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娃是国之大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何要谨小慎微?”钟宜芬迟疑着问:“如今宫中位分最高的就是德妃娘娘,四大妃不是还有两个空缺吗?”

    听罢,钟昭仪先是一怔,随后不可置信地瞧了她半晌,目光十分奇异。方才她又气又怨地把人训了一通,话里却满是关切,此时她的神色竟慢慢转凉:“这话听得好笑,妃位空缺,与你有什么关系?”

    钟宜芬神情微变,忙说:“姐姐,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想要踩在您头上。”她放缓声音循循善诱:“多年来陛下一向是这样、这样待姐姐的我既入了宫,定会事事帮衬着姐姐,我们姐妹二人同心”

    “住口!”钟昭仪眸光极冷,身侧的宫女还是头回见自家主子如此疾声厉色,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厉喝惊得哆嗦,忙跪在了廊下。

    “陛下待本宫如何也是你能置喙的?你自己心比天高,就别拿本宫做幌子!爹娘都是聪明人,不想竟教出你这么个脑子浑的!”

    瞧见不远处有宫人在探头探脑,钟昭仪顺了顺心头火气,放缓了声音:“既为同胞姐妹,本宫再奉劝你一句,陛下最厌的便是心有城府的女子,即便你入了宫也必定不能得偿所愿。”

    话落她轻笑了一声,不知是嗤是讽:“至于妃位空缺,meimei还是不要妄想了。”

    钟宜芬怔怔地看着她走远,魂不守舍地跟着宫婢回到太和门。钟家主母忙下了马车,连声问道:“芬儿,你姐姐怎么说?”

    “祖母呢?爹呢?”

    钟夫人好生为难,只好强笑道:“你爹先回去了。你祖母陪着等了一会儿,可晚上夜风凉,我让她也先回去了。”话落又忙着问:“你姐姐是怎么说的?”

    夜风一吹,钟宜芬打了个寒噤,几乎湿透衣襟的冷汗更是透心凉——父亲回去了,怕是气得不想见她了。

    枝头上横着一根细细的竹栖木,两只鹦鹉站在上头,一红一绿,各个神气活现,连尾巴上的毛都打理得根根油亮,可见是太后娘娘的心头宠。

    荷赜姑姑朝一旁的小太监点了点头,那太监啪啪击了两下掌,两只鹦鹉便一鸟一句开始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吾家孩儿带笑颜~”

    “宛宛丫头哪哪儿都好~”

    “太后娘娘好喜欢~”

    一鸟一句接着唱了下去,虽然怪腔怪调的,中间还有几句串了词,却也不妨碍唐宛宛笑成个制杖。

    唐宛宛笑了好半晌,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直到两只鹦鹉唱完了,她才意识到周围静悄悄的——太后娘娘一脸慈爱;陛下端着一杯茶小口地抿;身边几个嬷嬷虽面上含笑,却也是看她而不是看鹦鹉的;至于丫鬟更是垂首敛目,一声都不会出。

    笑得这么肆无忌惮地只有她一人,唐宛宛涨红了脸,以“啊哈哈哈”几声干笑结了尾,乖乖站好请罪:“臣女失礼了。”

    “专门调|教它们就是为了逗你笑的,如何笑不得?”老太后摸摸她的小脸,说的话让唐宛宛松了一口气。

    太后娘娘一向养尊处优,吃过午饭就容易乏,晏回叮嘱道:“母后歇个午觉,儿臣尚有要事没理完,先行告退。”

    唐宛宛眼睛一亮,忙起身行福礼,“恭送陛下。”声音里有抑不住的笑意冒了头。

    她自以为态度妥当,然而晏回这等人精如何辨不分明?闻言,晏回收住步子转回了身,咂了咂这话的味道,微一琢磨便明白了,眉梢微挑,定定瞧着她。

    唐宛宛一脸茫然:“陛下您还有事?”

