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秋玉最先明白过来,推了推夏玉,说道:“二姐,我二嫂说出六两银子给你添妆,你还哭个什么劲,还不快谢谢二哥二嫂。”
“我知道,我真是没想到二哥二嫂对我这么好,呜呜,二嫂,谢谢你们了。”夏玉说道。
“弟妹,你可想好了,是六两银子呀?六两银子可够你一家过一年的了,你真舍得?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周氏劝道。
“就算我是一个女人,说出去的话也是一口唾沫一个钉子,你们放心,绝不耍赖。”沈氏说完就拉着子晴往外走。
一家人出去后,田氏还在那兀自发愣,问老爷子:“老二家说的是六两吧,是六两银子,我没听错吧?她不能反悔吧?”
“反悔什么?你没听见她最后说的话,一口唾沫一个钉子,都是你,一天到晚胡咧咧,老二家如今过好了,还能亏待了他妹子?”老爷子瞪了田氏一眼说道。
“我胡咧咧?我要不胡咧咧,能有六两银子吗?”田氏挺起胸朝老爷子发火。
过一会田氏又问:“那楠木屏风是什么好东西?难不成比六两银子还贵?要不老二家的能答应得那痛快?”
秋玉听了答道:“楠木很贵的,我卖绣花时好像听说过,大户人家的屏风一般用楠木,而且屏风上的刺绣一般都是双面绣,好的一副大屏风的双面绣能卖到好几十两银子呢,比屏风还值钱。”
田氏听了跌足长叹,还不如要来屏风再拿去卖呢。换来老爷子鄙视的目光。

第五十二章、年前琐事

话说子晴一家人来到墟市,热闹的人群很快就扫去了大家心头的不愉,曾瑞祥抱着子喜,子喜的口水总能蹭到他的脸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子喜看大家笑,蹭得更欢了。
沈氏买了点干蘑菇,干笋,子晴看到一个卖羊羔的,想了想,还是没买,一是冬天不好养没有青草割,二是家里的山还没买,不好放养,还得专人看守,实在腾不出人手。
看到卖肉的多了,曾瑞祥说买块猪肉回去做腊肉,子晴觉得腊肉没有火腿好吃,忙说:“爹,娘,我想吃火腿,火腿闻着香。”
沈氏听了一笑,说道:“你倒是会吃,火腿多费事,咱家还就你二舅会做。”
“娘,那就多买些肉,腊肉火腿都做一些,我还是在舅舅家吃过火腿呢。”子福说道。
沈氏听了叹口气,最后是买了相当于四分之一只猪,一整扇的好五花肉,一整只猪后退,花了八百文,沈氏看着两大篮子的猪肉,笑着说:“真像做梦一样,去年的此时还看着孩子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发愁,哪里想到一年的功夫,我们会住进这么宽敞的新房,想吃多少肉就买多少肉。再也不亏着孩子。”
子晴还是没有找到番薯,倒是找到了几棵桃树和橘子树,全买回家了,沈氏倒是在墟市里找到了娘家村子里的人,正好捎信给她二哥来一趟。
不过一番大肆采购后,大家都欢欢喜喜的,忘记了刚才在老房遭遇的不快。尤其是子寿,跟在曾瑞祥后面跑,看着一篮子的猪肉嚷着有肉吃了。惹得子晴几个不停地笑。
天气一好,子晴就去看菜地的青蒜抽条了没有,沈氏见她总往菜地跑,问了缘由,听了之后摸着子晴的头笑道:“傻孩子,青蒜要老了才能抽条,现在才刚长起来呢,抽条一般要年后呢。”
看来卖不成蒜薹了,子晴又问油菜条还要多久能出,得知还要半个月时子晴松了口气,总算有个可以赶上的。
自此,子晴每日安心在家做家务,学生字、记账、学做荷包,累了就叫子寿和自己去抓菜虫子喂小鸡仔,今年一年沈氏尝到了养鸡的甜头,这回家里的鸡婆抱窝了沈氏就孵小鸡,沈氏说能孵多少就孵多少,比买鸡仔合适。曾瑞祥则忙于写对联,沈氏笑他好像赶考似的勤奋。他说怎么也要把那六两银子挣回来。给夏玉的银子次日已送过去了,沈氏说早送早让田氏放心。
