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冷血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环罩人,放不下架子,不想留下过深的上门求人印象,抑或是正赶上身体不适,以及其他什么原因,反正他没动弹,倒是比他大一岁的李华堂不辞辛劳地去了。

接下来就是李华堂到宾县,赵尚志来方正,赵、谢、李三人会面、协商,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前面已经写过了。

而在此前此后,对共产党疑虑重重的谢文东,却表现得比李华堂更积极,曾几次要求将所部编归3军。

这就是谢文东。

“奸老奤”

李华堂——八十多人,枪械精良,组织是半正式军队、半“胡子”式的,反日坚决(下层士兵常说:“宁将枪毁坏,不投降”),下层士兵百分之五十兵士,百分之二十五工农,其他是“胡子”(县委另一报告说下层大部分是流氓),对群众关系较好(不压迫),经常向地主、富农、把头抽捐。对其他义勇军关系不密切,不相信别的义勇军(因过去与义勇军联合作战时,这些义勇军不坚决,逃跑)。李华堂本人有些政治头脑,在士兵中有相当信仰,有时能接受我们部分的主张,曾共同作过战,相信游击队抗日坚决、有办法。下层士兵一部分要求参加我们的队伍,很愿同我们联合行动,我们部队与他们相遇时,替我们准备给养、住所等(士兵曾有私偷军器送给游击队的)。队内原有一党员,一工会会员,后又派三人秘密进去作下层士兵工作。

以上摘自《东北抗日斗争的形势与各抗日部队的发展及其组织概况》,写于1935年1月,作者不详。

李华堂的抗战生涯,始于1932年初的哈尔滨保卫战。他是李杜的24旅96团2营营长,李杜兵败过界,残部散于密山、宝清、虎林、饶河、宁安等地,李华堂率营回到刁翎,收编大排队、山林队,成立“中国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2支队”,400多人编3个营、11个连。

从正儿八经的东北军营长,到自树旗号的自卫军支队长,这位个头挺高、身材较瘦的“李老奤”,颇有些与众不同之处。

古今中外成气候者,少有不广交朋友的。李华堂的特点,用3军1师师长刘海涛的话讲,是“不论你是贫的富的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能够接近他”。治军有方,严厉约束部下,不骚扰百姓。这在那种兵荒马乱的世道,难能可贵。有老人说,谢文东在最困难时也要弄个小锅,吃点小灶,李华堂没这事。如此,受到百姓和部下拥戴就是自然的了。

人熟是宝。谢文东起事后两回土龙山,看重的就是这一点。只是土龙山暴动震动中外,谢文东大名在外,一些土龙山人却把他视为惹祸的妖精。李华堂正好相反。抗战前长期驻扎刁翎,人熟地熟,日伪机关里又有不少眼线,就有点儿如鱼得水的味道了。

如果说这些已与游击队有许多相似之处的话,另一条与众不同就是最重要的,他是较早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是真正抗日的。

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成立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攻打方正县城。3月9日拂晓发起攻击,3军少年连首先突破东门,联合军冲入城内,占领伪警察署,烧了参事官、指导官住宅,活捉伪县长,逮捕40多名汉奸,下午3点左右主动撤离。

那时每年的重要纪念日,通常都会有所举动,具体说就是选个目标打一仗。攻打方正县城,是为了显示刚成立的联合军的威力,也使屡遭挫败的谢文东、李华堂受到鼓舞。而李华堂的自卫军装备精良,颇有战斗力,也给人留下印象。

打方正是赵尚志、李华堂指挥,攻依兰是李华堂。

周保中说:“此次攻依之总指挥,由联军副司令李华堂担任,现李副司令情绪异常高涨,工作更积极。”“西南撤走之各部受敌骑三百余名猛追,我李军长亲自督队伏击,奋起集中火力猛击敌人,敌骑二百余人全歼,残余三十余敌人逃归。”

