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同上注,pp。359…362。

  ② Furuya(古屋奎二),Chiang Kai…shek; p。344。

  ③ 杨天石,《蒋介石秘档》,p。366。

  在持续的动乱当中,蒋首次写下他思念儿子经国的情感。他说:“近来甚念经儿。中正不孝之罪,于此增重,心甚不安。”又说:“于国于党为不忠,于母为不孝,于子为不慈,自觉愧怍无地。”①这份情感很可能是因12月初宋庆龄来访而起。左倾的宋庆龄和蒋介石这位妹夫并不和洽,自1927年清党之后就到莫斯科住了两年。她显然曾和莫斯科的权威人士交谈过,才向蒋说如果他肯释放被捕的共产国际特务牛兰(Hilarie Naulen)及其妻子,莫斯科可以安排遣返蒋经国②。

  ① 同上注。

  ② 蒋介石1931年1月25日日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感谢民国史专家、中国现代史研究所前任所长杨天石1996年10月提供。

  从蒋的日记来看,似乎宋美龄听到宋庆龄的提议,力促丈夫接受。可是,蒋在日记中写下,死于革命的30多万官兵“犹亲生扶长之子”,他怎能把个人需求置于国家利益之上。释放人民之敌以换回自己儿子,根本不能考虑①。

  ① 杨天石,《蒋介石秘档》,p。367。

  即使只是动用很小的特权也不愿为儿子介入,这决定在一片愈演愈烈的批评声浪中,加强了他的烈士形象。他可能认为再一次下野,会替他挣回已失去的道德权威,像1927七年那次,同时也许终能完全恢复其地位——虽然不是100%保证。因此,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辞去一切职务,次週即偕同夫人搭机离开南京。他们先降落在奉化附近的草地,再换汽车沿新辟的一条泥土路,搭轿回溪口。

  第三章:南京年代

  和上次1927年下野一样,蒋介石在1931至1932年的冬天于溪口赋闲,不久就接到黄埔系将领函电交驰,他们宣称仅肯接受蒋的命令,又说自从他下野,就再没收到支付部队粮饷的资金。政府主要岁入来源是关税收入,东北一失,其关税流失占了全国海关总税收的15%①。各省扣住盐税不肯上缴现由孙中山之子孙科领导的中央政府②。现在工商组织、民间团体、甚至一些学生社团疾呼总司令回任。蒋亦获悉,莫斯科继释放蒋经国之计,又向南京提议恢复外交关系。蒋可以肯定斯大林想增强国民党内反日派的声势,但又不确定蒋的真正立场③。

  ① Maius B。Jansen; Japan and Chian: From War to Peace; 1894…1972 (Chicago: Rand McNally; 1975); p。384; Parks M。Coble(柯博文);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88…96。

  ② Coble(柯博文),Shanghai Capitalists; pp。88…96。

  ③ Robert C。North; Moscow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s; 2d ed。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p。161; O。Edmund Clubb(柯乐博),China and Russ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p。269。

  1932年1月蒋在溪口武岭学校的一篇演讲,经上海等地报纸刊载。他重申政府“坚持不屈服,不订损失国权之约”。但是,他也警告,鉴于当前国家实力和精神,不宜轻举妄动,否则“战败之国未有不失地,未有不丧权者”,结果势必“斫丧……中华民族之命脉”①。他的话引起当家同志的共鸣。南京政府当权派只有少数人喜欢蒋,广州政府更是没一个人喜欢他,即便不情愿,他们仍接受他是危机时刻不可或缺的角色;1个月之内,他们投降了。1932年1月,蒋和汪精卫在杭州会面,协议由汪精卫取代孙科出任政府首脑,蒋回任军事总司令②。

  ① 《申报》(上海),1932年1月15日;蒋1932年1月11日的演讲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二,p。421。

  ② Chen Lifu(陈立夫),The Storm Clouds Clear over China (Stanford; 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94); pp。111…112。

  此时,和日本的危机已转移到上海,每天都有暴力的反日事件发生①。1月底,日本一支陆战队以保护侨民的名义在上海登陆。当蔡廷锴的第十九路军向日军开火时,日本出动飞机轰炸上海,杀死许多平民。蒋亲自负责全面调度指挥军事行动,致电前线士卒誓死御敌②。同时,他下令在河南省洛阳设立临时首都,以示政府持久抗战的决心。日本急派更多部队和军舰,使得全市日军高达5万人③。杜月笙也派出青帮狙击手在敌后攻击日本人,做为回应④。

  ① 美国驻南京总领事馆佩克(Peck)电函美国驻北平使馆。January 24; 1932; FRUS(1932); vol。3: The Far East; p。79。

  ② 《一二八抗战期间国民党内的和与战之争》,《民国档案》1,no;27 (1992):111。电报目前收藏在南京中国二历史档案馆。

  ③ Keiji Furuya(古屋奎二),Chiang Kai…shek: His Life and Times (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 1981); pp。351…355。

  ④ Parks M。Coble(柯博文),〃CKS and the Anti…Japanese Movement in China: Zou Taofen and the National Salvation Association; 1931…1937;〃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4; no。2 (February 1985): 296。

