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尼心似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谦还自以自己的方法不错,自己于茫茫沙漠之中,又看见绿洲了,于险险危机中,又看见生机了,自己美的不行,心情愉悦的拽着静月的手说道:“小尼姑,我还要生儿子呢,快告诉我怎么才能生?”

“求子要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求送子观音送个孩子给你。还要念《地藏经》。我以前见求子的施主们都是在菩萨面前发下誓愿,念《普门品》五千遍,《地藏经》五百遍,你不妨一试。”

赵谦挠头道:“五千遍,太多吧?”这个性子,标准的会享福,不吃苦类型的。

静月道:“《普门品》很短的,一天念几十遍绝对没问题。你若诚心去念,菩萨肯定会送个孩子给你的。”

赵谦心一横,手一拍:“小尼姑,我念了,你教我吧。”

静月不知从哪摸出了个观音玉坠,浅绿的颜色,精致的雕刻,玉质也很好,赵谦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玉石。静月道:“这个坠子是我小的时候,一位女施主舍与我的,我留了也没什么大用,你戴着吧,这是开过光的,我师父亲自加持的,可保你平安。你若有什么誓愿,就和它说吧。”一边说,一边帮赵谦挂在脖子上了。

赵谦摸摸那玉坠,问道:“小尼姑,我现在向菩萨立誓,要背那个《普门品》和《地藏经》行吗?”

静月点点头:“可以,只要你心诚,菩萨就知道的。”

赵谦双手合十拜了拜,虔诚祷告道:“菩萨呀菩萨,弟子赵谦想要个儿子,现在向您保证念《普门品》五千遍,《地藏经》五百遍,望菩萨大慈大悲,送个孩子给我。”

菩萨求完了,赵谦立刻付诸行动,让静月教他念这两部经书。

《普门品》不长,赵谦只用半天就记住了,倒是《地藏经》颇长,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记得住的。

两人就这样一个教一个学,日子倒也很好打发。

这天晚上,众人投了宿,团团坐在客栈里吃晚饭。

静月茹素,赵谦为了求子,也暂时告别了荤腥,好在他对口腹之欲不是很在乎,看见别人大鱼大肉,他倒也没觉得馋得慌。

一边吃饭,李秀等人一边讨论这一路上发生的那些事情,听着听着,赵谦忽然放下饭碗向静月说道:“从双流城出来就没遇到过好玩的事,现在想想还真是有点无聊,小尼姑,要不你捉两个鬼来给我玩玩?我是个勤快人,可闲不住啊,唉,你说怎么就没人出点事,让王爷我来管管呢。”

这厮的嘴比拘魂咒还管用呢,话音未落,只见门外涌进了好些的人。

静月瞟了赵谦一眼,赵谦张大个嘴,楞楞的望着那些人,半晌,他一拍大腿:“小尼姑,我想让咱们大宋收复北方,你说这事能让我说着不?”

来的这些人,是衙役里的公差。十几个人进来后,迅速分成两行,站在门口旁边。有一男一女下了轿,看似象是一对夫妻。

男的虽然没有穿官服,但以公差们的恭敬和这个排场来看,应该是本县的县尉。现在静月他们在的这个客栈,和双流城所在县毗邻,所以,这个县尉并不是赵谦给了十万两银子的那个县尉。

县尉穿了一身便服,衣服极为朴素,灰色布衣,黑色布鞋,都是半旧的。年岁也不大,大概三四十岁,人长得也很周正,只不过太过瘦弱,看起来颇似个穷酸秀才。

那妇人也是三十上下岁的样子,身材微福,双眉弯弯,眼中天生的含着笑,看上去极带人缘。

这两人打量了一下吃饭的众人,就将目光锁在静月身上了。

两人走向前来,向静月施礼道,那县尉道:“杨玉顺携妻韩氏拜见这位师父,扰了师父用饭,还请师父见谅。”

静月放下筷子道:“无妨。”

见静月如此冷淡,杨玉顺拿不准静月是生气了还是没生气,说话间,就有些犹豫了。

旁边的韩氏怕冷了场,连忙道:“这位师父,我们夫妇有事相求,这里人多嘴杂,能否借一步说话?”

