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子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义;楚之宗庙社稷,系于昭王一身,杀昭王断楚后嗣,有悖孝道。如此不仁、不义、不孝之举,伤天理,害大伦,弟何可为之!望弟彻悟,深思熟虑。”斗怀闻言大为不悦,闷不吭声半日,愤然离去。斗辛终不放心,恐出意外,暗守于昭王寝室之外,见斗怀怒气冲冲地奔来,蹑手蹑脚尾随其后,于千钧一发之际救昭王一命。

    情况既然如此,楚昭王一行不便在郧城久住,次日凌晨启程奔另一个属国随城(今湖北省随州市)。

    随城百姓忠于楚王,诚心接待了他,愿为楚王复国而战,自动组织起来,赶制兵器,操兵习武,等待楚王号令征召,楚昭王大为感动,卷土重来的信心十足。

    自郢都失陷以后,伯嬴太后闭门不出,整日反锁房门,进饮食从窗口递进递出。她将一柄短剑置于身边,倘若有吴兵破门而入,对她怀有歹意,她便拔剑自刎。

    孙子进了郢都之后,顾不得追赶捉拿逃亡的楚昭王及其重臣,第一件事便是赶紧派人去开坝放水,不能让百姓总是受水淹之苦。接着为众将记功,出榜安民,盘仓查库,安置降兵,赈济灾民。同时派专人守候王宫,集宫中人员于后宫,不得随意出入。放水的兵丁仍乘竹筏木排到赤湖,将四周以沙囊堆砌的坝挖开几个缺口,先让赤湖里的水从四处往外淌,淌到其他河流沟塘里去,然后注入漳江,再把那条新挖的河道堵塞,赤湖里的水就只出不进了。雨过天晴,不到三天,大水全都退了,田园、村庄、河流、道路、树木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直到这时,孙子才派伍子胥迎接吴王阖闾进城。

    阖闾进城后,即刻与孙子商议进兵随城,活捉楚昭王。他首先说道:“寡人欲亲自率兵,攻打随城,令楚王无喘息之机,免生后患。元帅意下如何?”

    孙子沉思良久,语重心长地说道:“随城地处险阻,蛮族众多,今若大王带兵前去,不幸误闯蛮邦,蛮族必群结而袭吴。此蛮荒之区,实非大王亲征之地也。”

    阖闾十分忧虑地说:“吾军就此止步,令楚王随城生聚教训,无异于纵虎归山。”

    孙子再度深思后说道:“与其武力强攻,不如施仁政于随民,收服民心归吴,方为上策。”

    阖闾对孙子的这一策略很感兴趣,催促道:“元帅请言其详。”

    “依臣之见,先派遣密探,到随城制造舆论,广为宣传:一来为大王在随城布恩施惠,宣扬大王德行;二来安抚当地百姓,使其民心归向主公。待时机成熟后,诏令悬赏,生擒楚王。此策必定可行。”

    “好,元帅果然高明!”阖闾高竖拇指赞誉,“就依元帅之策而行。”

    孙子所派密探,人人机灵,个个聪敏,一到随城,即潜入宫邸,任居要职,一方面施恩于民,不断宣扬吴王德政,以收反间效果,使人民怀疑楚昭王。时隔不久,随城人民,除了忠贞老臣、乡野硕儒以外,年轻无识者多被密探的甜言蜜语所惑,纷纷倾向吴国。密探见时机成熟,秘密传下告示:生擒楚王者,重赏黄金百两,吴王亲封显官。“告示”传出,随城青年跃跃欲试,有的说:“我们活捉楚王,到吴国尽享荣华富贵去!”有的道:“是呀,不然的话,像我们这些人,永无出头之日。”彼此议论纷纷,一唱一和。年老的有识之士和忠贞不贰的老臣,则认为青年人懵懂无知,只图眼前的利益,背叛楚王恩德,实在是大逆不道。有的老臣将民情反应给楚王,并奏请楚王移往三百里外的深山避难。楚昭王纳群臣之谏,前往深山暂避。并派人散布谣言:“楚昭王于数日前逃往中原,谁也难以捉到。”这是后话。

