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会先行驱逐余都姑,决不可能不宣而战。

我一直觉着,这件事有古怪,但究竟是哪里古怪,却又说不太清楚。”

孙先生也沉默了!

对于此次战事,的确有很多古怪之处。

哪怕有赵桓的因素在里面,却依然不能解释清楚。

的确,宋军这次不宣而战,的确是透着诡异。这放在从前,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结果这一次……宋军宣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到现在也无法想的明白。

黎明之前,夜色如墨。

完颜宗翰和孙先生两人就这么站在门廊上,低声的进行交谈。

却在这时,忽听一阵隐隐雷声。

宗翰一怔,忙抬头观看,却见夜空如墨洗一般,平静异常。

“哪里打雷?”

他疑惑看着孙先生。

孙先生也听到了雷声,一脸茫然之色道:“似乎是从北边传来。”

“北边?”

宗翰一脸愕然之色,忽然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快步往外走。

葫芦口!

难道是葫芦口?

“大郎君,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从外面传来一阵呼喊声,紧跟着就见一个合扎快步跑过来,跪在宗翰身前大声道:“大郎君,葫芦口方向火光冲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郎君速做决断。”

果然是葫芦口!

宗翰的心,顿时跌到了谷地。脸色随之变得铁青。

他快步走到前院,登上帅府望楼,举目朝北面眺望。隐约间。可见葫芦口方向的天空,隐隐透着红光。

宗翰激灵灵打了个寒蝉,这时候若他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那真就是白打了这许多年的仗。

“传我命令,三军集结,驰援葫芦口!”

葫芦口,囤有大批粮草,可供十万大军,月余粮饷。

一旦葫芦口出事,那么集结在定安一带的金兵,必然会出现混乱。特别是倒塌岭十三部援兵即将抵达,肯定要拿出足够粮草,以保证倒塌岭十三部的需求。若粮草供应不上。倒塌岭十三部,也就会出现动摇,甚至很可能会迅速退回倒塌岭。

这绝非一桩好事!

倒塌岭援兵若撤走的话,势必会打来巨大影响。

宗翰此时已顾不得许多,甚至来不及更换衣服。幸亏孙先生跟上来时。带了一件棉袍递给宗翰,否则宗翰很可能穿着单衣,便要上马驰援。三千骑军,迅速集结完毕,朝着葫芦口方向飞驰而去。宗翰一边催马急行,一边暗自祈祷。千万别有差池。

不过,想到葫芦口守将是白达旦小王,宗翰倒是放心不少。

那白达旦小王,确是一员悍将,有万夫不挡之勇。

只要这家伙能警醒一些,便可以挽回局势。可万一……

宗翰越想,就越感到恐惧,打马如飞,恨不得肋生双翅。从定安县城到葫芦口,也就是几十里地的距离。但由于大雪过后,马匹在雪地上行走极为困难,足足耗费了近两个时辰,才抵达葫芦口。

天,已经亮了!

葫芦口一派寂静。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浓浓的硝烟味道,刺鼻至极。

宗翰勒住战马,看着远处葫芦口的冲天烈焰,心已经沉到了底。

“救火,快去救火!”

话音刚落,就听到葫芦口金兵大营中,传来轰隆隆一连串巨响……火势顿时暴涨,炙热的气流喷涌而出,让人根本无法靠近。

战马希聿聿嘶鸣不止,宗翰跳下马来,看着那冲天烈焰,不由得大声呼喊。

可问题是,火势太大,整个葫芦口已经成为火海。

从里面不是传来掌心雷的爆炸声,更使得火势变得更加惊人。

“大郎君,大郎君……”

两个金兵盔歪甲斜,跌跌撞撞跑过来,噗通便跪在雪地里,“南儿黎明前偷袭葫芦口,白达旦小王被南儿所杀,所有的粮草,都被南儿给烧了!”