从腊月十五开始,徐师傅和李师傅就不来了,徐师傅还有不少东西都没来得及做,说等正月十六再来,曾瑞祥预付了他一百两银子的料钱,又把工钱给结了,李师傅的帐也结清了,子晴一算账,家里还不到五十两银子了,还该着徐师傅五十两银子的料钱呢。
子福和子禄、子晴三个从腊月十五开始了卖对联的生意,子福提议,大墟就在镇里卖,其余日子就去城里,三个人辗转两地,曾瑞祥一直在家不停地写。
虽说今年卖对联的不是独一份了,可到底是混了个脸熟,回头客不少。而且这回的红纸都是从城里买的,成本也降低了,三个人铜板多了就去换红纸,有了事情做,日子过得既快又充实,生活也充满也希望。
周掌柜是腊月二十过来拉阉鸡和青蒜香芹的,听周掌柜说要快马加鞭送往京城,给的价钱也合适,青蒜五文一斤,香芹四文钱一斤。沈氏留一点自家吃的,剩下的让周掌柜全都带走了。阉鸡长得挺大,基本都在五斤左右,十八文一斤,沈氏留了五只,原本打算留十只的,看家里的情况,五只也够吃了。
一算账,阉鸡卖了四两银子,菜不到六两银子,沈氏拿鸡蛋找齐,凑了十两银子。沈氏仍给周掌柜他们送了五十个鸡蛋意思意思,并送几捆极嫩的油菜条带回去尝尝鲜。
周掌柜走后,子晴看地里的油菜条能掐出来些,和子福商量,卖对联的同时又卖上了油菜条,不过也就卖了五天就掐不出来了,还是比较好卖的,城里人大鱼大肉的吃腻了,愿意吃个新鲜,而一般的农家油菜都等着开花结荚榨油呢,哪里舍得掐。子晴由此看到了一个商机,估计年后几天出去卖油菜条可能更受欢迎。
今年的除夕是二十九,二十八那日全家都进城,子福带着子禄、子晴仍去卖最后一批对联,曾瑞祥说要好好带沈氏逛逛。沈氏先去卖了两幅屏风刺绣,得了八两的银子。曾瑞祥不许她再赶活,太费眼睛,要做就绣自家的屏风,慢慢绣。
子晴倒想去街里好好逛逛有没有值得买的,可惜目前家里的银子还是比较紧张,再说自己还是太小,子福也不放心她单独行动。
沈家的年礼上次沈建水来做火腿时就带过去了,剩下曾家这边,沈氏早买了两块布料和各色点心送过去。所以这一次,沈氏就买些自家过年待客的瓜子糖果以及各色干果点心,等子晴他们卖完对联,一家人就打道回府,因为城里人太多,曾瑞祥说自家孩子多且小,怕万一走丢了。
因是第一次在新房过年,回到家,曾瑞祥直接去邀请老房的人都过来吃年夜饭,当地习俗叫暖房。
子晴和子福他们进家连年货都没有收拾,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数银子,银子好数,就十两,铜板比较费事,边数还得边串起来,今年的收入比去年高,扣除最初投入的八百文买纸,净收入十三两零点,子晴的油菜条还卖了八九百文,不过都买年货了。这下家里的库存差不多七十两了,沈氏一听松了口气,估计她也是被那五十两银子的料钱压的。
子晴觉得遗憾的是三亩油菜地没有达到预期的收入。都还没怎么抽出条来,想卖也卖不了,只能指望年后了。
晚上早早吃了晚饭,沈氏准备了一盆面粉,一盆糯米粉,说要自己做一些点心,曾瑞祥打下手,面粉说是做麻花,糯米粉炸兰花根和油炸果,子福烧火,沈氏又端出一大簸箩的炒花生,子禄、子晴负责剥花生,这个要做花生糖,还有芝麻糖,子寿带着子喜玩,好一派丰足祥和的农家乐。

第五十三章、除夕(一)

除夕那日,老爷子他们都来得较早,因为要准备祭祖的事情。周氏很主动地进灶房帮忙,曾瑞祥带老爷子和曾瑞庆他们坐在厅堂品茶,读书人还是有些讲究,曾瑞祥不仅买了些好茶叶,还买了套青花瓷的盖碗用来泡茶。
老爷子端起茶碗,满足地喝了一口,笑着说:“往这大靠椅一坐,喝着茶,我都觉得自己是老爷了。”