静月起身道:“楼上有房间,那就上去说吧。”

有又好玩的事了,赵谦怎么可能错过呢,他跟在静月后面,也要跟着上楼。

那杨玉顺看着赵谦,为难道:“这位公子还请留步。”

一个小小的县尉,赵谦哪会放在眼里啊,当下不耐烦道:“我跟着我娘子,你管得着吗?”

在自己的地盘上,还有人这样横,这杨玉顺心中就有些不得劲,刚要喊人拦住赵谦,就听那个尼姑说道:“他是我相公,不碍事的。”

杨玉顺大吃了一惊:“尼姑也能成亲?”

静月道:“我已还俗,自然能成亲。”

这是人家的私事,杨玉顺也就识趣的不再问什么了。

四人进了房间,赵谦大摇大摆的就坐下了,连个客套话都没说。倒是静月说了句:“二位请坐。”

杨玉顺和韩氏也没坐,两人只是用怀疑的眼光不断的打量静月,好象不相信静月就是他们要找的人一样。

赵谦是看热闹的,此时他眼睛滴溜溜乱转,正在琢磨这对夫妻的来意。而静月却是沉默惯了的,静坐安然,只等那夫妻二人说话。

一时间,没人开口,屋中反倒安静了起来了。

过了好久,韩氏先开口道:“这位师父,我有一事相求,还请师父帮我指点一条明路。”

静月道:“请讲。”

韩氏看了赵谦一眼,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我和相公成亲十几年了,几次有孕,孩子都没能保住,求遍了名医,都说我身体无病,只是不知为何,这胎儿却总是保不住。恳请师父垂怜,帮帮我们夫妻。”

一听还有和自己同病相怜没孩子的,赵谦在旁边忍不住笑了:“她又不是大夫,你找她有什么用啊?”

那韩氏红着脸道:“我们也不知道这位师父能帮上什么忙,只不过。。。。。。”好象有难言之隐一般,说到这里,韩氏就卡住了。

“只不过是有人指点你们来的,是不是?”静月替她将话说完了。

杨玉顺和韩氏不可置信的齐齐叫道:“你怎么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不要催,我的进度不慢了,平均下来绝对是一天一章,即便哪天不更新,后来肯定会补上的。

我不是专业写手,也有事情要做的,不可能天天泡在电脑前面写这个的。

不要催我,催得太急了我就会着急,写的时候难免就会有应付,质量就没了保证。就象《随遇而安》一样,大家催的急了,我就匆匆做了个结局,结果自己都不满意。

再说了,写这篇文要查很多佛教资料的,而佛教的东西又大多比较难懂,我还尽量把它编进故事里,有困难啊。。。。大家谅解下啊。

第 44 章

静月微微一笑,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却反问道:“杨大人,我且问你,按照律法,杀人者该当如何?”

杨玉顺神色一正,严肃答道:“杀人者自当偿命,按律当斩。”

静月点点头,转向韩氏道:“杨夫人,你可听清了?”

韩氏却是楞住了,不解道:“这位师父搞错了吧,我虽不如出家之人那么慈悲,却也不是那穷凶极恶之辈,连猫狗我都没有伤害过,何曾伤害过人命?”

那杨玉顺也道:“我夫人心地很好,怜贫敬老,善待下人,阖城百姓都知道我夫人的善名,再说了,一介女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会有机会杀人呢?师父此言大不通。”

静月也不辩驳,只是对韩氏道:“杨夫人,孙家子嗣何在?”

韩氏的脸刷的一下就变白了,汗珠顺着鬓角就滚了下来,她恐惧的看着静月,结结巴巴道:“你,你怎么知道的?”

