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是挽救了卢照辞的声誉。若是这个时候不能渡过辽河,恐怕卢照辞只能黯然返回长安了。十几年内再也没有机会进攻高句丽了。如此大的功劳,提升一个郎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陛下,果毅校尉杨风尚且年轻,这么快就提升一个郎将,是不是太快了一点。”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道:“校尉大人能指挥两千军队,但是不一定能指挥一万士兵,想这些士兵也是有家人的,将这一万人交给一个年轻人指挥,是不是有点大意了。臣建议,可以先让校尉大人领兵五千,然后待立下功劳之后,再升其官位,再让他领一万士兵也不迟。”长孙无忌脸上一脸的正经之色,好像全心全意为大唐考虑一番。众人闻言心中一动,暗自鄙视不已。他们自然是知道长孙无忌的打算,分明是不想蜀王卢恪再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到时候回到长安,论功行赏的时候,卢恪风头太盛,就是太子殿下也不能与之相比拟,到时候,有可能危及太子的东宫之位。众人心中虽然愤怒,但是此时涉及到江山社稷的传承,皇位的争夺,何人敢说话。如此心中虽然不服气,所以无人敢出言。

“这位大人此言差矣!”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传了过来,众人惊讶的望了过去,却见说话之人正是卢恪身后的一名校官,只见他盔甲上鲜血淋漓,显然是刚刚从战场下来的人物,隐隐还有一股腥臭之气。众人心中一动,在场之人,都是衣着朱紫,位列台阁,非一般的大臣能与之比拟的。就是卢恪见到这些人都得小心翼翼,不敢得罪。这些人都没有说话,这个时候,一个小小的副尉居然出言反对,真是让人惊讶,又感到好笑。那长孙无忌的脸孔更是惊怒不已,正待说话,却见卢照辞轻轻的上前几步,顿时将心中的话语又收了回去,只能用恶毒的眼神望着此人。

“你是何人?”卢照辞阴霾的脸孔上忽然露出一丝笑容来,指着那名副尉说道。

“回陛下的话,他是末将的属下,副尉王庆。粗鄙之人,不懂的言辞,还请陛下恕罪。”蜀王卢恪早就吓的脸上流出冷汗来,只是因为面带鬼脸面具,看不清楚而已。但是从他那紧张的语气可以听的出他此刻的心情绝对不会是想象的那般冷静。

“朕不是问你,给朕滚到一边去。”卢照辞冷哼道。

“末将江陵王庆,乃是行果毅校尉。”王庆一点也不怕,扬起头来,大声说道:“臣一开始并不知道杨风就是蜀王殿下,但是并不能阻止末将对杨大人的崇拜,嘿嘿,末将也不知道这位大人是何人。但是末将知道对面的乙支文德的万余骑兵有多么厉害,若非校尉大人领着诸位弟兄死战,恐怕这位大人此刻也不会踏足这片土地了,甚至,甚至被扔到辽河中喂王八都有可能。”

“噗嗤!”周围的御林军闻言,忍不住发出一阵哈哈大笑声。笑的长孙无忌面色铁青,李靖等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真是浑人一个,浑人一个。”卢照辞也哑然失笑,踢了一下王庆,笑骂道:“长孙大人乃是国之栋梁,连朕都依赖他,你却说他是王八,真是浑人一个,还不向长孙大人道歉。让长孙大人大人大量,饶过你这一回。”那言语之间,虽然有教训之意,但是其中的维护之意,众人却是听的清清楚楚,心中更是赞叹此人的好运。皇帝有时候就喜欢这种没心没肺的猛将,诸如程咬金、尉迟恭就是如此。因为这样的人,你就不用他们会造反,容易驾驭。

“哦,臣遵旨。”王庆闻言,赶紧站起身来,朝长孙无忌行了一礼,道:“长孙大人,浑人王庆向你赔礼了。望大人大人大量,饶过浑人一回。”

