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冷血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连为伪铁道警备第5旅14团迫击炮连,原是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曾一度抗日,后被日军收编。老兵一般都有反日情绪,只是觉得抗日无望,当官的都降了,咱小兵蛋子能咋的?这世道兵荒马乱的,到哪儿也不得安生,披身狗皮混日子吧。后来当兵的许多是找不到活干,也就没活路了,“当兵吃粮”吧,每月还有几元钱补贴家用,饿不死就行了。

曹国安和宋铁岩是大学生,张瑞麟念过三年书。全连一百多人,别说大学生,连张瑞麟这等文化的也没几个,就常给大家代写家信,来信当然还要念的,什么事有求必应。当官的打骂当兵的,老兵欺负新兵,能制止就制止,不能制止背后也劝劝。兵们觉得他们知书达理,仁义,仗义,一些人就要和他们拜把子,一下子结拜二十多人。有了这层关系,“反日救国”就可以出口了,逐渐地全连大多数人都心中有数了,什么都说“听大哥的”。“盟兄弟”中,曹国安年纪最大,排行老大。

迫击炮连原来驻在舒兰县乌拉街,调防烟筒山后条件就更好了,离南满游击队近,离山也近,树叶也快关门了,起义后很快就能进山。

连长是大汉奸吉兴的外甥,端午节这天一下子提升为少校团长,大办宴席,三个营长和机关枪连连长都来庆贺,兵们还是高粱米饭,连点儿肉腥都没有。曹国安、宋铁岩和张瑞麟凑些钱,买些酒肉,给大家过节。席间,兵们都骂连长,说这小子不是个物,眼里只有日本子。曹国安即决定当天晚上行动,并分头通知骨干,作好准备。

半夜时分,3个人在3个排的宿舍同时高喊:弟兄们快起来,日本子来缴械了!

假睡的骨干翻身跃起,抓起枪顶上子弹。兵们抓衣服、套裤子、拿枪、挎子弹袋,跟着往外跑。“成德源”烧锅大院,炸营般乱成一团。

应该是团长了的伪连长出来,骂着妈个巴子,大声喊:弟兄们,你们上当了!日本子来缴械,俺怎么不知道?都给俺回去睡觉,排长、班长到连部开会。

3个人,两个书生,谁见过这种阵势呀?却也明白让这小子再讲下去就毁了。3支枪几乎同时响起,连长应声倒地。曹国安高喊:弟兄们,日本子要来了,快跟俺走。一些骨干也跟着喊,兵们就跟着往南大门外跑。

除了死的伤的,一个连基本跑光了。最终参加南满游击队的是60多人,带去60多支步枪,另有1门迫击炮和几十发炮弹。

曹国安和宋铁岩,都是吉林省永吉县大绥河区人,1900年出生,比宋铁岩大十岁的曹国安,是宋铁岩的舅舅。两个人先后就读于吉林省立第一、第二师范学校,之后曹国安考入北平毓文学院,宋铁岩考入北平中国大学,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并加入共产党。

震动南满的烟筒山伪迫击炮连起义后,被编为红32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曹国安任大队长,宋铁岩为政委。独立师成立后,宋铁岩为师政治部主任,曹国安为3团长。1军成立后,宋铁岩为军政治部主任,曹国安是2师师长兼政委。

挺进东边道后,3团、2师就在辉发江南北活动,攻克三源浦、凉水河子,伏击日军车队,并曾深入桓仁境内。1936年春,曹国安指挥2师歼灭了奉天伪骑兵教导团。后与2军4师、6师转战长白、临江一带,袭扰敌人,策应1师、3师西征。

1937年初,在临江县七道沟伏击日军战斗中,曹国安身负重伤后牺牲。

作为1师、1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的作为主要是在政治工作上。为了提高官兵的文化知识水平,他亲自编写课本,组织识字班和读书报告会。还办了油印的《反日民众报》和《人民革命画报》,印制一些口号传单,向群众散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37年2月11日,是大年初一,宋铁岩在和尚帽子密营病逝。为了让官兵过个快乐年,几天前他还在组织秧歌队。这时,他连进食都困难了,每天只能勉强喝下多半碗小米粥。