这位抗联11个军中年纪最大的军长,在军事上是颇有一套的。

刘海涛1939年(笔者判断,似应为1938年)写的《东北抗日军第九军的历史》中,这样写道:

我们说李华堂本人有一种在战场上的特长,他是非常会打仗的,他与敌在战争中多咱也未有吃过敌人的大亏。有人常说李乐态(“老奤”——笔者)打仗真狡猾,有时在战争中处在非常危险的地步,可是他并未吃了敌人的亏。有许多人根本莫名其妙,这是什么因素呢?我想这种军事上的特长我们细想一下也会答复的:1。李华堂他本人非常冷静;2。他有沉着的精神,遇事而不乱;3。他未从待(应为“从未等待”——笔者)事情,尤其是在军事上的事情,首先他详细的研究和考察,这样他就能正确的估计敌人的行动与战略,后边我们还可以举出几个例子出来,好使同胞们明白;4。他有随机应变的才能,他采取的战术无论何时都不是死板不动的;5。他能从各方面得着敌人的消息,比如他能利用社会上各阶层的人,是同情反日的人他都能想办法来利用他,尤其是他能利用敌人内部的敌人来作他的耳目,在军事探听敌人一切;6。在未事变前担任营长时一年三百六(十)天,差不多每天都在外边游击打胡子,可以说,满洲的东大山、江南江北、吉林、黑龙江他在地理上没有不熟的,差不多各地方的人都知道李乐态。我们已经说过他有接近人民一种特长,在过去所谓剿匪时,大部都是得用游击战术,由那时他就学会了游击战的策略,同时锻炼了他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拿之搭小宿(“打小宿”,指露营——笔者)、墩(蹲)树根、落不着饭吃根本不算会事情,上山爬岭串林子无论何时都是在最前头,没有说过乏;7。他本人也非常的勇敢,到必要时他真能领导部队来干,他对友军特别尽量的帮助,尤其是在战争中特别与友军站在一道生(死)线上来反对敌人;8。他善于布置队伍指挥队伍领导队伍;9。他能(在)队伍中得着绝对的信仰,他部下的人大部分是在未事变前及事变后跟着他共同杀敌的老战士,我们说这点能做到是非(常)不易的,同(因)为他的部队不是共产党所领导的部队。

轰轰烈烈的土龙山暴动,在笔者的叙述中,几乎看不到谢文东的什么作用,好像就是个无足轻重的跟着坐车的角色。

关于这位颇富传奇色彩的“奸老奤”,笔者也希望能让读者了解得多些、详细些。

有老人说:算了吧,他们后来都叛变了,还成了“中央胡子”,就别提他们了。

无论如何,当时的谢文东、李华堂都不是“瞎胡闹”,而是在抗战打日本。著名的《八一宣言》中,还把他们和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一道,称做民族英雄。

第26章 从草莽英雄到民族英雄

“双龙”

汪雅臣,又名王景龙,1911年生,山东省蓬莱县人,闯关东到吉林省五常县(今属黑龙江省),读过一年私塾后放猪种地。十五岁到苇河县当过两年伐木工人,回五常参加“东双胜队”,报字“双龙”。1929年春,“东双胜队”被东北军26旅34团打散,汪雅臣被俘在34团当兵。“九一八”事变,34团不战而降,汪雅臣和几个士兵携枪回五常,在小牤牛河集聚二十多人加入“保胜队”,并当上炮头,仍报字“双龙”。

山河破碎,日寇横行,汪雅臣开始重新审视这支队伍的走向,不能继续这种打家劫舍的勾当了。可在大当家的“保胜”的心目中,国家与他何干?自拉杆子那天起,吃香的,喝辣的,他就认准这一口了。

