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只要碰到的墩户,都热情的叫着刘先生,李冉竹好奇的看着平直的街道,两侧全是砖瓦房屋,虽然都很小,但保暖和避风雨比草屋就好很多,路上的人走路都要比天津那边快,等到他们走到一道围墙前面,里面传出来朗朗的小孩读书声和欢笑。

李冉竹眼睛一亮,看向刘民有,刘民有笑道:“这里可以进,我跟守门的人说一下就是。”

李冉竹迫不及待的到了门口,那守门军户见是刘民有,自己登了记,让两人进去,里面一个大大的操场,一些小孩正在做游戏或踢球,只有几个大嫂一类的看着,并没有教什么。

教室里面都是十岁左右的男孩,几个速成班的老师正在教识字课。

刘民有介绍道:“这里平日都是小孩上课,放假时候是工坊的工人上课。”

刘民有见李冉竹看着操场发呆,问道:“想什么?”

李冉竹脸一红,半响才道:“我也想带个孩子。”

第002章 技术人才

陈新在家中只休息半天,第二日便到工坊的公事房中,叫来了招募的两名炮手,还有负责火器的唐作相。

面前这个红毛鬼子叫古斯塔夫·约阿其姆·拉格洛夫,从瑞典流落到葡萄牙,然后继续流落到远东,这个古斯塔夫与威名赫赫的古二爷没有半点关系,虽然瑞典是陆军强国,他却对陆战一窍不通,就是在澳门的炮厂制炮,并且在海船上当过炮手,这才被黄思德挖到了文登营,华人炮手叫唐坤,广东人,也是在澳门炮厂做过舰炮。

拉格洛夫用略有些生硬的汉语道:“尊敬的大人,请不要称它为红夷炮,因为我的头发正好也是红的。”

陈新看着这个红毛鬼子,笑着说道:“那你们称呼它们为什么。”

“长管加农炮,当然,它们里面还需要分得更细,一般我们称之为大鸠铳、半鸠铳、大蛇铳、半蛇铳和鹰隼铳。大鸠铳最大者可达七八千磅以上,按大明的衡制也有六千斤。”

陈新摇头道:“我不需要那么大的火炮。它们恐怕不适宜于陆上机动。”

唐作相也惊讶的问道:“六千斤,这么大的炮是用来做什么的?”

“用于战列舰底层和船头,或是炮台,尊敬的大人,你们称为红夷炮的这些火炮,都是用于海上的舰炮,如您所说,他们不适合于陆上野战和行军。”

唐作相问道:“我大明守城所用的红夷炮是否都是这些海上的炮。”

拉格洛夫回道:“应当都是,据小人所知,数年前运抵京师的加农炮,都来自英国东印度公司武装船独角兽号,独角兽号沉在广东阳江县近海,同时沉没的尚有我澳门船一艘。后来被广东各位大人打捞起来,运送到京共二十六门,各位上官称大蛇铳为西洋炮,称呼半蛇铳和鹰隼铳为红夷炮。”

“哦,那一条船能装多少炮。是否西洋船都是如此装备,价格又如何?”陈新还是首次听外国人说起红夷炮的来历,原来前面几批大都是英国佬的。

拉格洛夫继续道:“东印度公司武装船一般要用到四种炮,最大的是十八磅大蛇铳,炮重四千多磅,一般每船在五六门,十二磅半蛇铳和九磅鹰隼铳最多,炮重两三千磅,各船数量不一,十到三十门都有,其他的便是一些MINION铳,这种炮只有千斤重,弹子仅四五斤重。荷兰人一贯买英国炮,用的多半也是这几类。东印度公司铁炮售价每百磅折银五六两,大蛇铳也不过两百余两而已,自造的价格不过百两。”

陈新一听,这个价格完全能接受,如果按这位拉格洛夫所说,那么大明的火炮一般就是半蛇铳,连十八磅炮都很少。此人说得头头是道,看来黄思德挖人的时候是仔细辨别过的,确实算是火炮专家,至少比王足贵那个山寨炮兵强很多。