    既然不再进兵随城,阖闾便命军队到校军场驻扎,吴王君臣前往楚宫。到了王宫门前,人众下马,欢声雷动,鼓乐震天。前呼后拥,阖闾升殿。文武上前贺喜,然后侍立两旁。阖闾命在龙案两边设下了两张座位,上首的一张是元帅孙子的,下首的一张让副将伍子胥坐,以表示对二人的敬重,因为,若无这左膀右臂相佐,则无今日之欢。同时吩咐人到御厨房去备酒宴,大排筵席,庆贺入郢之喜。

    阖闾坐于龙墩宝座之上,环顾这座高雅雄伟的殿堂,心醉神怡。他想:楚国这座富丽堂皇的宝殿,从今天起,便是我的了,楚王的这把金交椅,从现在开始,就由我来稳坐安享了。醉于心则溢于表,阖闾笑逐颜开,本来就大的嘴,此刻咧得胜似小盆口。一人喜,大家乐,一人乐,大家欢,满廷文武都在陪着吴王阖闾开心大笑,唯有伍子胥在哭泪悲悲。人不伤心不落泪,现在回到了郢都,触景伤情,伍子胥想起了当年父兄和全家三百余口被害的往事:家父伍奢正是在这座殿堂之上诤谏平王而被关进监牢;兄长伍尚被赚进郢都,连宫门都没能进,就被关进死牢,与父亲监押一处,后来父子被双双杀死在午门之外;自己被逼单身逃走之后,平王竟然残忍地把全家上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百余口尽皆断颈刀头。想起这悲哀的一场场,一幕幕,伍子胥怎么能不伤心落泪呢?孙子坐于一旁默不开口,心想:阖闾笑,让他尽情地笑吧,他是应该笑;伍子胥哭,让他哭个够吧,他不能不哭;至于我自己,我答应帮助你们做的事情,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我该确定自己下一步的举止行踪了。这三个人坐在殿上很有意思,一个笑,一个哭,一个默然缄口;一个开心,一个伤心,一个在用心,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神情。

第156章 饥不择食 腻欲求淡(2)() 
伍子胥哭,伯嚭亦哭,他们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此时此地哭哭啼啼,既不得体,也让人扫兴,阖闾便安慰伍子胥几句:“伍将军请收泪,尊府大仇,孤家并未忘却。明日孤便命人先行将楚之宗庙拆毁。”当初伍子胥曾托人带过口信给平王,他胆敢杀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将来必毁其宗庙。

    伍子胥急忙收泪跪地:“多谢主公!”

    宗庙是君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周礼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其他一般人只有一庙。不过,同是祭祖的地方,只有天子和诸侯称为宗庙,大夫与一般人则称作家庙。孙子本来坐于一旁默然缄口,此刻却不得不开口了:“主公不可拆毁楚国宗庙,因为拆除楚之宗庙便意味着灭楚。依臣之见,还是存楚为宜”

    “啊!”阖闾一个“啊”字出口,打断了孙子的话。“孤家好不容易请元帅出山,劳师袭远,领兵伐楚,经五战而入郢都,难道空劳往返,把郢都再让与那弃城而逃的珍儿吗?”

    孙子解释说:“臣意并非如此。主公明鉴,凡兴师讨伐,胜败存亡,均在‘仁义’二字,义师出征,方能获胜。平王纳媳逐子,任用奸佞,内戮忠良,外胁诸侯,百姓怨声载道,天下人心不服,故我军伐楚方有今日之胜。而今楚都已破,主公若毁其宗庙,永霸其地,民心必怨,民怨则我难以久立;不如保其宗庙存楚,立故太子芈建之子公子胜为楚国新君。公子胜先受伍将军生死与共之恩,后受吴国多年养育之情,为感激主公恩德,自当年年进贡,臣服于吴,而楚民亦能心悦诚服,列国诸侯必将佩服大王仁义过人。如此以来,主公名实俱全矣。”