1932年冬的一天,“保胜”又在个屯子抢上了。汪雅臣怒不可遏,赶去一枪毙了“保胜”。

“保胜”的部下大惊失色,汪雅臣说你们不要怕,冤有头,债有主,今个俺“双龙”这一枪是他逼的。俺没少劝他,日本子占了咱东北,咱不能再祸害中国人,咱中国的老少爷们儿要合起伙来打日本子,他不听,俺就不能不出手了。你们呢?愿回家的俺不拦,愿跟俺干的,俺“双龙”有口干的,就不能让你们喝稀的。但有一条,从今个起,就得换个活法,当个中国爷们儿,把劲都使到小日本子的头上。

“保胜”的20多人都说对,打日本子,你就是俺们的大当家的。

汪雅臣身材魁梧,性格强悍,又有心计。当时“双龙队”活动的南山里九十五顶子山一带,山林队很多,反日的,不反日的,与日伪勾勾搭搭的,抢地盘,争老大,大鱼吃小鱼。其中宋德林的队伍在五常县很有名,事变前只抢大户,事变后坚决反日,有1000多人,山林队都不敢惹。汪雅臣便把“双龙队”罩在宋德林的旗帜下,编为宋部的一个支队。但是有言在先,“准编不准调”,即“双龙队”的指挥、调动权还是我的,还得我当家、说了算。

1934年后,日伪调集部队,对南山里大肆“讨伐”,山林队有的垮了,有的降了,少数还在山里坚持,处境艰难。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却越战越强,哈东支队威名远扬。同年春,汪雅臣率“双龙队”东进珠河,在黑龙宫找到珠河游击队,见到赵尚志,之后赵尚志即派交通员往来其间,两支队伍关系越来越密切。

京剧《杜鹃山》中的雷刚,要“抢一个共产党领路向前”。汪雅臣到珠河找游击队,之后又找到珠河中心县委,是要加入3军。

中心县委和赵尚志,曾计划把“双龙队”编为3军独立师,又觉不妥。五常县位于哈尔滨南部,南山里地势险要,与舒兰、榆树等县交界的数百里丛山密林,适于开展游击战争,还有许多溃散的义勇军可以收编。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可以牵制敌人兵力,策应北满、吉东各军的斗争。

1936年初,“双龙队”改编为8军,军长汪雅臣、政治部主任侯启刚,参谋长王维宇,全军800多人编5个团。同年秋,又将8军改编为抗联10军,队伍已发展到10个团1000多人。

10军成立不久,在舒兰县朱旗一带活动,内线报告,千余日伪军要来“讨伐”。汪雅臣当即在朱旗上口子布下伏兵,待敌人进入后猛烈射击,激战两小时,歼敌300多。敌人吃了大亏,岂肯罢休,紧追不舍。汪雅臣牵着敌人在山林里转圈子,几天后回到九十五顶子休整了,敌人还在山里瞎转。

这年秋天,汪雅臣率10军在西关街附近游动,意在引诱街里敌人出动,敌人果然上钩了。西关街外有座土山,两个连官兵往山上跑,敌人随后就追。待敌人跑到半山腰时,早已埋伏在山脚下的部队开火了,山上的部队也往下打。这一仗歼敌数字不详,光机抢就缴获7挺。

也是这年秋天,汪雅臣带部队去沙河子活动,提前派人到大东屯找孟百家长联系做饭,孟百家长满口答应,暗里让人去沙河子向日军报告。屯子里老百姓知道了,跑来向汪雅臣报告。汪雅臣乐了,这下省事了,不用去沙河子了,就在小黑顶子山等上了。这一仗打死10个鬼子,还把鬼子的3挺机枪都打坏了。

1937年秋,汪雅臣派人去向阳山,找伪军陈团团长联系一批手枪子弹。陈团长说行,但是有个条件,得汪雅臣亲自去一趟。

之前有个邓旅,战场上打“朋友枪”,汪雅臣曾去旅部见邓旅长,联络感情,晓以大义。之后,邓旅在战场上给10军倒下好多箱子弹,拿空箱子回去向鬼子交差。可这个陈团从未打过交道,陈团长是真想给子弹,还是设的圈套?大家都说不能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