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大民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现在,已经拥有中国最强大势力的蒋价石仍然认为跟日本人打必败无疑,所以他主张采取外交手段。

这是他不敢和日本人打的第一个原因,而第二个则是误判。有时候人的认识水平是会偏向自己的心愿的,比如你喜欢红色,就可能预感到你妈妈要给你的苹果一定是红色的。也许正是因为恐惧日本,觉得无法战胜日本,蒋价石的内心才倾向于日本不对中国的领土有野心的判断。

他认为日本人并不是要侵吞东北,在国际准则下,肆意侵吞另一个国家的领土这是不可能被国际社会承认的,甚至要引来西方国家的干预。蒋价石认为,自从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列强国在中国挑起事端,无非是为了利益,至于领土倒是没有什么野心。最多最多,像英法那样也不过是割让一块殖民地,究其原因还不是为了攫取利益方便吗?

可他忘记了,日本人恰恰是唯一一个割让过中国领土的国家,台湾就是例子。更重要的是西方人为什么不侵略中国领土呢,这个问题在春秋时代就有结论。春秋时吴越争霸中,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的勾践,当时吴国是霸主国,中原国家都得尊崇吴王为霸主,表面上表示臣服。

伍子胥劝吴王彻底的吞并越国,而佞臣伯嚭劝说吴王让越国臣服就好,说古之伐国者服之即而。伍子胥陈述吴越之间的关系来反驳,越国跟其他国家不同,力主吴国吞并之,说吴国占了越国可以居其地可以乘其舟,而打败了中原国家,不能乘其车不能居其地,后来吴王没有听从伍子胥的意见而导致亡国。

西方人跟中国的关系就如同吴国跟中原国家的关系,西方人打败了中国他灭亡不了中国,因为他没有条件占有中国的土地劳役中国的人民。而日本跟中国的关系就如同吴越两国,他灭了中国可以用很小的成本使用中国的土地和资源。

蒋价石太迷信国际社会,而忽视了古人的指挥,导致了这个误判。这个误判又导致了蒋价石没有也不敢采取强硬的措施,这误判可以原谅,因为即便是伟人罗斯福和史达林在遇到侵略前不也不相信敌人真的攻击自己吗。但是这误判造成的结果是不能原谅的,因为张学良也认可这种误判。

张学良同样也对日本恐惧,因为他也了解日本较多,也认为日本是不可战胜的,所以他也误判了。又没有得到蒋价石明确的支持,哪怕别人在自己的地盘闹事,张学良也不敢跟日本人争斗,最后导致了不抵抗的结果。

关于这个‘不抵抗’是有争议的,后人争执谁该为其负责。

有宣传说,不抵抗是蒋价石明令的,可是却找不到任何一条明令的电文档案。据此有人推测,这不抵抗是蒋价石敌对势力的宣传,意图抹黑他,当然这有可能。也有人说不抵抗是张学良的责任,张学良该对东北丢失负全责。真相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历史的迷雾是永远也拨不开的。

就算是现在的赵书礼,也没法从哪纷繁的局势中判断出来,到底真正的事实是什么。不过对责任划分他心中早有断论,就算是不抵抗是蒋价石明令的,不抵抗的责任还是应该由张学良来背,原因很简单,东北是他老子留给他的遗产,他当年带兵入关的时候,敢跟蒋价石抢地盘,可到了日本人打他的时候,就因为蒋价石下令不抵抗,他就不敢抵抗了?所以说,不抵抗的责任完全在张学良!

而丢失东北的责任就在蒋价石,就算他没有下过让东北军不抵抗的命令,责任也是他的。原因同样简单,他是最高领袖,亡国失地的责任他不背谁背?君不见西方国家,一闹什么经济危机,就是总理总统大辞职,这经济危机是他们搞的吗,不是,那为什么他要辞职?问责制呗,他们是老大,享有荣誉的时候,也有义务承担责任。而中国的领导人向来勇于享受权力,而怯于承担责任,也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觉悟。

————————————————————————

终于九一八了,看在小赵要去拼命的份上,大家赏点推荐票吧,给点动力了

一百五十一节 战局进展

接到张学良不准抵抗,把枪锁起来的命令,荣臻很快就给驻守北大营的军队去了电话:“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说出挺着死,为国牺牲这句话的时候,连平时少有血性的荣臻自己都觉得一股子悲愤。奶奶!东北军就这样让人欺负,真不是滋味,还不如当初老帅在的时候,虽然那时候也打败仗,可总敢打,到让东北军也打出了一定的名声,不然岂能一进关阎锡山冯玉祥就不战而败呢。

驻守北大营的东北军将士在遇到炮击的时候早都慌作一团,抵抗从一开始就没有组织起来,原因是没人指挥,而这竟然是东北军最精锐的部队,张学良的嫡系部队,赖以起家的部队。

“参谋长,怎么办?”

一个营长请示参谋长,他是留下的不多的几个懂军事的军官,可是仅仅是个营长。而他对军事的理解也不深,因为他不是普通的营长,而是警卫营营长。

“司令下令,不能抵抗,库房也不用开了,赶紧组织人跑吧!对了让卫队上去挡一挡,保证兄弟们都能跑出去。”

“是!”营长接受了命令,带着自己的卫队去阻击日军了。

可是当知道他们是掩护的时候,卫队的士兵不干了,被懵头打这么一家伙,又一直没有人指挥,没找到领导,军心早就散了。在加上营长告诉他们,上面不让抵抗又可以撤离,又不能打对方还能撤退,不撤退是傻子啊,断后断个屁啊,咱也撒丫子跑吧。于是营长弹压不住,这些人也跑了。

及至日军停止炮击,攻入大营的时候,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基本上是一些慌乱中跑错了方向的,才被他们待到。而大部分人,在炮击的时候就撤了。

“报告队长,里面没人,武器武完好无损,枪支弹药都封存着!”

