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汉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词,古人称为〃连绵字〃。连绵字虽然也有不属於双声叠韵的(如浩荡、滂沱),但是,属於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占绝大多数。例如:
  (一)双声:参差(关雎)、踟蹰(静女)、栗烈(七月)、觱发(七月)、缤纷(离骚)、侘傺(哀郢)、容与(哀郢)、憔悴(渔父)、突梯(卜居)、滑稽(卜居)、犹豫(赵策)、便嬖(孟子·梁惠王上)
  (二)叠韵:窈窕(关雎)、虺隤(卷耳)、窈纠(月出)、忧受(月出)、夭绍(月出)、顑颔(离骚)、须臾(哀郢)、婵媛(哀郢)、觳觫(孟子·梁惠王上)
  (三)双声兼叠韵:辗转(关雎)
  除了形容词性的连绵字以外,还有名词性的连绵字。例如:
  (一)双声:蟋蟀(七月)、危X(危X)、蒹葭(蒹葭)、伊威(东山)
  (二)叠韵:崔嵬(卷耳)、疲q(疲q)、仓庚(七月)、蠨蛸(东山)、薜荔(山鬼)、鎡基(孟子·公孙丑上)
  以上所说的是纯粹的双音词。此外还有一些经常用在一起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也往往有双声叠韵的关系。例如:
  (一)双声:玄黄(卷耳)、说怿(静女)、洒埽(东山)、鞿羁(离骚)、饥馑(论语·先进)、亲戚(孟子·公孙丑下)、妻妾(孟子·离娄下)、肯綮(庄子·养生主)
  (二)叠韵:涕泗(泽陂)、经营(何草不黄)、贪婪(离骚)、刚强(国殇)
  在上面的例子中,有些非常接近连绵字,如玄黄、刚强等,有些显然只能算两个词,如妻妾、洒埽、涕泗等。
  双声叠韵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除许多双音词和成对的同义词、近义词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外,古人还利用这样的连绵字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关雎》用了一个叠音词和八个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就是一个例子。《月出》更是一首具有特殊风格的双声叠韵诗,三章内容雷同,只是运用双声叠韵法,化一章为三章,从而取得了回环反复的效果。
  双声叠韵的分析是和语音系统的描写相联系的。前人对上古声母和韵部的分合,看法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分析某些字是否双声叠韵时,看法也就不完全一致。例如脂微不分的古音学家就认为〃伊威〃不但是双声,而且是叠韵;质月不分的古音学家就认为〃栗烈〃〃觱发〃也都是双声兼叠韵。古韵分部,越早的古音学家分得越少;声母分类也并不一致。因此前人谈双声叠韵一般都是比较宽,声母或韵部相近而不尽相同的;也认为是双声叠韵。这是值得注意的。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的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於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例如早晨的ZǎO(注:这是现代汉语的读音;至於上古怎样读,还没有定论。),这个词本该写成〃早〃,但是《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却写成〃蚤〃,《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也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在记录语言里ZǎO(早,早晨)这个词的时候,〃早〃〃蚤〃二字通用。从〃蚤〃字说,它所以当〃早晨〃讲,也只是因为它和〃早〃声音相同,被假借为〃早〃,借用了〃早〃的意义。换句话说,〃蚤〃是〃早〃的假借字,〃早〃是〃蚤〃的假借义。总之,古音通假是古书里字形分歧的现象之一,这种现象需要从上古语音的角度加以说明。
  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如:表示〃小击〃的意思本字是〃攴〃,人们书写时写作〃剥〃,《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剥〃是〃攴〃的假借字。第二种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如:(一)第一人称代词没有一个本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一种锯类工具的〃我〃来表示,后来一直沿用,并没有为它再造字,也没有为表示〃我〃字本义的那个词造字。(二)〃躲避〃、〃开辟〃、〃邪僻〃等意义也都没有本字,只是借用本义是〃法〃的〃辟〃字来表示。为了文字表达的精确,后来为〃躲避〃的意义造了〃避〃字,为〃开辟〃的意义造了〃辟〃字,为〃邪僻〃的意义造了〃僻〃字。〃避、辟、僻〃等字都是后起的区别字,不能认为是〃辟〃的本字,不能说〃辟假借为避〃等,因为〃辟〃和〃避、辟、僻〃等不是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产生的。(三)表示选择的疑问代词没有本字,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食物加热到可吃的程度〃的〃孰〃字来表示,后来没有为这个疑问代词造字,而是替〃孰〃字本义所表示的词造了〃熟〃字。〃衰弱、衰灭〃的意义没有本字,一开始就借用本义是〃蓑衣〃的〃衰〃字来表示。后来没有为〃衰弱、衰灭〃这个意义造字,而是为〃蓑衣〃这个意义造了〃蓑〃字。我们不能认为〃熟〃是〃孰〃的本字,〃蓑〃是〃衰〃的本字,〃孰〃是〃熟〃的假借字,〃衰〃是〃蓑〃的假借字。如果这样认为,那是不合乎汉字发展的历史事实的。
  还有一种情况,为一个字的引申义造的后起区别字和这个字之间的关系,根本没有假借的关系,而被人们误认为假借。如:〃坐〃字的本义是〃坐下〃,引申为〃座位〃的意思,后来为这个引申义造了区别字〃座〃。我们决不能认为〃坐〃假借为〃座〃,〃座〃是〃坐〃的本字(注:有人说,本字就是专用字。这牵涉到〃本字〃的定义问题。古人所谓本字,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反对的不是〃本字〃这个名称,反对的是把这种现象认为是通假。)。
