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臂分开,更有利于抗风、抗震。从结构上说,杨浦大桥的“箱形”梁比南
浦大桥的工字形,工艺要求高得多。另外,杨浦大桥的塔与索的预应力锚固
方法,更是桥梁最先的成功实践,为今后斜拉桥塔和索的锚固树立了典范。
在此还值得一说的是杨浦大桥的斜拉索,它也可数第一。其中最长的斜
拉索为 325 米,比南浦大桥斜拉索长 107 米,它也是中国最粗的斜拉索,由
301 根 7 毫米直径的高强度钢丝绞合而成,重约 33 吨。这种斜拉索预应力达
1200 吨,比南浦大桥的大 300 吨。它是上海浦江缆索厂的第四代优质产品,
结束了我国大桥钢索依赖进口的历史。斜拉索装上了防震装置。斜拉索过长,
在风的作用下抖动得很厉害。这种无休止的抖动,容易加速拉索的疲劳,缩
短其使用寿命。为此,上海市政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王心方研制出了高阻尼橡
胶,安装后,有效地抑制了斜拉索的抖动。这一点,在国内桥梁界亦属首创。
另外,超长超重斜拉索的安装成功,是杨浦大桥主桥安装中的重点。全
桥共有斜拉索 256 根,总长度 2 万多米,总重量约 2900 吨,并拥有世界最长
最粗的钢索,其安装难度可想而知。建设者们大胆采用了卷扬机平稳牵引到
塔顶的方法。
杨浦大桥的建成,无疑标志着我国的建桥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这一辉煌成就已载入我国的造桥史中。杨浦大桥建成通车前夕,南浦和杨浦
两桥的总设计师林元培作为流派代表应邀赴美国参加了国际桥梁学术会议,
这表明,中国的桥梁技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确立,成为当今世界桥梁一大流
派。

布列塔尼半岛上的石阵

滨临大西洋的城镇卡纳克,是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上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
地方,来此寻幽访古的人络绎不绝。除了巨石砌成的古墓,最引人入胜的是
郊外一片片整齐排列的石阵。
卡纳克的石阵据说曾有 1 万根石柱,如今仅存 2471 根。石阵被农田、树
林和农舍分为 3 片:位于卡纳克城北 1 公里半处的莱芒尼石阵,以 12 根一排
向东延伸,最高的石柱露出地面部分达 4.2 米。再向北走,便进入卡尔马里
石阵,比起前者,这片石阵像个小弟弟。与卡尔马里石阵相邻的凯尔斯堪石
阵则更小些,长约 400 米。这些石阵远远望去,好像一队队正在接受检阅的
士兵。
长久以来,卡纳克石阵一直默默无闻,直到 18 世纪 20 年代才引起人们
的注意。从此各种推测纷拥而出,至今莫衷一是。
当地的人解释说,石阵诞生于公元前 56 年凯撒征服高卢时期。被罗马人
打败的卡纳克守护神科内利逃到城北的山坡上,用魔法将追赶他的罗马士兵
变成了一队队整齐排列的石柱。这一传说固然不足为凭,但在 18 世纪,不少
学者的确相信石阵是凯撒时代的产物。19 世纪初,考古学家在卡纳克周围发
现许多蛇崇拜的遗迹,这使人们产生新的联想:那一条条逶迤延伸的石阵或
许是蛇的模拟图形?到了本世纪,则有人甚至宣称它们是外星人访问地球的

飞船基地。
1959 年,专家们利用放射性碳元素日期推算法,测定石阵的出现大约在
公元前 4300 年前后,并确认卡纳克为世界上最大的新石器文化发源地之一。
本世纪 70 年代中期,英国人亚历山大·汤姆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发现:石阵是
一个复杂的月亮望台。他说,古代天文学家每天在观测月亮时,随着月亮的
出没不断变换自己的位置,每一次都在新的地方竖起一根石柱作为标记,用
这种方法,他们掌握了月亮盈亏周期以及其他一些天文知识。80 年代初,英
法学者联合对汤姆的学说进行了核证,结果表明,石器时代的人类并不具有
这种高超的智慧。
尽管聪明的现代人绞尽脑汁,却始终难以了解古人思维的奥秘。卡纳克
的石阵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不解之谜。