1师西征前,宋铁岩的肺病已经很严重了,动员讲话总咳嗽,痰中带血。同志们劝他留下休养,他不肯。一路艰辛,大雨瓢泼也只能在山林中歇息,到辽阳境内不行了,一口口吐血,被抬回和尚帽子。

有老人说,宋铁岩曾用过好多名字,其中一个是“老铁”,那时俺们不知道。可也巧了,那时俺们都叫他“老铁”、“铁主任”。他年纪轻轻,却是个“老病包子”(老病号),就那么挺着,把命熬干了,真是个“老铁”呀。凭他和曹国安那学问,在社会上找个安逸享受的差事还难吗?这甥舅俩是铁心抗日救国呀。

3师魂

王仁斋,1906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1924年毕业于省立青州甲种农业学校,1927年入党,受党派遣到东北,先在抚顺煤矿做工,后到奉天《平民日报》、平旦中学任职,又到柳河县三源浦小学任教,利用各种身份从事地下工作。

比王仁斋小五岁的刘山春,山东省章丘县人,读中学时投身革命,1928年到东北,在三源浦小学任教。

机缘不仅在于两个山东老乡的命运交叠,还因为三源浦小学校长包景华,就是前面写过一笔的后来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第9路军司令,身为地主、国民党员,却颇同情共产党,刘山春、王仁斋的工作自然少多羁绊。1932年春,刘山春首先组建了柳河游击连,接着又和王仁斋拉起海龙工农义勇军,不久两支队伍合并,根据党的指示加入包景华的9路军。北方会议后,省委巡视员要求打倒这位“国民党司令”,两个人默默地依然支持这位爱国者。这是个非常复杂、险恶的非常时期,就像刚拉起队伍时,周围都是虎视眈眈的各种武装,人少枪破,又没经验,稍有差池,就可能万劫不复。可是,历史留存下来的东西实在有限,像许多先烈一样,笔者只能这样三言两语地叙述。同年秋9路军溃散,两个人拉出一支三十余人的队伍,大都为党团员,重树海龙工农义勇军旗帜,在东边道一带游击。杨靖宇到海龙巡视,将其改编为红37军海龙游击队,王仁斋为队长,刘山春任政委。

独立师挺进东边道后,在攻打三源浦战斗中,刘山春牺牲,年仅二十二岁。

王仁斋的搭档,3师政委周建华,比刘山春小两岁。他是吉林省双阳县人,在吉林一中读高中时赶上“九一八”事变,第二年入团入党,曾任团吉林支部书记、吉林地下联络站站长、独立师南满第1游击大队政治部主任、军部教导2团政委。之后即与王仁斋指挥3师,在清原、兴京、西丰、开原、抚顺、奉天等地进行游击战,并率师西征。

西征受挫,一冬整训,春暖花开,3师就像舔好伤口的老虎出动了。兵分三路,王仁斋带一路,周建华、柳万熙带一路,杨俊恒又一路,四处游击,重新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前面写过的周建华、柳万熙指挥的东松木岭伏击战。

王仁斋带人在奉天、抚顺活动,化装进城与地下党联系,购买弹药。东陵附近有所炮兵学校,有个日本军官每天乘车从城里来回上下班,不知什么官衔,坐小汽车,肯定是个大官。得知这个情况,王仁斋就带人在路边一块香瓜地等上了。这天上午8点来钟,小汽车如期而至,司机停车下去买瓜。一个姓卢的排长假装卖瓜的,拿着两个香瓜上前让“太君尝尝”,一把抓住日本军官拖将下来。几个人一拥而上,拖死狗般把这小子拖进高粱地里。