这次滦州战役广东炮队一战成名,其中又以弗朗机人最为引人注目,孙元化当了登莱巡抚后,就向朝廷申请把那些弗朗机雇佣兵调来登州,帮着他练兵,如果能成行,陈新打算直接跟孙元化再要几个,反正是朝廷给银子,不要白不要。

陈新想完对两人问道:“那你二人是否都做过火炮。”

拉格洛夫答道:“我两人都在澳门炮厂做过炮工,由万努·博卡罗(注1)先生带领着,专造半蛇铳和鹰隼铳,大人若是要造这两种炮,只要工坊器料备足,小人可以很快开始。”

陈新从未听过什么万努,听口气似乎是个专家,只是点头道:“我要造一些舰炮,从鹰隼铳开始。但更重要的是陆地,我还需要陆上的野战炮,要那种小的,能几匹马轻松拉着到处跑,进入战场后两三个炮兵要能推着走。直接用准星和照门,能快速瞄准,用什么制式更好?”

拉格洛夫和华人炮手唐坤互相看看,由唐坤回答:“陈大人,那便需用青铜制炮,只要不是十二磅以上的都可以,青铜制炮身轻便,用炮架螺栓加铁套套住炮尾珠,可以调炮口高低,配以准星和照门,便可快速瞄准,只是射程并不太远。”

“大蛇铳能否用铜制?”

唐坤道:“亦可,只是大蛇铳铁弹沉重,反复发射炮管极易变形,到时便不堪再用。海军用炮数量巨大,全部用铜成本高了些,是以英人火炮已经多用铁做。”

陈新决定道:“那舰炮用铁做,陆上的便先造青铜小炮,射程有数百步就行了,做好后再做大的。”

拉格洛夫问道:“大人先造三磅还是四磅,又或者是MONION这样六磅左右……”

陈新一挥手道:“你们是专门干这个的,由你们来定,三磅四磅各造两门,三个月内要定下第一批形制,交炮队试用。舰炮便按你们在澳门做的鹰隼铳做,先造三门,另外,你们在澳门有没有试验过火炮。”

拉格洛夫答道:“大人,当然做过,万努先生要求严格,每门炮做成便要试炮,一般要装同口径两倍装药,若是炮身不裂,然后方可试炮,定下规尺药量……”

“规尺是定装药的?”

“是,大人,炮身厚薄不一,且有铜制有铁制,所以每炮的规尺皆不相同,使用时用规尺在炮口一比,便可读出尺上药量,以免误用。”

陈新恍然,这规尺就是直观的告诉操作的士兵,该用多少装药。

他再次提醒自己不要小瞧古人,然后才对拉格洛夫道:“咱们的陆炮试用要求比这个高很多,试用要包括静态射击、行军、后勤、杀伤力、射击速度、操作简便性,测试完后按炮队的意见修改,唐作相你还要估算成本和生产速度,跟原来的合机铳一般流程。哪种好就选哪种。”

拉格洛夫跪下问道:“大人,我二人是雇佣兵,先前大人定的年饷是五十两,如今已来一月,是否可以先领一月饷银。”

陈新道:“应当的,先前未给二位发饷,是因为二位的职位在工坊,而非是炮队,是以到了威海才能领到,未及给二位解释,还请勿怪。唐先生到时把工坊的师傅月饷也给他们解释一下,徒弟带得越多,月饷越高,每有一个徒弟能独当一面,还有额外奖励,二位也不必把自己当雇佣军,若是以后习惯了,大可在我威海安身立命。”陈新可以将两人放在军队之外,主要是他们工资远比一般士兵高,恐怕引起反感,工坊里面的只要有手艺,收入高能说得过去。

唐坤也跪下磕头,他在澳门只是弗朗机人的仆从,这次黄思德挖他,还给了一笔赎身费,所以他第一年的年金只有三十两,但到威海看到的一切都很让他新鲜,这里生活很安宁,街道整洁,没有乞丐,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眼前这位大人十分亲和,让唐坤更加心生好感。他制炮颇有心得,听到陈新所说的待遇,远远超过他在澳门所得,因此他对留在威海也有些期望。

