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子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的政治措施,最终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这虽然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客观上是在调和矛盾,但毕竟是积极的经世派。道家则不然,他们虽然认识到了事物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的规律,却没有认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把这种转化绝对化了。至于对立面的统一,他们主张一任自然,排斥人为,于是作出了消极无为的结论。后世的“无为而治”、“清静无为”,“避世成仙”等等,是这种结论的翻版;出家、云游、炼丹,是他们的行为和表现;道士、方士,则是他们的身份和职业。试想,倘人皆若此,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用什么,人何异于禽兽,社会怎样发展,哪里还会有今日之文明和大千世界!我反对这种观点,更鄙薄这些行为,故不肯为其始祖作传。当然,文学创作,不在写什么,而在如何写,并非传老、庄者便主张消极无为,我指的是自己不肯赞扬他们,歌颂他们。当今之许多人,包括那些身居要职的显赫人物,乘的是汽车,住的是楼房,尽享前人艰苦创业之福,沐浴现代文明的阳光,却在案头写个大大“忍”字,或于居室悬一块“难得糊涂”的匾额。倘旨在加强修养,未尝不可;若以此为座右铭,则大错而特错。人生匆匆,如驹过隙,纵然个个八十高龄,一天奋斗十二个时辰,那也是不够的。我们这个民族,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已经大大地落伍了,聪明都来不及,还要糊涂,岂不荒唐!这便是我之所以传孔、孟而不传老、庄的原因。

    孙武比孔、孟发展了一步,他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主张用战争制止战争,用战争消灭战争,即用战争的手段来解决这一基本的社会矛盾,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他跟儒家从同一前提出发,最后归宿一致,只是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孙武子的方法是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历史早已证实,如秦之统一中国。有人说,孙武的辩证法仅限于军事学领域,范围狭窄。这未免失之偏颇,任何一种思想,只要它富有哲理性,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着眼,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兵法十三篇中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自保而全胜”、“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等等,虽都着眼于军事,却适用于各行各业。据悉经济高度发达的某些国家,连商店招收店员的考试中都离不开孙子兵法的内容,更不要说商业、企业的经营、市场竞争、行政管理和外交活动了。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国营大企业的厂长讲怎样用孙子兵法进行企业管理,讲得十分精采,博得一阵阵喝彩。从实用和指南的角度讲,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孙武子思想比孔、孟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因此,孟子传尚未脱稿,我便开始了传孙武子的准备工作。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世上的任何成果,都不是属于哪一个人的。人生活在社会上犹植物生活在田园里,离不开阳光和空气,离不开水肥土。花儿是美丽的,果实是丰硕的,然而,真正值得赞颂的,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龙口,这方滚烫的热土,这里的党组织,这里的各级领导,这里的千百万民众,我的亲友和同志,这是我扎根的土壤。中国著名文物考古学家、八十高龄的张政先生、中华孔子学会的张岱年会长和董乃强主任、中国孙子与齐文化研究会的任继愈和骆承烈会长、原北京大学的王路宾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潍原四十六军范培贤军长、五四九六部队王长根师长、山东省图书馆陈景唐馆长、江苏省吴县地方志李嘉球主任及文管会的全星源主任、我创作三部传记时提供帮助的张凤洪会长,以及我的诸多弟子都给了我热情的鼓励和极大的帮助。没有大家的鼎力相助,便没有我创作上的成功,没有孙子传的问世。故,并致以崇高而诚挚的谢意!

    曹尧德

    1992年9月于龙口

第175章 附录一(1)() 
附录一

    孙子年谱

    一岁:公元前545年,周灵王二十七年,齐景公三年,齐、陈、蔡、北燕、杞、胡、沈、白狄之君依照上年在宋会盟时的约定朝晋。齐之栾、高、陈、鲍等氏攻庆氏,庆封奔鲁,继又奔吴。周灵王死,子景王贵立。秋,田武生于齐之乐安淄水畔田班村。据史记和新唐书所记,田武系陈国公子陈完后裔。至公元前544年,田武一周岁。

    二岁:公元前543年,周景王二年,齐景公五年,田武在齐。子产执郑政,郑国大治。

    三岁:公元前542年,周景王三年,齐景公六年,田武在齐。郑人游于乡校,议执政善否。然朋劝子产毁乡校,子产不听,曰:“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四岁:公元前541年,周景王四年,齐景公七年,田武在齐。晋赵武死,韩宣子执晋政。楚令尹围杀王自立,是为楚灵王。

    五岁:公元前540年,周景王五年,齐景公八年,田武在齐。春,晋侯使韩宣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春秋,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六岁:公元前539年,周景王六年,齐景公九年,田武在齐。齐之田氏放贷,大斗出,小斗进,“民归之如流水”。

    七岁:公元前538年,周景王七年,齐景公十年,田武在齐。楚会蔡、陈、郑、许、徐、滕、顿、胡、捷、小邾之君及宋世子佐、淮夷于申(今河南省南阳北)。楚灵王与陈、蔡等攻吴,破朱方(令江苏省镇江东),执杀齐庆封。吴攻楚,入棘、栋、麻,以报朱方之役。