    “不是说有课业要做么?”晏回淡声道:“此处人多,易分神,不如与我同去书房。”

    唐宛宛一下子傻了眼,呆了一息功夫,干巴巴应了声“好”。

    晏回看着她慢吞吞背起书袋,挪着步子跟在自己身后的傻样,不着痕迹地扯了扯唇,头回发现自己也是有恶趣味的。

    御书房并不算大,入目便是几个贴墙的博古柜和满满的书,主位之上摆着一张黑漆描金的长桌。左右两边各有几张小小方案,是平时陛下与朝臣议政时用的,却因臣子是席地而坐,这方案很是低矮,要想写字怕是得弓着腰。

    道己正在犹豫,却见自家主子十分自然地指了指手边的空地,说:“在此处添一张桌子。”

    道己明知这不合规矩,却也不多言,吩咐小太监挪桌子,摆在晏回身后一尺的位置。这个位置也有讲究,既显出了尊卑,也方便陛下扭头就能看见姑娘。

    唐宛宛战战兢兢坐下,掏出书本和笔墨纸砚,研墨的手都是抖的。

    站在陛下|身后打扇的道己偏着头瞧着一旁伏案写字的姑娘,打扇的动作不妨碍他走神,心下默默感慨:自陛下登基八年来,进过这御书房的人不下百数,有听政议事的当朝肱骨,有唠唠叨叨的言臣谏官,有寒门恩科出身入了潜渊阁的新臣,也有痛哭流涕求陛下饶命的佞臣贼子。

    总之来这御书房的都是做正经事的。

    道己这还是头回瞧见进御书房补课业的,怕是大盛朝二百年来都是头一遭。若是被后宫那几位娘娘瞧见了,怕是得气出个好歹来。

第99章 来信() 
强烈推荐:

    晏回确实忙得厉害。这回去边关;他从京城带走的兵士不多;只有万人;若是从京城出兵,步兵反倒会拖慢行军速度,再说京城的兵是富贵兵,没上过战场;平时剿个匪寇还成;拉到战场上就是去送命的。

    古北关东西共四道关隘;驻守兵士统共六十多万,此番便打算从这几城调兵。粮草却是要从江南直运边关;用的是春种夏末收的早稻。原本晏回算着粮草该在六月底就到了;谁知江南连着一月大雨,耽搁了不少功夫。这么算算,等将士到了边关还得等半月才能送来粮。

    带的粮草倒是足够,不怕等这半月;却怕粮草运来的时候已经长了霉。晏回索性让督运官等雨停了再上路;先拿北边几城的粮食周转;这几日就是在忙这个。

    一到行宫落脚,他总不忘给宛宛写信。

    “六月廿七,接连两日暴雨,不能上路;滞留行宫。上回你说朕给你的信太短;这会儿得了空闲;给你写长点罢。”

    就这么三行字;感觉跟没说完似的,唐宛宛翻到背面瞅了瞅,空白的;又拆开信封瞧了瞧,里头再没第二张纸了。唐宛宛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陛下还说要写长点呢,统共四十二个字!

    她把这四十二个字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十分懂事地想:陛下忙陛下忙,忙里偷闲写封信,短点就短点吧,自己可不能敷衍,提笔开始写回信。

    写着写着,一旁的馒头喊了一声娘,唐宛宛应了一声,转头瞧见他坐在地上,手里抓着一只大毛笔揪上头的毛,好好一支笔被玩得不成样子了。唐宛宛心中一动便叫红素研磨,随后握着馒头的手,一笔一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小男孩,又握着女儿的手,在旁边画了个小姑娘。

    他俩不安分,唐宛宛握着手画出来的也不过勉强瞧出个人形。她开始照着镜子画自己,螓首蛾眉明眸善睐,还颇有心机地把额头上爆起的一颗痘去掉了,画得比真人还要美两分。

    唐宛宛左瞧右瞧十分满意,把这张画也附在信里了。

    “七月初六,朕已至平城,恰逢小股匈奴兵侵扰乌桓牧民,小捷,勿念。”

    “七月十一,今日拿着沙盘推演军情之时,略一走思,沙盘上有山有水,有兵有将,阡陌纵横,甚有意思,回京后做一个给你玩玩。”

    唐宛宛笑眯眯回他:“陛下不认真,看着沙盘都能走神。”