复活节岛上的石像

200 多年前,1722 年的复活节日,荷兰伟大的探险家雅可布·洛吉文正
在大西洋海面航行。南美海岸远在 2000 英里之外,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陆
地的影子了。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座任何欧洲人从未见过的岛屿。当他
们靠近这个荒芜的岛屿,一个奇怪的景观将所有人震惊了,“那儿竖立着高
高的奇异巨石像,约 30 英尺高,头顶有冠帽,在石像四周是铺砌的石头”。
“岛上的土著对这些巨像顶礼膜拜。”这是人类第一次目睹荒岛上的神秘巨
像,因为是洛吉文在复活节日发现的,所以将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现
在,这个岛属智利瓦尔帕莱索省管辖。当地人称之为“拉帕努伊岛”,意即
“石像故乡”,也有人说是“地球脐部”或“地球中心”的意思。
在岛的四周,共有近千尊巨大的半身石像,石像是用整块的火山岩雕成,
一般高 7~9 米,重 90 吨左右。它们整齐地排列在 4 米多高的长条形石座上,
每个石座上一般放 4~6 尊石像,个别的多达 15 尊。奇怪的是所有石像全部
面朝大海。这些石头人都长着奇长的头,长长的高鼻子,深的眼睛,垂肩的
长耳和突出的嘴唇,头顶戴帽子,一双手放在肚前,朝着无边的大海翘首遥
望,一副茫然若失的样子。
在岛的东南部山区,还有 300 多尊尚未完工的巨像,最大的高达 22 米,
重约 400 吨,光石像的帽子就有 30 吨重。附近拉诺拉拉库火山处,还有 40
多个神秘的洞穴和许多尚未完成的雕像。
岛上还有一尊奇怪的“鸟人像”,和一些被称为“说话板”的木板,由
于殖民者的掠夺和岛上居民用木板生火,现在只剩下 21 块了。上面的文字由
正反两行写成,或许是为了两个人共同阅读而作,所以叫“说话板”。据说
这种文字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文字,至今无人读懂。
当地的人为什么要雕刻石像?他们用什么方法开采巨石?又怎样将那些
巨大沉重的石像竖起来?那些未完工的雕像为什么会突然间被抛弃?这许许
多多的疑问,有谁能猜得透呢?

七大奇迹中的唯一幸存者——埃及金字塔

在震惊世界的七大建筑奇迹中,埃及金字塔是唯一的幸存者,它经受住
了时间的挑战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摧残,并且仍然以它的雄姿震撼着人们的想

