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女配的福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伯,刘伯?”

    “啊?”刘栗慌忙移开目光,转而看向方明青,此时眼中情绪尽掩。

    “方才我问你,那房子位于何地,与县衙相距可远,大概几时能回来?”

    刘栗显然还没有回过神,且也可能是年老,脑筋转不回来,呆愣了片刻,才道:“不远,不远。就在华县令的草庐旁。”

    而后又是瞟了一眼华安文,眼底惧意已消,但复杂难辨。

    刘忠匆匆回来:“已是备好马车,大人可以前去了。”

    方明青含笑,对华安文施了一礼:“如此,我就先去了。县衙内诸事烦劳先生了。”

    “无妨,只须记得,乔迁之时,请我一杯酒水。”

    “这是自然。”

    言罢,方明青便拿起官帽,一步当先地出了屋,也不去换便服。说来,这七品的官服,其实和便服也无差别,只是华丽了些。若非因着它是朝廷统一发放,损坏后不便重新购置,方明青绝对不会整日里换来换去,只求它寿命长些。

    “这就到了?”方明青觉着马车停下,掀开帘子,往外瞧了一眼。

    刘栗也是瞧见了外头的景象,方点头。

    方明青率先下了马车,便瞧见一栋青砖院子坐落在树木掩映中。也莫怪上回没有发现这栋格外不同的房子。

    “这是何人家?”

    次安县多是土屋,这类青砖大院少见得很。说来方明青只是见过一家,那便是刘桀的院子。走近些,方明青心中困『惑』更甚,这构造也是与刘桀家的相似。

    “一个鳏夫的,早死了。”

    “哦。”

    院子里的杂草已是被拔除,那镰刀还靠在院门边的墙上。院子里有一条石板路,还有一套石制桌椅,又杂有树木,倒是清幽得很。

    打开屋门,里头器具虽陈旧,但无一丝尘埃。

    这是一栋两层半的建筑,一楼有一大堂,二楼具是住房,还有一层阁楼可供仓储。

    方明青数了数,就单单这一栋便有七间房,更别提院子里的另两处矮房。见此,方明青连连点头,满意极了。

    “这鳏夫的子女要价几何?”

    刘栗却是摇头。

    方明青不懂刘栗是何意思,皱眉看向刘栗。刘栗道:“他没有子嗣。”

    “啊,那这?”

    刘栗摆摆手:“我与他有几分交情,地契在我手里头,大人住着便是。”

    方明青这才舒展开眉眼,又是绕着这院子走了几圈。天『色』昏暗下来,再不走可是赶不上饭食了。

    “刘伯,你可是要到我家吃顿饭?”

    “不必了,我就住在那里,近得很。”

    此时方明青和刘栗正站在楼房的一间屋子内,顺着刘栗所指方向看过去,那里有一间矮小的草庐,比之华县令的更矮小破落。

    “那也好,我先行回去了。”

    方明青说罢,便下了楼,上马车。而刘栗看着方明青离去后,将院门锁上,叹了口气,朝着华县令的草庐走去。翻开床板,打开装银子的大木箱,刘栗慢慢抚过闪烁着白光的一排排银子,好似抚『摸』着心爱女子的肌肤。

    刘栗取出其中一锭,塞进袖中,朝着不知名的方向走去。

    约莫走了二里地,就来到一栋清幽的青砖大屋。赫然与刘栗草庐对面的那栋房子相似。

    穿过野竹林,走上石板路,跨过小溪尾流,拄着木拐的刘栗此刻却是行动迅速。

    “嗯啊……嗯……快些。”

    走近些才听得『吟』哦声从院子里传出,刘栗停住了脚步,面『色』『潮』红,不知是激动还是气的。

    院子里头的一间矮房外,站着一位老『妇』,便是先前将柳小翠领走的四姑婆。此刻她面『色』阴冷地透过一个小洞瞧着房内的情景。

    这个小洞正好朝着一张木床,床上有一女两男。女子小麦『色』的脸庞上带着不正常的『潮』红,双眼『迷』离,痛苦声从嘴中传出。

    忽然,将目光正好对上四姑婆的那只眼,女子麻木地冲四姑婆一笑。

    “啪”

