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雉如,你带兕子去玩吧,母后要和李家哥哥聊些事儿,!”长孙皇后吩咐李治道。

“是,母后,!”李治对着长孙皇后行了礼,又对李业诩行了礼,“李家哥哥稍坐,治去了!”

看李治彬彬有礼的样子,李业诩想着,皇家儿郎家教不错,除了那个李恪在自己面前没什么样子外。其他所见的王子都是挺有礼貌的。

而晋阳公主李明达听到可以出去玩,已经蹦跳着跑开了。

“不知今日娘娘召臣来有何事?”李业诩问道。长孙皇后既然把同住的李治和李明达都支开了,肯定有重要的事儿要与自己说,难道是关于太子和魏王的?

“贤侄定是有事儿要去办,那我就不客套了。明达可能是因我之故,自生下后即有与我相信的病症,今日想问贤侄,本我现在所服之药,能否让她也服用?”长孙皇后问道。

不知是否亲近,长孙皇后连本宫都不用,用“我”自称了。

“这个想必可以,不过臣觉得还是请孙道长来诊治一下为好,所用之药方,都需要按体症因人而异,不可盲目照搬!”李业诩想着,长乐公主李丽质有这方面的病症,现在这个晋阳公主李明达也有相信的毛病,那肯定是遗传至长孙皇后,而长孙皇后的病症也可能是传自上一辈的。

这遗传的疾病是最难根治的,若能控制病情的稳定那已经是不错了。

看眼前的长孙皇后各方面都恢复的不错,与当初病重时候相比那是判若两人了,自己所提供的药方还真是有效果。

不过想想也有可能,后世的人用了太多抗生素和其他方面的药,一些致病菌,特别是这样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对许多的药都产生耐受性了,治疗疾病的疗效都打了折扣,如今没有那么多泛滥的用药,这种药下去。可能产生的效果更好。

“孙道长乃方外之人,不太适合常进宫来,特别是像明达这样的小女孩,且孙道长常不知所踪,不一定能找到他人,所以我还是想到问你!”长孙皇后微微地叹了口气,“丽质也有相似的病症,今冬和我一样服药,也是挺有效果的,气疾之症也没什么犯,过些日子她还想找你问询一些需要注意的情况!”

“娘娘,长乐公主也已经为人妇,身体状况与娘娘较为相似,而晋阳公主尚小,身体还未发育,大人与小孩用药之道,定是不一样的。大人可用之药,不定能用在小孩身上,孙道长颇懂医理,臣只是略知皮毛,公主千金之躯,臣怕出意外,不敢定如何用药。”李业诩吓了一跳,长孙皇后还真相信自己这个连半拉子医生都不是的人能治病,自己只是凑巧有这药方而已。

“你所言如此也甚有道理,那还是让皇上请孙道长过来诊看一下为好!”长孙皇后听李业诩如此说,也点头表示认可。

“如此病症,定是从小医治为好,若能断根,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儿,所以臣觉得还是让道长尽快来诊看为好!”

“贤侄上心了,我此番身体得以康复,全托贤侄之药方。丽质与明达也希望能控制病症,到时再一并谢过贤侄,!”长孙皇后笑笑,接着皱皱眉,“我也知道丽质的心思,只是…”

“皇后…”李业诩大急,生怕长孙皇后又说出什么长乐公主喜欢他的话儿来。

“好了,不说这个,!”长孙皇后也停住了这话题,却接着说,“乾儿经过你一番指教,大有长进,也不似前般那样不懂事了,让本宫甚是宽心,只是如今…”长孙皇后再叹了口气,看着面前垂着眼的李业诩,继续说道,“如今与青雀间,都有些矛盾起了!”

“娘娘,太子与魏王都是异常聪慧之人,想必只是年少气盛,彼此不服而已,过些日子定是没事儿了,!”李业诩一听头都大了,长孙皇后果然说此事,想着千万不要再让自己去东宫指教李承乾就好。

这段时间也曾听李承乾与李泰间怨气颇重,李泰在广招文士方面的人,据说还要编撰一本书;而李承乾对此深感威胁,也在广拉人于已下。李业诩想着自己身居如今的职位,且又有些名气,这两人肯定是会来拉的,这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

也想不到,长孙皇后还在,兄弟两人就闹出如此的矛盾来。

“若是如此就好了,本宫想着皇上如此做,自有他的道理,只是希望不要让太子寒了心即可。”长孙皇后说着,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太子与魏王俱是陛下与娘娘之子,想必娘娘对他们应是很了解,太子与魏王若有纷争,唯有娘娘可以解这个结,!”李业诩怕长孙皇后交给自己很难办的事儿,忙如此说道,且口气有些不容置疑。

长孙皇后听了李业诩的话,呆呆地看着李业诩想了一会,才幽幽地说道,“也许真的只有本宫能解了!本宫本还想着让你多与太子亲近一些!”

“娘娘,近段时间臣忙于吐蕃的事儿,没有太多空闲时间,且以往臣也只是与太子聊些平常事儿,并没指教什么!”

“这个本宫自是知道,太子也与本宫说起过。你所懂之事,胜过朝中大多人,与太子如此之说,也让太子明白了许多的事理儿,既然皇上有大事儿交由你去办,那就待过些时日再说吧,!”长孙皇后顿了顿才说道,“作为他们的母亲,本宫不希望出现骨肉相残的情景,因此希望太子不要被这事儿所惑,能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至于做出什么错事来!太子以后要继承皇位的!”说这话时候,语气已经有些异样!

