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曲小百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丰孤馆人留”,用唐马周事。马周在唐太宗时曾经困居在新丰的旅馆中,后来受到唐太宗的赏识。这里借用马周的故事,写自己仕途的不得意。

  “枕上十年事”,是枕上反思在外游荡十年的往事。“江南二老忧”,是二老忧多年在外的儿子,还是多年在外的儿子忧家中渐渐老去的父母,可能二者都有。在这风摇梧叶、雨打芭蕉的夜晚,全都涌上了心头,描写极为细腻生动。

  双调·水仙子 《自足》/杨朝英

  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新耕浅种收成罢,酒新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

  杨朝英这首曲,把隐居闲适生活写得很具体,如果真能做到,也确实是神仙日子了。

  “杏花村”,因杜牧《清明》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闻名。这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也许就是一个开满了杏花的村子。比如许浑《下第归蒲城墅居》“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薛能《春日北归舟中有怀》“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都是泛指,许浑的诗尤其能说明。因为杜牧的诗,杏花村又和酒有了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里所说的“杏花村里生涯”,就是指的酒中生涯。

  瘦竹、疏梅,是说竹也不多,梅也不多。处士,即隐士。“新耕浅种收成罢,酒新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写得很美,但都是套话。倒是下两句有点意思。

  “客到家常饭”,不必特意去准备,倒说明来的都是老朋友,所以很随意了。

  “僧来谷雨茶”,真正的高僧也就是高人,所以品茗而谈。“谷雨茶”,指谷雨前采摘的茶叶,因为采摘早,所以鲜嫩。现在的茶称“明前”,指清明前采摘的茶叶;称“雨前”,指谷雨前采摘的茶叶,即“谷雨茶”。

  如果没有人来呢?那就自炼丹砂。道家讲究炼丹,即炼制丹药,希求吃了能长生,甚至飞升。杜甫《赠李白》诗说:“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李白本人就是道教徒。

  双调·殿前乐 《梅花》/景元启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梅花是高洁的象征,文人墨客常以之比喻自己的洁身自好、孤芳自赏。最早的一首咏梅诗,是南北朝时鲍照的《梅花落》,诗中说:“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已经为后世咏梅定了个基调。后来爱梅、寻梅、访梅、咏梅、画梅之人很多,作品也很多。

  松、竹、梅等的影子映在纱窗上,往往成为一幅极美的水墨画,而且奇趣天成,是任何画家用笔墨都描画不出来的。许多画家也因此受到启发。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一篇《题画》中就说:“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于时一片竹影零乱,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

  “逃禅”,即宋画家杨无咎,他自号“逃禅老人”,善画墨梅。有的书因此说“逃禅”是逃避到佛教中去的人,说是一个画家想从窗纱上画梅的影子,都是郢书燕说,望文生义。“逃禅老笔应难画”,就是说梅在窗纱上的影子摇曳生姿,极为生动,连“逃禅老人”杨无咎这样的画梅大家都画不出来。

  胡床,就是交椅,又称“交床”,类似今天的马扎。作者靠着胡床,欣赏了很久,引起了妻子的怀疑和呵骂,不知道他被什么东西迷住了。“咱”是语气词,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吧”,元杂剧和散曲中很常见。

  古人爱梅,以梅自况。比如陆游,就特别爱梅,他在《咏梅绝句》中甚至说:“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与陆游的诗是同一个意思。

  双调·水仙子 《讥时》/张鸣善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世上有没有英雄?有,当然有,但是现在没有。现在这些身居高位,享受高俸禄,过着奢侈生活的人,不过是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甚至是祸国殃民的蠹虫。

  三公是高位,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此后历代又有些变化,但都是官居极品,位极人臣。但看一看这些“三公”们是什么德性呢?“铺眉苫眼”,不过是装模作样而已。

  万钟,是极高的俸禄。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那么,这些享受万钟俸禄的又是什么样的人呢?“裸袖揎拳”,卷起袖子,露出拳头,比喻大吵大闹,粗俗不堪。

  时用,即为时所用,即所谓能经世济民的人才。那么,这些“时用”的人又是什么样子呢?胡言乱语,吹得天花乱坠,其实一点用都没有,更可怕的是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

  “大纲来都是哄”,意思是总的来说,都是哄骗胡闹。

  下面用了一个鼎足对,再作了更具体的比喻。

  据说周为诸侯时,曾经有凤鸣于岐山,后来,周果然不断发达昌盛,终于打败了商,建立了周朝。那么,现在这些自称为“岐山鸣凤”的是什么东西呢?五眼鸡。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乌眼鸡”“杵眼鸡”,不过好斗的公鸡而已。

  南阳卧龙是诸葛亮的号。那么现在这些自称为“卧龙”的又是什么呢?两头蛇。本是普通的动物怪胎,古人认为于人不利,看见两头蛇的人会死去。

  渭水飞熊指姜太公吕尚,也就是民间所称的姜子牙,八十岁才遇到周文王,后来成为周文王和周武王最重要的谋臣,帮助他们战胜商纣,建立了周王朝。据说周文王曾经梦见一只飞熊落到大殿上,解梦的人说必得贤人,后来果然在渭水之滨遇到吕尚。

