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海生死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念四面楚歌,孑然一身,却保留着良知与勇气,这内在的美丽,穿越了文革时代的严酷黑夜。
郑念就学于左派阵地的伦敦经济学院,其左翼立场是不言而喻的。而正是这信念促使她选择跟家人一起留在大陆,以期能以自己的西方背景,为新中国建设效力。这曾是无数知识分子的良善理想,但经过包括文革在内的历次运动,这夙愿早已化为齑粉,仿佛是一堆被飓风卷走的尘土。正是由于英国壳牌公司的背景,她沦为疯狂猜疑和迫害的对象。郑念的遭遇,俨然是白桦的电影《太阳与人》中那位画家的现实投影。在乌托邦小说《1984》里,奥威尔进一步阐释了这种荒谬的极权语法,那就是永不停息地从自己人中间制造〃敌人〃以及〃敌人的帮凶〃。
作家约翰·库切深感惊异的,是郑念非凡的个人勇气,而我阅读《生死》时,还要惊异于文明的脆弱与坚硬,犹如高贵的瓷器。红卫兵抄家砸烂了那些优雅的明清古瓷,郑念以自己的机智,庇护了残剩的藏品,并在文革后把它们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是一次富于象征意味的事件。面对极权主义的狂热暴力,华夏文明像明清瓷器一样破碎了,而只是由于〃郑念们〃的抗争,它们才有望跟郑念一起残留下来,成为未来文化复兴的种籽。(原载《亚洲周刊》,发表时略有改动)《上海生与死》作者郑念去世记者:燕青|华盛顿2009年11月08日郑念花絮'上海生与死'这本书是郑念女士用英文撰写的,198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清楚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文革时代所发生的事件。该书问世之后,立即在西方政界、文坛、以及社会上引起轰动。
撰写了震动英文世界的'上海生与死'(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一书的郑念(nien cheng)女士,日前(2009年11月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因病去世,享年94岁。美国之音中文部就郑念女士的生平和著作,采访了同是出生在中国、由于同现政府持不同政见而定居美国的几位著名作家和学者,包括郑念生前的好友。
中国著名作家、1989年民主运动之后被迫流亡海外、目前旅居美国的苏晓康先生星期六从他在美国东部德拉瓦州的家中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高度评价了'上海生与死'这本书;他说,这本书让中国以外的人了解到了文革时代的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讲,郑念的成就几乎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鲜有的成就*苏晓康说:〃这两天听到郑念女士去世的消息之后,我想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人、我不敢说整个西方人,至今对中国文革的认识,仅仅达到郑念书中所提供的这些资讯的程度。大概可以算上的另外一本书是'一滴泪',巫宁坤先生写的,他是讲他整个右派的经历,但是其中也包括文革。可以说西方读者、西方民众对于文革的了解,就是这两本书而已,没有更多的,因为中国人没有写出来让西方读者感兴趣的、或者说是能够听懂的、看得懂的(著作)。〃'上海生与死'这本书是郑念女士用英文撰写的,1986年在美国首次出版,清楚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文革时代所发生的事件。该书问世之后,立即在西方政界、文坛、以及社会上引起轰动。
*故事令人落泪*著名历史学家、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余英时教授回忆说,他那个时候任教的普林斯顿大学附近,有一个读书俱乐部,郑念的书发表以后,大家都想请她来演讲。余英时先生的夫人找到郑念以后,郑念很爽快地一口答应下来,从华盛顿到普林斯顿,给俱乐部里普通的美国人讲她的书,讲中国的文革。余英时教授星期天从他在新泽西州的家中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余英时先生说:〃她讲得非常动人,全场的听众都哭了。〃郑念原本不姓郑,她1915年生于北京,原名姚念谖,在天津南开中学毕业以后,就读燕京大学,之后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深造,并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姓郑的留学生,两人相爱结婚,婚后她跟随先生改姓郑。两人学成后一同返回当时的中华民国,她的先生先是在当时民国政府外交部任职,1949年以后又在上海壳牌国际石油公司(shell)驻中国办事处担任主管,不幸1957年死于癌症。
郑念夫妇唯一的一个孩子、女儿梅平1942年生于澳大利亚,后来随父母回到中国。
郑念生前接受采访时曾经说,文革期间,她因为和壳牌石油公司的关系被抄家,一开始,因为女儿梅平是共青团员,她的房间没有被抄,但是,母女两个人之间不允许说话;后来运动越来越厉害,女儿梅平的房间也被抄了,并且还被关到牛棚里。郑念说,一开始,她还可以让佣人给梅平送被子、换洗的衣服等等,但是1966年9月,她本人被关押以后,母女之间就失去了联系。1973年3月,郑念出狱了,但是她被告知,她的女儿梅平已经不在人世了。
多少年来,梅平的死因一直不是特别清楚,郑念相信梅平是被逮捕和监禁她的那些人迫害致死的。
*情系冤死的女儿、有如天安门母亲*余英时教授说,女儿的死,以及她对女儿的怀念,是郑念著书的主要动力。〃她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尤其她女儿的死,这是最重要的,她女儿死,等于她自己也死了一样。她自己在监牢里遭受了无数的打击、迫害、刑罚,但是她都不为所动,但是一听说女儿死了,她整个人就崩溃了。〃余英时教授进而分析说:〃她后来的生命就是为她女儿,她写这本书也是为她女儿,让她女儿可以永生;个人伤痛是最大的,她并没有唱高调,并没有谈国家民族这些大问题。她就是从她一家子被共产党毁灭,她先生也因此而早死;一家人的伤痛,在'上海生与死'当中,一一表露出来了;就像我说的天安门母亲,都是个人有这样的伤痛,不容易忘记的,不可能忘记的。〃*不做健忘的民族、不让历史重演*历史学家余英时说,如果中国目前整个制度没有一个相当根本的改变,就很难有正常化的记忆。他说,中国目前的执政党想要人们忘记文革那一段对执政党不利的历史,但是,郑念的书把那一段记忆变为永恒。