宗翰闻听,不由得闭起眼睛。

眼前状况,他怎能猜不出结果来……

看着两个狼狈不堪的金兵,宗翰突然暴怒,“白达旦小王既然战死,你们为何不死。”

说着话,他拔出宝刀,便要把两个金兵砍死。

幸亏孙先生阻止了宗翰,而后厉声喝问:“那南儿如今何在?”

“南儿偷袭葫芦口之后,便向东逃逸。”

“追,给我追……”宗翰不等那两个金兵说完,转身便跨上战马,厉声吼道:“若不把那南儿全部杀掉,难解我心头之恨。”

说罢,他催马便走。

数千金兵紧随完颜宗翰身后,朝着东面疾驰而去。

孙先生却沉默了,片刻后他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犹豫了一下,他示意那两个金兵起来,而后轻声道:“随我回定安吧,但愿得大郎君能追上南儿,如若不然,你二人性命难保。”

两名金兵,感恩戴德,连连向孙先生道谢。

这天寒地冻,留在荒野中,早晚要被冻死……只希望大郎君能追上那些个南儿,否则的话,可就真要大难临头。

“你们可清楚,是何方兵马偷袭?”

孙先生其实也很奇怪,根据定安探马所报,松子口的宋军,并没有任何动作。那么,这支宋军,又是从何而来?

一名金兵想了想,“咱在逃跑的时候,曾听那南儿喊了声‘玉郎君’,但并不清楚,是何方兵马。”

玉郎君?

孙先生一怔,脑海中旋即浮现出一个人来。

若是他,确有些古怪!

这种时候,他为何会轻身涉险,来偷袭葫芦口?紫荆岭口,便是他率部攻克,老龙岭,又是他伏击成功。而今他率部在松子口驻扎,却要偷袭葫芦口,恐怕这里面……

突然间,孙先生眼中精芒一闪。

若我猜得不错,恐怕要尽早安排退路了!

第416章 漠北变局(十二)

总体而言,宗翰是个冷静的人。

虽然在后世章回小说《说岳》当中,金兀术是主角。但实际上,金兀术和宗翰相比,相差太大。史书记载,金兀术性情粗狂。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猛将,而非统帅。

宗翰的才干,较之金兀术毫不逊色,而且更加冷静。

只是这次,他无论如何也冷静不下来,整个人变得狂躁不安。也难怪宗翰,十万人粮草被烧掉,使得金国原本占居上风的局面,一下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女真人善战,也建立在能吃饱肚子的前提之下。

倒塌岭十三部,白达旦人和粘八葛人愿意出兵相助,可若没有粮草,也难以长久。

宗翰带着人向东狂追,试图找到宋军行踪。

只是这冰天雪地,女真人战马哪怕都是汗血宝马,也无法在这冰天雪地中发挥出速度的优势。相反,女真马在雪地中狂奔,需要耗费更多气力。宋军已撤走一两个时辰,若换做平时,宗翰有十足把握追上。可是现在……在追击了一个时辰之后,马匹便支撑不住。相反,玉尹等人所使用的巴州马,个头虽小,速度虽然不快,但是在雪地中行走,却显得耐力十足。更不要说,一人三骑,轮流乘骑,更加快了宋军撤离的速度。

看着空旷雪原,宗翰勒马仰天长啸……靖康元年十二月,宋军偷袭葫芦口。

金兵粮草被付之一炬。令金军阵脚大乱。第三天,倒塌岭十三部援兵抵达,听闻粮草被烧,也大惊失色。兵马在抵达奉圣州之后,便裹足不前,显得颇为犹豫。

与此同时,完颜娄室也得知了粮草被毁的消息。

他屯驻儒州。已非常吃力。

而今粮草被毁,局势会更加严峻。

一座破败的儒州,根本无需再去费心。完颜娄室在犹豫良久后。下令自儒州向北撤退百里,安营扎寨,稳住阵脚。同时。完颜娄室更连夜派人向中京求援。中京留守,金国左元帅完颜谷神听闻消息,连忙命人向奉圣州送去粮草,稳定局势。

完颜宗翰也下令,从大同紧急调运粮草,缓解定安缺粮的局面。

一时间,燕山府风云变幻,局势一下子调转过来。

十二月十五日,河间府援兵进驻燕山,主将关胜率其独子。领八千兵马抵达灵仙。

松子口压力,随之缓解。

打,还是议和?

