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规道:“黄副帅驻守河间,与咱们肃宁寨比邻。

若郎君出面,请黄副帅派一能征惯战的猛将驻守南大树镇,便足以令沧州盗匪不敢妄动。”

“南大树镇?在何处?”

玉尹虽说已重生数载,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开封。

河北路,他从未踏足,对那些地名更不清楚。

心里暗自惊讶,这陈规原本只是安陆县丞,又如何知晓那南大树镇?

陈规见此情况,也是无奈苦笑一声,便用手指头蘸了蘸杯中水酒,在桌子上画了一副简易地图。

“南大树镇,便在河间府东南方。地处北河南岸,与永静军接壤。

过南大树镇,便是弓高镇,属永静军所辖。沧州流寇若要西进接应虏贼,必经南大树镇。弓高镇自有永静军驻守,他们不会轻易进犯。那么便只有南大树镇,守卫相对薄弱。只要黄副帅能派出一支人马。守在南大树镇,沧州流寇便不足为虑。”

陈规把南大树镇的地形,详详细细的解释了一遍。听得玉尹连连点头。

“可是,又该如何分辨,谁个是虏贼手下。哪个是绿林好汉?”

陈规一笑,“这有何难,便使马和尚发出一道命令,着沧州好汉不得过境。凡越境者,皆为流寇。到时候只需给些补偿,那些真好汉,自然便会老老实实留在沧州。”

玉尹搔搔头,没有接口。

他在思索陈规这计策的可能性,关键恐怕还是在西山和尚洞的马扩身上。

思忖良久,玉尹决定还是搏上一回。

“元则所言极是。那我便使高世光,立刻走一回西山。”

“郎君,那虏贼真个会坏我大宋根基吗?”

陈规突然间发问,让玉尹一怔。

片刻后,他轻声答道:“北方异族亡我宋室之心不死。

前有契丹辽人。今有女真虏贼……日后,说不得连那漠北部落,也会成为心腹之患。我大宋四面环敌,若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早晚必被那些异族所坏……到时候,千秋基业将落入异族之手。我宋人最终将为异族奴役,便连最后一点血性也要消磨殆尽。

小乙今日所为,非是为己,而是为日后谋划。”

胡祸,历来是汉民族的噩梦。

从五胡乱华开始,便不断屠戮汉人,陈规熟读史书,焉能不知?

所谓‘大融合’,不过是后世一种美化。至少在历朝历代的史书里,从未有过如此说法。

陈规嘴巴张了张,半晌后长出一口气。

“恨不得杀尽胡虏。”

如此血腥言语,却出自文质彬彬的陈规之口,多少令玉尹感到吃惊。

他微微一笑,轻声道:“元则所言,亦是小乙所想。”

说罢,他看向陈规。

两人相视一笑,便不再言语。

此时此刻,真需要说什么豪言壮语吗?

※※※

玉尹却不知,就在他和陈规商议如何解决那两万女真俘虏的时候,在茶楼一隅,一个宋人装束的男子,正紧锁眉头,听着说史先生的故事,脸上露出一抹忧虑之色。

未等那说史先生讲完,他便起身离开。

走出桑家瓦子,他直奔东角楼。

在高阳正店旁边的一座宅院门口停下,他向左右看了一眼之后,便抬手叩击门扉。

院门打开,露出一条缝隙。

里面的人看清楚来人模样,忙把院门打开,请来人进入。

“郎君情况如何?”