“哈哈!”众人闻言不由的又哈哈大笑起来。都饶有兴趣的望着眼前的这个王庆,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来,眼前之人看上去是一个浑人,但是实际上,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啊看他顺着杆子往上爬,哪里还有什么浑人的模样,分明就是一个机灵鬼,只是平常被掩藏在憨厚的神情之下。

“哈哈!”长长孙无忌面色抽动,也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指着王庆对卢照辞说道:“陛下,臣看这王庆而是与知节有着相同的地方啊或许此人也是一名福将啊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看他笑的如此开心,好像根本就没有将刚才王庆之事放在心上。

“宰相肚子里能撑船,朕看来,辅机心胸宽广,确实是不同凡响啊!”卢照辞此刻心情大好,不但是渡过了辽河,更是遇到这样一位的极品人物。

“嘿嘿!”长孙无忌闻听卢照辞的夸奖,脸上更是像笑的一朵花一样,当下说道:“陛下,您对蜀王的封赏还没有下呢?”

“哦!”卢照辞闻言点了点头,望了望卢恪,淡淡的说道:“你这次干的不错,就领兵五千,行鹰扬郎将吧待立功之后,再赏赐不迟。”

“谢陛下。”卢恪言辞之中,没有丝毫的神情,干淡无比,也没有丝毫的喜悦之色,好像是接受了一个不经意的东西一样。众人见状,心中一阵叹气,却是不好说什么。

卢照辞皱了皱眉头,转身对李靖说道:“大将军,暴雨将至,我们快些赶路吧待到了辽东城下再说,前途光明,但是这道路还是很长的,得一步一步的来啊靖兄,你我先走,让懋功在这里收拾吧秦勇领兵为先锋,看看乙支文德是不是真的退入辽东城了,祖明领军随后,扎好大营。”

“末将领命。”众将闻言大声应道。

“走。”卢照辞在李靖等人的护卫下,径自上了战马,飞奔而走,那徐世绩继续在渡口,安排大军渡河,几十万大军一起渡河,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只是如今虽然大雨随时有可能降下,可是强敌已经离去,唐军可以安心的加固浮桥,一方面方便士兵行走,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后续的大量粮草的行进。这些辎重可不同士兵,没有坚固的浮桥,根本不可能到达辽东的。

“行鹰扬郎将,你过来。”待卢照辞等人走后,徐世绩就对卢恪喊道。只见他眉头紧皱,脸色阴沉,显然心中很是不喜。

“大将军。”卢恪缓缓的走了过来,拱手说道。

“心中不服?”徐世绩皱着眉头说道。

“末将不敢。”卢恪生硬的回答道!

“不敢那就是不服气了?”徐世绩冷哼道:“真是愚蠢,都说蜀王聪慧,如今看来也不过是如此而已,殿下,你可知道陛下刚才所说的是针对何人的?”

“大将军的意思是说?”卢恪双眼一亮惊讶的望着徐世绩。

“陛下刚才的一番言语如其说是针对大将军或者微臣,实际上却是针对殿下你的。”徐世绩淡淡的说道:“刚才长孙无忌的一番话,实际上久代表着那些文官们的心思。殿下英武,若只是一名将军,那自然是帝国之福,但若是生在帝王之家,当今又有太子在位,那就不是帝国的福气了,尤其是太子的福气。嘿嘿,长孙无忌和太子同气连枝,长孙世家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压在太子身上,你说长孙无忌会看着殿下再立下功劳吗?他知道凭借殿下的能耐,若是手中的兵马足够多的话,一定能够再立下功劳,所以才会阻止殿下掌握重兵,一万大军和五千大军在攻城战所起的作用可就不一样了。”