  下面再举一些假借字的例子:
  〃唯〃字的本义是答应(《说文》〃唯,诺也〃),所以从口;〃惟〃字的本义是思惟(《尔雅》:〃惟,思也〃),所以从心〃维〃字的本义是维系(《尔雅》:〃维,系也〃),所以从糸(Mì,糸就是丝)。这三个字的本义是互不相通的。《论语·里仁》:〃曾子曰:'唯'〃;这个〃唯〃不能换成〃惟〃或〃维〃。《诗经·大雅·生民》:〃载谋载惟〃(又考虑,又思惟);这个〃惟〃不能换成〃唯〃或〃维〃。《诗经·小雅·节南山》:〃四方是维〃;这个〃维〃不能换成〃唯〃或〃惟〃。但是这三个字都经常被借用为句首或句中语气词。例如: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孟子·滕文公上)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啵纭ぐ刂郏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诗经·秦风·黄鸟)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诗经·小雅·节南山)
  《左传》和《论语》比较喜欢用〃唯〃,《孟子》用〃惟〃,《诗经》用〃维〃。《诗经·大雅·文王》:〃其命维新〃,《孟子》引用时写成〃其命惟新〃。由此可以引出结论:(1)假借字的形式比较自由,往往只要同音或音近就行;(2)但是也要根据习惯,在同一地域和同一时期,写法还是相当一致的。
  麋,本义是鹿一类的动物。《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顾鸿雁麋鹿。〃假借为〃眉〃,《荀子·非相》:〃伊尹之状,而无须麋。〃
  惠,本义是仁慈,恩惠。《论语·里仁》:〃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假借为〃慧〃。《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
  归,本义是女子出嫁,《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假借为〃馈〃(馈),即赠的意思,《论语·阳货》:〃归孔子豚。〃
  直,本义为曲的反面,《诗经·小雅·大东》:〃其直如矢。〃假借为〃特〃(但),《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何,本义是负荷,《诗经·小雅·无羊》:〃何蓑何笠。〃假借为疑问代词,表示〃什么〃。《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由,本义为〃从〃,《论语·雍也》:〃谁能出不由户。〃假借为〃犹〃,《孟子·梁惠王下》:〃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曾,本义为乃(副词),《论语·先进》:〃曾由与求之问。〃假借为〃增〃,《孟子·告子下》:〃曾益其所不能。〃又假借为〃层〃。《楚辞·招魂》:〃曾台累榭。〃
  辩,本义为巧言(依《说文》则本义为治),《礼记·王制》:〃言伪而辩。〃假借为〃辨〃,《墨子·非攻》:〃则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辩矣。〃《庄子·秋水》:〃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孟子·告子上》:〃万锺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朱熹集注本〃辩〃作〃辨〃)。
  輮,本义为车纲(车轮的外匡)。假借为〃煣〃,《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矢,本义为箭,《说文》:〃矢,弓弩矢也。〃假借为〃誓〃,《诗经·啵纭ぐ刂邸罚骸ㄖ朗该宜!
  慝,本义为奸慝,《国语·鲁语》:〃下无奸慝。〃假借为忒,《诗经·啵纭ぐ刂邸罚骸ㄖ朗该翼!
  具,本义为具办,《说文》:〃具,共置也。〃假借为〃俱〃,《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舟,本义是船。假借为〃周〃,《诗经·大雅·公刘》:〃何以舟之?〃
  时,本义是一年四季的季,《说文》:〃时,四时也。〃假借为〃是〃,《诗经·周颂·嘻嘻》:〃率时农夫,播厥百穀。〃
  晁,本义是一种水生动物,《说文》:〃晁,叄ш艘病!俳栉ǔǎ冻恰ぐй罚骸字宋嵋孕小!
  假借字的形成,根据这样一个原则:语音必须相同或相近。有时候假借字典本字虽然也可以只是双声或者叠韵,但是如果韵部相差很远,即使是双声,也不能假借;如果声母相差很远,即使是叠韵,也不能假借。就上面所举的例子来说,早、蚤,唯、惟、维,惠、慧,由、犹,曾、增,辩,慝、忒,具、俱,舟、周既然完全同音,自然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輮读平声,煣读上声,它们之间都只有声调上的差异,也没有什么问题。直和特古音同属职部,它们的上古声母都是定母,可以说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其余各例都可以作类似的分析。可见假借字必须是同音字,至少也要是声音十分相近的字。这是假借字的原则,也是所谓古音通假的原则。
  古音通假的现象,古书裹常见。不明瞭古音通假,就难免望文生训,误解古书的原意。例如〃归孔子豚〃的〃归〃就很可能误解为〃归还〃的〃归〃,〃八月剥枣〃的〃剥〃就很可能误解为〃剥皮〃的〃剥〃,等等。清代的学者王引之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注:王引之:《经义述开》卷三十二,《经文假借》条。)王引之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运用古音通假的原则来研究古书的词义,可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上文所谈的假借字,是一般读古书的人都懂的,都同意的。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古音通假的原则,发现前人所没有发现的假借字,说明前人所没有说明的问题。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等人就善於这样做,他们能够摆脱字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