那人沉声问道。

“回萧同事,郎君正在屋中听人读书,并无异动。”

“甚好。”

那人点头,迈步便往正堂走去。

没等他走进屋中,便听到屋中传来一阵阴阳顿挫的读书声。

他走进正堂,就见一个彪形大汉端坐正中,闭着眼睛,聆听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诵读书籍。

当来人进屋之后,那大汉睁开眼睛。

“先生辛苦了,今日便到这里,待明日再烦劳先生。”

这大汉张口便是浓浓的北地口音,而那书生则连忙躬身行礼,“如此小底便不叨扰郎君。”

而后,他又向来人行礼,“小底见过萧通事。”

这萧通事,赫然正是女真正使萧庆。

而端坐在正堂的那个彪形大汉,则是刚被赵桓从牢中释放出来的完颜宗望。

数月牢狱生活,并未令完颜宗望透出颓废之色。相反,平添了一种与往日不同的沉静气质。

被赵桓放出之后,萧庆没有让完颜宗望居住在驿站。

他找了个和完颜宗望相貌体型颇为相似之人,在驿站中居住。而后又把完颜宗望安排在这小小的宅院里。派专人伺候。这里面,自有萧庆的主意。原以为完颜宗望会有不满,却未想到他不但听从了萧庆的安排,在安排人伺候的时候,也只讨要了一个使团中的通译。这使得萧庆对完颜宗望,不由自主的多出了几分认识。

“郎君在这里居住可还好?”

完颜宗望闻听大笑,“便是那老赵官家的大牢也曾住过。如此幽静之地,如何住不得?”

“郎君,确是与以往不同。”

萧庆赞叹一声。便在完颜宗望下首坐下。

“若是以前,郎君怕是受不得如此寂寞。”

完颜宗望长出一口气,仿佛自言自语道:“若你在陈桥遭遇那等阵势。也会做出改变。

咱原以为,南人懦弱,不堪一击。

哪怕是在攻打开封时,这念头也未有变化……谁知道陈桥一战,南人竟有那般血性。不过区区千人,竟把我大军拖住。至死,未有一人投降,实在令我心惊。

在老赵官家的牢里,自家便在思忖得失。

却是咱小看了天下英雄,更小看了南人的血性……也幸亏那老赵官家暗弱。便有众多血性男儿,也成不得气候。否则的话,若宋金两国交锋,我大金胜负尚在两可。”

萧庆脸上的笑意,更浓。

“郎君能由此见识。下次与南人再战,必可一战功成。”

“嘿嘿,此亦是咱心中所想!”

完颜宗望说罢,便抬起头来。

一双虎目,直勾勾盯着萧庆道:“老萧,你今日来。绝不是和咱扯这些没用的……却不知外面情形如何?咱何时能够启程,离开这劳什子开封?”

萧庆,沉默了。

“老萧,莫非情况有变?”

“郎君所言不差,而今外界,的确是有些变化。

我之前与郎君言,河北河东两路绿林道,发出绝杀令,要将郎君与两万儿郎诛杀殆尽。也不知是何人发出暗花,传闻多达二十万贯。西山和尚洞的马扩更是大张旗鼓,要与咱死战到底。我猜测,这暗花便是出自开封,可是却查不出线索。”

完颜宗望闻听,面皮不禁抽搐了一下。

半晌后,他抬起头道:“不过些许乌合之众,若真打来,便杀个干净。”

萧庆苦笑道:“郎君说得却不错,可儿郎们手无寸铁,那些盗匪却持有刀剑……从开封一路向北,两千里之遥。沿途山寨盗匪无数,大大小小加起来,便有数十万人。便儿郎们能战,又如何抵得住这许多盗匪?我也正为此,感到头疼。”

是啊,从开封一路北上,路途遥远。

不管是走河东路还是走河北路,沿途盗匪横行。

单只是河北路,便有西山和尚洞与五马寨两处盗匪,人数加起来也近十万之众。

这些个盗匪若真杀红了眼,两万女真人就算手持刀枪,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

萧庆道:“却不得不说,这发出暗花的人厉害。

二十万贯,足以让许多人眼红。即便是咱派人前去收买,没几个月时间也难成事……问题就在于,咱们不能在此逗留太久。传扬出去,便是咱大金怕了那些南人。

今郎君新败,上京震动。

若有人趁此机会动作,少不得又要一番苦战。到时候,我大金必然会元气大丧……”

完颜宗望闻听,也沉默了!