“那父皇为什么那么说呢?”卢恪又疑问道。

“那是因为陛下想将殿下培养成为凉王那样的人物,成为宗室柱石。”徐世绩好不掩饰的说道:“殿下,太子之位已经定下来了,而且,臣观这东宫之位陛下是不可能再次更改了,更改东宫太多,就会动摇国本,更何况,太子殿下和前任太子殿下是有着天壤之别,那崔仁师也不是长孙无忌可以比拟的,再看看,陛下让岑大人之女嫁给太子殿下,又让王氏和太子殿下联姻,足够证明陛下的心思。如此一来,殿下的身份也就再难改变了,那就是宗室亲王,而且这位掌握重兵得宗室亲王也只有殿下一个人。所以陛下才会一步一步的培养殿下,而不会将殿下骤然提到高位,这样一来不利于殿下的成长,说实在的,殿下能指挥两千士兵,但是不一定能指挥一万士兵,所以陛下说,事情得一步一步的来。殿下,陛下对你可是很有信心的。只是没有讲出来而已。”

“谢大将军提点。只是不知道小王日后该如何去做?”卢恪心中一亮,不由的接着问道。

“主动出击。”徐世绩笑呵呵的说道:“其实五千人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五千人不多也不少,正好可以深入敌境,寻找机会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人的粮道等等,这些都是殿下可以做的。呵呵,其实殿下的用兵之权不在我等,而是在陛下手中。殿下,尽管放心,陛下不久之后肯定会下到圣旨的,就算有人反对也是没有办法的。”

“多谢大将军指点。”卢恪心中更是高兴了。说实在的,若是将自己的五千人浪费在攻城上,卢恪还是相当惋惜的,攻城不同于野战,野战过程中,五千人也许能发挥万人,甚至能起到做到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可是攻城战就不一样,五千人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攻城在计策之外,就是用人命堆出来的,野战就不一样,计策之外,就是士兵素质和将军指挥才能的比拼,卢恪很喜欢这一种。

“还有一件事情,殿下若是可以的话,就将那个王庆浑人带在身边。这种人或是一名憨货,或者就是一个福将一名,殿下带在身边或有好处。”徐世绩嘴巴张了张,扫了扫周围的众人小心翼翼的说道。

“老师说的恐怕是长孙无忌吧!”卢恪冷笑道:“长孙无忌看上去大方,心胸开阔,实际上却是睚眦必报之人。王庆为了支持本王,才会顶撞此人。长孙无忌不能敢将本王如何,但是若是收拾一个王庆还是可以的。哼哼,恐怕这个时候,他早谋算着怎么报复王庆了。多谢老师提醒,卢恪记住了。”

“嗯如此甚好。殿下先去整顿军队吧恐怕不久之后,就会有圣旨下达。”徐世绩笑呵呵的说道:“若是末将没有猜错的话,陛下肯定会让殿下领兵在外,寻机歼敌。”

“好,卢恪这就告辞了。”卢恪得到了答案,自然不敢怠慢,他还想着怎样去安抚自己的手下呢这些人才是自己的生死袍泽。

“靖兄,这个辽东城可真是坚固啊!”辽东城下,卢照辞领着李靖等望着辽东城,辽东城高大坚固,在东北大地上,就好像长安坐落在关中平原上一样。若是不攻克辽东,大唐军队就算再怎么厉害,也不能横扫高句丽全境。只有攻克了辽东城,大唐才没有后顾之忧,粮草才能安然的抵达前线。这也是杨广当年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气力攻下辽东城一样,不光是因为他的虚荣心,更为重要的是辽东城太过重要了,让杨广不得不攻破他。可惜的是,随着杨广东征的结束,前隋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原王朝无暇东顾,本来已经落入中原的辽东城,再次成为高句丽在东方的堡垒。使得卢照辞这次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力气进攻它。

“是啊乙支文德坐镇辽东城,此人是个老狐狸,恐怕早就知道中原王朝一旦统一,就会有帝王进攻高句丽。所以这几年一面骚扰中原边疆之外,就是用来修建城池,加固城防,弄的辽东城有了今日的局面。”李靖也是眉头紧皱,打仗最好能做进攻的一方,因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若是遇到不得不下的坚城,也确实是一件头痛的事情。李靖就算再怎么有本事,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