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又因为玉尹的一副字,赵福金和蔡鞗反目,一怒之下从蔡府搬回宫中居住。

这笔帐还未能算清楚,而今嬛嬛又喜欢上了那玉小乙。

事情,似乎变得麻烦了!

赵福金倒是没有怨恨玉尹,因为她知道,自家的事情和玉尹真个扯不上关联。

可现在,嬛嬛喜欢上了他,又该如何是好?

不是说玉尹不够出色,而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一个是天之骄女,帝王之后;一个是混迹市井,靠杀猪贩肉为生。怎么看,这两个人都不应该有所牵累,偏偏……如果玉尹是个读书人,哪怕中了个秀才,这件事都还好说一些。偏他是个屠户,这地位悬殊着实太大。更重要的是,这厮已经有了家室,该如何是好?

这件事若传出去,恐怕第一个遭殃的,便是玉尹。

以赵佶那性子,决不可能容忍自己女儿喜欢上了一个屠户。

哪怕那屠户再无辜,也只有死路一条。赵福金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了!那是个外表看上去很温和,可是骨子里,却狠辣的人。不如是,赵佶当初也做不得帝王……

沉默了一会儿,赵福金开口道:“嬛嬛,可听我一言?”

“四姐请说。”

“这件事,你要烂在心中,绝不可以被人知晓。

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能说出来,否则不但你要遭殃,小乙一家,更死无葬身之地。”

“那我该怎么办?”

“你……”

赵福金沉默了。

她不知道该如何劝说赵多福,因为她知道,如果她让赵多福放弃,以她对柔福帝姬的了解,断然不会同意。可是,不放弃……这件事,恐怕只能从玉尹那边着手解决。而且,要做的神不知鬼不觉,被嬛嬛知晓,少不得又是一场灾祸出来。

“嬛嬛,这件事也急不得。

不如这样,待我好好想想,看看能否找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法。不过在这之前,你要答应我,不可以再和玉小乙见面……你莫看我,这样对你,对玉小乙都是好事。

你想想,若你和他频繁接触,传到父皇耳中,该是什么情形?”

“我……”

赵多福先是一脸的不情愿。

但是听了赵福金的话,却不得不闭上了嘴巴。

心不甘,情不愿的点了点头,轻声道:“那我便尽量少去找他。”

少去找他,便是要继续找他!

赵福金感到一阵头疼,靠在床帮子上,苦涩而笑。

不过,依着赵多福的脾气,能这样回答怕已经是她的极限。这件事,要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方面要设法转移赵多福的注意力!她毕竟是个小孩子,想来不能对付;另一方面,只怕是要从玉尹身上着手。可是,自己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麻烦呢?

赵福金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嬛嬛,你怎会突然喜欢上他呢?”

赵福金一边为此事头疼,同时女子特有的好奇心,让她无法抑制住内心中的八卦之火,便轻声问道。

赵多福脸顿时通红,期期艾艾说不出话。

赵福金吓了一跳,“嬛嬛,莫不是和他已经……”

“哪有!”

赵多福顿时羞怒,轻声道:“姐姐休要乱说,我便是再不晓事,也做不得那种不知羞耻的事情。只是,只是,只是……姐姐,我也说不清楚是怎生状况。自从昨夜见了小乙之后,便再也无法忘怀,我,我,我……我真的是不知道怎生是好。”

那小女儿娇羞模样,却让赵福金更加担忧。

“昨天,你们都做了什么?”

赵多福精神一振,便滔滔不绝的讲述起昨日去观音巷的事情。

听闻玉尹使琴,听闻玉尹高歌……

那观音巷欢快的场景,让赵福金不由得有些向往。

只是,不知为何,当她听到玉尹拉着赵多福旋舞的时候,这心里面却生出一丝波澜。

那感觉,好奇怪!