    被人拍了肩膀,四姑婆慌忙转过身,却是刘栗。

    “是三堂哥啊。”四姑婆嗔了刘栗一眼,而后迈着小碎步,“三堂哥,又是来吃饭的?呵呵,是不是瞧上我家小翠了,今晚让你领回去,可万不得让她把我的乖儿子吸干了精气。”

    刘栗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跟着三姑婆到了那栋两层半的房子里头。

    天『色』还未完全暗下去,四姑婆此刻手里头却是拿着一盏灯,觉着身后没了人,便转过身。

    刘栗正站在一棵桃树旁,看着上头缀着的青涩果子。四姑婆也是提着灯笼,走过去:“三堂哥,可是又想起你那早死的桃花了?花都谢多久了,眼巴巴地想着她做什么?今晚就让小翠,去你屋里头坐坐。”

    “你那冤家不也死得早,怎么不寻一个?”

    听着刘栗阴阳怪气的声音,四姑婆嘿嘿一笑,指着桃树道:“我那冤家可是日日陪着我呢,就在那树上,穿着青衫,还是那么白净。说来,和那新县令长得很像呢,改日我得去县衙里瞧瞧,说不得就是我那冤家呢。”

    刘栗不接话,对这一切都是习以为常了。

    “走走走,这饭菜都是要凉了。”

    绕过石桌,踏上通往堂屋的石板路。

    四姑婆将堂屋内的蜡烛一一点上,而后持着一根白蜡烛,把白蜡烛摆到刘栗的侧面的位置上,笑着挪步到了刘栗的另一侧,给刘栗斟上酒,方才落座到白蜡烛的下首。

    “你那屋子可是卖给新县令了?”

    刘栗点头。

    “好,好极。日后我去瞧他也方便些。”

    四姑婆笑得开怀,多饮了些酒水,眼前便有些模糊了。正巧这时,柳小翠穿着一层薄纱,便袅袅婷婷地进来,比之先前的青涩,多了几许妩媚。拿了一些饭食,又是要出去。

    “多拿些,别饿着我的乖儿子。”四姑婆嘟囔不清道。

    柳小翠手一顿,这么些日子过来了,她自然是明白四姑婆在说什么的。

    “送完饭,回来,今日你便随着我三堂哥回他屋里去。”

    四姑婆这一声倒是清楚得很,柳小翠手中的碗险些丢了出去,猛地抬头,恨意的目光仿佛要穿透四姑婆的心脏。握着碗的手紧了又紧,终是松下,出了门,将饭食拿走。

    这一幕自然落在了清醒的刘栗眼中,刘栗带着狠辣的目光,冷哼一声。

第四十九章() 
,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在西街的粮店里?”方明青有些惊讶。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从刘忠那里可以得知; 那一成半的粮税最后具是落在刘栗的手里头。而刘栗和刘桀关系不好; 也是众所周知。刘栗为何把那么多的粮食转交给刘桀了; 甚至在被揭穿后; 自己掏钱买粮; 填补空缺?

    “我只是听见这么一句,许是还有什么前情。”

    “嗯。”方明青越发困『惑』; 这个次安县不过是一个下等县,就如此水深,那府州甚至于上京怕是更为复杂。

    回过身; 见杜仲还待在这,方明青拍了拍其肩膀:“今日好好休息,明日给我瞧瞧。这几日总觉得疲乏得很。再过两日的夏收仪式; 县令可万万不能缺席。”

