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耿弇经过宋地时,正赶上王郎诈称自己是汉成帝刘骜的儿子子舆。王郎在邯郸起兵,想要夺取政权。随从耿弇的两个小官听说“刘子舆”起兵的消息,便跟耿弇说:“刘子舆是汉成帝正统,我们还是归顺他吧!”耿弇把住剑柄,激昂地说:“子舆这坏蛋,早晚要被我活捉,我去调渔阳、上谷的兵马,回程再约上太原、代郡的人马,几十天后我回来,我的战车就将碾碎这帮子‘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指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先知先觉

典出先秦?孟轲《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孟子的弟子万章向孟子询问:“有人说‘伊尹为商汤做厨子,目的是向商汤讨求好处’。有这样的事吗?”

孟子说:“没有这样的事。伊尹不是这样的人。他在莘国郊野种庄稼时,以尧舜之道为乐。生活虽然清贫,却悠然自得。起初,商汤派人送厚礼聘请他,他拒绝道:‘我为什么要接受聘请呢?我现在生活在田野之中,以尧舜之道为乐,多么快活!’后来,商汤多次派人聘请他,终于使他改变了主意,他说:‘我与其墨守尧舜之道,不如使商汤成为尧舜般的圣君,让百姓们感受尧舜盛世。上天创造众生,就是‘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我是百姓中的先知者,我不去使百姓们觉悟,又让谁去呢?’”

“先知先觉”指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早于一般人。

四字篇 第十四章(1)

■ 相敬如宾

典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臼季出使别国,途径冀地时,见到前室旧臣郤芮之子郤缺在田间锄草。当时正值午饭时间,郤缺的妻子提着饭菜来给郤缺送饭。只见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先是恭恭敬敬地对着郤缺拜了一拜,而后小心翼翼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再次恭恭敬敬地行礼,请他就餐。丈夫郤缺庄重地把饭接过来,也毕恭毕敬地向妻子还礼,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然后收拾餐具,最后辞别丈夫而去。

郤氏夫妇的这一系列的举动给晋国大夫臼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臼季回国后向晋文公赞扬郤氏夫妇的美德,他说:“郤氏互敬,相待如宾。”

“相敬如宾”亦作“相待如宾”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 笑里藏刀

典出《旧唐书?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唐太宗时,有一个叫李义府的小官,他很擅长溜须拍马,因此官运亨通。他平常的行动和表情,显得非常忠厚和温和,而且他不管和谁说话,总能保证做到始终笑容可掬,满面春风,表现出十分诚恳和善良的样子。但其实他的心地既刻薄,又奸诈,只要是不听他的,他便千方百计的阴谋陷害,甚至要置人于死地。日子久了,人家也发现了他的这种假面具,就在背地里说他“笑中有刀”。

唐高宗时,李义府已经升为了侯爵,他仗着皇上的宠爱,伙同子、婿,穷奢极欲,卖官鬻爵。一次,皇上委婉地提醒他要加以收敛,李义府居然大怒,咬牙切齿地问:“是谁向陛下说的?”皇上说:“你何必问我从哪里知道的呢?”君臣不欢而散。不久,李义府终因卖官而被长期流放。

后来,“笑中有刀”也称为“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 心腹之患

典出《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春秋末年,吴国准备出兵讨伐齐国,越王勾践率领臣子及厚礼来朝见吴王。吴王和许多官员都得到了馈赠,上上下下都很高兴。

大臣伍子胥对此却很担忧,他说:“勾践的行为不过是像养牲畜一样豢养吴人而已。”意思是,他对吴国表面殷勤,而实际是想宰割吴国。于是,他上书吴王说:“越国的存在是我们吴国的一大隐患,就像是藏于心间的疾病,一旦发作就无药可救了。吴越两地相接,勾践早就对我们吴国垂涎三尺了。他现在对我们的柔顺服从是用来掩饰他计划灭吴的阴谋啊。因此,为了吴国的安全,我们应该先下手为强,灭掉越国,以除疾患。”

然而吴王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谏。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国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了。

“心腹之患”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

■ 行尸走肉

典出《拾遗记?后汉》: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在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任末,他酷爱读书。任末经常背着书籍,不怕艰难险阻地到处拜师求学。他经常说,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有办法去完成一番事业。他在外露宿的时候,有时就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来学习。夜晚他在月光下读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编些麻蒿来点燃照明。当读书有体会时,任末就把心得写在衣服上。他的学生都很佩服他刻苦勤学的精神,有时候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都争着用干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文章的衣服。