第250章 电光火石间的暧昧

细雨靡靡,天色阴沉。

往常的这个时候,天已经亮了。

可今天是个阴雨天,所以过了将近卯时,天仍旧昏暗。

不过开封城外,却车水马龙。商贩们不顾迷蒙细雨,依旧早起赶着进入开封城……

杨金莲睡得迷迷糊糊,却听到一阵叩门声。

她掀起被子,从床上下来,抓起一件衣服披在身上,迷迷糊糊从楼上下来。

打开门,一股冷风卷着细碎雨点落在脸上,顿时让金莲清醒过来,“大郎,你回来了!”

当她看清楚门口的人时,不禁万分惊喜。

在门外,李观鱼带着疲惫之色,朝金莲微微一笑,“是啊,却扰了娘子清梦。”

说着,他迈步进了屋,随手把门合上。

“大郎这次,怎去的忒久。”

“呃,遇到了些事情,以至于耽搁了时日……对了,家里可安好?”

“一切尚好。”

眼看着李观鱼回来,杨金莲本有些担忧的心情,一下子烟消云散。

她急忙取了洗脸水过来,“大郎可用过饭?”

“呃……尚未用过。”

“那你等等,奴这就去准备。”

杨金莲显得很兴奋。

李观鱼不在家的时候,她心里面空落落的。而今他回来了,却让她顿时安了心。仿佛快乐的小鸟,她跑进了厨房。李观鱼忙走过来道:“娘子不必麻烦,待会儿叫些早食便可。”

“诶,大郎出门这么久回来,怎地可以在外面早食?”

金莲说着,便系上了围裙,又取了面粉,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

开封人早食种类很多,最常见的除了粥水之外,便是面条。李观鱼喜欢吃面,金莲自然不会委屈了夫君。看夫君的模样,定然很辛苦,怎地也要做一顿好吃的,好生犒劳。

她在厨房里忙碌,李观鱼便坐在了厅堂上。

却见桌子上散乱的摆放着一堆骨片、猪鬃等物品,还有一些已经做好的牙刷码放一处。

李观鱼一怔,拿起一支牙刷来。

“金莲,这又是何物?”

杨金莲从厨房里探头出来,看到李观鱼手中的牙刷,愣了一下之后,便回答道:“前些时候马行街的玉大官人分了一些活计下来,奴一人在家也觉得寂寞,正好隔壁六嫂介绍,便接了这活计。只说是做出来便可,但具体何用,却不太清楚。”

说完,她便返回厨房。

“玉大官人?”

李观鱼起身走到厨房门口,“可是那贩肉的玉小乙?”

“大郎也知玉大官人吗?”

李观鱼嗤了一声,“不过一贩肉的屠户,也敢唤作大官人吗?”

“奴也不晓得,只是旁人都这么称呼,奴便跟着称呼。”

李观鱼看了一眼手中的牙刷,往桌子上一扔,“金莲,以后少要和那种人勾当,成不得气候。”

杨金莲笑道:“可是六嫂她们都说,玉大官人必有大前程。”

“多大前程?一个杀猪贩肉的,前程再大,也终究是杀猪贩肉的屠户。

金莲你若是在家烦闷,便出去走走……钱若不够使时,便与我说,不要再接这等活计。”

“嗯!”

杨金莲应了一声,便专心揉面。

但见那一团面在她手中揉的圆润,到火候差不多时,杨金莲便把面擀开来,拿着刀切成细条。

就在这时,屋外忽听房门敲响。

笃笃笃!

李观鱼迈步过去,打开了门,却见门外站着一名女子。

那女子见李观鱼开门,也不说话,只递了一张纸条,转身便走。

李观鱼把那纸条展开,大眼一扫,脸色顿时大变,也顾不得和金莲招呼,从门后拿出一支油纸伞,便匆匆的走出家门。金莲煮好了面条,捧着碗从厨房里走出。

“大郎,快来食……”

可是,客厅里空荡荡,不见人影。

那房门虚掩着,一阵风吹来,把房门哐当一声吹开……

莫非,又出门了?

金莲捧着面碗,站在客厅里呆呆发愣。

心里面,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委屈涌上心头,眼睛一红,两行珠泪夺眶而出。

“金莲啊,方才我见大郎回来,怎地又匆匆走了?”