  那么现在这些自称“渭水飞熊”的又是什么东西呢?三脚猫,俗语中指那些只有半罐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

  题目名叫“讥时”,也就是对当时的社会和达官显贵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揭开了那些沐猴冠带、尸位素餐的权贵们的虚伪面纱。就像倪瓒在〔双调·折桂令〕《拟张鸣善》中所说的一样,“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斗争性是很强的。

  中吕·红绣鞋 《郊行》三首/周德清

  茅店小斜挑草稕,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

  穿云响一乘山,见风消数盏村醪,十里松声画难描。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

  雪意商量酒价,风光投奔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一年四季,闲暇之时,骑一头小毛驴,到郊外去踏青寻梅,茅店沽酒,驴背题诗,确实是非常惬意的事。

  第一首没有说时间,但曲中提到桃叶渡、杏花村,应该是春季。“茅店小斜挑草稕”,“草稕”是什么东西?从前酒店都有标志,一般是高挑的酒旗,是一块高悬的白布或青布,上面可以写字,也可以不写字,又称为“青旗”“酒幌”“杏帘”等,如杜牧《江南春绝句》“水村山郭酒旗风”;辛弃疾《鹧鸪天》“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红楼梦》中元春省亲时黛玉帮宝玉题“杏帘在望”(即后来李纨居住的“稻香村”)诗“杏帘招客饮,再望有山庄”。这种酒招,有时候还会用一些其他东西替代,比如挂一把笤帚。《水浒传》第四回:“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智深走到那里看时,却是个傍村小酒店。”也有用草或禾杆捆成一定形状,就是“草稕儿”。元无名氏《盆儿鬼》杂剧第一折:“定下些新鲜的案酒菜儿,挑出这草稕儿去,看甚的人来。”

  “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古人写闲暇之行,往往用“骑驴”。骑着一头小毛驴,慢慢行来,别有一番趣味。如果换成高头大马,就不好了。古人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唐郑綮语,一说孟浩然语。见孙光宪《北梦琐言》)。诗人李贺每天骑一匹蹇驴,带一个小奚奴出游,去寻觅诗思,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入一个古锦囊中,晚上回去整理。宋陆游晚年居山阴,也常常骑毛驴到处游玩,他在诗中说自己“驴肩每带药囊行”(《山村经行因施药》)。骑驴出去的另一件事就是沽酒,张可久〔中吕·朝天子〕就有“蹇驴、和酒壶,风雪梅花路”语。

  第二首写秋日郊行。“山”,即“山轿”,滑竿一类的抬人工具。“穿云响”,大概是形容抬“山”的人吆喝的号子。村醪,即乡村酒店自酿的酒。十里松声,枫林叶舞,荞麦飘香,好一幅大好秋光。

  第三首写冬日郊行。“雪意商量酒价”,是说雪天沽酒不易,酒价可能会上涨了。“风光投奔诗家”,构思极巧。不说诗家因风光好而有了诗兴诗思,而是说风光自己跑到诗人家去请求描写。在古人眼中,骑着毛驴,踏雪寻梅,是极为风雅的韵事。据说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就常常骑着毛驴,踏着白雪,去寻找梅花。但是冬天毕竟是寒冷的,是光秃秃、白茫茫的,所能听到看到的,也不过是“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而已。结句也极有奇思,用拟人的手法,把冬天的萧瑟,比喻为江山的憔悴,很有新意。

  中吕·朝天子 《书所见》/周德清

  鬓鸦,脸霞,屈杀将陪嫁,规模全是大人家,不在红娘下。笑眼偷瞧,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若咱,得他,倒了葡萄架。

  这是作者为看见一个漂亮的陪嫁丫头而发的感慨。

  古时有一点身份、地位、家财的人家嫁女,不但要陪送许多东西,叫做“陪奁”,还要陪送一些人,如仆人、丫环,尤其是贴身的丫环是不能少的,叫“陪嫁”。这种贴身丫环,有的在年龄大些以后就把她嫁了,有的就相当于妾,叫“通房丫头”。如果把时间推得再远一些,周代的贵族女子出嫁,需要同族的姊妹或姑侄陪嫁过去,叫做“媵”。后来称“妾媵”就是这样来的。

  周德清大概在别人的婚礼上看见一位陪嫁的女子,长得非常漂亮,于是就“戏作”了这首散曲。

  先说这个女子长得非常漂亮。“鬓鸦”,指头发黑。鸦即乌鸦,全身黑毛,所以黑色又被称作鸦色;“脸霞”,指脸蛋红通通的,呈现出一种健康的肤色,作为陪嫁太委屈了。她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规模全是大人家”,即举止言谈都像一个很有修养的大家闺秀。把她和丫头们相比,不在红娘之下。周德清是元末人,那时王实甫《西厢记》已经风靡全国,红娘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看着美,交谈时还识文,真像是解语花。“解语花”是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称赞。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