四字篇 第十四章(2)

除了古代圣贤的书,其他的书任末从来不看。在任末临死的时候他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在继续生存;如果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是行尸走肉。”

后来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就用“行尸走肉”来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 胸有成竹

典出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文与可,名文同,宋代著名的学者。文同喜欢画竹子,大文豪苏轼曾经向他学习画竹子,并且做了一些笔记,其中有一些关于文同画竹子的故事:文同喜欢画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观察各种各样的竹子,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他却根本不在意。

有一次,文同要画风中的竹子,于是在一个大风天他就跑到竹林里面,不管狂风的侵袭,依然认认真真地观察这风中竹子的姿态,并且他把它们的姿态都记在心头。文同这样长年累月地观察着竹子,竹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姿态都被他一一记在了心里,所以等到他画竹子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画草图,因为他心中已经有了竹子的样貌。

后来,“胸有成竹”就用来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 言不由衷

典出《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春秋时期,郑庄公任周朝的卿士,实力比较强大,执掌朝廷大权,他根本就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当时,任天子的周平王,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虽然依靠郑庄公处理朝政,却深知郑庄公的野心,于是他想让自己信任的虢公代替郑庄公处理部分朝政。郑庄公知道后,非常生气,扬言要推倒周朝。周平王假装害怕,向郑庄公解释说:“我没有让虢公取代郑庄公的想法。”为了让郑庄公相信自己,他还和郑庄公交换了人质。

后来周平王死去,周桓王继位,周桓王终于让虢公代替郑庄公当了卿士,周室得以稳定地延续。虽然周室得到了安定,但若以君子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周平王的做法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君子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后来人们就用“言不由衷”来表示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

■ 阳春白雪

典出《文选?宋玉》: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遭到了朝中很多人的攻击,楚王就问宋玉是什么原因,宋玉给楚王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人在郢都唱《下里》和《巴人》两首歌曲,有一千多个人能够跟着一起吟唱;后来这个人开始改唱《阳阿》和《薤露》,这两首歌就有些深奥了,能够跟着唱的人就少了一些;等到此人改唱《阳春》和《白雪》的时候,由于曲意过于高深,内容非常难懂,此时就没有几个人可以跟着唱了,数数也不过十几个人。宋玉用这个故事来比喻自己优雅高洁,朝中没有几个人可以跟得上他的节拍,便开始被人攻击了,大有曲高和寡的意思。

四字篇 第十四章(3)

后来人们就用“阳春白雪”来形容高深雅致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艺术家。在文学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是一对反义词。

■ 扬扬自得

典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春秋时期,一天,齐国宰相晏婴乘车外出。他坐在车上深沉稳重,而他的车夫坐在前面宽大的车篷下,挥动鞭子策马而行,美得像要飘起来一样,很是得意。

车夫的妻子在街上瞧见后,回家后便劝车夫不要那样扬扬自得、仗势自恃。她说:“人家晏婴做齐国的宰相,声名在诸侯中远扬,可是我今天见他温良沉稳,一副志向远大的样子。而夫君您不过是为人赶车,却一副扬扬自得、了不起的样子,您觉得这样对吗?”

听了妻子的话,第二天,车夫就立即更正自己的态度,变得很是谦逊。晏婴听说后,认为他是可塑之才,后来推荐他当上了齐国的大夫。

后来,“扬扬自得”就用来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 仰人鼻息

典出《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东汉末年,统治中国四百多年的汉朝终于奄奄一息,快要灭亡了。汉献帝非常软弱,国家的大权都控制在大臣董卓手里。董卓气焰非常嚣张,横征暴敛,各地诸侯也纷纷征兵买马,肆意扩张。渤海太守袁绍,也派自己的心腹去冀州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自己。韩馥也是一个软弱的人。他听说把冀州让给袁绍可以使自己有了稳固的靠山,不用再和别人争争抢抢,还可以得到让贤的美名。考虑到种种的好处,韩馥就答应了使者将冀州让给袁绍。后来韩馥的长史耿武听到这件事情以后,劝说韩馥:“冀州虽然地处边远,但是冀州有十万大军,粮草也可以用十年之久,而袁绍孤军在海上,什么都没有,是要仰仗我们才可以呼吸的呀,如果我们给他断了奶,他很快就会死的,为什么要把冀州给他们呢?”

这件事情以后,人们就用“仰人鼻息”指代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 夜郎自大

典出《史记?西南夷列传》: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