿破衣烂衫,所食猪狗不如,每日在刘义德的皮鞭下放羊,喂猪,饲狗,浇菜,挖粪,推土,打扫庭院。很显然,刘义德这是在有意折磨他,一心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刘义德怕来福不久长大成人,会报复他这个衣冠禽兽的“爸爸”,一个杀父奸母的仇人,故而心肠才这样歹毒,手段才这般残酷。

    目睹亲生骨肉饱受摧残,来福被折磨得骨瘦如柴,柳扬花难道就不心疼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