    从边关送回的信都是只言片语,唐宛宛的回信却从不敷衍,严格遵循着陛下的要求,三日一封,不少于千字,有真情实感,还从不拿诗词充数。

    “七月十五中元节,朕去城郊祭冢,亡者四百余,无坟无碑,不过是乱葬岗中洒三杯清酒。”

    凄凉萧瑟之意仿佛要透纸而出,唐宛宛面上有些沉重,犹豫了好久也不知这封回信该怎么写,她想写“打仗时伤亡是必不可少的,陛下别难过”,也想写“陛下带那么多兵,伤亡四百,陛下已经很厉害了”,又想写“我只要陛下全须全尾地回来就够了”。

    反反复复写了好几遍,写着写着,唐宛宛抹了一把眼睛,觉得自己真是自私极了,陛下心系天下,她只心系他一人,只牵挂他一人的安危。只要陛下安然无恙,她便觉庆幸。

    这封信不知怎么回,唐宛宛索性没有回,开始讲自己身边的趣事。

    “七月廿三,朕今夜咳,甚想你。”

    唐宛宛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也是晚上,躺在床上看着这行字吃吃笑了,爬起身来写道:“陛下是不是偷偷摸摸做坏事了?六月中旬走的,陛下居然一直忍到了现在,可见平时欺负我的时候说什么‘忍不了’都是骗人的哈哈哈憋着伤身,陛下自己想办法吧。”

    写好以后拿火漆蜡封了口,唐宛宛躺上床准备睡了,刚合眼又想到了一事,光着脚拆开了信封,在信的末尾补了一句,“不能睡别的姑娘!”

    “八月初一,边关开始冷了,朕麾下几个将军都穿上了棉衣,说是他们夫人亲手做的。朕心有艳羡,可惜宛宛手笨,拿不得针线。”

    手笨二字太扎眼了,唐宛宛不满地回他:“谁说我手笨了?陛下的荷包还都是我亲手缝的呢!不就是件棉衣么,我给陛下做好送过去。”

    次日唐宛宛唤人去请针工局的掌印。掌印嬷嬷匆匆赶来了,还当是皇后娘娘缺衣裳了,谁知娘娘却是要她教怎么做衣裳,生生把掌印吓了一跳。

    跟这掌印学了好几日,唐宛宛彻底颓了,给陛下回了一封信:“我做了两双棉手套,还有两双绒袜,随信寄去了,陛下收到没有?你家媳妇就是手笨,棉衣什么的还是不要奢望了。”

    “八月十四,大捷,匈奴退出百余里。回营之后,朕见边城千百民妇聚在营门口,给家人送衣食。可惜你给带着的月饼已经坏了,朕也没心思吃别人做的,甚想你。”

    这封信唐宛宛看着直掉眼泪。边城的民妇都去给相公送吃食了,陛下却连月饼都没吃上。别人亲亲热热中秋团圆呢,她与陛下却隔着千山万水,只能从信里的只言片语中得些安慰。

    从八月中旬到九月中旬,一封封捷报往京中传,还都是大捷,匈奴与靺鞨节节溃败,朝中一片欢欣。

    可随着天越来越冷,陛下的回信从三五日一封变成了七日一封,又变成半月一封。整个九月唐宛宛只收到一回信,是三封一起来的,不知是陛下写好了没空寄,亦或是军驿的哪一环出了疏漏。

    唐宛宛收不着信就焦虑,脸上几乎瞧不见笑模样了,有时吃饭吃一半就开始掉眼泪,一闲下来神思就不知道飘到了哪儿去,手头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行。只有在陪孩子的时候,她才能勉强笑得出来。

    以前她在宫里呆着老觉得闷,直到这时唐宛宛才恍然发现,以前觉得闷是因为她没把宫里当成家,这会儿当成家了哪里还会闷?连关婕妤好心进宫来陪她打叶子牌,唐宛宛都成了敷衍,就想安安静静地在宫里等着陛下回来。

    唐玉儿时常带着三个孩子进宫来,这回她脸上扑了粉也掩饰不住气色差。唐宛宛瞧得心惊,“姐姐这是怎么了?”

    唐玉儿紧紧了怀里的手炉,望着几个正在玩耍的孩子,轻声说:“你姐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