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看他怎么办?凡是叛逆之人,都必须得死。”梁建方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感谢李元嘉,若不是他起兵造反,也许自己永远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而已,哪里会轮到眼前的这种情况,指挥数万兵马,纵横关中,击杀叛逆,是何等的风光,是何等的气概。但是同样的,李元嘉起兵叛乱,导致关中战乱频繁,死伤无数,这也是梁建方很是愤慨的地方,军人的存在不但是为了建功立业,更重要的是让军人永远不能成为军人。尽管梁建方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没有人是喜欢打仗的。

“当年本将军曾听陛下说过,每一件兵器或者兵种在刚出现的时候,都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强悍的兵种,改变战争史上的一切。当年的具装铠甲曾经创造了重装步兵,如今我朝的陌刀手的出现,使的步兵能够成为斩杀骑兵的强悍步兵。”徐世绩深深的吸了口气,指着下面的黑压压的长枪手说道:“看看这些长枪手,其实我们也可以组建长枪兵的,若是今日没有遇到,若是没有这次的突然遭遇,也许我们就不会发现这个问题,一旦遇到其他的敌人,其地形并不是眼前的山地,而是其他的情况,不如平原,适合大部队作战的地方,他们的长枪兵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我们的陌刀手出现较大的伤亡。所以我们用兵的将军一定要小心翼翼,不能因为自己手中兵力的强大,士兵们的精装,武器的先进而有丝毫的得意。兵者,国之大事,非必要不能用之,用之必须得谨慎。否则不但是自己身败名裂这么简单,甚至会危及朝廷的安全。看看,大将军每次行军打仗,都是必胜无疑,众人都是注意到他得胜的那一瞬间,却没有注意到大将军在战前所做的努力。呵呵,比如今日遇到这种情况,或许在大将军手中,刚开始出现长枪兵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御敌的手段。”徐世绩言辞之中,毫不掩饰对李靖的夸赞来。众人也都连连点头。

这个时候,山下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了,程铁牛继承了他老子的勇猛,一发现对手的弱点之后,就抓紧时间对其穷追猛打,身边的朝廷大军气势大涨,杀的李元嘉面色大变,率领大军连连后退,就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玄甲铁骑也禁不住朝廷大军的威慑力,脸上都露出惶恐之色。这些人对待朝廷大军在潜意识中,就是处在弱势。难怪任何一个时代,都讲究的是正义之战,不但是师出有名,更为重要的是,是自己大军在士气上占据上风,在即将面临失败的时候,不会仓皇逃跑。无疑,李元嘉的起兵叛乱就不是正义上的战争,若是李元嘉能持续的胜利,也许能使的己军在心里上不会有任何的负担,但是如今却是不同,不但在心里上对朝廷大军有种天然的畏惧,更为重要的是,连续的失败,使的军心上遭受了很大的创伤,根本就不能在心里上达到与朝廷大军同样的高度。一见己方又有了失败的可能,脸上的惶恐之色就出来了,就是连手上的力道都小了许多。抵挡的起来更是没有什么精神了。

“哈哈小兔崽子们,给我杀啊!”程铁牛见状,黝黑的脸孔上露出红光来,大声的呼喊着,手中的铁斧连连击在对方的铁枪之上,砸的对方双手连连颤抖,连手中的长枪都拿不稳,丢落在地,很快就被身边的陌刀手砍去了脑袋。那些朝廷大军见此,军心大振,口中发出一阵阵呐喊之声。

“差不多了。”徐世绩在半山腰上看的分明,对身边的梁建方等人说道:“可以命令他们放下手中的兵器,让他们投降吧到底是陛下的子民,被逼着叛乱也是因为李元嘉的原因,让他们投降之后,就做个苦力吧想来,日后陛下征讨吐蕃的时候,会需要大量的苦力来修建驰道,这些人正好能用的上,就当作将功赎罪吧!”徐世绩淡淡的说道。双目冷漠而无情,丝毫没有想过自己的一句话,会让许多人终日劳累在前往修筑吐蕃的路途之中,甚至到那个时候,连死亡都会感觉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放下武器,饶尔等不死。”梁建方等人点了点头,纷纷命身边的亲兵大声的喊话。对方军心已经丧失,毫无战心,这个时候,让他们投降,不但可以尽快的结束战斗,还可以减少己军的损失,何乐而不为。

