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独秀全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國家乃是全國人的大家,人人有應當盡力於這大家的大義??主權是全國國民所共有,行使主權的是代表全國國民的政府??一國之中,只有主權居於至高極尊的地位,再洠e的甚麼能加乎其上了。上自君主,下至走卒,有一個侵犯這主權的,都算是大逆不道。

他在解說「亡國」二字時指出︰

這國原來是一國人公有的國,並不是皇帝一人所私有的國,皇帝也是這國裏的一個人。這國裏無論是那個做皇帝,只要是本國的人,於國並無損壞。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國家與朝廷分別,歷代換了一姓做皇帝,就稱為亡國,殊不知一國裏,換一姓做皇帝,這國還是國,並未亡了,這可稱做「換代」,不可稱做「亡國」。必定這國讓外國人做了皇帝,或土地主權,被外國佔去,這才算是「亡國」。'57'

在「革命排滿」論高揚的情況下,能用這樣明白的語言說出滿清皇帝也是中國人,滿清滅明不是亡國,是要有很大的理論勇氣的。把亡國的原因主要歸結為國民性不好,這國民自然包括漢族人民,而且主要是漢民,更要有勇氣。可貴的是,他接着還說:

不但亡國與換朝不同,而且亡國還不必換朝。只要這國的土地、利權、主權,被外國佔奪去了,也不必要外國人來做皇帝,並且朝廷官吏,依然不換,而國卻真是亡了。

這是多麼深刻而富有遠見的觀察!只是,真理往往曲高和寡,不為世俗所理解。在革命風潮到來時,「排滿革命」的口號,不僅比保皇派的「君主立憲」,而且比「國民啟蒙」更能吸引民眾。這大概是陳獨秀雖然參加反清鬥爭較早,但在辛亥革命中卻少有作為;與同盟會元老關係密切,卻始終不參加該組織,直到1922年才奉命加入國民黨的重要原因吧!

從現存二十二期《安徽俗話報》上陳獨秀以「三愛」筆名發表的文章來看,內容十分廣泛,有政治、礦務、民俗、教育、歷史、地理等,說明他知識廣博;同時緊扣兩個主睿U一、政治上反帝愛國救亡;二、文化上宣傳民主、科學。對象是廣大民眾,反對國民對國家危亡形勢的麻木及思想意識上的迷信、愚昧和落後。為了改善國民性,陳獨秀向一切惡化國民性的思想、觀念、制度、習俗開火,進行了一場新文化邉拥念A演。

《安徽俗話報》具有如此特殊的內容、特殊的風格,很快聲名鵲起,發行僅半年,即達數千份。全國各城市如南京、上海、鎮江、揚州、武昌、長沙、南昌等,均有代派處,「一時幾與當時馳名全國之杭州白話報相埒。」'58'特別在安徽廣大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產生強烈影響。著名革命者吳樾、朱蘊山等都從此報中接樱感聦W」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從而走上革命道路。'59'

必須指出,文化知識是在繼承中發展的。《安徽俗話報》的出現,已是中國白話邉拥闹衅凇j惇毿憧吹降膸追N白話報中,對他影響最大的分別是1901年6月和10月創刊的《杭州白話報》、《蘇州白話報》,還有1903年11月和12月創刊的《寧波白話報》、《中國白話報》。各報對於民間惡俗,也都痛加批判。各地惡俗都有「特色」,因此批判對象也都有差異。如《寧波俗話報》主要批判寧波流行的賽會風、厚葬風和賭博風。各報都反對迷信鬼神,主張人力,宣傳各科科學知識。對於教育也都極為重視,甚至有教育救國論者,主張德智體全面發展。所有這些觀點和主張,都比陳獨秀《安徽俗話報》上的相關內容早一些時候或前後刊出,明顯有相互影響,異曲同工之妙。內容安排上,反復宣傳中國被列強瓜分的危急形勢,「歷史故事新編」和利用小說宣傳政治主張,乃是《安徽俗話報》的先導。

