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五十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人!”身边亲兵应了一声,便是进了城楼,没多一会儿,一个亲兵手里捧着一个托盘,上面放满了一指长短的小金条和两颗桂圆大小的硕大东珠,一看便知非是凡品。后面两个亲兵手里各自捧着一个大匣子,里面打开,是一个个小银锭。

熊廷弼也不推辞,道:“谢大人赏!”

周围军官眼中都露出艳羡诧异的神色,也算是头一次见识了这位武毅伯爷的豪爽手笔,他们这些千户级别的军官,在京卫之中也可以捞到一些好处,但是除非有其它的财源,比如说当初和连子宁架梁子的王千户贩卖私盐那般,要不然家产也不过就是千多两而已。

还抵不上这一次赏赐的钱。

连子宁扶起了熊廷弼,又道:“传令下去,所有刚才参战的士卒军官,每人赏银五两!”

命令传了下去,不多时,城下便是想起了一片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

其他军官们也都振奋,感觉跟着这位连大人,定然是受不了亏待的了。

连子宁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接下来,便是看石大柱的了。

这些女真鞑子可不知道,挡在他们面前的而是什么东西。

第三四九章 泥团泥团满天飞

女真大军终于上了河岸,他们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这一场本来以为轻松无比,秋游一般惬意的战争,竟然会演变成这般摸样。他们在松花江上来来回回也好几趟了,从来没觉得,竟然会有一天,渡江也成了难如登天的差事。

女真士卒上了岸之后,开始列队,统计伤亡。

伤亡数字很快便统计出来了,战死五千一百余人,重伤五百余人,轻伤六百余人。

这个统计数字让所有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之前数十日,和北征军大小十几仗打过来,整个海西女真伤亡也不过是一万余而已,而现在,区区一个渡江,便折损了这么多人手。

那些明军手中的新式武器,让他们倍感未知的压力。

刚毅冷着一张脸,眯着眼看着远处的喜申卫。

良久之后他挥了挥手:“埋锅造饭,休息到未时。”

当吃饱喝足,士气也渐渐恢复的女真大军绕过了土墙,行军来到喜申卫的正南面,也就是当日明军攻城大营所在位置的时候,一个个又是瞪大了眼睛。

还是那高耸的喜申卫城池,还是那条宽阔的护城河,但是护城河后面大约六丈之外,又是耸立着三层土墙。

而这三层土墙上面,依旧是站满了拿着那种古怪的能发出火光响声,能带来死亡的棍子的士兵。

看到这一幕,女真士兵们顿时便是打了个哆嗦。

太阳高照之下,他们只觉得心里一阵冰凉。

“故技重施!”刚毅咬牙切齿的骂道:“该死!”

阿敏和济尔哈朗只觉得脊背发凉,虽然明军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故技重施,但是却是无比的有效。

想要南进,必须拿下喜申卫,想要拿下喜申卫,只有强攻南面城墙这一条路,而要强攻南面城墙,就必须渡过护城河,而敌人修建的那一道土墙,就挡在护城河后面。

饶是绕不过去的,唯有硬打。

三道土墙,和之前一摸一样的规制,不知道这一次,又要付出多大的伤亡?

城墙上,有将领颇为呐喊的问道:“伯爷,这个和之前一般无二,这些女真鞑子能上当么?”

连子宁微微一笑:“不是上当不上当的问题,众位,无需多言,看着便是。”

同一时间,刚毅也在向阿敏问道:“可有良策?”

阿敏摇头:“只有硬打一条路,不过咱们倒是可以想个法子,总可以减少一些伤亡。”

“怎么说?”刚毅赶紧问道。

阿敏目视济尔哈朗,笑道:“济尔哈朗想必也已经想到了,就让他说吧!”

济尔哈朗也不推辞,微微一笑:“大将军,明军所持,不过是火器而已,咱们渡江时候所用的大木,可以做成木盾,抵挡火枪。只要是这样,咱们如林推进,他们火枪的优势可以减少到最小。木盾做的厚实一些,便是火枪也是打不破的。”

刚毅大喜,连连称善,赶紧让士卒们都撤回来,把那些大木拖上岸来,刀砍斧削,制作木盾。

连子宁看了之后,饶有深意的瞥了身边的陈大康一眼。

陈大康苦笑一声,拱拱手道:“伯爷算无遗策,标下佩服,佩服!”

连子宁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道:“老陈,这些女真鞑子开化数十年,每一时每一刻都在向咱们大明学习,寻思着怎么能南攻入主中原,别把他们当成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也知道策略,并不是一味硬打的。”

没有人比连子宁更清楚女真人的学习能力到底如何。

其实说起来,在连子宁的那个时空,女真进步的速度真是快的令人发指,万历四十年的时候,还是处于茹毛饮血的一个时代,以渔猎为生。到了十几年后的崇祯年间,便急速的过渡到了奴隶社会晚期形态,建立了城池宫殿,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强悍军队,甚至连大明朝的火器都学到了手。在玩儿阴谋诡计这一方面,那个辫子王朝的更是丝毫不逊色与汉人。

现在自己所面临的完颜陈和尚的三姓女真,比历史上开化的更早,发展的更快,也更加的强悍。

见女真兵退去,石大柱也不着急,只是命令士卒们原地坐下休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

女真人这边挥汗如雨,剁木头累得像是死狗一般,那边大明士卒一边吃喝一边言笑,不时的爆出一阵欢笑来,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儿。