象力。
金字塔的建造年代大约在公元前 27 世纪,距现在快 5000 年了。而仅仅
在 500 年前,它还是完美无缺的,它的光滑整齐的大理石表面甚至连钢针都
插不进去,如今的金字塔却已是满目疮痍。金字塔所遭受的摧残,主要来自
于自中世纪以后人们对法老宝藏的疯狂挖掘;附近的居民为了图省事而将现
成的石料搬走,也给金字塔造成一定的损失;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也给金字
塔带来可怕的污染;随着 1970 年阿旺水坝的竣工,尼罗河谷的地下水位陡然
升高,使水得以渗入石灰石古迹内部,并以活化盐晶体摧毁它们。然而金字
塔毕竟是伟大的,它仍然静静地屹立着,像它身下的岩石一般,以坚定伟岸
的体量,默默地与山岳抗衡。在月光下,在玫瑰色的夕阳中,在夏日正午的
烈焰或者清晨的迷雾中,金字塔从尼罗河的峡谷中像崇高的山岳一般冉冉升
起,主宰着碧空黄土之间的这片风景,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古埃及语中,金
字塔代表着“高大,升起的地方”。
巨大的金字塔其实是古埃及的统治者法老的坟墓。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
后逾千年可以复活,所以对死后的世界格外重视,每位法老一登基,就开始
为自己修一座金字塔。目前埃及共有小小金字塔 70 余座,最大的一座是胡福
的金字塔。
金字塔为三角尖锥的造型,因此在古希腊语中,金字塔意为“一种三角
形面包”。最大的胡福金字塔占地 5.29 万平方米,正方形的底边长 23 米,
相互之间误差最大为 20 厘米,小于 1/1000;塔的东南角与西北角高度的误
差为 1.27 厘米;金字塔的倾角为 51 度 52 分,各倾角的误差亦是微乎其微。
这一切使现代人不能不惊叹。胡福金字塔的高度为 146.59 米,相当于现在
40 多层楼的高度,在埃菲尔铁塔出现之前,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尤其
令人惊奇的是,146.6 米的 10 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对于崇拜太阳
的古埃及人来说,这个数字是否深具含义?还是纯属巧合呢?
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始终是个谜。科学家们用现代工具研究表明,建造如
此规模的金字塔需 5000 万人,而当时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才 2000 万。就算当
时真的有那么多的人,那 230 万块平均每块 2 吨重的巨石又是怎样砌上去的
呢?有人认为是利用杠杆原理,有人认为是用作坡法,每建一层修一个大坡,
用滚木拉上去。最近有些学者宣布,这些石头根本不是从尼罗河东岸用船运
来的,它们是用一种失传了的古代浇制技术创造出来的人造右,他们发现金
字塔石块中有中空的气泡,并发现一段一寸长的头发。究竟谁的理论正确呢?
现在,还是让我们返回到胡福金字塔吧,它的入口在北坡离地 18 米的地
方,往下走通往地下墓室,上行则是国王和王后的墓室。最上层的是国王的
墓室,里面有一具石棺,但真正埋法老的地方却在地下墓室。皇帝墓室的位
置不在中轴线上,也不在塔中心,它的位置一定是有意设计的,不对称的原
因却不可知。皇帝墓室垂直上方有 5 个小墓室,据推测,它们的存在是为了
减轻皇帝墓室上岩石的重量,在最上面的两个小墓室中,用红色颜料写着“胡
福”的名字,这是目前从金字塔中和塔外能够找到的唯一文字记录。皇帝墓
室和皇后墓室还有细长的通气道伸向金字塔的外表,据说,这便是灵魂出游
的通道。
如果进入金字塔一游,那将是最令人难忘的:不可穿越的黑暗,终极的
静谧,堆积的巨石充斥在你的四周,你仿佛感觉到尊贵的法老踩过这些地面,
并且希望永远安息在这个建筑当中。所有的一切使大金字塔成为尼罗河中最

神秘最庄严的古代建筑。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比萨城内,一组罗马时期的建筑群,包括大教堂、
斜塔、洗礼堂和公墓四部分,人们把它们叫做“奇迹区”,“奇迹区”中又
以斜塔最著名,斜塔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1173 年,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博纳诺·皮萨诺开始建造作为钟楼的斜塔,
动工五六年后,他发现塔身已经倾斜,于是不得不停工。90 年后,另一位建
筑师迪·西蒙内接着建塔,并试图把斜塔的塔身调直,可惜没有成功,而他
后来又战死沙场。到 1350 年,斜塔才由托乌索·皮萨诺最后完成。
该建筑的风格是在罗马建筑的基础之上,融合了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建筑
艺术,有精致的柱廊、联拱和壁柱,并且广泛采用各色大理石的镶嵌艺术。
斜塔建成之时,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 2.1 米。600 多年来,它
每年平均向南倾斜约 1 毫米。现在斜塔最高点为 56 米,顶部已南倾 5.3 米,
斜度为 5 度 6 分,塔的总重为 1.45 万吨,平均每平方米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