“如此,该如何是好?”

“其他人都好办,关键是郎君必须安全返回。

咱在到达开封之前,已派人回转上京,通知国师前来相助。在此之前,却要郎君再受些委屈,多隐忍几日。待国师到达后,会保护郎君离开东京。只是,郎君却不得与儿郎们同行。”

完颜宗望眼中闪过一抹冷芒,半晌后道:“这是粘罕的主意?”

萧庆一怔,却未回答。

完颜宗望叹了口气,“好吧,咱也知道,此事与老萧你无关,便听从你的吩咐便是。”

二殿下真个是成熟了!

若在从前,他绝不会这样轻易低头。

而现在,完颜宗望却学会了隐忍,这也让萧庆为之感慨。

大宋朝堂上争斗不止,大金其实也差不太多。只不过,大金的朝堂争斗,多局限于几大掌兵的郎君之间。比如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

但这些事,便不是他萧庆一个外臣可以参与。

他只需要终于完颜吴乞买一人便可,不管是完颜粘罕也好,完颜斡离不也罢,便斗个你死我活,与他也没有干系。

“二郎君请好生歇息,咱便回驿站去了。

若有什么需要,便让人与咱说,咱自会设法解决。”

“老萧,还真个有一桩事要麻烦你。”

“请郎君吩咐。”

“这两日,我听先生读书,颇有感悟。

这南人虽说懦弱,确真个有些好东西……所以我想请你帮我多找些书来,让先生为我诵读。否则每日呆在这里,也恁憋屈,总要找些消遣,不知你能否帮我一遭?”

“却不知,郎君要听甚书?”

完颜宗望顿时笑逐颜开,“我听那先生说,读史可以明智。

所以咱也想多听些史书,便找些一些可好?那先生说,南人史书中,史记、汉书和三国志不错。便请先生为我找来这三本书……另外,南人有名士名叫司马光,曾作《资治通鉴》。咱也非常好奇,老萧你若有门路,不妨费心,为我寻找此书。”

萧庆听罢,不由得一蹙眉。

这通译也忒多事,史记汉书和三国志还好找一些,可是那《资治通鉴》确有些麻烦。

徽宗皇帝废元佑党人著作,那司马光便是元佑党魁,他的著作自然也属于禁书之列。哪怕民间流传颇广,可要想找来全套,却不是一桩易事。不过,完颜宗望既然提出来要求,萧庆也不好拒绝。思忖片刻后,他便点头应下。与完颜宗望又交谈了几句话之后,萧庆告辞离去。

出院门,他直奔驿站。

却不知在他走出院门的一刹那,路旁一个摆摊的小贩却眼睛一亮,好奇的向那宅院看了一眼。

第382章 原来是他!

“你确定,那个人是女直人?”

玉尹坐直身子,凝视着眼前的男子。

说是男子,倒不如用少年来形容更加妥帖。他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一身灰色布衣,洗的有些发白。相貌很清秀,说话时甚至会红了脸,给人一种羞涩的感受。

少年名叫郓哥,也算是开封府的泼皮。

平日里靠贩卖果子为生,走街串巷,人面颇广。

玉尹手底下,原本也有这么一个人物,便是黄小七的堂弟黄文涛。不过开封之围时,黄文涛在朝阳门之战战死,时常令玉尹感到可惜。这郓哥是吉普的徒弟,也是李宝的徒孙。此时,他站在玉府的大堂上,有些战战兢兢,看上去很紧张。

“郓哥,郎君问你话,你要好生回答。”

李宝看出郓哥有些紧张,便笑着道:“你只管把你看到的,一五一十与郎君说明便好。”

而今的玉尹,已不是当初那个马行街贩肉的屠户。

坐在那里,自有一番威严,便是李宝这等桀骜之辈,也不敢再轻易唤玉尹的诨号。

郓哥深吸一口气,问了下心神。

“那日金国使团进城时,小底正好在驿站门口。

当时那人还着人向小底买了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