从长孙皇后的口气中,李业诩也听出,她是更疼爱李承乾一些,希望李承乾能不为李世民如今的举动所误解。

和历史不一样的,长孙皇后如今身体尚好,这些皇子当中谁能最后继位,还真不知道。

“多谢娘娘理解臣的苦衷,待吐蕃事儿解决了,臣一定会去和太子聊些话儿,!”皇后既然让自己过些时日再去指教李承乾,也让李业诩松了口气。吐蕃大军很可能往大唐边境来,那接下来战争很快就会打响,自己上战场打仗去了,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再顺势奏请李世民,让自己在那边镇边,诸多事儿就可以躲过去。

只是苦了家中的妻儿!

“贤侄既然如此说,那本宫先谢过了,听说你年前刚添了一子,本宫都忘记了送一份礼,当加倍补上!你去吧,!”长孙皇后脸上有些强笑的味道。

李业诩忙谢恩告退出了皇宫,一路想着,若长孙皇后能劝服李世民,不要对李泰过于宠爱,那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的矛盾或许不会进一步激化。

能劝服李世民,调和李承乾和李泰关系的,也唯有长孙皇后了!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零三章 战事即将发生

李业诩出了皇宫。即回军营中,与苏定芳和郑仁泰商议特卫军到高原一带进行训练的事儿。同时使人到府中传话,说这些天有诸多事要办,没空回府了。

三人经过几天的斟酌商量,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的目标地、训练方式和内容、行进路线、与经过各州的情报交换、后勤补给、与长安的联络方式等,并把最后讨论完结的计划写下来,交给李世民批复及兵部备案。

李世民并没多作考虑,即同意了李业诩提交的训练方案。

兵部的行文也很快下达,特卫全军开始做开拔前的准备。

不是战时,万余人的大军调动不是个小事儿,要由兵部及户部行文下发告知各州县,让各州县配合。还有粮草的补给问题,几个月所需的物资不在少数,除特卫出发时所带的一部分粮草物资外,训练中所有后勤补给都交给边境的州县负责筹集。

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的准备,特卫全军一万两千人,除二千人留在长安城外军营中进行日常练习外,其他一万人在苏定芳和郑仁泰带领下,出发前往叠州一带。

在大军即将出发前,李业诩再次收到从吐蕃境内传来的情报。

在没有突发*况时候。各地的情报基本都是一月左右传递一次,这次从吐蕃境内传回情报,离上次收到的情报才半个来月,当是有重大事情了。

情报上显示,大唐使团已经在三月初踏上了归程,往长安进发,由吐蕃大论禄东赞率领的请婚使团,也一道儿往长安而来。

不出李业诩所料的,在使团出发后的半个月左右,集结在逻些城的近二十万吐蕃大军也开拔,在弃宗弄赞亲自带领下,往东北方向行进。

据情报人员初步探听到的消息,吐蕃大军此行跟随在使团后边,目标大致是青海到剑南一带。

因上次吐蕃大军在柏海一带被不明身份的人偷袭,造成重大的损失,这次吐蕃人吸取了教训,对粮草牲畜的看管很是严密,全军也比以往更是提高了警惕,弃宗弄赞主帐周围,有数千人的忠勇之士守卫。吐蕃兵丁管理极其严格,人员渗透不进去,没有情报人员能混进吐蕃大军中。

以情报发出的日期看,使团出发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而吐蕃大军开拔也有半多月的行程了。

情报不能实时接收传递,这两队人马具体到哪个位置了,李业诩无从知晓,吐蕃大军最终的攻击目标。也是个未知数。

―――――――――

李业诩收到情报后,立即奏报了李世民。

如此重大的情报,二十万吐蕃大军有可能对大唐边境进行攻击,李世民召集群臣商议问策。

没有出乎李业诩的料料之外,朝中对吐蕃人再次派遣使团到长安请婚都是很不屑,要求皇帝李世民拒绝吐蕃人的请婚要求。

“各位爱卿,吐蕃人数十万人马往东北方向而来,有可能对我大唐边境攻击,有何对策?”见朝臣们意见一致,反对吐蕃人请婚,李世民甚是满意,再接着问如何应对吐蕃大军。

“陛下,臣建议,在吐蕃大军行进过程中,不断派小股军士骚扰他们,同时应派遣大军,趁吐蕃人远道而来,遭受袭扰,士兵们身体疲惫之时,将其击溃或者消灭,臣愿领兵出征!”李业诩第一个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兵部尚书侯君集马上跟着站了出来,表示支持李业诩的意见。吐蕃数十万的大军往东北方向而来,除有可能攻击诸羌之地外,更大的可能是我朝的边境州县,以武力迫使大唐允婚,这是对大唐的侮辱,也是大唐所不能容忍的,必须对其进行迎头痛击。

接着执失思力和契苾何力也站了出来,建议出其不意地攻击吐蕃大军,并愿领兵出征。

但让李业诩失望的是,朝中大多大臣们都是反对的。

“陛下,臣反对侯尚书和李少匠之提议,吐蕃人派遣使团到长安来请婚,虽然也有大军跟进,但臣认为,此只是其一个威吓手段。吐蕃人远道而来,士卒疲惫,有我边军严密的防守,定是无计可施,且今还未知晓吐蕃人的意图,在敌未有行动前,我方冒然出击,实在是师出无名,有失我天朝上国的礼仪!”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侍中魏征,并只是以李业诩较低的官职军器监少匠的职务称之。

“陛下,臣附议,魏侍中此言甚是在理,吐蕃人未对我方实施攻击,我先派军出击。实在是师出无名,且吐蕃大部地方乃高原之地,多高山河谷,人畜生存困难,相比青海,环境恶劣百倍,吐蕃人长期生活在此高寒之地上,比之我方,更适应如此高地,我大军入此地,未与吐蕃人交战可能就溃败,因此,当以边军严防,即足矣!”司空长孙无忌出列表示同意魏征的观点。

接着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温彦博也表达了与魏征、长孙无忌相似的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