余英时和苏晓康都认为,郑念所秉持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是最让人钦佩的。
苏晓康说:〃她用她个人微弱的一点力量,来跟中国人这种遗忘做斗争,这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她知道如果一个民族什么都遗忘的话,是没有希望的,而且她所经历的悲剧还会发生,她女儿所经历的悲剧还会发生。〃*独立的人格、坚忍不拔*余英时先生和夫人最后一次见到郑念,是2007年,在郑念在华盛顿市区里的家中。余英时先生说,一直到晚年,郑念都一直非常独立,90多岁了,还照样开车。
余英时先生说:〃她通常都是自己去买菜,自己开车,她90多岁,我们(2005年那次)去的时候,她还开车带我们到旁边的中国馆子吃饭。偶尔有一两个亲戚或者朋友来照顾她,但是很少,基本上她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她人品极高,绝对不会向共产党妥协;不会说现在共产党现在有钱了,对你也很好,然后就放弃过去的追求,郑念绝不肯的。如果中国人都能像郑念,第一,共产党不会产生,第二,产生了也不会长久;但是在中国,妥协的人远远多于坚持自己立场的人,这是很大的悲剧。〃*抵抗文学的里程碑*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著名专栏作家查尔斯。克劳特海姆(charles krau thammer)在郑念去世的当天撰文说,'上海生与死'这本书是抵抗文学中的一座里程碑。
他说,郑念有时候讲到一个人的生活里面需要有〃任务感〃,而她这一生的〃任务〃就是在心理上、精神上,永远不让恶势力占上风,而且要为历史做证人,同时还要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和悲哀中,勇敢地、自尊地生活下去。
《上海生死劫》为〃文革〃保存个体档案2010年1月12日《南方都市报》
香肩担道义,万劫一念,以残躯弱质,向强权讨罪己诏妙手著文章,千红同悲,凭公道人心,为时代作墓志铭(郑念的《上海生死劫》,为〃文革〃保存个体档案。)2009年11月2日,94岁的华裔女作家郑念在美国华盛顿家中去世。
郑念并非职业作家。1987年在英美出版的英文回忆录《上海生与死》,是她一生唯一的作品。该书为海外出版的首部讲述〃文革〃的作品,一面世即引发轰动。该书中文版于1987、1988年在国内出版,内部发行,译为《生死在上海》、《上海生死劫》等。
郑念原名姚念媛,1915年1月生于北京,祖父是汉冶萍钢铁企业的创始人,父亲曾留学日本并任北洋政府高官。1930年代郑念留学英国,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此她遇到后来的丈夫郑康琪。郑念夫妇归国后,郑康琪先在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1950年代在英国壳牌石油公司上海办事处任总经理。1957年,郑念在丈夫病逝之后,受邀在壳牌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文革〃期间,郑念被控为英国间谍,被关押近7年。其间她的独生女梅平遭红卫兵迫害致死。
《上海生与死》一书详尽记录了郑念在〃文革〃中的苦难遭遇。1966年9月27日,在经历了一个批斗会后,郑念被捕入狱,罪名是帝国主义走狗、英国间谍。事实上,因为她坚持不认罪,她没有进入真正的监狱,而是进入了上海第一看管所等待审判。在这里她一呆就是六年半,经受无数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在狱中,郑念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对抗高压。她努力以背诵唐诗甚至毛选来保持头脑的清晰。因为〃如果我失去清醒思考问题的能力,那要比头发大把脱落,牙龈出血和体重骤减更使我害怕〃。
在知识和道德上,她都压倒了审讯人员。她对毛泽东的著作,比审讯她的人还熟悉。她时时用毛的话来质询她的审讯者,要求澄清自己无罪。书中有大量她与审讯者之间斗智斗勇的对话。看守为了让她〃闭嘴〃而拳脚相加,她的胳膊和大腿经常青一块紫一块。也有看守对她产生了钦佩之心。交代材料的落款照例是〃犯罪分子〃,郑念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在〃犯罪分子〃前面加上〃没有犯过任何罪的〃这几个字。多次重写交代材料后,给她的纸上终于不再有〃犯罪分子〃这个落款。
林彪事件后,郑念被释放,但她拒绝离开,要求宣布她无罪,并在上海、北京的报纸上公开道歉。在看守所的人看来,这简直可笑之极,她被扔到大街上。
1973年出狱的时候,郑念骨瘦如柴,体重不足80磅。更令她痛苦的是,她被告知女儿梅平早已自杀。郑念始终坚信女儿是被谋杀的,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
郑梅平从电影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她热爱祖国,是优秀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1966年前后,壳牌公司离开大陆,郑念本来要调到香港工作,就因女儿不愿出国而放弃。郑念入狱后,与女儿彻底失去联系。
出狱后,别人告诉郑念,梅平跳楼自杀了。事后郑念从梅平的同学处得知,梅平的尸体被送到医院时,浑身是伤,是被打死的。可这是〃文革〃初期混乱的结果,没有人愿意认真调查此事。
1980年,郑念离开中国前往香港,她深知此去很难再回来。〃只有上帝才知道我是何等努力地忠实于我的祖国,但是我失败了,彻底失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