“八嘎,你有没有好好的检查?”占领了北大营的日军中队长川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真的占据了这个坚固的营房。要知道为了占领这营房,他们可是没少演习的,连巨炮都从本部专门调来了两门,对这个大营他们可是费了心的。可这情况太诡异了啊,比他们演习还顺利,一个人没死,基本上一枪没放,就占领了。

“在去好好检查检查,你,还有你,带人去四处搜搜,别被狡猾的支那人埋伏了!”

中队长心里,不肯相信事实,当手下回来报告说没见过中国成建制的军队,倒是抓到了两个躲在厕所的伙夫后,他依然不肯相信,在仔细审问,用了十大酷刑后,他总算相信了中国军队跑了的事实,他狂喜了。

川岛中队不是什么精锐,他们只是一只铁路守备部队,而他这个先锋只有一百零三人。他们之所以被派第一波进攻北大营,原因是日本人挑起事端的借口是东北军队破坏铁路,而他们是铁路守备部队,由他们出面“抵抗”很合理吧,这一抵抗,对方撤退了,那么追击也合理吧,那么追击到了他们大营,进去搜查搜查也合理吧,对方不让进去咱进攻是不是也合理了!

可是对方有一万多人啊,还是张学良的精锐部队,这进攻不是飞蛾扑火吗?不怕,咱就是扑火去的,上司早讲明了,他们就是炮灰,不过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他们死后让国际社会也让国内瞧瞧,一百多忠勇的帝国武士因为铁路被中国军队消灭了,军部管不管,不管帝国军队还要颜面不?既然要颜面,那么精锐军队是不是要出动教训一下中国军队了,什么?对方抵抗,那更好了,这样不就是战争了吗。

因此其实川岛是抱着决死的信心,为国牺牲的精神冲锋的,冲锋的时候他心中不但抱有崇高的理想,还想着老婆孩子,死,没有人不怕,没有人是想死的。可没想到到了大营,没遇到人,他们占领了这大营,八嘎,演习不是这样的啊,演习中我们都该嗝屁了啊,然后是关东军正规军为我们报仇啊,最后把咱们的骨灰送回靖国神社啊。

再三确认这不是埋伏不是诡计后,发现不用死好像还立了功的川岛狂喜的让手下向总部回电,说他们占领了对方的北大营,请求向沈阳进发。说这些的时候,他是充满得意的,是非常自豪的。

这时候轮到关东军总部纳闷了,东北军在搞什么,这什么打法,没见过啊,孙子兵法里有这条吗,是空城计吗?于是他们再三确认北大营中没有对方守军,对方没有做抵抗,也没有埋伏什么的。关东军也狂喜了,本来他们准备的炮灰有六百多人,可是没想到一个先锋就搞定了这个大营,至于借口吗,相比于这巨大的胜利,已经不重要了,看在这样的胜利面前,相信胡编乱造的借口军部都不会计较的。于是给上面不停回电,一会儿说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一会儿说中国军队野蛮攻击铁路守备部队。同时制造出这些烟雾,也给关东军制造了一个事态很复杂,不得不采取果断紧急的措施的假象,让关东军使用事急从权的特权更加有所依持了。

因为关东军爆破铁路的地方就做柳条湖,所以这个引起九一八的事件也叫做柳条湖事件。柳条湖事件发生的时候,关东军总司令本庄繁根本不在总部,而这一切的策划者是石原莞尔。当事变爆发后,本庄繁急匆匆的赶回司令部,听了石原莞尔的解释,他闭上了眼睛。他是不赞成这时候发动事变的,尽管柳条湖事件的方案他是同意的,可是军部不同意啊,倒时候得不到军部的支持,就凭关东军跟东北军死磕能成吗?但没想到石原莞尔利用他外出的空当,擅自发动了事变。

当看着眼前一副勇于承担责任,表示愿意切腹的石原莞尔,本庄繁叹了口气:“算了,发动吧,出了事情我负责!”可没想到攻击这么顺利,一个中队就攻陷了北大营,本庄繁欣喜若狂接着下令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19日凌晨,也就是18日后半夜,关东军开始发动全面进攻,很快攻占了沈阳,接着沿铁路向东北军各要地进攻,接连攻克南满、安奉两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营口、田庄台、盖平、复县、大石桥、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开原、昌图、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本溪、抚顺、沟邦子等地。19日凌晨4时,日军向长春发动总攻,吉林军署参谋长熙洽下令“毋须抵抗”,东北军撤离长春。

本庄繁随时向军部和内阁报告着军事进展,同时军部和内阁也在激烈的开会,这一夜对他们来说也是不眠之夜。

内阁讨论的结果是,不扩大方阵,他们觉得此时入侵中国时机还不成熟,日本还没有做好外交和政治准备,还没有跟西方国家达成协议。历史上每次日本侵略中国可不都是经过西方国家默许的吗,甲午战争时期英国人是战在日本一方的,日俄战争时候英美都给日本人鼓劲,现在吗是不是也要知会这些老朋友一下,不然他们不高兴怎么办。

但是军部的意见却是坚决扩大,军部此前不同意也是出于感觉时机不成熟,而此时同意则是因为战局进展的顺利,他们不舍得放弃这么大的果子。

虽然军事进展顺利,关东军攻陷一个个城市的电报让本庄繁兴奋,同时也开始坐立不安起来,这战果太出乎他的意料了。他本来的计划不过是挑起事端,然后引发中日间的全面战争,最后日本打败中国割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