1937年9月的一天,王仁斋带传令兵小朴和另一个战士,从清原县筐子沟到杨大堡子筹集弹药、给养,行至钓鱼台时被敌伏击。王仁斋大名鼎鼎,在抚顺煤矿做工时煤窑塌方,受伤落下残疾,有点儿驼背,特征明显。枪声响过,他就倒了,双腿被打断了。小朴背起他,另一个战士掩护,拼命往山上跑去。后来战友们在山坡上发现他们时,3个人都牺牲了。王仁斋身中数弹,一只烧坏的公文包空了,文件、印鉴和钱化作身边一摊灰烬。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血人似的师长和两个士兵,3支枪喷吐着火焰,阻击敌人,抢夺空间,争取时间,以待身边那簇火焰熄灭。

3个月后,在清原县夹皮山战斗中,周建华牺牲。

杨俊桓和柳万熙,分别于1938年、1940年牺牲。

3师虽然成立较晚,可从兵力到战绩,都是1军主力。而自西征失利,3师作为师,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不死的是3师魂。

从海龙游击队创始人到3师领导,共5人,都牺牲了。牺牲时间,或某年某月的“一天”,或“某年春”(或夏或秋或冬)。至于怎么牺牲的,像刘山春、周建华、杨俊恒就是在“某地”一次战斗中,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没有留下任何想象的空间,但他们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刻的。

金达莱

朴翰宗,1911年生于朝鲜庆尚道陕川郡,1919年随叔叔到中国奉天省清原县定居,1927年参加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曾成功组织驻磐石伪军宋国荣营哗变。红32军南满游击队成立后任1大队大队长,1军独立师成立后任1团政委,随杨靖宇转战磐石、伊通、桦甸等地。独立师主力挺进东边道后,朴翰宗率团在磐石老游击区活动,之后任1军参谋长。1935年1月12日,在临江红土崖战斗中牺牲。

李松坡,不知其祖辈何时因何跨越国界闯关东,他1904年生于磐石县驿马泊子,是最早的“打狗队”成员,李红光任队长时,他是参谋长。他是磐石游击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红32军南满游击队成立时为代理参谋长,之后为独立师1团参谋长、2师参谋长,转战辉发江两岸。1935年9月,在攻打桦甸县红石砬子战斗中牺牲。

之所以写下这些像履历表中的简历似的文字,一是因为他们在1军历史上的地位、作用,二是期望有朝一日,或许能使这些文字生动鲜活起来。

1军军需部长韩震,中上个头,方脸膛,浓眉大眼。仔细看,不对了,右眼珠怎么不动呀?原来是只假眼。

除“韩部长”外,1军官兵还叫他“高丽大学生”。仙人洞老人则叫他“瞎部长”,说“瞎部长”心明眼亮。

韩仁和也因伤瞎只眼,仙人洞人叫他“偏口鱼”。那时乡下人难得有个“官名”,自然外号盛行,对韩震、韩仁和、李明山这些人,也一样信手拈来。这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那时却叫得亲切,应得响快。“偏口鱼”韩仁和甚至哈哈大笑,说这三个字怎么想的呀,太有才了。

韩震出身富豪之家。那时没有福布斯排行榜,不知在朝鲜半岛什么位置,在汉城是数一数二的。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知书达理,他认准的理是驱逐日本侵略者,争取朝鲜的独立、解放。1919年“三一”运动中,十九岁的韩震融入街头的人流,高呼“反对外奴”、“独立万岁”。运动被镇压后,他和一些爱国青年准备到中国东北从事反日活动,父亲却给他娶了个漂亮媳妇,想拢住他的心,继续读书,继承家业,光宗耀祖。1928年,他终于挣脱了家庭的羁绊,来到磐石县,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2年冬,妻子从朝鲜赶来,劝他回家,他则劝妻子留下。他爱妻子,妻子也爱他,只是同样出身豪门的妻子,如何吃得了他那种苦呀?一咬牙,离婚了。

韩震这军需部长,是在挺进东边道后就任的。今天的解放军也有军需部,为联勤部属下的二级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