    废掉昭王,立公子胜为楚王。倘依孙子的这一主张办,阖闾不仅破楚有名,破楚而不灭楚则更名震天下。伍子胥也觉得孙子的话有道理,当初自己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带着公子胜逃跑,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让他吃饱,目的就是让楚之社稷后继有人。平王死后,芈建已不在世,现在理应由公子胜来即位。他如做了楚国的君王,自己跟吴王都是他的恩人,他自然要对吴国称臣,将来吴、楚两国联结起来,何惧齐、晋之强!阖闾则不以为然,他听了孙子的这番议论,反复摇头:“元帅何出此言!寡人久怀称霸之志,今日幸得西征破楚,何能得而复弃?理当就此灭楚,然后乘灭楚之威横扫中原,以成霸业。莫说寡人当日曾允过伍将军要代其报全家遭害之大仇,即便不为伍将军报仇,楚国的宗庙也非毁不可!此非军务,由寡人作主,元帅不必过问。”

    阖闾已经把话说绝了,孙子还能有什么话可说呢?只觉得有无数根银针在扎他的心,心在滴血,隐隐作痛。他感到悲哀,阖闾一进楚都,就变得如此专横跋扈,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何能称霸天下呢?也感到可笑,吴王也太不自量力了,就凭眼前的这支兵马,欲征服列国诸侯,岂不异想天开!就从这时起,孙子萌生了离去的念头。

    观点不同,意见相左,话不投机,谁也就不再开口,宫殿中弥漫着沉闷的空气,相对无言,十分尴尬。幸在这时,有内侍来报,酒宴已经备好,于是相继离开宫殿,鱼贯步入宴会厅,依次入席。酒真是个好东西。能够使人兴奋,也能够使人昏昏欲睡;能使聪明的糊涂,也能使糊涂的聪明;能使人忘却一切,也能使人忆起许多往日的不愉快;能够惹起祸端,也能够平息风波。三杯水酒下肚,厅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于是举杯庆贺,猜拳行令,觥筹交错,喜气洋洋。也不知过了几巡酒,上了几道菜,阖闾只觉得酒力上涌,浑身燥热,兴奋异常,于是说道:“诸位将军,数月来,大家与寡人进退与共,忠贞之心令寡人感激涕零。今既获胜,其功实乃诸将之力,故赠楚将之官邸为众位所用,楚将之姬妾美女为众位所享。”

    阖闾的话音未落,宴会厅内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和震耳欲聋的“万岁”喊声。

    自古以来,两国交兵,必有胜负,胜者趁机抢夺掳掠,屡见不鲜,然而像阖闾这样公开赠与分配者,实属罕见。吴王既已下令,群臣无不横暴肆虐,结果唐蔡之君拥有了沈尹戌的全部财富,伯嚭占有了子西的姬妾官邸,公子山与夫概为抢占囊瓦的府邸发生了纠纷,并险些刀兵相见

    自此以后,吴王与诸将沉溺于酒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糜乱生活,意志在一天天消沉,体质在一天天下降,思想在一天天腐化。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伍子胥,他整日忙着祭祖复仇的事,无心享乐;另一个是孙子,在阖闾举行的破楚入郢欢庆宴会的第二天,便秘密潜于随城,是施仁政于随民的需要,还是有意回避,不得而知。

第157章 饥不择食 腻欲求淡(3)() 
单表破楚入郢晚宴的当夜,吴王阖闾醉意醺醺地来到楚王后宫,不选择,不挑剔,来到一个妃子的寝宫,宫内正有一个妖冶的女子,不用问,定是这宫中的主人。上涌的酒力与中烧的欲火,已经使阖闾辨不清这女子的年龄与相貌,只知道她不是男人,而是女人,且穿着华丽,于是扑上前去,搂于怀中,摸呀,亲呀,心肝宝贝地唤个不止。这位服饰华丽的女子,见了这异国君王,既不胆怯,也不羞涩。而是像熊熊燃烧着的一团烈火,她一会儿泼辣大方,一会儿忸怩作态,朗朗地笑,甜甜地吻,轻轻地抚摸,温柔地依偎。久离宫闱、远去嫔妃的吴王,哪能经得起这样的挑逗撩拨,迫不及待地拥着怀中的女子宽衣解带,上床入帐。这一夜,阖闾实在是太甜蜜,太幸福,太疲惫了,好事过后,他酣睡如猪,第二天日上三竿,方才睁眼。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