金国朝堂上,也陷入无休止争论。

完颜吴乞买在三思之后,下令继续向奉圣州增兵。保持对宋国人压力。同时遣密使前往开封,严令耶律余睹设法与宋国议和,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手段,都要让老赵官家低头。

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件单纯的事情。

当金国的战争机器隆隆开启时,太原总管王禀联手真定总管王渊率部北进。攻克应州。

应州守将阿典那里仓促应战,被宋军所败。

与此同时,太子亲军统制吴璘,在攻克了灵丘之后,与马扩所部汇合,挺进应州。

十八日,阿典那里被宋军伏击,死于浑源川畔!

开封,金国使团驻地。

耶律余睹看着坐在他面前的任重,“南儿此次兴兵,可是蜀国手笔?”

任重没有回答,只笑而不语。

耶律余睹是聪明人,如何不明白任重这笑容中的含义?

眼睛不由得眯成了一条缝,他看着任重,半晌后站起身来,轻轻叹了口气,“蜀国有如此手段,怎会被李承乾所欺?也罢也罢,这其中奥妙,咱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我只问你,若我回归大辽,则蜀国要如何待我?”

任重摇摇头,“陛下心思,非奴才所能推测。

陛下只说,请大将军回去,但如何安置大将军,到时候陛下会和大将军亲自说较。”

若耶律余里衍大包大揽的安排,耶律余睹未必会相信。

但正是这‘亲自说较’,让耶律余睹顿时放了心。

“那,蜀国要咱如何行动?”

“陛下未曾交代,但老奴来之前,陛下曾说,一切听从大将军安排。”

说完,任重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

“陛下还说,只有大将军在同意回去之后,才可以把书信交给大将军过目。”

耶律余睹一怔,旋即笑了。

“这丫头,居然有如此算计。”

他接过信,并没有急于拆开来看,而是向任重问起了西辽的情况。从当年耶律余里衍出牟那山,西进西州,到她如何在西州站稳脚跟,并且很快打开了局面……

耶律余睹问的很详细,任重也回答的很详尽。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任重见时候不早,便向耶律余睹告辞。

把任重送走,耶律余睹这才返回房间,从怀中取出那封书信,打开来仔细阅读。

看着看着,耶律余睹忍不住笑了!

他把书信折好,想了想,便丢进了一旁的火盆里,看着熊熊炭火,把书信吞噬为一团灰烬。

“来人!”

“奴才在。”

“去找一下大宋时代周刊,我要你把天会二年,从大宋时代周刊第一期开始,到天会三年,所有的大宋时代周刊都给我找来,不许缺失一期。明日正午前,我要看到。”

天会二年,也就是宣和六年。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大宋时代周刊创刊发行。

此前。耶律余睹也看过这份报纸,但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断断续续,无法完整阅读。

门外合扎连忙答应,躬身退下。

而耶律余睹则复又坐下,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陷入沉思之中……

就在耶律余睹在使团驻地沉思的时候。位于镇安坊一座豪宅之中,赵构正神情凝重,蹙眉沉思。

这座豪宅。是李师师名下产业。

徽宗皇帝禅位,钦宗皇帝登基,又恰逢金兵南下。李师师为求自保,除了捐献出十万贯银两之外,还把这座豪宅一并送出。后来,李师师在观音院出家,跳出红尘。

而这座豪宅,被赵桓送给了赵构做礼物。

可以说,在赵构被废黜康王之前,他和赵桓的关系非常亲近,堪称是赵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