  根据蒋的说法,他警告蔡廷锴,敌军可能从长江南岸的浏河国军防线后方登陆。蔡未能派出部队守住此一地区。3月1日,1万名日军乘船溯长江抵达浏河。打从战事开始至今,中方部队已有4千人阵亡、7700人负伤,被迫狼狈地集体退出上海①。中国报纸、学生团体、宗亲会、寺庙和商业团体,无不主张全面抗日,但蒋批准局部停火,在城的四周划出中立区,国军不准进入。这个协定,和其政府与日本的一切协定相同,不由汪精卫或他本人签署;因此在他们眼里,协定是非官方的文件。3月,蒋复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参谋总长②。

  ① Furuya(古屋奎二),Chiang Kai…shek; pp。356…357。

  ② Boorm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vol。3; p。150。

  由于日本攻击上海中国管辖区使得政府不遑兼顾,中共分散各地的苏区再度乘机快速发展。毛泽东在江西的苏区规模最大,涵盖30个县、300万人口;其次是张国焘的鄂豫皖边区。国军针对鄂豫皖边区发动两次围剿都以惨败告终,在淞沪战事冷却下来之后,蒋于1932年4月集结约40万部队再次进剿,这次包围着敌人兴建同心圆的碉堡。张国焘发觉自己寡不敌众,且即将被彻底包围,遂率领鄂豫皖边区大部分部队成功突围,往西边窜入四川,长途流浪历时4年,实比毛泽东的“长征”更加了不起①。

  ① Edward L。Dreyer; China at War (New York: Longman; 1995); pp。186…187。

  1932年6月,蒋在一项军事会议上讲话,宣称中共的根基就是国民政府机器的无能和贪腐,如果这次剿匪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将有大麻烦,因为政府不能既长期抗日、后方又遭人攻击①。但是1932年和1933年初针对江西共军的剿匪之役又失败,且损失惨重,数以千计的武器被共军抢走。1933年5月,蒋指挥第五次剿匪战役,采用对付鄂豫皖边区的战术,集中力量兴建碉堡网,逐步围拢②。这次他召集了80万大军,大部分投入在扩建、补给和维护碉堡网,它们则受到机关枪交织火网的保护。双方损失皆以千计,但是到了1934年,作战区盖了14000座碉堡、1500英里的新道路,提供对共军地盘的有效封锁③。

  ① 蒋1932年7月2日的《清剿共匪与整饬部队之要道》演讲稿,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二,p。465。

  ② F。F。Liu(刘馥),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1924…1949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6); p。102。

  ③ Jonathan D。Spence(史景迁),The Search for Mordern China (New York: W。W。Norton; 1990); p。400。

  同时,对日停火只适用于上海地区;1933年元旦日军从东北出发,进占位在黄海边、长城最东端、扼东北进出门户的山海关。守山海关的东北军断断续续地抵抗,但他们不是日军的对手。1月间在军事会议上,蒋说明他何以未能投入中央军抗日时,喊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①。未来4年,他一再以此为号召。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June 1; 1933; box 36; folder 13。

  日军继续南进,威胁到北平、天津。在汪精卫的支持下,蒋很难堪地同意华北局部停火(俗称“塘沽协定”),宣布河北省北部为非军事区,就等于又把中国一大块领土让给日本实质(但非法理)的管控①。蒋对一群军官解释,停火目的是“为缓和侵略”,争取时间以“保存华北,稍纡喘息”②。他又说:“若是能抵抗三年、五年,我预料国际上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一定有新的变化”,可以缓解情势,给我们机会得到“死中求生的一线希望”③。同时,他禁止在沿海地区兴建新工厂,下令规划把重工业移到内陆省分④。

  ①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二,pp。515…553、583、585。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June 1; 1933; box 36; folder 18。

  ③ 蒋1932年4月12日演讲,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二,p。552。

  ④ 四届四中全会附录,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三,p。652。

  1934年3月,蒋对一群资深政治领导人说,“总共还不到1100天”就会开始对日抗战——这个估计只比实际爆发抗战,多了43天!①他估计抗战要打十年,也算得上是准确。他说,这段期间,列强最后会介入,一场世界大战将开打;最后,日本国内将爆发革命②。

  ① 蒋1934年3月18日演讲,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二,p。670。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August 21; 1935; box 38; folder 4。

  日军占领热河,张学良辞去一切职务,进入上海一家教会医院勒戒鸦片烟癮,用俗称的“冷火鸡法”成功戒毒。等到出院后,他舍政治、军事,纵情社交、出入皆有美女在侧。4月,少帅偕元配、爱妾赵一荻及大批扈从前往欧洲。同船的还有他另一位情妇席爱娜女伯爵(Countess Eddy Ciano)——墨索里尼的女儿、也是意大利大使的夫人。她后来要求张交还她写给他的情书①。委员长调派张学良余下的13万东北军赴江西,参加下一次剿匪②。蒋晓得军事行动必须伴随着“政治设施,才能争取民心效忠”。他告诉属下将领,反共斗争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③。他说,如果“赤匪的宣传赢得人民支持”,特定的战役就不会有成果④。因此,除了展开军事作战,他还投下大量时间和资源训练公民行动及宣传团队,甚至在庐山设立一个训练团专司其事。蒋好几次到学校演讲,强调土地改革是国家的生死大事,中国的根本问题,必须在军事命令下执行⑤。可是就跟肃贪问题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