傳統的「左傾觀念」指責白話報邉邮恰覆桓曳吹邸⒎辞逭ㄉ贁蹬艥M派除外)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其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如此探索中國衰弱的原因並提出種種救國方案,滿腔熱情地公開宣傳,表現了一種先知先覺的品性,是十分可貴的。



《安徽俗話報》合訂本封面



注釋

'注1'〈實庵自傳〉,《宇宙風》,第51期(1937年11月)。

'注2'〈實庵自傳〉,《宇宙風》,第51期(1937年11月)。

'注3'胡適︰〈陳獨秀與文學革命〉,王樹棣等編︰《陳獨秀評論選編》(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頁291。

'注4'章士釗︰〈吳敬恒梁啓超陳獨秀〉,《甲寅週刊》,第1卷,第30號(1926),頁17。

'注5'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評傳》(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頁223。

'注6'胡適︰〈陳獨秀與文學革命〉,王樹棣等編︰《陳獨秀評論選編》(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頁291。

'注7'〈實庵自傳〉,《宇宙風》,第51期(1937年11月)。文中所述陳獨秀《自傳》的內容,均引自該作,恕不一一裕п尅

'注8'馮建輝︰《從陳獨秀到毛澤枺罚ū本褐醒胛墨I出版社,1998),頁4。

'注9'張湘炳︰《史海抔浪集》(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頁17。

'注10'參見劉祿天、李永堂訪問整理︰〈陳松年同志談陳獨秀〉,中國革命博物館編︰《黨史研究資料》,第15期(1979);沈寂訪問整理︰〈再訪陳松年談話記錄〉,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編︰《安徽革命史研究資料》,第1期(1980);〈陳獨秀的生平和家世——日本學者橫山宏章訪問陳松年及有關人士的記錄〉,載張湘炳︰《史海抔浪集》,頁22。

'注11'任建樹著︰《陳獨秀大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頁24。

'注12'潘贊化︰〈我所知道的安徽兩個小英雄故事略述〉,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編︰《安徽省革命史研究資料》,第1輯。

'注13'三愛︰〈婚姻〉(上),《安徽俗話報》,第3期(1904年5月15日)。「三愛」是至今發現陳獨秀最早用的一個筆名。專用於他主辦《安徽俗話報》期間。從其用此筆名所發表的文章內容看,「三愛」似乎指「愛國家、愛人民、愛家庭」。是否如此,待考。

'注14'陳獨秀︰〈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新青年》,第2卷,第1號(1916)。

'注15'陳獨秀︰〈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號(1916)。

'注16'張湘炳︰〈陳的第一篇著作——《揚子江形勢論略》評介〉,《社會科學戰綫》,第1期(1982)。

'注17'程演生︰《仲甫家世及其他》,未刊手稿,藏北京中央檔案館。

'注18'如日本學者多波野乾一的《中國共產黨資料集成》、周策縱的《五四邉友芯恐改稀贰⒚绹疲客旭R斯的《陳與中國早期共產主義邉印贰③び袢绲摹蛾惇毿隳曜V》等。

'注19'陳獨秀︰〈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新青年》,第2卷,第1號(1916)。

'注20'參見孫雨航︰〈胡適的白話文邉印担栋不瘴倪x》(季刊),第1、2期合刊(1973年7月),台北。

'注21'參見《ある中國人の回想》(枺┅U枺┟佬g社,1969〔昭和四十四年〕),頁7。

'注22'陳由己︰〈安徽愛國會演說〉,《蘇報》,1903年5月26日。

'注23'三愛:〈說國家〉,《安徽俗話報》,第5期,1904年6月14日。

'注24'《中外日報》,1901年3月25日。

'注25'〈紀愛國新報〉,《大公報》,1902年4月19日。

'注26'〈壬寅枺┣嗄陼闪z影〉,陸月林編︰《逸經》,第1卷,第31期(1937)。

'注27'章士釗︰〈疏《黃帝魂》〉,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第1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頁229。