六嫂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杨金莲忙转过身,把面碗放在了桌上,用衣袖蘸了蘸脸上的泪水,稳住心神,复又转身。

只见六嫂走进屋来,看杨金莲那一身单薄衣装,便眉头一蹙。

“天便冷了,金莲怎穿的恁少?”

“啊……方才在厨房里忙碌,有些热,所以才这般穿戴,确叫六嫂取笑了。”

“呵呵,这一大早的便做得好陶……在屋外便闻得香,直流口水。

对了,方才我见一个女子敲门,而后大郎便急匆匆走了……怎地恁忙?这才回家便出去。”

杨金莲脸色一变,心里面顿有种酸楚感受。

一个女人!

金莲整日在家中呆着,难免会有些敏感。

听得六嫂这么说,而李观鱼又是这般反应,让她这心里,好不是滋味。

“呦,已经做得这么多了?”

看着桌子上那一摞摆放的整整齐齐,约有四五百支数量的牙刷,六嫂顿时惊叹一声。

杨金莲扭头看了一眼:你不要我接这活计,我偏要接这活计。

便是那屠子,也能说两句暖人心的话,偏你饱读诗书,连个贴心的话都不会说……

杨金莲想到这里,心中万分委屈,更生出了一股怒气。

“六嫂,今天你要不要去交工?”

“啊,过一会儿便去。”

“那正好,奴和你一起去……对了,这面条方做好,六嫂便趁热吃了,省的浪费可惜。”

六嫂不由得咽了口唾沫,“金莲,这怎好意思。”

“六嫂平日关照奴许多,便吃一碗面,又算得什么?”

杨金莲笑着把六嫂拉过去坐下,而后道:“奴这便去换衣服,待会儿和六嫂同去。”

六嫂也不再客气,大马金刀往桌前一坐,便大口吃起面来。

北宋时期,经济发展迅速。

人们从早期的一日一餐,或一日两餐,已发展为一日三餐。

不过这一日三餐,更多是指那些家境不错的人家。六嫂家里虽算不得差,可一日三餐却难以保证。更不要说,这面里还烹了鸡蛋,更不是六嫂家中可以经常吃到的东西。

油水足,有蛋有肉,对六嫂家中而言,已是一顿上等饭菜。

她坐在客厅里狼吞虎咽,杨金莲却回到了楼上,气呼呼洗漱一番后,换了身衣服下来。却见那好大一碗面,六嫂已经吃个精光。正端着那面碗,把里面的汤水喝干净。

“金莲,真个好手艺。”

六嫂吃的越是香甜,杨金莲心里就越是气愤。

她不清楚李观鱼为何会匆匆走,但既然是有女人敲门,那定然不会少了女人的事情。自己辛辛苦苦,用心做了早食,却连个招呼都不打便走,真个是让人生气。

别看金莲平日里有些柔弱,可这钻了牛角尖,便再也无法出来。

六嫂急急忙忙回家,把做好的牙刷包起来,复又来到金莲家门口。杨金莲也收拾好了东西,拎着个小布包,和六嫂一同出门。清晨,雨水甚凉……小风卷着雨星落在脸上,让人不由得起了一身寒蝉。杨金莲和六嫂来到便桥屠场的时候,已经快到辰时。这时候,雨已经停了,从汴河上吹来一阵风,直让人一个哆嗦。

许是没有看好路,金莲从便桥上下来时,一下子崴了脚。

她啊的一声轻呼,一个趔趄,身子便向前栽下去。六嫂跟在她身后,哪里会想到有这样的意外,便是有心过去搀扶,却已经来不及了!说时迟,那时快,迎面人影一闪,一个青年上前,一把将杨金莲搀扶住,才免得金莲难看。

“你没事吧!”

声音有些熟悉。

杨金莲只觉那搀扶住她的胳膊,勒在胸前,顿时满脸通红。

抬头看,金莲吃了一惊,“大官人,怎地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