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命是听:宾语“命”放在动词“听”的前面,中间加助词“是”,加上前面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唯”字,强调了动词的宾语,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

2。介宾词组的位置

(330)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十五城:“以”,介词,与“十五城”组成介宾词组,作状语。

(33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以事:“以”,介词,与“事”组成介宾词组,作补语。

(332)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于孙将军:“于”,介词,与“孙将军”组成介宾结构,放在动词“求救”的后面,作状语。

(333)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

——于长勺:“于”介词,与“长勺”组成介宾词组,放在动词“战”的后面,作状语。

(334)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

——一以:“以”,介词,“一”,宾语。“一以当十”即“以一当十”。

3。定语的位置

(335)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可使报秦者:“人”是中心词,“可使报秦”是定语,移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煞尾。

(33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是中心词,“铿然有声”是定语,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

(33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是中心词,“能不易其志”是定语,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

(33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筋骨”是中心词,“利”、“强”分别作定语,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

4。数量词的位置

(33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一粒、万颗:数词和量词,都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

(340)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

——三夫:数词和量词,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子孙”的后面。

(34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数词,直接修饰动词“顾”,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

【相关链接】

文言中,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有别于现代汉语。在一定的情况下,宾语可以移到动词谓语的前面,形成“宾语——动词谓语”的结构,我们叫它为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介宾词组通常是用来修饰或说明动词谓语的。其位置如果作状语,就放在动词前,如果作补语,就放在动词后。介宾词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翻译时,把它作状语。介宾词组“以……”置于谓语前状语;有时放在谓语后作补语,译时作状语。文言中,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或者为了使文句流畅顺口,可以把定语移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基本格式为:①“中心词+定语+者”;②“中心词+之+定语+者”;③“中心词+而+定语+者”;④“中心词+之+定语”。文言中,物量词的位置可以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也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古

汉语的量词不发达,常用数词直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文人小说下载

(四)句子省略

【要点点击】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①省略主语;②省略谓语;③省略宾语;④省略兼语;⑤省略介词。

【示例平台】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342)廉颇为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43)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2)蒙后省

(343)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史记·项羽本纪》)

(344)(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殽之战》)

(3)对话省

(345)(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孟子》二章)

(346)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史记·项羽本纪》)

2。谓语省略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347)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史记·项羽本纪》)

(348)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349)以言取人,孔子失之宰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王安石:《性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350)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列子·说符》)

(351)南与渠勒(接),东北与龟兹(qiūcí)(接),西北与姑墨接。(《汉书·西域传》)

(3)共喻省略

(352)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53)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3。宾语的省略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35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355)我持白璧一双,欲献(之)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之)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356)若毒之乎?余将告(之)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357)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蒲松龄《促织》)

(3)省略介宾词组前的代词宾语

(35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石壤)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

(4)省略兼语

(35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60)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尉)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

(361)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之)击柝如故。(《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5)省略介词或其宾语

(36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63)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蒲松龄《促织》)

(36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365)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366)(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之)俱来。”(《三国志·诸葛亮传》)

(367)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368)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此)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乐府民歌·木兰诗》)

【相关链接】

文言中,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

谓语中,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谓语省略有承上文省、蒙下文省、共喻省。

宾语省略,多是代词“之”,有省略动词后的宾语,有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兼语省略,“使、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的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兼语往往被省略。

介词省略,常常是“于、以、自”字,与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五)句子关系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要点点击】

这里所讲的是文言复句。文言中的复句,除了使用的关联词语和现代汉语不同外,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差别。大致可分为两大类:①联合复句(包括并列复句、对比复句、连贯复句、选择复句),这类复句,分句和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分不出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从属的、次要的。其分句和分句之间用关联词语平等地连结起来,有时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②偏正复句(包括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这类复句,分句和分句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它们的地位有主次之分,着意有轻重之别。表示全句正意所在的分句叫正句,对正句有说明、限制作用的叫偏句。在古汉语中,通常总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偏句和正句之间一般用关联词语连接起来,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

【示例平台】

1。联合复句

(1)并列复句

(369)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诸葛亮《隆中对》)

——并列复句,分句间不用关联词语。

(370)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并列复句,分句间用“而”字连接。

(371)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并列复句,分句间用“亦……亦……”连接。(2)连贯关系(顺承关系)

(372)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墨子·公输》)

——“闻”和“起”,表示时间上先后相继,不用关联词语。

(37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用“而”字表示分句间事理上先后相继。

(374)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蒲松龄《促织》)

——用“则”字表示分句间的承接。

(375)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史记·鸿门宴》)

——用“因”字表示分句间事理上先后的承接。因:就。

(376)韩信已定临菑,遂追至高密西。(《史记·淮阴侯列传》)

——用“遂”字表示分句间事理上先后的承接。遂:就。

(377)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列传》)

——用“乃”字表示分句间事理上先后的承接。乃:就。

(3)递进关系(层进关系)

(378)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后一分句用“且”字表示程度比前面的分句更进一层。且:并且。

(379)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尚……况”表示分句间的意思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况:何况。

(380)困兽犹斗,况相国乎?(《左传·宣公十二年》)

——用“犹……况”表示分句间的意思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况:何况。

(381)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