女真士卒听了,就更是心烦意乱,忍不住便是抻脖子往那边儿看,被军官发现,立刻就是一阵拳脚劈头盖脸的砸了下来。

石大柱微微一笑,这也是连子宁之前吩咐的,对于女真的军心士气亦或是战斗力,能削弱一点算一点儿。

等到下午,女真兵终于一人只做好了一面木盾,这木盾是用原木砍削而制成的,很是粗糙,表面上甚至还有很多扎人的木刺未曾清理。但是胜在厚重结实,每一把,木盾都足有差不多三尺直径,两寸的厚度。

重量不菲,达到了十五斤以上,但是对于这些力量强悍的女真战士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负担。

“先派五万步卒上去,用麻袋装填土石,扔到护城河中。阿敏,你来指挥!”刚毅命令道。

“是,大人!”阿敏接过了命令。

当日他是负责镇守喜申卫的,眼见明军进攻喜申卫,伤亡极为的惨重,他在城上看着,也是感觉触目惊心。自从知道了可能要强攻喜申卫之后,他心里便是一直在想着这个事儿,此时已经是有了几分计较。

当日徐鹏举只投入了两个卫的兵力,来回背着装满了土的麻袋去填护城河,结果使得士卒一来一回就遭受了两次攻击,损失惨重。所以这一次,他决定一次性投入五万兵力,集中某一个河段,彻底填死。

为了躲避密集的火力,在阿敏的命令下,五万女真士卒们互相散开,从城楼上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一大片,看上几乎铺满了视线之中。他们左手举着木盾护住了胸口头部,右手抱着麻袋,武器都悬挂在了腰间,他们身子半蹲着,再加上本来长得就矮,于是木盾就能护住大半个身体,只留下在一双脚露在外面。

他们身上负重很大,也正因为如此,速度很慢,几乎是一步一步的往前挪。

不过明军之前给他们造成了巨大伤亡的连续枪击,此时可就没什么用了。

喜申卫之南二百米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向南五里之外,就是女真的大阵,骑兵步兵,旗帜满天。

和当日的徐鹏举一样,刚毅选择了这个地点列阵,是最佳的安全距离。

女真士卒慢慢接近了,到了距离护城河还有八百多米,距离城墙还有一千米的所在,此处,已经是巨弩的射程范围之内。

如果城墙上的指挥官不傻,同时手头上又有趁手的利器的话,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打压的机会的。

连子宁当然不傻——实际上,他利用火器对女真士兵的威慑力制造了一个大圈套。

当女真的领导层因为忌惮在护城河后面三层土墙上火器的威力而命令士卒们加强防御的时候,就已经落入了连子宁的圈套之中——加强防御,无论是用哪种方法,举盾或者是加厚甲胄,都会使得负重增加,速度减慢。

而速度减慢,其必然的后果就是女真士卒通过这段死亡一千米的时间加长——而他们用的时间越长所要遭受的打击自然就越大,武毅军能够杀伤的敌人也就越多!

连子宁已经算到,经过了江边狙击那一战之后,女真军会对火器非常之忌惮,从而会竭力避免火器的打击,这样一来,他们就要承受来自于城墙上的打击。

其实护城河后面的三道土墙上面的火枪火炮不过是个幌子,引诱女真走到这一步的幌子——当然,假若女真不上当,那么那些火枪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转化,妙用无穷。

等女真士兵冲到了一千米之内,连子宁高高举起手来,命令道:“投石机,发射!”

这一次大明北征军本来就是存着要攻城略地,收复失地的心思,早就知道少不了攻城战,所以准备了大量的投石机、床子弩等攻城器械,全部都是由武毅军殿后押送。也因此这些器械没有被女真俘虏和破坏,全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若是这些利器被女真所获,只怕一路南下攻城,事半功倍。

以你为收缴船只等举措,连子宁赢得了不短时日的准备时间,坐了许多工作。

远征军所携带的一百具投石机,都被他安放在了城墙上,喜申卫城墙高厚,也尽可以放得开。

投石机是冷兵器时代相当重要的攻城武器,无论是在东方西方,都是不约而同的出现,而且在发明这种武器的时候,双方的文明并没有什么交集。投石机可把巨石投进敌方的城墙和城内,砸毁房屋,砸死砸伤士兵,甚至砸毁城墙,造成巨大的破坏。又称石炮,可以投掷一个或多个物体,物体可以是巨石或火药武器,甚至是毒药和尸体,抛入城中,引发瘟疫,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生化武器。

中国的投石机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用人力在远离投石机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头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头系以许多条绳索,方便人力拉拽)将石弹抛出,分单梢和多梢。最多的有十三梢,最多需500人施放,威力极为的恐惧。这种十三梢的投石机甚至可以用超大的巨石一击砸毁城墙。

在宋以前投石机主要为人力或畜力发射型,即以大量士兵或者战马同时向一个方向骤然扯动牵拉索,拉起力臂将沉重炮石以抛物线射出。随后,蒙古军队因世界征战,将投石机发展到极为犀利和恐怖。

蒙古军队在攻城略地中认识到投石机的重要性,并迅速引进技术进行改进,设计了双弩背的复合弓结构,弹力更加强劲。同时,这样的弩机已有时用于发射特制的铁箭和燃油筒。随后,蒙古军队在征服花剌子模的过程中又从中亚引进了配重式投石机,将其称为回回炮。

回回炮是使用重物取代人力或畜力,士兵先利用绞盘将重物升起,装上炮石后,释放重物,炮石投出,大幅减少操作的人员和空间,可以调整重物控制射程,投掷准确度大为提升,并开始投射药物与燃烧物混合的化学武器、腐烂的人畜尸体等。蒙古铁骑是可以说是化学战的鼻祖了。

明军前期本来都是使用火器的,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