    八岁:公元前537年,周景王八年,齐景公十一年,田武在齐。鲁废中军,四分公室。楚联越攻吴,败于鹊岸(争安徽省铜陵一带)。

    九岁:公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齐景公十二年,田武在齐。楚攻徐,吴人救之。楚令尹子荡攻吴,败于房钟(令安徽省蒙城西南)。

    十岁: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齐景公十三年,田武在齐。楚灵王六年,章华之宫落成,召鲁君往贺,鲁昭公不得已而赴楚。卫襄公死,子灵公元立。

    十一岁:公元前534车,周是王十一年,齐景公十四年,田武在齐。楚灭陈。

    十二岁:公元前533年,周景王十二年,齐景公十五年,田武在齐。

    十三岁: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齐景公十六年,田武在齐。田、鲍二氏攻栾、高,栾施、高疆奔鲁。田桓子无宇对贫困孤寡者都发给粮食,其势益大。

    十四岁: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齐景公十七年,田武在齐。楚灵王十年,诱杀蔡灵侯,灭蔡,以公子弃疾为蔡公。吴王馀祭死,弟馀立。

    十五岁: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齐景公十八年,田武在齐。楚灵王十一年,派兵围徐以威胁吴。

    十六岁: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齐景公十九年,田武在齐。楚公子弃疾(蔡公)、公子比(子干)、公子黑肱(子晳,三人均灵王之弟)率陈、蔡、不羹、许、叶之师入楚,灵王西归自杀,立子比为王。弃疾以灵王将至恐吓子比、子晳,二人自杀,弃疾即位,名熊居,是为楚平王。吴二年,灭州来(今安徽省凤台)。

    十七岁:公元前528年,周景王十七年,齐景公二十年,田武在齐。楚平王初立,恐国人及诸侯叛之,乃施惠于民,结好邻国,息兵五年。

    十八岁: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齐景公二十一年,田武在齐。吴王馀昧死,子僚立。

    十九岁: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齐景公二十二年,田武蒙山求学。齐攻徐,至蒲遂(今江苏省唯宁西南)。

    二十岁: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齐景公二十三年,田武蒙山求学。吴王僚攻楚,战于长岸(今长江裕溪口一带),大败,失王船“余皇”,公子姬光(诸樊子)夜袭楚军,夺回“余皇”。

    二十一岁: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齐景公二十四年,田武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

    二十二岁:公元前523年,周景王二十二年,齐景公二十五年,田武漫游天下,考察历史古战场。少师费无极(忌)欲平王疏远太子建,请在城父(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北)筑城,使太子居之,以通北方。楚在州来筑城以拒吴。田书因伐莒功大,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

    二十三岁: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齐景公二十六年,孙武在齐,博览群书,研究历代战争和兵法理论,作著兵法的准备工作。费无极谮太子建将以方城之外为叛,楚平王召见,建奔宋,继又奔郑,为郑人所杀。楚杀伍子胥父兄及全家三百余口,伍子胥奔吴。

第176章 附录一(2)() 
二十四岁: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齐景公二十七年,孙武在齐,是年与田淑贤成婚。

    二十五岁: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齐景公二十八年,孙武在齐。周景王死。国人立长子猛。子朝攻猛争位。晋出兵助猛。猛旋死,谥悼公。立其弟丐,是为周敬王。

    二十六岁:公元前519生,周敬王元年,齐景公二十九年,孙武在齐。吴王僚八年,攻州来。楚与顿、胡、沈、蔡、陈、许之兵往救,战于鸡父(今河南省固始东南,一说在安徽寿县西南),楚军大败。

    二十七岁: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齐景公三十年,孙武在齐。楚平王十一年,以舟师与越人窥吴境,楚平王至圉阳(今安徽省巢县南境)而还。吴蹑楚之后,灭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

    二十八岁: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齐景公三十一年,孙武在齐。鲁昭公率师攻伐季孙氏,“三桓”联兵反抗昭公,昭公兵败奔齐。孔子因鲁乱带弟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

    二十九岁: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齐景公三十二年,孙武在齐。

    楚平王死,子珍立,是为楚昭王。

    三十岁: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齐景公三十三年,高昭子联合栾、鲍、田三家反晏婴,孙凭参与其中,恐遭败后株连,孙武掣妻子奔吴,隐于穹窿山中。吴王僚十二年,攻楚围潜(今安徽省霍山东北)。楚左尹伯却宛等绝其后,吴军被困不能退。公子光利用时机,设宴请吴王僚赴会,遣专诸刺王僚。姬光继位,是为吴王阖闾。楚伯却宛等乘吴乱大败吴师,凯旋而还。费无极、鄢将师妒火中烧,设计杀伯却宛全家,伯却宛子伯嚭奔吴。国人怨令尹囊瓦,囊瓦杀死费无极、鄢将师。

    三十一岁: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元年。阖闾举伍子胥为行人,伯嚭为大夫。伍子胥奉阖闾之命,请孙武出山。练兵斩姬。阖闾拜孙武为元帅兼军师,执掌吴之国政。

    三十二岁: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阖闾二年,孙子在吴。

    三十三岁: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阖闾三年,吴取分兵扰楚之策,讨吴叛臣,断楚翅翼,灭徐与钟吾。

    三十三岁: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阖闾四年,吴取三师以敝楚,多方以误楚之策,攻楚之夷、潜、六,楚军往救,吴军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