“我投降。我投降。”那些士兵们闻言,望着面前的锋利的陌刀,哪里还有心情抵抗,纷纷放下手中的兵器,呆在一边,望着那些凶猛的陌刀手在程铁牛的带领下,朝李元嘉杀了过去。却是不敢抵抗。

“王上,还是赶紧走吧徐世绩杀来了。”李淳风这个时候也慌了,对着李元嘉大声的说道。李元嘉却是面色苍白,双目无神,一脸的不可置信之色,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玄甲铁骑就这样被对方摧残的干干净净,根本就没有多少的抵抗力。突然之间,让他如何能接受这个事实。

“王上,赶紧离开这里,与臣父相回合,也许还有一拼之力,别忘记了,臣父手中还有三万精锐,足以抵挡徐世绩。”杨妙脸上也露出惶急之色。李元嘉若是失败了,杨妙父子也同样没有任何的幸存的可能,照样会被卢照辞砍了脑袋,所以李元嘉绝对是不能死的。

“对,对,我还有数万大军,我还能一拼。”李元嘉闻言双眼一亮,好像看见了希望一样,大声的说道:“走,去找杨卿,再与徐世绩一战。”说着就拍马而走,也不管身后还正在抵抗的残余士兵。

第504章 范阳卢氏

“大将军,可以飞马报与陛下知晓了。”梁建方在一边笑呵呵的说道:“恐怕陛下早就希望得到这份捷报了。”

“不错,可以飞马报与陛下了。我们和崔义玄前后夹击,李元嘉是必死无疑。”徐世绩也点了点头,叹息道:“这天下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李元嘉是何须人也,当年他的老子李渊,他的三个兄长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都不是陛下的对手,更何况一个小小的李元嘉了,自不量力,连累宗族。这次大战结束之后,恐怕整个李氏家族都会都得清洗,以前陛下还会怜惜与李氏有几分烟火之情,如今恐怕由不得陛下了,那些御史言官们都是不会放过李氏的。哼哼,可惜了。”

“那是自然。”梁建方点了点头,道:“陛下是何等人物,自己不亲自出兵,只要命人传来消息,就已经让叛军自乱手脚了,哪里还有心思与朝廷的大军相对抗的,如今关中是如此,那江南更是如此了。可笑那些叛军还以为一时得势,就会永远得势。真是可笑。若是可以的话,末将宁愿亲自提一旅之师平定江南。”

“呵呵,那自然是不用我等亲自去了。呵呵,莫说是你,就是本将也想亲自去江南啊!”徐世绩双目中闪烁着一丝莫名之色,说道:“陛下将亲自去江南,呵呵,叛匪恐怕这个时候也是自顾不暇了。”

“陛下,亲自下江南?”梁建方闻言双眼一亮,但是很快又黯淡下来,摇了摇头说道:“就江南那群小丑,也需要陛下亲自前往的。”

“呵呵,本将倒是以为陛下此举是大有心意。”徐世绩笑呵呵的说道:“关中远离江南,对江南的统治力度是不够的,看看这次江南叛乱,叛乱一起,云影随从者甚多,陛下此去江南不但是要平定叛乱,更为重要的是安抚民心,巩固朝廷对江南的统治。这才是正道。”梁建方闻言点了点头,却是不再说话。