'注28'〈呈外務部電〉,《蘇報》,1903年4月28日。

'注29'〈寄各國外務部電〉,《蘇報》,1903年4月28日。

'注30'潘贊化︰《辛亥安徽革命邉踊貞涗洝罚指澹不帐〔┪镳^藏。

'注31'〈安徽愛國會知啓〉,《蘇報》,1903年5月25日。

'注32'〈安徽愛國會知啓〉,《蘇報》,1903年5月25日。

'注33'《安徽愛國會之成就》,《蘇報》,1903年5月25日。

'注34'《安徽愛國會之成就》,《蘇報》,1903年5月25日。

'注35'《蘇報》,1903年5月30日。

'注36'上海︰《國民日日報》,1903年8月9日。署名︰由己。

'注37'上海︰《國民日日報》,1903年8月17日。署名︰由己。

'注38'《中外日報》,1903年6月7日。

'注39'闕名:《安慶藏書樓革命演說會》,未刊稿。

'注40'《蘇報》,1903年6月7日。

'注41'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史資料》,第3期(1979)。

'注42'馮自由︰《革命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1),頁135。

'注43'爛柯山人(章士釗)︰〈雙枰記〉,《甲寅雜誌》,第1卷,第4期。

'注44'章士釗︰〈吳敬恒梁啓超陳獨秀〉,《甲寅週刊》,第1卷,第30號(1926),頁17。

'注45'章士釗︰〈初出湘〉,《文史雜誌》,第1卷,第5期(1941年5月)。

'注46'《江蘇》,第6期,頁145。

'注47'柳亞子:〈記獨秀先生關於蘇曼殊的談話〉,《蘇曼殊年譜及其他》(上海:北新書局,1928),頁284、285。

'注48'柳亞子:〈記獨秀先生關於蘇曼殊的談話〉,《蘇曼殊年譜及其他》(上海:北新書局,1928),頁283。

'注49'章士釗︰〈吳敬恒梁啓超陳獨秀〉,《甲寅週刊》,第1卷,第30號(1926),頁17。

'注50'柳亞子:〈記獨秀先生關於蘇曼殊的談話〉,《蘇曼殊年譜及其他》(上海:北新書局,1928),頁283。

'注51'房秩五:〈《浮渡山房詩存》之回憶《俗話報》〉,《安徽革命史資料》,第1輯。

'注52'汪原放:〈陳獨秀與上海亞枺鼒D書館〉,《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第5期。

'注53'房秩五:〈《浮渡山房詩存》之回憶《俗話報》〉,《安徽革命史資料》,第1輯。

'注54'汪原放:〈陳獨秀與上海亞枺鼒D書館〉,《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第5期。

'注55'〈在科學圖書社二十周年紀念冊上的睿~〉,轉引自汪原放:《回憶亞枺鼒D書館》(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頁200。

'注56'三愛:〈亡國的原因〉,《安徽俗話報》,第17、19期,1904年12月7日、1905年6月3日。

'注57'三愛:〈亡國篇〉,《安徽俗話報》,第8期,1904年7月27日。

'注58'三愛:〈亡國篇〉,《安徽俗話報》,第8期,1904年7月27日。

'注59'李正西等著:《朱蘊山》(合肥:黃山書社出版社,1988),頁11。










在早期民主革命中(1905–1914)





參加無政府主義暗殺團



與陳獨秀關係密切的朋友中,許多人信仰無政府主義,主張實行暗殺的個人恐怖。此外,以孫中山為首者,則主要從事大規模的武裝起義發動。二者實際上是互相呼應、互相配合的。即,少數人想純粹靠暗殺進行革命,多數人只把它作為引發起義的一種手段。很難分清誰是暗殺派,誰是起義派,往往是一人兼而有之——既主張起義,又參與暗殺。

陳獨秀1904年秋主編《安徽俗話報》期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