    ……

    六月十八; 宜祭祀、祈福、纳畜。

    这是当地人择出的举行夏收仪式的吉日; 待本县县令动了割了第一茬水稻,便是可以着手收粮。

    这一日天朗气清; 和风阵阵。小儿们手持各『色』草制玩具; 嬉笑着。

    上半年具是锁眉的农汉们,瞧着水田里弯腰的稻谷高粱; 舒展开眉头,笑得合不拢嘴。

    『妇』人们聚在一块指指点点; 瞧着这少见的丰收情景; 又是瞧着早就搭好祭台; 眼底具是新奇。

    在乔迁宴的后一日; 方明青便是组织了八村三街道的村长里长等人,一起商讨这夏收仪式的步骤。按照俗礼,县令该是上祭谷神粟母,下拜土地公,而后又是说祝词,杀鸡豚,最后才是割稻。

    可方明青却是不愿,因着这般太过劳民伤财。

    这个时节,猪还未长成,何况这么一个艳阳天,百姓站在底下听着听不懂的长篇大论,十分容易中暍。

    吉时到,民乐奏起,唢呐,锣鼓震天响。这会儿那边停下,那会儿这边停下,总之不能让人听出换气的地儿。

    喜庆极了。

    方明青就是在这乐声中点上长香,拜了天地诸神。

    也不过是一曲的时间,身着青『色』官服的方明青便结束了繁杂的祭礼。而后乐声停,方明青该是说祝词了。

    “摄提大暑,黍稷芳华。开土收粮,丰硕我民。愿神之降,佑我风调。愿灵之下,护我雨顺。”

    一段说完,华安文微笑着点头,可下一句,方明青就不按套路来了。

    “今日大暑,看着田中粮食沉甸。想着能够丰收,只期盼……”

    这,这……

    华安文心中险些吐出血,这可是他熬了两夜写下的,竟被改得如此面目全非。

    “华先生,祈愿之日,怎摆起脸『色』来?”谢锦兰在一旁微笑着说。她可是记着,在华安文的指点之下,方明青搞出的那些蠢事,也幸得自己留了个心眼。

    华安文忙挂上笑:“日头太烈,不适罢了。夫人,怎也来了?”

    谢锦兰此刻抱着方昊:“带昊儿出来玩玩。”顺便见见那些个企图勾引明青的女子。

    想着又是心情低落了一番,这方明青长得还不如姜斌,怎就这么招女子欢喜?

    那日,忽地瞧见方明青与一女子在院子里交谈,她心气便不顺,险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也是因着方明青夜间一脸忐忑的模样,再三追问下,才知道前因后果。

    这华安文,还道她一女子心思狭隘,他又好到哪去?

    此时,方明青已是放下手中的铁锄,取过一把带着红花的镰刀,揪着一把水稻,割了多次还是没有割下。可把周围的百姓看笑了。幸得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一旁指点,好歹是顺利割下。

    割下一茬稻后,便没了方明青的用处,方明青和众位乡绅里长具是往小棚子来。

    “夫人。”其实,方明青更想叫锦兰,但在外头,却是不能够。

    这也是华安文说的,华安文看着一派潇洒,关于礼节之事却是门儿清。

    “方夫人。”众人具是与谢锦兰见礼。

    之后,谢锦兰将手中的孩子交给了身后的『奶』娘,水芹。刘氏来了次安县之后,『奶』水便渐渐少了。只好寻着一个新的『奶』娘,这个『奶』娘是四姑婆推荐的。

    四姑婆是这个县里头远近闻名的稳婆,虽只是五年前做起的,但其手中从未有过遇难的产『妇』。故而这两年来,县里头的孩子大多是她接生的。

    “好生看着孩子。”

    “是,夫人。”水芹并非一开始就到方昊身边做了『奶』娘,而是被方母训过的,一些规矩也是懂得的。

    谢锦兰跟着方明青走在田埂上,看着前后左右忙着收割粮食的景象,听着方明青与那些乡绅之流的交谈。

    这一日很快便过去了,黄昏才是最热闹。

    “云海村,刘民生,收粮一石八斗;大刘村,刘田,收粮一石六斗……”

    唱名之后,便是由县令将那把红花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