田氏他们都逗笑了。秋玉说:“爹,我二哥是秀才老爷,你是老爷的爹,可不也是一个老爷。”
曾瑞祥一早在西边第一间屋子烧了个火盆,摆了十来个小凳子,平常自家人烤火都是在东边的屋子里,西边住着的是子福他们。田氏她们几个女的怕冷,在厅堂坐了一会就移到屋子里,继续说笑。
老爷子喝过一遍茶,沈氏她们也准备好祭祖的东西,老爷子带着男子都出去祭祖了,连子喜都被抱着去了。
沈氏和周氏进屋子陪着田氏她们坐了一会,开始打理年夜饭,因为是第一年,沈氏准备的很丰盛,砂锅煲着鸡汤,小铁锅焖着猪蹄,放点花生米,是子晴的最爱,三层蒸笼里有米粉排骨、梅菜扣肉、珍珠丸子。子晴见柴火不多了,说要去抱点柴火过来,沈氏特意交代一句,抱点油菜杆和花生梗,子晴问为什么。
周氏解释说:“油菜油菜不就是有财吗?花生花生不是开花结果吗?松毛不就冇吗?年夜饭的柴火哪能冇啊,越烧越冇不就坏了,得越烧越有,越烧越生。”
子晴还是第一次听过这些,觉得不管哪个朝代的人,都很迷信,穷人迷信无非就是寄托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富人则是一种害怕,怕失去现有富裕生活的一种担忧,其实也是殊途同归,都是希望生活越过越好。
老爷子他们回来后,仍旧在厅堂坐着,夏玉、秋玉和子萍、子福、子禄他们都在屋内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子福写的纸条,有官兵,有强盗、还有毛贼和法官,官兵抓强盗,强盗抢毛贼,毛贼偷官兵,谁输刮谁的鼻子,法官最好了,不用挨刮,看谁不顺眼还可以多判几下。热热闹闹的,笑声不断。
老爷子说这才是过年,不一会人也都挪到了西间了。
子晴一直在灶房烧火,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远处有稀稀拉拉的鞭炮声,沈氏问周氏到申时了没有,周氏看看外面说差不多了。沈氏让周氏帮着把一个大圆桌摆好,拿出了新买的餐具,说一桌子也挤挤也够坐了,还显得人多热闹,团团圆圆的。
沈氏摆菜,子晴安箸,子福、子禄准备放炮,老爷子田氏他们就坐。鞭炮响了后,子福回来给大家倒上了酒。
老爷子举杯祝辞:“去年的此时,想到分家后大家各过各的日子,今后再难相聚,我举杯时满是心酸。今天,我端起杯子,老怀大慰,没想到分家后老二一家的日子如此红火,最重要的是,大家又重坐在了一起。托我小儿子的福,能见识到这么好的房子,吃到这么好的饭菜,喝到这么好的茶,我老头子知足了。你们都是我的好儿子,都孝顺。瑞庆,爹知道你也尽心了,爹祝你明年的日子也像老二一样红红火火。要是我大孙子再考个状元回来,我就更知足了。”
这一顿饭吃的还算和谐,连一向羞涩少言的夏玉也放开了,笑语连连。沈氏做菜的手艺不错,以前是没这么好的条件,无米之炊谁都没办法,现在什么都不缺,味道自然跟以前周氏胡乱一煮的饭菜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一句话,宾主尽欢。
饭后还早,夏玉她们都要洗澡,才刚吃饱饭,所以大家围在西间的火盆边说笑,周氏和沈氏收拾好了也过来了,沈氏说她的棉袄还差几针,便远远地坐着,怕针扎了别人。
老爷子看大家都在,很严肃地说:“趁今天人齐全,我有件事情跟你们商量。瑞庆,你今年三十有一了吧,你媳妇也三十了,你至今还没个儿子,爹一想到这个,爹就难过啊,你到底怎么打算的?”
“没什么打算,我还是那句话,娶平妻是不可能的。”曾瑞庆说。
完了,子晴想大过年的说这个,不是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