制炮的事情就先如此定下,等两人出去后,唐作相拿出一把火枪,递到陈新面前。

唐作相对陈新道:“大人,这是改进后的燧发枪。”

陈新拿过细细看了一遍,枪管外壁看得出打磨过,比较光滑,右侧有一个卡笋。

唐作相汇报道:“大人,这是改进了三次的枪型,里面的铜质簧片加厚了,弹力更强。”说着他拿出一个V形的簧片给陈新看,这个簧片就是燧发枪最重要的内部组件,有了这个东西,才能让龙头具有动能。

陈新试了一下扳机,指头用到的力量更大,扳过临界点后,火门闪开,火石啪一声撞在火镰上,打出一片火星落入火门。

“这枪击发率如何?成本多少?”

“用引药七成,颗粒药六成。这把枪零件多了不少,加上刺刀一支要七两多。”

“刺刀能装上了?”

唐作相又有点出汗,后悔提起这刺刀,他硬着头皮道:“大人,若要套刺刀,每把枪都要仔细磨外壁,必得与刺刀套筒内壁一致才套得紧,加上这个步骤,产量就更加跟不上,炼铁作坊那边用灌钢法炼钢,产量也不高。刺刀都靠套筒固定,王胡子试过之后认为要全部用钢来做,刃口按大人你要求的用三角铁形状,用钢所费不少,所以少量做出来可以,大量做却一时还办不到。”

陈新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这枪虽然也是燧发枪,但离他想要的要求还差得远,刺刀和枪筒的标准化是一个大难题,还有钢产量也是,现在还有一个自动火门装置,更增加了复杂性,他不确定欧洲是不是也这样,但目前的状态显然达不到他对武器生产的几条要求,半响之后终于道:“先生产两百支,交给军队试用。这把枪继续改进,你单独设一个项目,减少一个零件奖励二十两银子,能把射击步骤减少一个,也奖励二十两。给你三个月时间,三日内制定计划给我过目,要求成本降到六两以下,发火率用颗粒火药达到八成,要是三个月后还达不到要求,火器工坊所有管理人员的奖金就全数扣发。”

……

刘民有到工坊公事房的时候,正好看到一脸忧愁的唐作相出来,他见了刘民有,挤出点笑脸,刘民有看他样子就知道陈新又给他下达了项目,现在工坊的平时管理是刘民有负责,一般武器改进由军队总结后直接提要求到工坊,陈新提出的都是新武器,每次陈新一叫唐作相开会,这个负责人就心情紧张得不得了。

刘民有停下问了一下情况,唐作相大概说了,就是火炮和火枪两件事,这些东西他也不懂,只好先安慰唐作相一番,让他尽快找人写好计划,先给刘民有看看,这个人原来只是个匠户,到威海后一步步干成了负责人,也是有些难为他。

送走感激的唐作相,刘民有到了门前,海狗子和聂洪如同门神一样站在门口,海狗子连忙敲了两下门后把门推开,陈新正在里面用写东西,刘民有进去左右看看,不爽的道:“你自己有军队的公事房,跑我这里占着干嘛。”

“出门忘了带腰牌,懒得跟哨兵解释,别做坏榜样。”

刘民有自己慢悠悠的泡茶,一边问道:“听说你又给唐作相下指标了?”

陈新抬头看看刘民有,“他找你告状了?做事不快,告状倒快,一把燧发枪做了一年多还没达到要求,不给他点压力就给我拖着。”

“不是告状,刚在正好外面碰到他了,再说我是工坊负责人,他迟早要跟我说的。”刘民有给陈新也端过一杯茶,接着道:“这唐作相一个匠户,又要管着生产,有些太难为他了,我打算在工坊里面单独成立一个研究室,放些识字的年轻工匠进去,专门做你的新发明。这次的燧发枪不要直接定时间,毕竟是新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