“留下一部分打扫战场,大军缓缓前进,逼迫杨胄。”徐世绩摇了摇头,对身边的梁建方等人说道:“崔义玄手中的兵马很少,万一杨胄此人奋起反抗,会对崔义玄产生很大的影响,弄不好防线被攻破,哼哼,那三万大军也是精锐的府兵,乃是陛下的子民,要是死,也应该死在对吐蕃的战场上,而不应该死在自己人手中。”

“呵呵,若末将是杨胄,这个时候,就会拿着李元嘉的脑袋前来向将军投降,这样或许还能保证一条性命。”这个时候尉迟宝庆笑呵呵的接过话来说来。梁建方闻言也点了点头,这个时候还冒死反抗,显然是不明智的决定。

“那可不行,俺铁牛还没有杀够呢!”程铁牛这个时候操着一个铁斧走了过来,只见周身鲜血淋漓,斧刃上鲜血缓缓滴下,也不知道是他的鲜血,或者是敌人的,不过想来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哼哼,就算他投降,本也绝对不会饶了他的,杨胄父子是必死无疑。”徐世绩冷笑道:“不但是杨胄父子,包括叛军之中,所有将校一级的人员都必须将他们杀了。其余的人贬为苦力,参与修建长安到吐蕃的驰道修建工作。”众人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样一来,也不知道会死掉多少人。

“大将军,这是不是太过残忍了?这些人可都是被李元嘉所逼迫的。”尉迟宝庆皱了皱眉头说道。

“凡是背叛陛下之人都得死,尤其是李元嘉等人,为了一己私利,居然勾结吐蕃人,更是犯了陛下的忌讳了。这种人就应该灭其九族,以警醒后来之人。”徐世绩满脸的杀气,冷哼哼的说道:“就算他投降了也是一样。将他们的脑袋悬挂在长安城的城头上,看看天下还有何人居然敢造反。试问这次若不是关中有兵,若非陛下乾纲独断,果断的回军,若非太子殿下英明,启用了两位将军,你们想想,我们大唐是不是又回到前隋末年,烽烟四起,民不聊生,那吐蕃人就会再次成为第二个突厥人。而我征讨高句丽的数十万士兵也会成为那些高句丽们的京观了。这种人若是不杀,如何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将士们。”众人闻言却是默不作声,却是不再说话。

而徐世绩也不再说话,指挥大军缓缓而行,径自沿着山道朝李元嘉追了过去,他们要在短时间内,将李元嘉叛乱所造成的损失缩小在最小的范围内。这李元嘉也是愚蠢,若是早日攻下秦州、凤州,岂会有这种事情出现,也许这个时候早就是在关中大地上驰骋了,也不会被逼到这山沟里来。不但没有什么纵深,更为重要的是,一只队伍在起兵的初期,没有一场或者几场痛痛快快的胜利,根本就不能够坚定将士们的信心,更不用提不断的发展壮大了。当年李渊就是因为大雨的原因,被困在霍邑,若非卢照辞,恐怕他真有可能退兵,那个时候若是要退兵也确实像李世民说的那样,退必死,如今到了他儿子这里,也是如此,不进反退,不但自己失去了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引起了自己麾下的将士们也没有信心,这种情况,如何能作战,如何能成为一代雄主,他的脑袋只能是作为他人军功的凭证,是成为他人夸耀的资本,嘲笑的对象。

一路上,李元嘉如同丧家之犬一样,杨妙俊脸之上一片惶恐之色,就是李淳风双目之中也没有一丝欢喜之色,再也没有往日的睿智的眼神,空洞而无神,任由着战马驮着他的身躯飞快的奔跑着。他此刻心里已经是死了,十几年的辛苦奋斗,此刻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因为他没有发现到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培养下一任君王,继续完成自己的大业。

“陛下,这就是范阳了。”护卫卢照辞的乃是从河东城调来的周青等人,这些人都是薛仁贵的结义兄弟,随之而来的还有祖明。

卢照辞率领的大军已经接近范阳,倒是是御驾来此,尽管路找从轻骑到此,但是前后所耗的时间,也远不是尉迟恭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