那杨玉顺一见韩氏的样子,就知道韩氏必定是有什么隐情,现在,这隐情被面前这个尼姑给说破了。

“倩娘,怎么回事?”杨玉顺脸一沉,向韩氏问道。

在杨玉顺的逼问下,韩氏道出了自己隐瞒了十几年的事情。

韩氏嫁给杨玉顺时,并不是初婚,而是死了丈夫再嫁的。

她以前的丈夫叫孙信,在成亲两年后,被马车撞死了。

孙信自幼丧父,由寡母将他抚养长大,因为父亲死的早,他也没个兄妹姐妹,孙家只有他独苗一根。孙信死后,他的母亲也因为悲伤过度,在一个月后,撒手人寰,追随儿子而去。这孙家,就只剩了媳妇韩氏。

没儿没女,无产无业,这韩氏自然不能为孙信守寡,就思量着要改嫁。

风声放出去了,立即就有人来提亲了。

这提亲的不是别人,正是杨玉顺。

杨玉顺家里贫穷,也曾娶过一房媳妇,可惜那媳妇命短,娶来没半年就死了。

以前杨玉顺也曾见过韩氏,很喜欢韩氏的甜美可人,在她死了丈夫以后,就赶紧托媒来说合了。

韩氏也曾见过杨玉顺,也知道杨玉顺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才子,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两家商量定了,等婆婆过完七七,再过门完婚。

可在丈夫死后两个多月,婆婆死后一个多月,韩氏忽然觉得眉高乳涨,思酸喜吐,正好有个游方郎中在门口摇串铃,韩氏立刻将他请了进来,一诊脉,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身孕。

韩氏思量来思量去,丈夫死了,孩子生下来只能由自己抚养,若不改嫁,单独抚养孩子,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若是改嫁了,带着个拖油瓶,杨家必定不乐意,而且带了这个孩子,自己在杨家肯定要被瞧不起。

想到了这些,韩氏当即用大价钱向游方郎中讨了贴堕胎药。那个时候堕胎药不得随便买卖,这个游方郎中贪钱,还是卖了一贴给韩氏。卖完了,他立即离开了这里,跑别处行医去了。

韩氏吃了药,堕了胎,待出了小月子之后,就改嫁给了杨玉顺。

韩氏自认为这事做的十分隐密,神不知鬼不觉,根本没有他人知道,现在却被静月说破了,怎么可能不胆战心惊呢?

静月道:“你斩了他人的子嗣,自己又怎么可能有子嗣呢?胎儿虽未成形,但也是条人命,它投胎到你的肚子里,就是与你有缘,或有恩,或有仇,或来索债,或来还债。若是还恩还债,它本是好意而来,你却谋了它的性命,善缘也变成恶缘了,若是报仇索债而来,它本就与你有仇,现在岂不是仇上加仇?”

韩氏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连连给静月磕头:“师父,师父你救救我,救救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我改,我全改了,师父,你救救我。”

赵谦在旁边看着,不住的嘀咕:这小尼姑要是有这本事,早就帮自己生儿子了,还巴巴的让自己念经忏悔做什么?这韩氏,这回是求错了人了。

果然,听静月说道:“你不要求我,要求就求你自己。你自己想办法解了孙家的怨气,多诵经拜佛,布施放生,广做善事,多求求菩萨。求我是没用的。”

那韩氏已经将静月奉如神仙了,自然对静月言听计从,不住磕头道:“谢谢师父指点,我一定照办,一定照办。”

那杨玉顺见静月如此的神通,在旁边几次欲言又止,似乎也有什么事情想要问。

赵谦见他那吞吞吐吐的样子就来气,大喝一声:“想问什么就快问,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这么不爽快!”

杨玉顺被赵谦这一吼,倒还真吼出点底气来了,向静月做了一个揖,恭敬道:“师父,杨某也有一事也请教。”

静月道:“请讲。”

杨玉顺道:“杨某自幼聪颖过人,读书也很刻苦,自认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之辈。可科考却是极不如意,直到三十岁,才谋了这个从八品的小官。这十年来,杨某在政事上兢兢业业,为官清正,从不贪赃枉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